那些在一个公司死磕了5-10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体育快递员


在任何公司……国企,私企,自己的公司,都会待到5年,10年,20年,然后都退休,每月领着养老金。

到公园散步的散步,遛狗遛鸟,或一帮老工友老伙计喝个小酒什么的,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走看看,拍拍照什么的。

01

在一个公司工作十年二十年,甚至30年;都是很正常的事,这是正常人的人生思维。

反观哪些思维活跃的人,好高骛远的人,自以为是的人;总感觉自己所在的公司这不好那不好的,总想离职跳槽,整天嚷着要做一番事业;实际上,比那些求稳定,在一个企业的人奔波。

02

我也观察过这种现象,当年一起参加工作的八百人中,因各种原因辞职的达人,他们辞职后的结果都难达理想状态。唯有三个人是好一点,两个是转行;一个考取了律师,一个考取了医生。还有一位属于真正的跳槽的,离开公司后,到了深圳进入一家私人公司,十几年后,回到省府,做了某食品厂快熟面的总代理,属于成功人士。

但现在八零后,九零后,多为独生子女;在成长中很顺利,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跟父母说又苦又累,人际环境又不好,说不想干了。大多数父母的回答:我们养得活你,回来吧!或者是我们再帮找一个单位,助长了这种思潮。

03

在当下的就业环境,只要工作,都不会饿死。一些年轻人,不以赚大钱为目的,而是图个安逸,或心里舒服一点,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听一些老伙计说,他们所在的公司正在产能扩大,需要招工。叫他们刚大学毕业的孩子报名,谁知,他们的孩子嚷着说:从小就听你们在唠叨着公司的事,都听烦了。招工章程说的很清楚,每月收入五到八千元。但他们宁愿去做自己找的单位,一个月2500块钱的工作,气得这些父母们……。

当然也不排除自己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所学的专业非常的抢手,是很多企业争抢的人才,但这类人凤毛麟角。

30岁前,你还有资本去想这想那。一旦成家有了小孩,再加上独生子女双方的四个父母,渐渐老去。最后也沿着父辈的足迹,养儿防老,养老送终,这是人的宿命。

欢迎【关注】@功夫羊,职场达人,“遇事能做,提笔能写,张口能说”,三能成才践行者。分享职场故事,讲述成才之道。

职场功夫羊


与公司“死磕”5到10年的人,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国企,一种是私企(外企、民企、私企)。排除国企啦,因为与国企“死磕”祖孙三代人的员工大有人在啊。国企以前的口号是“献了青春献子孙”。重点讲一讲与私企死磕多年的老员工老中层都怎么样了?

其实,这也是中国职场都应该反思的问题,为什么中国职场人才流动率越来越高?人才使用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人才市场是流通的,让人才和智力充分涌流,对企业和人才都是好事。可是,现在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人才提职加薪,要靠跳槽。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导致现在的跳槽简直成为家常便饭。这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下面分解。

首先,要辩证看待“树挪死人挪活”和“坚持就是胜利”的职场关系。

有人说,在一个公司死磕十年不进步,换一个地方就“活”了。但也有人说,坚持下去,把别人都熬走了,你就是笑到最后的人。

比如,马云说,那些当年来阿里巴巴的高材生,都跳槽去挣高工资了,剩下“没本事的”,现在都是亿万富翁。潜台词,不忠诚的“有本事的人”现在还是打工族挣工资,那些坚守阿里巴巴的“笨人”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

在一家企业,是同舟共济、共同分享,还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我本人就是“人挪活”的例子。十年前,我在一个大型企业的外地分公司工作,工作了五六年,想透了:这是一座工业小城,这家企业有3万职工,70%的人口都在这家企业工作,甚至是祖孙三代人。最高的级别是处级,不超过10个人。99%的人,一辈子都混不到一个科级。基本是一眼能看到头的人生。

我跳槽到北京,经过十年打拼,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年回老家看看,那个小城几十年如一日地存在。那些人还是那些人,几十年如一日地过着小日子。他们觉得自己很幸福,家家有房有车,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工资,没有其他消费,月岁静好,小城悠悠。

说不上留下好,还是跳槽好。个人有个人的人生态度。但,对于我这个个体,我还是坚决跳槽走人的,因为我不愿意过那样的一生。

其次,死磕一个公司5到10年的人,我认识的同学、朋友、同事中,主要有这么几种类型:

一是坚守就是胜利,熬资历,待满十年,人心都是肉长的,怎么也不提拔个一官半职?熬出来了,也就是成功了。他们这么想,就算你跳出去,折腾一圈,说不定的结局,还不如留在原地熬呢?!

