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按职称加工资好还是按工龄加工资好?

宅心13


职称体现的是技术贡献,工龄体现的是工作时间。两者不是一个概念。前者在于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而后者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混日子或者说是熬日子,而不思进取的懒惰思想。所以说,前者是在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而后者仅仅只是大锅饭的体现,根本不是什么公平。因为两者的贡献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试问:如果一个制造大飞机或者东风系列的人和一个只能看大门熬日子的人相比较,他们退休后享受一样的待遇,这是公平吗?一个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的贡献作比较,他们的贡献一样吗?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甚至是护工,他们的贡献是一样吗?即使是退休,他们对社会还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一个普通工作人员或者是文盲,只是凭时间(工龄)和一生奉献的具有职称的科技人员拿一样的退休金,这是公平吗?有人说,科技人员在岗位上已经拿了相应的工资,退休后应该和别人一样。那么,他们退休后给社会的贡献,我们一般的人能比吗?他们对后代的影响力,我们一般人能比吗?崇尚知识,尊重知识,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风尚。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励青年一代努力学习,个个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凌云龙啸119


到底是还职称增加工资好,还是按工龄增加工资好,这种话题多半会在专业技术人员比较集中的中小学校老师之间,容易引发讨论和想像。专业技术人员的初、中、高级职称名额比例构成是按在岗在编专业技术人员数额核定的,中小学老师干个二三十年,许多人晋升到中级职称最高等级,就停滞不前了,再也迈不过副高这个槛了。只有少数管理人员或者是资历最深的老教师,才可以在退休前获得这一待遇。这对在一线教学岗位担当骨干、主力的年轻、中年教师来讲,是非常不幸的一件事,也是非常无奈的、非议最多的一件事。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就会说:既然职称名额太少,能不能不按职称晋升工资总额,而改为按工龄增加工资?这种说法,其实提出来的人都会后悔。因为如果按工龄增加工资,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老教师都快退休了,只凭年龄优势、教龄优势,就可以拿到最高的工资,更没有年轻人的活路了。虽然到最后,年轻人熬成老年人之后,也可以拿最高的工资,但在工作能力最强、工作质量最高、工作任务最重的时候,享受不到最好的待遇,最后却因老得不能动了,才享受最高待遇,这也是一种讽刺啊。

其实,按工龄增加工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行的教龄津贴制度。上个世纪定下的几块钱的教龄津贴,到现在都没有变过,低得不能再低了,因而倍受争议。现在,河南等省已经提高了教龄津贴待遇,提升为每月10元并按每个教学年10元的幅度增加,相对来讲稍好一些。

按职称增加工资,最起码还能让大家有努力的动力和信心,只要努力提升职称,年轻人也可以享受高工资待遇。以工资待遇为饵,提高行业专业技术的竞争力,也符合大家的理念。如果真的按工龄提高工资,工资与工龄直接挂钩,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只要混到年龄就可以拿高工资,那谁还干活?这样也不利于促进竞争力,不利于行业发展啊。


职言管语


我认为主要按工龄加工资,工作年限长,没功劳也有苦劳,按职称的话,有的职称是靠投机钻营弄来的,並没多少含金量,但对于高级职称全日制硕博学历以上获得的职称可适当给予加工资,如在事业上有特殊贡献的人应该给予一次性奖励,这样可激励一些有能力的人多作贡献。


可公平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都会有人觉得不公平,有人不满意,都会对薪酬制度的合理性比较怀疑。

如果是按照工龄加工资,会存在以下两点不公平:

1、工龄越高,不代表工作贡献越多。

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自己还在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去到一家公司,里面有一些所谓的前辈,他们拿着很高的收入,但可能工作的饱和度还没有你高,他们会把很多工作都推给你。你可能需要每天都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而他们,每天上班还能喝茶聊天。

这种情况下,你会觉得十分的不公平,明明是你工作比较多,但却拿着比那些“前辈”少很多的工资。

2、公司的用工成本会不断增加,会“排挤”一些真正有能力的员工。

按照工龄加薪,那代表员工的薪资会不断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在确定员工是否加薪、以及加薪的比例时,不是根据员工自身的价值、对岗位的贡献等。

