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怎么不提南极臭氧空洞了?是不是当时就是谎言呢?

扛木昂北鼻


之所以现在不提南极臭氧空洞,最主要的原因是南极臭氧空洞在缩小,但是这并不表面南极臭氧并没有遭受破坏!

NASA科学家最近报告说,南极平流层异常温暖的温度在9月和10月极大地限制了臭氧的损失,导致自1982年以来观察到的最小的臭氧空洞。根据历史统计,往年每年的臭氧空洞在9月8日达到了630万平方英里(16.400万平方公里)的峰值,然后在今年9月和10月缩小到不足390万平方英里(1000万平方公里)。

在往年正常天气条件下的几年中,臭氧洞通常会增长到最大约800万平方英里。

这是40年来天气系统第三次导致温暖的温度限制了臭氧的消耗。 1988年9月和2002年9月在南极平流层中类似的天气模式也产生了非典型的小臭氧空洞。

截至10月16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仍然很小但很稳定,在接下来的六周内应该逐渐关闭。科学家预计,由于《蒙特利尔议定书》所禁止但仍在大气层中的消耗臭氧层化学物质继续减少,臭氧层溶洞将缩小到1980年约2070年的水平。

对一般人而言,什么是臭氧呢,为什么重要?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自然会以极少的量出现。臭氧层位于平流层的高处,是一种防紫外线层,可保护地球免受可能造成皮肤癌和白内障,抑制免疫系统并损害植物的潜在有害紫外线的伤害。臭氧是地球表面附近污染的副产品,但是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例如哮喘,支气管炎和呼吸困难。


知识碎片


臭氧层距离地面20-25公里,那里是臭氧浓度最高的部分,臭氧层的厚度其实很薄,平均只有3毫米左右,但是臭氧层对于生态系统是有大作用的,它吸收了大量的对于生物体有害的光线,但是并不全部吸收完,仍然有少量的紫外线被放进来,起到了杀菌的作用,对于生物来讲,也是大有裨益的。

早在1982年,科学家就利用空间设备对地球的臭氧层浓度进行了记录,1985年发现了臭氧层空洞现象,这在南极的上空出现。“空洞”并非那里没有臭氧层,只是那里的浓度变低了。空洞面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甚至增加到了2400平方千米,这引起了世界各地的注意。

臭氧层是极其脆弱的,它因为人类活动,主要是工业生活中使用的氟氯碳化物(CFCs)等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所以,为了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1987年9月16日,应联合国的倡议,多个国家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签署了环境保护公约,来限制使用氟氯碳化物,并尽早研发出其替代品。

颜色越鲜艳,臭氧浓度越高,箭头所指为空洞区

在二三十年前,臭氧层空洞是环境问题中的热点问题,媒体也经常报道,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为什么现在很少报道了呢?

原因很简单,由于氟氯碳化物被限制使用,臭氧层正处于恢复的过程中,以每10年1-3%的速度恢复着。慢慢地恢复是一件好事情,媒体也不能经常的报道相关新闻,毕竟热点时刻都在发生,新的热点出现,旧的热点就会退去。

与臭氧层相关的新闻,2019年10月份的时候就报道过,说的是由于南极洲上空平流层变得很温暖,使得臭氧的损失降低了很多,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缩小至有记录以来的最小值。但这并不意味着臭氧层空洞正在迅速恢复,而是由于南极上空平流层温度升高,含臭氧的空气升了一点高度,暂时躲掉了来自于平流层中化学物质的破坏,当温度回归到正常值后,臭氧层空洞依旧会恢复到之前的程度,其实际的臭氧层修复速度依旧是很慢的。


科学船坞


的确如此,以前经常被提起的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最近几年很少被提起了。不过前段时间却看到了一条关于南极臭氧层空洞的消息,是好消息哦。并且也终于知道现在人们为什么不提这件事了。

首先咱们先说一下什么是臭氧吧?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通常情况下,咱们呼吸的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但是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臭氧闻起来有种特殊的臭味,呈淡蓝色。如果吸入高浓度的臭氧是对人体有害的,但是臭氧又是像是地球的一把保护生命的安全的保护伞。因为它可以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保护生命不受紫外线的伤害。