二是喜欢稳定、过安稳日子的人。我当年跳槽的时候,本来想带着一个同事跳。这位同事很坚定地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年的流行歌曲),我不想变化,一家子呆着这里就很好。离开家门500米,我就转向。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一个地方住下了,父母在,孩子在,她哪里也不想去,也不能去,再委屈,还是以照顾家庭为主。

三是犹豫不决,有欲望勾着的人。一般私企,因为员工流动性大,三五年就混得老员工提职加薪。这也是大概率事件啊,老板不提拔也不行啊,部门经理离职了,总要提拔一个人吧。有些人就被这个欲望勾着,欲罢不能。明年就该轮到我了吧,后年一定是我,大后年跑不了。就这样一年拖一年,总觉得下一步就是自己了。

四是没有本事没有勇气的人。跳槽需要勇气,更需要本事。市场价格是透明的,也是流通的。同行业的人,跳槽什么公司什么职位,大体的市场价是明白的。很多人,也不是没有跳槽机会,就是不敢,害怕丢失现有的利益,跳槽越糟糕。预期后悔,不如不动。

五是瞻前顾后、不敢承受风险的人。有些人是有机会跳槽的,跳槽后身价也是能增长的,但是这类人就是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的。一部分是对自己不够自信,一方面是天生的性格问题。比如,当年,也有民企去厂里挖人,有的人辞职了,有人犹豫几次也迈不出这一步。


职场火锅


据三个例子,个人认为:过的好不好和在同一个公司待的时间长短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1、部门同事在公司待了刚满5年,年薪资30W左右。还是一名基层员工,领导批的也是一愣一愣的,去年已经结婚加班熬夜是长事;还有一个同事在我们公司待了12年,一开始也混上领导岗位了,后来自己作,离职了然后又回来了,结果来到了我们部门,薪资也就比我这个应届生多个两万块,年薪22W,多惨!

2、部门领导在公司待了有11年了,年薪资50-60W,基层管理者,去年上半年基本有六个月在出差,由于去年整体业绩下滑的厉害,今年没有任命。并且上面又在中兴、华为重新招了两个管理者,把主管的地盘分了。部门编制也从去年的11个,裁掉了2/3;

3、再举个其他的例子,我们的一个校友,双非普本文科生,大概08年的时候来的北京,在百度、新浪都呆过,大概待的周期普遍两三年那种,后来去了乐视,当时这家公司还很牛逼没有倒闭,在乐视待了两年吧还混上了干股,在乐视快不行的时候全身而出,卖掉干股,在通州买了一套800W的大房子,现在在海尔某产品线任总经理,而且他还和朋友开了一家公司,是那种入股只操心不用劳动的那种,现在可以说是人生的赢家;

所以你看,在一个公司死磕有时候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在公司待着的理由是个人可以为公司贡献力量,当然公司也能给个人提供平台大展身手这是最好的,是双赢的。如果很多业务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个人只是在公司混资历,淘汰是早晚的事,也是必然的!


留在北京


以我近二十年的观察,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台阶式的升上去,成为中流砥柱的职场干将;要么一直原地踏步,成为基层埋头干活还不受待见的。而产生这两种差别的关键原因,根本不是能力,而是你当年的领导是否升职了!


除了巨型国企和事业单位外,通常在一个公司死磕5到10年的,按道理来说都会混个一官半职,再不济也是基层小主管了。但现实却令人心寒,在很多企业,都存在大量的在本企业工作5到10年的一线员工,有不少成了所谓的“老油条”。


再说一遍,在一家企业,工作5到10年,还没有晋升为基层主管的,根本不是能力问题,理由有三:第一、基层领导其实对能力的要求不高,可以说提拔谁都一样;第二、如果能力有问题,早就被开掉了,根本熬不到十年;第三、五到十年是很长的时间,如果想提拔你,机会多的是!


