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與山西太原有什麼淵源,太原公子是誰?

日升昌


太原公子即李世民,毫無疑問。其父李淵隋時任太原留守,封唐國公,亦系真實,且與楊氏父子關係甚密:一是連襟,一是親家。山西太原乃中華大唐之發祥地,如無太原起兵,則難得有李唐王朝之興盛

也。李氏父子在太原經營策劃甚

密,此時全家定居晉州,即現今的臨汾。與魏徵故里河北晉州同名。此乃元代忽必烈為國之善舉。故而喜見冀省出晉之美景。太原文史學

界諸友,均言之有理,順致謝意!


申建國166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2003年熒幕熱播的《隋唐英雄傳》,當時由鄭國霖扮演的李世民在劇中英俊瀟灑、愛國愛民的英雄氣概形象吸引了一大波秦王李世民的推崇者,當然,我也不例外~確實,在歷史上,這位“公子” 以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名垂青史。幼時被誇讚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少年從軍的他在唐朝建立與統一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愛好文學與書法的他也有詩作與墨寶傳世;開創了貞觀之治的他使百姓休養生息,國泰民安……毛澤東也曾說李世民是當時草澤英雄,“太原公子,裘褐而來”。本可坐享富貴榮華的李世民,卻心存高遠,一身粗布起於草澤,成為曠世英雄。

那麼,為什麼毛澤東用“太原公子”稱讚李世民呢?李世民與太原有什麼淵源,小編今天給大家說道說道。

隋朝末年,李淵帶著兒子李世民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在太原期間,為反隋起兵進行了積極的準備。隨後的晉陽起兵也為其千古帝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太原可以說是李世民事業的起點,因此也成為他一生最有淵源,最懷念的地方。當時割據自立的劉武周佔據著富實的河東暨太原地區,李世民認為太原乃王業之本,主動請纓,歷經半年收復河東。

在之後突厥南下攻唐,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斷堅守要地防禦,不斷髮起進攻過後,東突厥滅亡。唐太宗認識到,太原對於北方邊境的安寧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擅長文學書法的唐太宗在之後率群臣故地重遊晉祠時,觸景生情,提筆寫成《晉祠之銘並序》碑文。其藝術價值無法估量,它既書法中的瑰寶,也是唐太宗治國的總結,更是留給太原的財富。

我們不難看出,太原是唐王朝的興盛之地,同時在唐太宗的心中,對視為故鄉的太原有著濃烈的感情。

這位馳騁疆場的英雄,這位雄才大略的公子,唐太宗李世民在龍城寶地譜寫了他的歷史。


太原晚報


現在在很多網文中都喜歡塑造所謂的公子形象。公子原本指諸侯王的兒子,後來泛指較有權勢的官員之子,。而在中國歷史上,地位最高,形象最好的公子有一個專門稱呼,即“太原公子”。所謂太原公子原本指的是兩位有在古都太原城長期生活奮鬥經歷的貴族公子——唐太宗李世民和後唐皇帝李存勖。這兩位皇帝都是名門貴族出身,又有長期在古城太原生活和創業的經歷,故而“太原公子”後來也就成了顯赫公子的代名詞。



唐太宗李世民像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國歷史上享有極高的聲名,主要是因為李世民所處的時代正好結束了魏晉南北朝長期的亂世,開闢了一個嶄新的輝煌時代。民間往往認為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賢明的皇帝。不過在很多歷史學家看來,李世民無論是資質、閱歷還是性格都只是中才,放到魏晉南北朝也不會很突出,其能夠享有極高的聲名部分是因為其處在一個關鍵的時代,部分是因為其刻意營造了一個從諫如流的賢君形象。


李世民和太原有很密切的關聯。李氏家族是西魏北周和隋王朝最重要貴族家族之一。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唐朝建立後就被追封為太祖皇帝。李氏家族在隋朝也是統治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李世民之父李淵七歲便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後升為太原留守。李世民少年跟隨父親到太原,少年時便胸懷大志,以太原為根據地建立了功業,因此被稱為“太原公子”。



李存勖像


第二位“太原公子”同樣是在古都太原發家,他就是後唐王朝的建立者李存勖。李存勖是唐朝末期晉王李克用的兒子,這位晉王的根基也在太原。李存勖和李世民同樣是貴族出身,家門顯赫,不過李存勖並非李世民後裔,他們家族本是沙陀人,後才被賜姓李。