1985年的时候,英国的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附近观测发现了南极洲上空臭氧层出现了“空洞”。所谓的空洞并不是只南极上空区域的臭氧层一点都没有了,而是浓度大幅度的减少了。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一度达到了2500万平方公里。臭氧层空洞的出现意味着更多的太阳紫外线直射地球,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

当时的科学家研究认为,人类使用了大量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比如当时冰箱中用到的制冷剂)进入到了大气的平流层中,对臭氧层产生了破坏作用,从而导致臭氧层空洞。为此,在1987年的时候,在世界范围内签订了蒙特利尔协定,限制和使用氯氟烷烃类物质保护臭氧层。

不过今年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就是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的面积正在减小。从2000年到2017年的9月,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减少了400万平方空里。臭氧氧层空洞的的修复,说明了人们但是签订的蒙特利尔协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表明人类只要团结一致,共同携手是可以阻止地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科学家估计到2050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就可以恢复的差不多了。

看来近几年不提这事,是因为臭氧层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啊。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臭氧层空洞是出现在了人类活动极少的南极洲上空,而不是其它人口密集的大陆呢?


兔斯基聊科学


谎言谈不上,至于为什么最近关于臭氧空洞的消息不多了,那只是刻意关注的人少了(而且媒体也不可能天天去报道相关进展,所以舆论热度也就一阵子)。不过臭氧空洞已经被证实处于“正在愈合状态”。

今年年初的时候,NASA通过卫星监测数据确认了南极地区臭氧空洞中的氯气含量以平均每年0.8%的速率下降着,而且臭氧的消耗速率也在下降,相比于2005年,减慢了大约20%。这说明了南极臭氧空洞在缓慢的修复愈合当中。

臭氧空洞现象最早是在1985年被发现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这一现象的起因来自于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氯氟碳化物,这种化合物进入平流层之后,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对臭氧分子造成破坏,那么就直接导致紫外线长驱直入,对地表的动植物产生危害。

随后在1987年,世界各国召开会议,签订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减少氟氯碳化物的排出。

不过臭氧空洞的修复是一项长期工程,在未来几十年里,空洞仍将继续存在。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赛先生科普


答:南极臭氧层空洞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并非什么谎言;只不过目前臭氧层空洞开始复原,媒体关注也少了。


在1984年,科学家首次在南极发现臭氧层空洞现象,此后几年空洞面积在不断增加;经过跟踪和监测表明,臭氧层出现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与臭氧发生化合反应的喷雾剂和制冷剂等等导致。

距离地面20~25公里的地方,属于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当太阳光穿过臭氧层时,臭氧(O3)会吸收掉绝大部分紫外线:


紫外线的能量比可见光高很多,对生命有着非常大的威胁。比如会提高人类皮肤癌的患病率,造成细胞DNA突变增加,还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等等。

直到上世纪末,国际上才通过各种公约和协定书,限制了各国对指定氟利昂的使用,以及其他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喷雾剂的使用,经过30多年的制约,目前南极臭氧层空洞正在愈合。


比如制冷剂R22(二氟一氯甲烷),就是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的常用制冷剂,除了对臭氧有着很大破坏外,还会造成温室效应,在国际《蒙特利尔议定书》中被明确限制使用。

像R22这样的氟利昂化合物,《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在2030年前完全停止使用,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被要求在2016年后条件性限制使用,在2040年前完全禁止使用。


最新的数据表明:南极臭氧层空洞得到抑制,目前臭氧层空洞正在缩小;比如下图,就是2018年欧洲航天局发布的南极臭氧层浓度分布图,其中绿色和黄色表示正常,颜色偏深的说明臭氧充足,唯有一小块还处于空洞状态。


好啦!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臭氧是靠雷电产生的,高纬度的南北两极几乎没有雷电现象,所以臭氧层很少甚至出现空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别动不动就大惊小怪的。



天行者


南极臭氧层空洞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并非什么谎言;只不过目前臭氧层空洞开始复原,媒体关注也少了。

在1984年,科学家首次在南极发现臭氧层空洞现象,此后几年空洞面积在不断增加;经过跟踪和监测表明,臭氧层出现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与臭氧发生化合反应的喷雾剂和制冷剂等等导致。

  

