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寫詩恣意汪洋,天馬行空,他寫詩為什麼能夠如此灑脫輕鬆?

趙二小的文藝江湖


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寫道:“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突出展現了李白的蓋世詩才和狂放不羈的個性。

李白,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被後世譽為“詩仙”,“李白”二字已成為文學史上的一個符號,代表了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李白的詩豪邁奔放,意境奇妙,想象豐富,時常藉助想象,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為什麼李白寫詩能夠如此灑脫輕鬆?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天賦

在古代眾多的詩人中,論天賦,李白數一數二。賀知章讀過李白的詩後,驚異萬分,說道:“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稱李白為“謫仙人”,意思是李白是從天上被貶降到人間的一個仙人。超高的個人天賦使得李白寫詩更加的從容灑脫。

二、閱歷

所見、所聽、所感,總之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詩人創作靈感的來源。二十五歲之前的李白,主要遊歷在蜀地,之後,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遊遍了大唐的許多地方,一生好入名山遊。如果李白不曾見過廬山瀑布壯美之景,怎麼可能寫出:“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樣的千古名句;如果李白不曾走過蜀道,怎麼可能寫出《蜀道難》這樣的千古絕唱。

李白有著“談笑安黎元”的抱負,希望能像姜尚輔佐明君,名垂青史,但卻壯志難酬。這些坎坷的經歷亦成為他詩歌創作的重要靈感,反映在詩中。

李白是獨一無二的,他代表著詩的最高峰,從未被超越,冠絕古今!


閱讀與思維


第一:他是人類少有的詩歌天才。人類可以上天入地探秘密,但對人自身這部機器還了解無幾。據說人的大腦儲存量不亞於英國大圖書館所書之載,但目前人腦利用還不到百分之十。李白的爹媽給了他這樣一個浪漫詩歌寫作的大腦,沒辦法。存在就是合理。本沒有為什麼,這是自然現象。正如有人說愛你沒商量。莫問為什麼愛你。

第二:先天奠基後天;後天推高先天。閱歷的豐富,情感的深度廣度敏感度,勤於詩考的習慣……通通串在先天這根神線上,以酒點燃,汪洋恣肆,天馬行空的靈感就爆發了……

第三:當時唐朝的社會形勢及文化氛圍給李白搭建了施展才華的平臺。有人會說那麼多人為什麼只有李白如是,這又是沒有為什麼,跟我們現在一樣,名演員是少數,俗語道:膏藥一張,看各人的熬鋪;文話說:書一本,有無數的賈寶玉……

李白現象是主觀和客觀高度結合的精華;也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神相配伍。沒有時間的檢驗,沒有人類精英對其作品的權威定論,沒有廣大讀者與作品與權威定論的共鳴,就不能產生經典,自然李白現象就在其中。


田子369


唐玄宗,楊貴妃每天飲酒作樂,少不了叫人奏奏音樂,唱唱歌曲,但是宮裡原來的一些老歌詞都聽膩了,他想找人來給他填點新歌詞。有一個官員賀知章在唐玄宗面前說,長安新來了一個大詩人,名叫李白,李白是個天才,無論寫詩作文章,都十分出色。唐玄宗也早就聽過李白的名聲,就吩咐賀知章趕快通知李白進宮。

李白從小博覽群書,性格豪放,除讀書外還練得一手好劍。由於他見識廣博,加上才智過人,因此他在詩歌寫作上就有了傑出的成就。李白是個有政治抱負的人,他生性高傲,對當時官場上的腐朽風氣很不滿意,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讓他有機會施展政治上的才幹。這一次到長安來,聽到唐玄宗召見他,也很高興,唐玄宗在宮殿上接見李白後,就把他留在了翰林院,要他專門起草詔書。

有一次,唐玄宗叫樂工寫了一支新曲子還沒填上歌詞,就命人去找李白。他正在酒樓上喝醉了酒,被人七腳八手地拉進轎子,抬到了宮裡。李白抬頭一看是唐玄宗,想行朝拜禮,身子都不聽使喚,有人拿了一盆涼水噴在李白臉上,李白才漸漸地清醒過來。