李存勖不僅是抱負遠大的太原公子,還是了不起的一代名將。他遵從父親遺命,東西討伐,戰功赫赫,曾大敗後梁,誅滅桀燕,還曾以少勝多,大破契丹。然而李存勖登基稱帝后卻沉迷於戲劇享樂,寵幸戲子伶人,最終身死。歐陽脩在《五代史記·伶官傳序》中評價其曰:“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令無數後人警醒。



袁克定像


第三位太原公子”則出於自我標榜,名不副實,他就是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民國年間盛行過“民國四公子”的說法,其中之一是袁克定的弟弟袁克文,這從側面可以看出袁家的影響力。但是與弟弟才情出眾、詩文絕倫不同,袁克定因為鼓動其父親的稱帝而遭到千夫所指。


袁克定原本才華出眾,是袁世凱的左膀右臂。袁世凱成為大總統後,他曾因墜馬受傷,在德國治病期間受到德國君主影響萌生了當皇太子的想法。後來他受到了其摯友楊度的影響,自我標榜為太原公子李世民,把父親袁世凱看作是唐高祖李淵。為此,袁克定找日本人寫了《訪太原公子袁克定》的文章宣揚君主制度,給自己造勢,並且鼓動父親袁世凱稱帝。袁世凱稱帝失敗後,這位袁公子也被大眾唾棄,後世遺忘。


參考文獻

《舊唐書》、《新唐書》

《新五代史》


歷史研習社


李世民和山西太原的淵源,可以說是極為深厚的。

隋朝末年的,李淵、李世民駐守太原,所以說太原,是李氏家族的大本營。李淵曾經對李世民說過,“唐固吾國,太原即其地焉。”,就是說太原是我們真正的祖籍啊。



而李淵父子從雄踞一方,到後來統一天下,可以說和在太原的苦心經營是有極大關係的。

李世民當初在太原生活數年,為了起兵反隋四處奔走,奠定了後來唐軍的所向披靡,故被稱為“太原公子”,這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因晉陽古有唐國之稱,李淵父子定都長安後,遂以“唐”為國號。因此,唐文化也是發源於太原。


歡迎關注老魏說歷史,與你暢談古今中外!


老魏說歷史


在太原晉祠公園的大門內側門楣上,有“唐宗發軔”四個大字。唐宗指唐太宗李世民,發軔是指晉陽(太原)是他事業,也就是偉大盛唐和貞觀盛世開始的地方。

兩旁的對聯是唐太宗在《晉祠之銘並序》的句子:“赫赫宗周,明明哲輔,誕靈降德,承文繼武”。“天地可極,神威糜墜,萬代千齡,芳猷永嗣”。表達了一代明君李世民上宗周代禮樂文明,祈禱賢哲、英靈、大德降誕人間共襄盛舉、傳承文王聖德和武王功業的美好願望。並期待大家共同的努力能夠把天地間的美好真諦宣明、廣播,並且其神威不會下墜,世世代代,其濟世安民的道統永遠能有人來承繼。


真心守本


太原公子就是開啟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說起李世民與山西太原的淵源,可以說是太原就是飛龍登天的第一步,自此,開始了和昏君楊廣爭天下的輝煌歷史。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第二子,李世民自出生便是傳奇不斷,傳說他出生時便有異象,有遊僧來拜訪說其貴不可言,後來李世民的成長雖是在昏君楊廣的統治下,但是從小也是識書認字,積累了很豐富的智慧,李世民聰穎異常,心懷天下,看到了隋朝的統治積累積弱,看到百姓民不聊生,所以他內心便有了年頭,那就是起義,推翻這昏聵的世界,給人民帶來幸福。

當時的李淵官在太原,於是李世民便勸說李淵起義,自此扶搖直上,順應民心,一舉滅隋,開啟了大唐的輝煌歷史。而之所以在太原起兵還有就是太原獨特的位置和一呼百應的氣勢。李世民慧眼如炬,把握時機,贏得了最好的時機的地理位置,滅隋。可以說,太原真的是龍城。而且李世民心懷天下,更是結交了很多非常厲害的英雄,也是給盛唐的開創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