距离地面20~25公里的地方,属于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当太阳光穿过臭氧层时,臭氧(O3)会吸收掉绝大部分紫外线:紫外线的能量比可见光高很多,对生命有着非常大的威胁。比如会提高人类皮肤癌的患病率,造成细胞DNA突变增加,还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等等。

  直到上世纪末,国际上才通过各种公约和协定书,限制了各国对指定氟利昂的使用,以及其他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喷雾剂的使用,经过30多年的制约,目前南极臭氧层空洞正在愈合。比如制冷剂R22(二氟一氯甲烷),就是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的常用制冷剂,除了对臭氧有着很大破坏外,还会造成温室效应,在国际《蒙特利尔议定书》中被明确限制使用。

  

像R22这样的氟利昂化合物,《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在2030年前完全停止使用,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被要求在2016年后条件性限制使用,在2040年前完全禁止使用。最新的数据表明:南极臭氧层空洞得到抑制,目前臭氧层空洞正在缩小;比如下图,就是2018年欧洲航天局发布的南极臭氧层浓度分布图,其中绿色和黄色表示正常,颜色偏深的说明臭氧充足,唯有一小块还处于空洞状态。

  


奇闻先知


南极臭氧层空洞是真实的事情,不需要用谎言来欺骗整个全人类,那现在很少提起的原因或者说关注度没有之前那么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球的病情”正在好转;


臭氧层空洞带来什么危害?

起初在人们对地球的观测中,发现臭氧层的浓度一直在降低。到了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观测发现臭氧层存在空洞现象,当这则重磅消息发出时顿时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因为臭氧层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有效的阻止太阳紫外线的侵入,避免更强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在地球上,因为紫外线可以破坏体内细胞DNA或者RNA结构。(紫外杀菌原理是紫外线波长在240~280nm范围内最具杀伤力)。可见如果大量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球上,那对地球上的生物都存在威胁,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生物的灭绝;


臭氧层浓度降低原因

当科学家发现问题的存在,那第一条肯定都是找根本原因进行有效解决;在面对臭氧层空洞的问题上,起初更多人认为是一种自然现象,按大自然的修复能力来说,过不了多久就可以自愈,而就在不管观测研究发现,人类生活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可能是臭氧层浓度降低的因素之一,也找到元凶之一氟元素,发现氟离子进入大气极易破坏臭氧分子,而破坏后自己还保持原样;另一种影响就是太阳风射来的粒子流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向地磁两极集中,破坏那里的臭氧层,以我们的科技来说,我们还没有办法制止太阳的活动,只能从我们人类自身入手;


全民公约的形成

当人们意识到氟离子会对臭氧进行破坏的时候,就进行自我约束,减少或者禁止生活中对氟的应用。1985年4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通过了有关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我国也明确规定,禁止家电添加氟利昂做为制冷剂。可见现在热度降低,臭氧层空洞的好转是离不开全人类共同的努力;

不管是我们人类的自我约束还是大量新能源的开发使用,我们共同的目标都是在保护地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出现好的现象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放置不管,幸运的是我们全人类的保护环境意识都有明显提高,俗话说“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欢迎关注,谢谢!


蜗牛科学


这几年臭氧层破坏的确没有前些年叫得那么响,可以说这是人类之福,因为通过人类几十年的治理整顿,臭氧层在逐年恢复生机。“臭氧层破坏”这种字眼出现频率没有以前叫得那么响了,但是“碳排放”出现的频率却越来越高了。本人从事空调研发,一直跟各种氟利昂打交道,这里就从空调出发,谈一谈空调界对于环保的看法。

家有家法,行有行规,制冷剂的ODP值(臭氧层破坏系数),是加在我们制冷工程师头上的一道紧箍咒,刚突破了,第二个紧箍咒又套上来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将GWP(气候变暖系数)值看做制冷项目的一项指标。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认为R134a是环保制冷剂,它对臭氧层的破坏为零,全球气候变暖的潜力却很大,因此欧洲认为它是一种污染制冷剂。曾经的环保制冷剂,现在居然也开始出现在被禁止的名单上。我们应该庆贺,庆贺人类的环保意识增强,但更应该感到紧张,紧张全球气候变暖形势是多么的严峻。