5到10年,还是普通员工,根本原因就一个:那就是上面没人赏识!而这个上面,通常指的是你刚入职时接触到的领导,甚至是直接把你招进来的领导!


回头看看那些在公司呆了5到10年,升职很快的职场人,你就会发现一个共同规律,那就是他们都是随着前领导水涨船高的。比如小王入职时,领导是老张,几年后老张成了总监,小王就是经理;再几年老张成了副总,小王就成了高级经理。


职场是个很奇怪的场合,除非你自己创业,或者你是在中小微企业。否则的话,你的能力和努力仅仅是升职的一个条件而已,同事间的能力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决定升职的核心因素其实是“领导是否赏识你”,而领导赏识你不一定仅仅因为能力。


你是否遇到一位有潜力的领导,你是否能够让领导赏识你,你是否抓住了前领导给你创造的机会,是你在入职一家新公司前两年最重要的事情!他直接决定了你在这家公司以后的发展。

世界500强全国培训经理,资深管理与职场专家,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请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职场再出发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看你怎么磕啦,最后怎么样,还真的不只是坚持的事儿。

首先,不得不说,能够被“死磕5-10年”的公司,是优质公司。

哪怕你觉得这个公司千疮百孔、各种不如意。但是,在外部环境变化无常,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的今天,能够被死磕5-10年的公司,肯定属于“优质公司”这一类的。要么有资源、有背景、有政策,要么就是行业好、管理好、技术好等等,总而言之,一定有它得天独厚的地方,要不然凭啥能活这么久?

换个角度看,这些能够让公司活下去的点,也是我们个人在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助力点,是值得死磕一下的。

其次,同样的公司,大家死磕的结果并不相同。

我的前司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公司,公司里工作10年以上的大有人在。我也是工作了14.5年才离职的,并且在公司十年庆典的时候,还获得了十年纪念奖(对的,我是元老级哦)。所以,这个问题我有特别多的案例:

小A,加入公司8.5年了,年前年终考核的时候被评为基本合理,还跟公司大闹了一场。她是刚刚毕业就来到公司的,现在已经结婚生子,可是工作岗位完全没有变化,还是一名普通员工。
这就很尴尬了,相同岗位上,她年龄最大、薪酬最高,我前司福利不错,她因为年限的原因福利也是最好的。可是,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可不是最好的呀,因此其他同事都有很多微词。奈何,她已经签了无固定期合同,所以公司也基本拿她没办法(她工作不算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
小A,跟公司死磕5-10年,后来会怎么样呢?恐怕不会是你期待的样子吧?


小B,比小A还晚进公司一年,同样都是大专学历,但是她很喜欢人事工作,所以,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了人力资源的本科,并考取了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证书(当年还是挺难考的)。于是,主动申请从总部调整到项目,并做了项目的行政人事专员。这一步看似下降了,其实给自己打开了新天地,由于在项目表现非常优秀,两年的时间不仅升职到主管,还又调回了总部,后来成为总部的人力资源经理。
同样是跟公司死磕,小B的这5-10年,实际上工作内容、职责、职务都是在变化的,这个“后来样子”,你觉得还OK吗?


怎样死磕,这个“后来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满意?

从小A和小B两个人的经历,恐怕你已经看出来了,跟公司死磕这件事与不断跳槽的结果是一样,有人就发展的很好、有人却发展的很不好

。但是,结果一样毕竟路径不一样,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想要有一个好的结果,就需要注意看以下内容啦:


第一,死磕一个公司的好处——损耗低:在一个公司你积累的工作经验、操作规范、人脉资源,百分百都是叠加的,不像换到另外一个行业或者公司,这些都要有一个重新熟悉的过程。