那代表员工只要留在公司,工资就会不断的增长。

那对公司来说,意味着:

(1)公司的用工成本会不断的增加

当随着公司工龄不断增加时,代表公司需要支付的人工成本会越来越高。

(2)不能让真正有能力的员工留在公司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工作能力比较强的人,你承担了很多的工作,在工作上付出了比同事更多的精力,但你因为资历比较浅,拿到的收入和你一样或者是比你高,这种情况下,你会不会觉得无法接受而离开公司?

因此,如果是按照工龄加薪,会让公司无法留住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优秀员工的离职率会比较高。

而如果以职称作为加薪的标准:

同样的,有职称不代表有工作能力。

职称能代表两个方面:一方面,考试的能力比较强,能认真学习后准备考试;另一方面,拥有职称相关的理论知识。

但有相关的理论知识不代表就有工作能力,一方面,有职称,只能代表有职称那方面的能力,而工作本身,可能涵盖的范围更广、且会不断变化;另一方面,有理论知识,但是不一定就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能将那些知识运用到工作中。

因此,单独以职称或者是工龄作为加薪的依据,都不是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公平的薪酬制度,应该综合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岗位因素

每个岗位对岗位从业人员的要求不一样,岗位本身对单位的贡献也不一样。因此,需要依据通过岗位分析所确定的岗位任务、职责、员工承担本岗位应具备的素质、条件等,制定针对岗位价值的薪酬。

2、绩效因素

即使是在同样工作岗位的人,每个人的价值、能做的贡献也不一样。因此,要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进行薪资的分配,分配要体现“按劳分配”,而不是做多做少都一个样的平均主义。

3、员工个人的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学历、知识、职称、工作经验、工龄和技能等。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工作绩效。


淋说职场


这个问题已有五千多人回答,可谓热门话题,在此我也来凑凑热闹。


实际上,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六年的老教师,我对这个问题当然也不能置身世外。

说到加工资,这是每个人都期盼的,教师作为有血有肉有物质需要的人,肯定也不能例外。那么,到底按什么来加工资,在职称和教龄中,我选择教龄。

我认为,教龄代表一个教师对职业的热爱程度,一个人几十年能坚持教育工作,这本身就是值得推崇的,同时,教龄是突实在在的东西,也代表着经验、奉献和执着。而职称多多少少带有虚假的成份,如找关系、走后门等,这也是目前职称倍受诟病的主要原因。


李康满183397530


沐沐君在中国建筑工作,目前世界500强排名21名,很多管理还是值得借鉴的。

有过两年人力资源部的管理经验,薪酬体系的建设便是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分享一点观点,供大家参考。

单论按职称加工资好还是按工龄加工资好,是片面的,两者其实可以。

合理的薪酬体系应该是这样的公式:

岗位工资(固定的)+职级工资(变化的)+其他福利补助等

这个公式适用于任何企业,不论国企还是私企。

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比例即可。

这里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习期,第二阶段是转正之后。

一、实习期

一般面对新入职员工,会有一个实习期,时间在6个月,一般3个月时会考核一次,表现优秀提前转正,表现尚可继续实习,表现不佳建议辞退。

然后6个月后进行转正考试,考试通过成为正式员工。

实习期工资一般按照学历不同,或者能力高低,会有稍许差异,比如本科生2800元/月,研究生3500元/月。然后加上一些基础的补助,如话费补助、高温补贴等等。

二、转正之后

1、岗位工资

转正之后首先是定岗,不管是什么公司,都一定会设置各个岗位,每个岗位的薪酬是多少,要明确。

岗位工资是固定的,一个岗位一定是一个明确的岗位工资。

一定不能一个岗位,不同的人,不同的关系,就给不同的岗位工资,这是大忌。

岗位工资体现的是公平,公正!

2、职级工资

职级工资体现的是奋斗,是能者多得,是企业员工的活力所在!