唐玄宗愛他的才,也不責怪他,只叫他馬上把歌詞寫出來,李白席地而坐,沒用多長時間,就寫好三首叫做《清平調》的歌詞交給了唐玄宗。玄宗反覆吟了幾遍,覺得文詞秀麗,節奏鏗鏘,確是好詩,馬上叫樂工演唱起來。

這就是李白,如果沒有酒,李白就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李白。如果沒有詩,李白或許會永遠沉寂在歲月的長河裡。左手酒懷,右手行詩,有酒有詩,酒助詩性。“李白醉酒詩百篇”,這才是自在而豪放的李白。

李白只要有酒,甚至不需要春花秋月,夏風冬雪,就能營造出最遼闊的詩畫天地。李白的世界:酒裡有乾坤,詩中有日月。

回到唐朝,我們就會看到,無論是高樓上還是古道邊,無論是山水間還是庭院裡,總有人舉著酒杯,或者沉默不語,或者淺酌低唱。可以說,那是個無酒不歡的時代。有了酒,詩人們一人能在半醉半醒之間,以詩意之筆,寫盡世事如風。有了酒,大唐才是我們熟悉的大唐。因為酒,那時的詩意迷離,那時的風流繾綣,更多了幾分快意。有了酒,李白才是我們熟悉的李白,因為酒,李白才能恣意汪洋,灑脫輕鬆的寫出一篇篇壯麗的詩篇來!











天馬行空21428297332


世上的很多成果和業績,都是在人的不懈努力追求下創造成就的。而這種刻意追求和奮鬥又不能脫離自身的愛好特常和專業能力才幹去盲目追求,自身要真正具備某一方面的潛能,通過不懈努力才有充分發揮的可能。李白在詩詞上取得的偉大成就,也不會離開這些。學富五車,不是空口說白話,必須要刻苦努力;而才高八斗,就不僅僅是奮鬥的結果,還必須是自己有超人的特殊才幹。但這種才幹又非得依賴學富五車的基礎才能暴發出來,顯出超越常人的遊刃有餘和隨意灑脫。而事實上這僅僅是一種自身能力才幹的培養和獲得,與能不能在某一領域取得成就不是一回事。李白之所以能夠在唐詩的發展中取得巨大成就,並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與時代環境和社會對文學發展需求緊密相關。是其人其才其時和社會需求的有機統一結合的結果。人才歷來都不缺,當今類似的人才也不少,但能不能脫穎而出成就輝煌的業績,主要還得看文學環境的營造能不能形成引領推動作用。我們期盼會有相適應的文學氛圍和環境出現,也期待會有新的無愧於時代發展的好作品大量湧現!




半畝塘主402


李白寫詩恣意汪洋,天馬行空,他寫詩為什麼能夠如此灑脫輕鬆?

夢裡水鄉認為,其一,古有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除了具有一定的天賦之外,與個人的勤奮學習與知識積累是分不開的,只有積累了一定知識量才能夠輕鬆灑脫的吟詩作對。其二,應是興趣使然,不論古今,興趣是每個人最好的老師。試想,假如李白當時就算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而對詩賦不感興趣,那也不會留下那麼多詩篇的。也許對繪畫感興趣,可能只能稱為畫家而不能稱為詩仙了。其三,取決於當時的環境,因當時的文學形式都是以詩詞歌賦為載體。有比當代流行風潮一般,時下流行什麼,便會有一種無形力量推動之。

不管怎樣,詩人謂之詩人,詩仙謂之詩仙,都有它不可磨滅的價值存在。那斗酒詩百篇,恣意汪洋,天馬行空及寫詩的那般灑脫與留存於世的佳作無不令人折服與嚮往的!



夢裡水鄉238467105


李白寫詩恣意汪洋,天馬行空,他寫詩為什麼能夠如此灑脫輕鬆呢?

