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此话并非迷信,有现实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大家庭中的老人对自己的孩子们有偏心的情况,甚至严重了还会发生“拆东墙补西墙”的事情,这就要提到了一句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它到底有何含义呢?其实此话并非迷信,而且还有现实依据。

俗语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此话并非迷信,有现实依据

在历史上有个真实的故事,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国的国君刚刚去世,而新皇年幼,大事都是赵太后做主,这时候秦国趁着赵国根基不稳就来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时候赵国只好向齐国求救,齐国虽然答应了,但是却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要让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去给齐国当人质。

俗语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此话并非迷信,有现实依据

赵太后本来是不同意的,但是通过一位叫做触龙的大臣的劝说,她还是想通了,其中有一句最经典的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它的意思就是说,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不能够急于一时,也不能够只看眼前,而是需要有着长远的打算,你觉得有理吗?

俗语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此话并非迷信,有现实依据

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普通人家的孩子们自然也是有不同的地方,所以父母对于他们的喜爱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是绝对不能够因为偏爱某个孩子,而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就像是如果赵太后因为偏爱而没有交出小儿子的话,很有可能整个国家就毁在了这里,何谈母子情深呢?

而我们也能看到,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受到偏爱的小孩,往往都会被溺爱给“溺死”,这样过度的保护会让他长大以后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丧失自己的意志,这样的溺爱相当于是毁掉了孩子的一生,还不如让他自由而独立的长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