地球现在变暖了,太热了,如果还怪罪冰箱、空调,那就有些小题大做了,咱先从ODP说起吧!1987年签订的《蒙特利尔协议书》,谈到了臭氧空洞,要对臭氧层有破坏的卤代烃限制使用,却没有提到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限制卤代烃的使用。几十年过去了,技术不断进步,对臭氧层有破坏的发泡剂、洗涤剂、灭火剂等等都找到了替代物,最难寻找替代物的制冷剂领域也有了飞跃式的突破,我们已经找到了ODP值完全为零的制冷剂,其能效比甚至比对臭氧层有破坏的制冷剂更高。对此,很多人有个问题一直不解,那为什么像R22这样的对臭氧层有破坏的制冷剂还在使用呢?其实简单,主要还是从经济上考量,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吗!所以允许他们继续使用。如果不考虑臭氧层破坏,R22至今都是一种综合性能非常优秀的制冷剂。在数十年前,没有更好替代制冷剂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这种对臭氧层破坏比较小的制冷剂。光是这个原因吗?其实不然,与R11相比,R22与臭氧层的反应的机理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氟利昂这种卤代烃问世,在当时可是一种了不起的发明,因为Cl元素、氟元素的氧化性特别强,在大气中很难发生分解,当时人们特别高兴,终于找到一种稳定性特别好的制冷剂,可是谁也没想到,这种制冷剂会到高空大气层与臭氧发生反应。R22属于含H氟利昂,其对臭氧层的破坏只有R11的5%,R11的寿命是120年,而R22只有20年,这一点很重要,120年的时间足以让赤道上生产出来的R11飘到南北极上空存活很久,但20年的时间却很难让R22飘到南北极,即便到了南北极上空,寿命也所剩无几了。也就是说,在臭氧层破坏最严重的南北极,R22的破坏作用微乎其微。2003年7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迈克尔-纽彻奇教授报告中指出,同温层上层的臭氧层破坏程度正在减缓,氯含量已达到顶峰并逐渐减少。这证明臭氧空洞的形式已经趋暖,换一角度说,R22仍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在环保这样的千秋大业面前,在臭氧空洞还没有愈合的面前,R22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

200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缔约方峰会通过决定,R22这类氢氯氟烃要逐步淘汰,它的替代品优先选择R134a、R410a等等这种ODP值为零,GWP值很小的制冷剂。从1987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到200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有一个细微的差别,战争已经从ODP转向了GWP,那冰箱、空调会不会变得跟29年前一样,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呢?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历史余留的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使得地球越来越热了。其中作用最大的温室气体是水蒸气(60%-70%),其次是是CO2(26%),接下来就是甲烷,臭氧、氧化亚氮,氟利昂等等人类制造出来的温室气体了。剔除非人为因素可控的水蒸气,在二氧化碳、甲烷这两类大宗气体面前,制冷领域逃出来的氟利昂气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比于臭氧层破坏,这次全球气候变暖,制冷剂再也不是千夫所指了。换一句话说,这场全球气候变暖大会战中,制冷领域只是分会场,充其量也就只有两项指标:一,寻找GWP更低的制冷剂,将温室效应逐渐降到零;二,制造热力完善度更高的制冷机,使它更节能,碳排放量更低。空调是耗电大户,其碳排放并不在汽车之下,可以这样说,制造更节能的制冷机,对抑制全球变暖的贡献要明显大于寻找GWP值更低的制冷剂。经过人类数十年的努力,臭氧层的保护已经初战告捷,在制冷领域,像CO2这类ODP和GWP值都为零,能效更高的新型制冷剂,已经暂露头角,完全取代氢氯氟烃也只是时间问题。以此类推,人类能否用30年的时间,将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浓度降低,人类能否在这次大会战中获胜?我们不得而知。

对于获得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马里奥-莫里纳等三位科学家我是顶礼膜拜的,为什么呢?对人类贡献固然是主因,其科学探索的奇迹,却是我剖开大脑也想象不到的,谁会去注意高空大气层中的卤代烃啊?他们却观察到了,在整个诺贝尔获奖史上,这也算得上一段佳话。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一直相信并且等待这些默默耕耘的科学家,带领我们走出困境,这场全球气候变暖大会战,难度空前,数十年来,人类一直在治理,但是战况却一直都在恶化,我们只能寄希望这些科学家,脑洞大开,寻找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帮助人类度过这一浩劫。