李白有深厚的文化功底

李白五歲就開始發矇讀書。《上安州裴長史書》雲:“五歲誦六甲(唐代的小學識字課本)”。從小就努力好學,打下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基礎。

李白想象力豐富。

李白想象力之浩大雄奇,豐富異常。

前人評價李白乃是“發想無端”,其想象力浩然而無邊際,令人歎服。他形容發愁便是“白髮三千丈”,說到喝酒那便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豐富的想象力讓人歎為觀止。

據說賀知章看了李白的詩歌之後,驚歎其為“謫仙人”,所以李白後來被人們稱為“詩仙”。

比如這首《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山寺建在山上,山很高。有多高呢?在山頂似乎可以摘取天上的星星。李白想象力之雄奇,在此可見一斑。

李白志向遠大,境界高遠。

李白素有遠大的抱負,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志詩言!有遠大志向,境界高遠的人其詩必然也是氣象恢弘。

如李白的這些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其一》.......從這些詩句中不難看出李白的志向是何其遠大,境界是何其高遠。

杜甫對其詩歌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贊其“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說:“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李白喜歡遊歷,交友

李白18歲就先後出遊江油、劍閣、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內)等地,增長了不少閱歷與見識。

李白24歲時,再遊成都、峨眉山,然後舟行東下至渝州(今重慶市)。25歲時,離開四川,“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間,熱愛山水,每到一處,基本都會有精美詩篇傳世。

比如《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在遊歷期間還結交了孟浩然、杜甫、王昌齡、賀知章、高適、汪倫、元丹丘、孔巢父、崔成甫等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與這些好友的交往中,李白常常是詩意迸發,或寫友誼,或寫與友暢飲,或寫送別,留下很多流傳千古的壯美詩篇。比如這首著名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喜歡飲酒

杜甫曾對李白有過這樣的評價:“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好飲酒,很多詩也是飲酒後創作,很多詩句也含著濃濃的酒意。

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怪不得杜甫說他“斗酒詩百篇”,一碗酒就讓他忘記了他鄉與故鄉分別,詩仙果然不同凡響。

喜歡請點贊支持啊!更多精彩請關注(路尋寫作創富)


路尋寫作創富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從四個方面來回答!

首先,是李白的出身,現在學者公認他出生在西域的碎葉城,5歲時候隨著父親到四川江油,有人說他老爸是個商人,有人說他老爸是個劍客,因為殺了人到處躲避,所以一直隱姓埋名,還有人說他是李唐王室之後。無論是哪一種說法,我們都可以看出,他不是出生在一個循規蹈矩的傳統文化薰陶的家裡。所以說他的一開始成長就是很自由隨意的,沒有各種傳統文化的羈絆和束縛。

其次,他的眼界開闊。無論是幼年,還是童年,還是青年時期,他是一直在路上的,沒有像很多士大夫家的兒子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俗話說,閱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李白恰恰就是這句話的踐行者。因為見多識廣,所以眼界開闊,所以表達就豐富,恣意汪洋了!

再次,李白很注重鍛鍊身體,因為一個良好的身體是所有自信的最根本來源,他年少的時候學過武藝,學過劍術,還有他常常有力名山大川,無形中也是很好的鍛鍊,這些都讓他身體強壯,所以他幹什麼事,都是有沖天的自信的!寫出一首流傳千古的詩,那就更是不在話下了!

最後,李白的名篇,基本上都是在醉酒後寫的。只要是成年男人,應該都知道,一醉酒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就特別的強,平時說不出的話,不知怎麼就特別甜特別美的說出來了。詩仙李白也是如此,醉酒後,他的詩興就更加無所顧忌,更加的天馬行空了!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李白寫詩一向灑脫輕鬆的原因,歡迎大家加入進來一起探討!


趙二小的文藝江湖


前言:

作為唐代詩壇上的兩大高峰,李白是奇峰突起,飄然出塵。而杜甫則是博大深沉,雄渾厚重。這兩座詩壇的高峰,既矗立在大唐盛世的基座上,又為盛唐氣象增光添彩。尤其是天才詩人李白,他的詩歌汪洋恣肆 ,天馬行空,讓人只能仰望,卻無法學習。

那麼,為什麼李白的詩歌能夠如此汪洋恣肆,天馬行空呢?