第二,死磕一个公司的坏处——脆弱性强。长期在一个公司,你积累的所有的能力、技术、人脉都适用于这一个企业,就算你像小B一样发展的非常好,可是,哪些是真正可迁移的呢?如果发生风险,需要跳槽、换公司,自己在调整适应的成本会更大,而且,在一个公司发展,人们熟悉你、了解你占了很大优势,基于这个优势的升职,换个环境人家可不一定认呀。

第三,具体的建议:
1.如果公司整体发展确实很好,对你也特别的适合,当然选择在一个公司深耕细作,特别是在前3-5年,为自己积累一定的经验以及最好能够争取到一个好的抬头,对未来发展非常有利。

2.虽然可以死磕一个公司,但是不要死在一个岗位上,就算级别不变也要主动给自己增加多样性。这一方面可以弥补自己的脆弱性,多一些适应力;另一方面,万一有升职的机会,多样化的经验很可能是被公司管理者看重的。

3.在一个公司发展最容易造成惰性,一定要有危机感,至少每年把自己的简历往市场上撒一下,看看竞争力是怎样的,并且根据比照情况主动提升自己的差一点。

4.保持跟外界的沟通,可以是同行业的,也可以是自己目标行业和岗位的,不要真的只剩下“埋头苦干”了,多一些跟外界的链接,一方面对现在的工作本身就有好处,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如果调整工作也不至于两眼一麻黑。

我是为好优姐姐,专业职场领域,努力分享更多职业成长干货,关注我吧!

为好优姐姐


我身边倒还真有这么一个人,她是学历不高的小姑娘(中专),但是在央企现在过得非常好。

从她身上我知道了,职场人能否逆袭,真的是选择与机遇共存的。

她的学历我还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因为她觉得学历太低一直没好意思说,我们也就没问了。

我们当时是同一批入职的一家央企,是海南岛的度假区项目,属于很高端的盘,有游艇会、高尔夫球场、直升机停机坪之类,在2012年的时候,那里的别墅就卖到30000+一平米了。具体的我不太记得了。

我们同批入职的学历不一,但大部分都是本科生和硕士生。公司要求比较高当时。

然后那个女孩我们也以为她是本科。她被分配到人事部跟着人事部经理学习,我们一起在那里工作了两年。

然后我跳槽了,因为度假区虽然生活非常悠闲,每天上下班有免费的大巴车,食堂每天早餐非常丰富,住宿条件和薪资待遇都非常好。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非常偏远。我们的办公室在海边,天天看海是挺幸福,但问题是看不到人。这很令人恐惧的。

我离职没多久,那个女孩就跟我说她趁着公司在昆明开了项目,申请调职去昆明。

我当时觉得不可能,但最后她还成功了。顺利从海南岛调职去了昆明,她家四川的,昆明离家很近。

虽然她学历低,公司不会给她很高的职位。事实上,在她后面那批开始,对学历的要求就极为严格了。

但是因为她是昆明项目第一批入驻的员工,理所当然的地位就很高。在昆明待了两年之后就成了人事部高级主管,她当时跟我说不可能再升职了。因为学历天花板,但是她依旧没有离职。

到现在,又4年过去了。她现在手下带着好几个员工,是昆明公司元老级的人物。薪资待遇和福利也都是同部门最丰厚的,虽然职位有天花板。但因为离家近,她就在昆明买了房子,安了家,结了婚。

现在每个月拿着固定10000+的工资,还不算年终福利、过节福利、社保公积金福利等等(我们那个公司的福利待遇真的超级好)。

美滋滋地过着小日子。

反观我们这些离了职的,几乎都没她混得好。

我总结了一下,她能在这个公司死磕8年,最终修成正果。首先就是,她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她知道我们公司的福利待遇(还有工作环境)几乎是很多公司无法企及的。所以她即使想回老家,也依旧不选择离开这家公司。