倡导全民节能,制造更节能产品,比如:少开空调,选择绿色公交出行……;寻找新能源,比如:太阳能、朝夕能、地热能、核能等等非化石燃料。这些都是降低CO2的排放的方法,都很有效,遗憾的是这些都是守的方法,将已经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清除掉,却是无能为力。到目前为止,人类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办法还只是从“节流”下手,小编认为要转变思路,不仅要从“节流”上下手,更要从“开源”上下功夫。

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以为保护植被,多植树就可以固碳,进而有效阻止全球气温快速上升,这样的方法确实起作用,但是却非常有限,为什么呢?植被死亡以后又会被腐蚀掉,产生的CO2又回到大气层,与石油、煤炭、天然气亿万年形成史相比,其固碳周期短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恐怖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纬度,高海拔的永久冻土层开始解冻,其中的有机物开始腐化变质,生成的CO2又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传统固碳方式不能解决日益增长的二氧化碳,那就寄希望生物学家,改良出一种新的物种,把CO2储存起来,就如同一亿年前将煤炭储存在地下一样,起到完全固碳的作用。新物种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抗腐化,以保证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能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存在;第二个先决条件就是生长、繁殖速度快,只有这样,其固碳速度才能快过人类排放CO2的速度;满足了这两个条还不够,新物种还必须不跟人类争夺空间、水等等赖以生存的有限资源。也就是说这样的生物只能够在沙漠、海洋等等人迹罕至的地方生根发芽,而不会到人口密集区疯狂的生长。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生物学家培养出了一种新的海洋生物,它们拥有荷叶一样的巨大叶子,不断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当这种生物生长到一定周期后,密度增大,自动沉入到海底,有机质被高压的海水密封起来,最终起到了永久固碳的作用。时下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学者,都在为转基因技术是否会带来危害而争得面红耳赤,人们都关心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却没有人关心这种利在千秋的永久固碳。从京都议定书到根本哈根大会,大佬们都在为减排份儿的事,争得没完没了,至今还没有完全统一观点,却从来没有与会者提出过联合开发固碳技术。其实若干年前,就已经有生物学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或许这一技术太难,太过超前了吧!但我相信,依靠生物技术,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一个必然方向。

看过《雪国列车》这部电影的观众肯定还记得这一幕,五大洲,四大洋全都被冰雪覆盖,幸免遇难的人类全部躲藏在这趟火车上,孤寡伶仃,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阻止全球气候变暖,人类释放了太多反温室效应气体,使得整个地球都成了南北极,人类最终没有躲过冰河时期这一浩劫。这一灾难片立意新颖,从全球气候变冷出发,提醒我们全球气候变暖多么恐怖。小说家言能够信么?有没有反温室效应气体呢?我们先从CO2说起吧!宇宙外的短波可以辐射进来,但是经地球反射回来的长波却被CO2包裹起来,地球也就变暖了,这便是温室效应。个人认为,电影中的这种反温室气体,有两种作用机理,第一种,选择性阻挡辐射,暨只阻挡宇宙辐射过来的热源,却不阻挡地球方向辐射过来的热源,一正一反便起到了反温室效应;第二种,破坏、分解温室效应气体。比如破坏CO2的结构,使得他不能阻挡长波的辐射,就像氟利昂气体一样,氟利昂分离出来的氯离子破坏、分解了臭氧,使得它失去阻挡紫外线的作用,而这种反温室气体就是使CO2失去活性,最终失去了温室效应作用。电影中的设想非常大胆,但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这些天方夜谭的构思,最终还是要靠科学家去探索,去实现。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出版半个世纪后,人类便制造出了潜艇,此后不断发展,最终,一次下潜便可以航行两万里的核潜艇也问世了。这部电影的漫画版三十年前就问世了,依照惯例,那20年后的人类能不能续写《雪国列车》的传奇,制造出这种反温室效应气体出来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欢迎大家关注,小编将推出更多各位读者关心的空调方面的知识。


用户72565519823


经过全世界努力,不使用氟利昂制冷剂及不使用对臭氧破坏化学物,现在臭氧层洞每年都在减少,要恢复还要好几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