這個問題根本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說得清、道得明的。只有從多方面瞭解李白,才有可能走進李白,感受他身上那奪目的光芒。

一、李白狂放性格的形成。

1、李白的家庭情況。

李白的父親叫李客,是一個大商人。殷實的家底使李白能夠擁有極好的條件來度過他的少年青年時代,一擲千金不皺眉,談笑恣意無人及。當然,我們不能把李白看成如當今某些富二代或紈絝子弟一類人。李白心懷大志,天賦異稟,這不是某些富二代所能企及的。李白一生有四次婚姻,其中第一次娶的是退休宰相許圉師的孫女,最後一次娶的是宰相宗楚客的孫女。這兩次婚姻使李白能夠接觸許多上層權貴,開拓視野,增長見識,也為其狂放增加了一些資本。

當然,如果僅限於此的話,李白的狂放便是建立在金錢與權力關係上的淺薄。那樣的話,李白也就不可能是萬眾仰慕的李白了。

2、李白的遊學經歷。

李白曾反覆說自己“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歲誦《詩》《書》"、“十五觀奇書"等等。由此可見,幼年少年李白便博覽群書,遍觀百家,而且讀書很雜,儒道釋諸子之書無不涉略,這對其思想性格的形成很有影響,尤其是道家思想中“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對他飄逸豪放性格的形成產生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終南山修道時,他與著名道士司馬承楨、吳筠等人的交往使他看到了另一條實現人生理想的捷徑。

可以說,道家思想是李白狂放性格形成的催化劑。

3、李白的個人愛好。

李白除了上面所說的喜讀書、修道之外,還好劍術,愛旅行,喜交友,能豪飲。我們知道,有這些愛好的人,性格大多外露豪放。而這些性格愛好體現在其詩中,便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便是"飲中八仙","金龜換酒",便是"金樽清酒鬥十千"、“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斗酒詩百篇…自稱臣是酒中仙"等等豪氣噴湧的詩句與故事。

才華,美酒,劍氣,三種極具豪狂特徵的元素,共同凝聚成李白人生最為璀璨的光芒。

4、李白的極度自信與超人才華。

李白對自己才華是極度自信的,並以此傲視群雄。“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相信自己絕非凡俗之輩,因此在得到玄宗下詔召其入京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在大醉之後仍能應玄宗之詔,一揮而成《清平調》三首,其才可羨,其狂難效!

5、盛唐社會的時代背景。

可以說,盛唐社會是一個極具開放、大氣、包容特點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各民族各階層之人無不具有展示自身特點才華的舞臺。李白的狂放,得到了那個社會最大的寬容與承認,甚至連他諸如“龍巾拭吐、御手調羮、貴妃磨墨、力士脫靴”之類的吹牛都予以欣賞。當玄宗發現李白並非政治幹才之時,仍能大度地“賜金放還",這不能不說是李白的幸運!

二、李白浪漫詩風的成因。

李白的詩歌天馬行空,汪洋恣肆,灑脫自然,飄逸浪漫。這些特點為無數的後人所敬仰。那麼,是什麼因素使然呢?

1、開闊雄奇的境界。

李白詩歌中意象,往往具有開闊雄奇的境界。他胸中有天地,眼裡容山海,不喜歡受視野的限制,更不喜歡受時空拘束。他在詩中天馬行空,自由來去。他寫山,即使是一座小小的天姥山,也是“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他寫河,則是“黃河之水天上來,東流到海不復回”。他寫鳥,則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便是古人所說的“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這樣的詩歌自然讓人感覺天風海雨,撲面而來,詩歌的境界自然是雄奇開闊的。

2、神奇無比的想象。

縱觀李白的詩歌,我們隨處都可以發現,詩中充滿了詩人無比神奇的想象。這種想象為詩歌營造了十分濃郁的詩意。他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創造了一個神奇的神仙世界:“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他在《蜀道難》中打造了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他的筆下,總能夠出現我們常人無法想象的世界和景象。

3、大膽超常的誇張。

李白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詩人。他喜歡把什麼事物都做極度的誇張,在大膽的誇張中極度渲染氣氛,營造意境。在他的眼裡,愁緒凝聚在白髮上,便是“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在他的心裡,情感綿長,便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他感受到的風是“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他看到的瀑布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他的速度是“千里江陵一日還”,他的酒量是“會須一飲三百杯”…凡此種種,李白拿來就用,根本就顧忌現實的情況,但是我們讀者卻覺得應該是那個樣子,就是那個樣子。

4、激越跳蕩的感情。

懷著一顆激越跳蕩之心來寫詩,詩歌的情感自然是激越跳蕩的,激情噴湧的。李白在同一首詩中,往往同時激盪著多種情感,多種情感交織衝突,給讀者造成極強的心靈衝擊力。且看:

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首詩一共六句,竟然有六種不同的情感在奔湧激盪!首句的豪放之情,次句的茫然之情,三句的激憤之情,四句浪漫之情,五句的彷徨之情,尾句的自信之情,共同匯聚成一條感情的河流,在詩人心中奔騰,甚至衝出詩人的胸膛,直奔我們讀者而來。在這種情感的激流面前,我們毫無抵擋能力,直接拜服在地。

5、信手拈來的神話、傳說和典故。

李白說自己“十五觀百家”,“十五觀奇書”,從他的詩歌內來看,這不是吹牛皮。過人的天賦,大量的閱讀,龐雜的信息,給李白的詩歌提供了俯拾皆是、可以信手拈來的素材。因此,他可以根據表達的需求,自由的選取合適的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他寫蜀道之難,便把“五丁開山”的傳說植入其中:“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他寫奉詔入京時的狂喜,便將漢代朱買臣的典故拿來自況:“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在他的筆下,總有最合適的材料供他自由選取。這不能不讓我們這些才疏學淺的後人心生羨慕。

6、清心脫俗、清麗自然的特質。

李白的浪漫飄逸主要表現在他那些長篇歌行體詩歌裡。而他的小詩則體現出清新脫俗、清麗自然的風格。那首盡人皆知的《靜夜思》,幾乎不用任何的手法,好像脫口而出,但卻道出了無數思鄉之人想說卻說不出的情感。那首《送汪倫》,用一個尋常的比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就能夠化腐朽為神奇,於自然中見真情。這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最好體現。

綜上所述,李白的生活經歷、學識交往、人生起伏及其種種富於浪漫特質的表現手法,都使得他的詩歌給人汪洋恣肆、天馬行空的灑脫感、飄逸感,給人以無盡的審美享受。

最後,我想引用余光中先生的詩來概括李白的狂放豪氣與飄逸浪漫:

酒入豪腸,

七分化作月光,

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


青梅煮酒不論英雄


李白寫詩恣意汪洋,天馬行空,他寫詩為什麼能夠如此灑脫輕鬆?

從詩仙李白這裡,我們明白什麼是天才,天賦神才是李白寫好詩的基本條件。李白少年時代聰明好學,凡事諸目皆有所悟。一些看似荒誕的事情,都能悟出哲理來。他看一位老婆婆用鐵棒磨繡花針,沒有笑話她笨,反而感悟到“事上無難事,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他放棄玩的時間,專心讀書,終有所成!

還應看到理想和崇拜所產生的魅力。李白崇拜屈原,欣賞屈原的才學和抱負。屈原是詩歌之祖,是浪漫主義詩人。又是愛國者。這些李白都有神摹。李白青年時期,背寶劍,遊千山。走遍祖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山川風光,民族風情,歷史文化,歷史文物,歷史古建,名人遺址等等,無所不包,皆入眼底。開闊了眼界,胸懷自然寬廣。心有萬卷書,眼存風雲事,感悟自然深刻,想象自然悠遠。

還應當注意李白是重情重義的人,視金錢如糞土,視酒為歌,輕權貴“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可以看出李白,膽量過人,才華橫溢,非凡人可比。被稱為詩仙是很恰當的!

所以李白灑脫輕鬆是天才、勤奮、志向、重情重義,不畏權貴,道家儒家思想等共同作用的結果。

李白

李白詩篇萬古傳,

常悟常覺又新鮮。

筆下風流千古事,

寫盡萬水渡千山。

天子呼之不理會,

自稱臣是詩中仙。

一首靜夜思萬千,

千里明月共嬋娟。

浪漫詩祖是屈原,

傳承李白已成仙。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吾輩發奮要追趕,

詩歌壇上有樂歡。











新浪陽春白雪


按照玄學的說法,是陰陽宅,生辰八字佔著了。

到現在有許多文化人也深信不疑

按遺傳學說,是一個含有不羈有雄心壯志基因多一點的精子,和一個含有藝術細胞多一點的卵子巧秒的結合。也就是說有天賦。

按教育者說\\是優秀的教育啟萌加本人的天賦而成就了李白。

按社會學家的話說,是社會時代加教育成就了李白

或許兼而有之,但在那個時代。如果是一個窮苦百姓的後代。他將永遠被埋沒在黃土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