在适当的时候抓住机会,用时间来逆袭人生。

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范了。


夏小采


在一个公司工作5-10年的人在70后以及部分80后相对多一些,90后这些新生代当中几乎不存在。

所以80后老阿姨流沙决定先来讲一个我身边的例子。

前年我和一个同事同一天入职公司的同一部门,不同的是我是上级,她是下级。见面的那一瞬间我们俩都惊呆了。因为我当年毕业的时候,她已工作两年,我当时作为兼职在她负责的项目里做过事情。而事隔六年以后我们竟以这种关系重逢,真的感慨!这位姐姐在来这家公司之前还是在那家公司工作,整整8年的时间!
当我们都到了新岗位时,我很快便适应了整体的工作节奏,快速地融入了这个公司和团队。而这个姐姐相对就有一段非常痛苦的磨合期和适应期。先是工作节奏,从原来比较轻松舒适的环境中一下子到了非常快的节奏中;其次工作内容上,之前的企业比较传统,而这个比较偏互联网,工作内容差异很大;再次思维方式,从比较传统墨守陈规的方式进入创新结果导向的方式。这个同事一度崩溃到怀疑自己,经过大概三个月差不多才逐渐适应,差点过不了试用期。

讲这个例子并不是贬低在一个公司工作时间长的人,而是应该看到当一个人在一个公司呆的时间过长而晋升上变化不大的话,多数这个人会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思维容易陷入原有公司的思维惯性中。因为长时间就在那家公司,很多思考已经固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的时候很难跳脱。

其次,适应变化的能力相对弱一些。因为能在一个公司待5-10年,我想到的一个关键词:稳定。稳定就是变化少,那自然不用应对各种变化,长时间的稳定使人安逸。当突如其来的变化来临时,需要花较长时间适应。

再次,掌握信息比较单一,技能也相对单一。一个公司给你的刺激永远都是有限的,包括对技能的要求。除非你不断晋升。即便如此,在这种单一的已经做的非常顺手的环境中,对技能的要求也就相对不那么多了。而且还容易陷入“井底之蛙”的困境中,认为这些技能就足够了!

最后,可能会消磨斗志。工作5-10年,已过了而立之年,基本上有老下有小,无论从主观意愿还是客观实际能够迎接挑战的动力和能力和20岁时无法相比,没有了那时候的斗志,工作更多时候为了养家糊口或者消磨时间。

当然,也有很多在一个公司工作5-10年的人从基层到管理再到高管,这样的工作轨迹也许才值得在一个公司贡献自己的最宝贵的那几年青春。但是如果在一个公司如此长的时间而停滞不前或成长很少,那基本这个人的未来职业发展不会有特别大的突破,基本定型。

人的潜力有时候是被逼的。所以工作3-5年如果不是火箭速度升职加薪,那就考虑跳槽看看,多接触一些企业,多接受一些外界刺激,提升自己应对变化的能力,不要成为那个闭塞无创新适应不了变化的人!


流沙言职


你好,我是九歌。不喜欢废话,直接上干货吧。

以22岁出来为例,先适应性干个1-2年。算个24岁吧,以10年期计算,差不多已经34岁左右了。

人在职场,过了30岁。其市场价值像瀑布一样掉。那他们最后都怎样了?下面这几个几条可以给与你一定的参考。

一句话,三个标准。就可以看得出来你还有没翻盘的机会,或者以后过得是比较滋润还是痛苦。

一句话:是否被升职为公司中层干部或重要技术骨干。

这个非常重要,到了公司中层的这个位置,只要不犯大错就不会被开除的。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公司倒闭和破产,等到了这个地步。你在公司中层位置留下来的经验和人脉,就非常有市场价值。


到那时一个内部绿色快速通道可能就把你给录用,岗位依然是中层岗位,薪水依然是高薪。


最常见的是甲骨文公司中国区裁员,当时裁掉了一大批高管。当时就有很多人在那里比比,说什么高层算个鸟。还不是一样的被裁员,就算当了高管又怎么样。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S13的言论出现。


至少别人将要被裁时,早已经找好了下家。像在高空中飞机出事准备好了降落伞,你没伞等死吧!

