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去爷爷家住了一个寒假,回来走路变成这样,妈妈看后笑翻了

宝宝去爷爷家住了一个寒假,回来走路变成这样,妈妈看后笑翻了

现在社会的生活节奏比较快,生活压力也渐渐加大,很多家长工作比较忙,就会选择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照顾,而老人也会体谅自己的子女,一般都会帮助子女照顾孩子,不过,家长要是细心发现的话,孩子经常在老人身边长大,就会有一些"特征"。

宝宝去爷爷家住了一个寒假,回来走路变成这样,妈妈看后笑翻了

刘女士有一个四岁的女儿,虽然自己工作比较忙,但还是会选择自己亲自来照顾孩子,她认为孩子在父母身边长大比较好,尽管常常手忙脚乱,但是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刘女士省心了不少,每天的任务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等到孩子周末休息的时候,刘女士刚好也能照顾孩子。

宝宝去爷爷家住了一个寒假,回来走路变成这样,妈妈看后笑翻了

不过在年前的时候,孩子的幼儿园早早就放假了,但是刘女士的公司还没有到放年假的时候,正好年末公司都比较忙,刘女士没有办法抽出时间在家里照顾孩子,而自己的老公更不用说了,一年到头都在出差,害怕孩子一个人在家里会出事,刘女士决定把孩子暂时交给乡下的爷爷照顾。

而爷爷听到孙女要来乡下,也是十分高兴地答应了,于是爷爷天天带着孙女出门遛弯,孩子到了乡下,也是玩得很开心。等到春节的时候,刘女士刚好就和老公一起回了乡下过年,一家人聚在了一起。

宝宝去爷爷家住了一个寒假,回来走路变成这样,妈妈看后笑翻了

节后没多久,刘女士就带着孩子回到了城里,但是让刘女士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宝宝只是去爷爷家住了一个寒假而已,很多行为习惯都改变了,以前常常闷在家里,现在就喜欢出外溜达,而且吃饭的时候,也学着老人家的口气说话,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不能挑食,这让刘女士苦笑不得。

但是更让刘女士惊奇的是,有一次带着孩子出门买东西的时候,孩子走路居然变成了一个小老头的样子,双手背在后面,老气横秋地迈着步伐,妈妈看后,站在原地笑翻了,赶紧把孩子的行为纠正了过来。

宝宝去爷爷家住了一个寒假,回来走路变成这样,妈妈看后笑翻了

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和老人都是作为孩子的长辈,但是在孩子身上的影响是不同的,很多从小在老人身边长大的孩子,都会显得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些,让孩子和老人相处,其实也有很多好处。

那么,让老人陪伴孩子,对孩子有哪些好的影响?

宝宝去爷爷家住了一个寒假,回来走路变成这样,妈妈看后笑翻了

1, 孩子会更加懂事

在孩子的眼中,老人是不同的,他们能感受到老人身上的衰老,在日常的相处当中,会明白老人是一个弱者,而在老人的相处当中,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更加体贴一些,会帮助老人做家务,思考老人的身体情况,逐渐学会去照顾他人,这是在和父母相处当中很少会学到的,因为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是强大的,所以不会多多去思考照顾。而孩子在和老人相处的时候,就会慢慢变得更加懂事,甚至是自立,我们往往会发现,那些在老人的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思想上面可能会比同龄人更成熟懂事。

宝宝去爷爷家住了一个寒假,回来走路变成这样,妈妈看后笑翻了

2, 孩子的身体能得到锻炼

一些家长平常工作比较忙,到了周末的时候,也喜欢宅在家里休息,而孩子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户外锻炼的机会也会比较少。但是老人却有很多时间,而且老人喜欢一大早起来去晨练,经常出去遛弯,喜欢带着孩子到处窜门,而在这过程中,孩子的身体也更能得到锻炼,不会一天到晚都宅在家里,因为花时间带孩子出门锻炼,这是很多父母做不到的。

宝宝去爷爷家住了一个寒假,回来走路变成这样,妈妈看后笑翻了

3, 孩子的性格会更平和

另外,身边人的情绪也会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养成,一些家长可能性格比较急躁,或者家里常常吵架,那么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性格也会情绪化一些。但是,相比起年轻的家长而言,老人的情绪通常会比较平和一些,老人的晚年生活比较简单,有一些老人家的性格又比较好,孩子在这样老人的陪伴下,性格也会更加平和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