那么职级工资可以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般情况下,包括职称,比如你是中级工程师还是高级工程师;包括证书,比如一级建造师还是造价师;当然,也包括工龄工资。

3、福利补助

补助有两个概念,一是补助的种类,一是补助的金额。

补助的种类无论是什么岗位,什么职级,大家都要一样。

而补助的金额,要有区分,岗位越高,职级越高,补助金额越高,以提高员工积极性。

以上岗位工资+职级工资+福利补助,就是一个完整系统的薪酬体系。

三、工龄工资的另外一种形式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取消了工龄工资的概念。

但工龄工资是不是没有了呢?

不是的。

为了使薪酬体系更加合理,一般会把工龄工资改为工作年限,放入职级工资里一并考核。

比如,工作5年,职级上升一级,工作10年,职级再上升一级。

职级上升,工资自然增加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薪酬体系更加完整,员工的粘性自然增加。



沐沐君


我是【聊哥】,
从业16年的“资深”HR
提出这个问题,想必题主是来自国企吧!
我认为在现代企业,工龄、职称、学历等,都应该作为员工薪酬的参考和补充要素,而不能纯粹以工龄、职称等作为加薪的依据。

【一】薪酬体系包括了多方面的因素

企业员工的整体收入,包含了基本薪酬(底薪)、绩效薪酬(奖金)、津贴、福利等,企业关于以上这些方面的机制和标准,则构成了薪酬体系。
员工的基本薪酬,应该是由TA的岗位、职级、上一考核周期的考核结果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绩效薪酬,应该是根据各岗位的工作指标,制定相应的绩效机制,员工绩效工资,应该是由其岗位职责和影响工作指标的各种内外部因素所决定的;
津贴和福利则是由企业的发展和文化导向所决定的,如:为了建设学习型组织,公司针对学历、职称,设置学历津贴、职称津贴,鼓励员工通过学习,提升学历和职称。

【二】为什么不能按职称或工龄加薪?

以职称和工龄作为加薪的依据,从表面上看,有它的优点:
按职称加薪,可以鼓励员工获得各类岗位职称,并不断提升,有利于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按工龄加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员工的稳定性,减少人才流失。
但是,很多高职称的员工,未必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并且很多岗位职称的评定,本身就存在一些局限性,并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实践能力;同时,工龄工资只能给员工收入带来逐年的自然增长,而且还容易给一些人带来惰性,产生人浮于事、混工龄的现象。
另外,职称、工龄都是有“天花板”的,当职称无法再有提升,当工龄达到了上限,那是不是就不再有前进的动力了?
所以,职称也好、工龄也罢,只能作为企业薪酬体系中的附加值,而不能作为重点衡量指标。

【三】薪酬是一个体系,不能考虑得太简单

企业的薪酬体系,需要具备公开性、公平性、激励性、科学性……需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人才战略、经营目标,需要和企业文化、人才招聘、晋升、淘汰等各方面工作产生密切的关联。

如果只是单点地考虑,单一地将个别要素作为薪酬的衡量标准,不仅不能激励团队、激发员工潜能,还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还是建议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作深入的调研,以企业经营发展为根本,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

我是【聊哥】,

工作16年的职场老鸟,

职业经理人。

关注【聊哥聊职场】

和你分享现代职场生存宝典,

更有职场干货等你来拿!

【我保证】

每一篇文章,每一份问答,

都是心诚之作。


聊哥聊职场


我觉得应该以工龄为主,以职称为辅,这样涨工资能够平衡一下工资差别。现在是工龄为辅,职称或单位好的每月工资高档的达到8,9千元,然后按5%的比例涨,工资低档的和高档差距越来越大。如果以工龄为主,以职称部门为辅,工资档次定完以后,全国统筹,按平均额的5%涨,这样全国一样了吧!意见会少一点[可爱][赞][赞][赞][赞]


猎棋52


还是按工龄加工资比较有说服力,有职称,职务高,并不代表贡献大。

有的人专门会投机取巧,考试抄袭,论文抄袭,围拢领导,并无实际本事。


云飞扬31190


我认为按工龄加工资好。不会走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