当时甲骨文裁员时,BAT都跑来抢人的场景。



猎头内部分享的场景



三个标准:

1、与领导的关系的好坏


与领导关系好,第一个别裁员的肯定不会是你。相反与领导关系像个陌生人一样,公司裁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你不当炮灰,谁当炮灰。


2、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不可替代性强。


你的工作看与人打交道的业务是否足够多,这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你的技术水平是否足够好,已经能到让你的上级把你当个宝一样。


3、公司内的攻守同盟是否足够多。


太祖有一句关于政治的经典名言: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14个字直达政治的本质与核心。同理办公司政治也是一样,你是否能够在职场混的如鱼得水,在于你身后给与你支持的队友是否足够多。

我是九歌,一个专注于新闻学的板砖教育工作者。如您觉得有用点个赞和关注吧!




萧中九歌


员工稳定性普遍越来越差,导致不少企业人员流失严重;于是公司在招揽人才方面各出奇招!

那些在一个公司死磕了5~10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他们大致分成了三种类型的员工,且听我们详细分析:

一.鸡肋型员工

鸡肋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型的员工给老板也就是如此感觉!你要是辞退他们吧,他们手上有又有些资源和人脉,时不时的还能做一些业绩出来!你若不辞退他们吧,他们的激情减弱、干劲退化,时不时的搞些小意外让人防不胜防!

还有就是跟着自己打拼那么多年,是人都会有同袍情谊;讲句题外话哪天心情不好,也就这些人三更半夜还能陪你在路边摊撸串!上班他是员工,下班后俨然已经成为了朋友;有时候想想他们也没有给公司带来太大损失,主要自己也是他们下不了手!

二.独挡一面的能手

他们跟着公司一路成长,从一个什么都不太懂得新人;通过学习、实践和自我挑战,渐渐地成为了公司独挡一面的人才!

这些人已经完全熟悉公司的某块业务,并和你的配合基本上可以做的严丝合缝的程度;他们在公司的发展壮大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就他们而言,有人担任销售经理,有人担任招商经理,有人分管人事部,有人主管财务部,有人负责采购……;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司未来会发展到哪个高度与他们密切相关!

三.员工合伙人

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员工也在一步步成长;某些比较有想法的员工学到知识、技能、方法之后也想自己创业!

公司基于两个方面得考虑:1.留住人才,2.做强之后就要做大;于是公司就和这些员工到新的城市注册分公司,由公司控股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经济实力投钱占股。他们不但是新公司的股东,也是新公司的相关业务负责人!

大家一起把公司业务做强做大,这些员工合伙人也能享受到公司发展的红利;他们不但领取工资,同时享受自己占股的分红!如此就满足了员工创业的规划,同时也留着了人才把公司做得更强更大,一举双得!

【关注@诸葛明职场教练 专注职场十六年,坚持分享口才、销售、营销、管理、商业系统等方面的实战经验】


诸葛明职场教练


说一个我自己的事吧,我20岁时高中毕业就来到深圳,2003年的深圳男孩子是很不好找工作的,没工作经验还不会白话,找了一个多月工作,最后找了一家餐厅做服务员,摸爬滚打后也做到部长职位,2007年听一同事说有一家大型桑拿在招人,就过去面试,没想到还面试上了,后辞工过去做楼层部长,当时楼层部有17个部长,2009年就做主任,2010年就做部门经理,2012年做部门总监,当时工资8000+业绩提成,以前一起进公司的老同事基本上都已离职去其他地方了,那些年心里总有些躁动不安,也总想出去看看,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美好,总觉得外面的平台会更大,2014年终于离职了,离开了一个我干了7年多的地方,幻想着后面更好的舞台,现在是2019年了,5年过去了我发现我打工10多年,最开心的日子还是在干了7年多的地方,外面虽好,职位可以更高,待遇可以更高,但付出也多,责任也更大,30来岁头上已有很多白头发了,工作再也没有稳定过,全国东奔西跑,经常做筹备公司,一般3-6个月,工资一般2-3万一个月,做完筹备大多离场,最近几年桑拿行业也很不好做,不断扫黄打黑,很多老板不敢投,很多人回了农村,有时一年就做一个公司,挣个10-20万,休息半年,自己到没什么,可下面还有一帮人在跟着我呢,所以回想这么年最开心的时候还是在那7年多里,公司有熟悉的人脉,有良好的升职空间,有提携我的好上级,有好的运营管理团队,有关心下属和爱惜人才的董事会,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