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秋败茄子似毒药,秋败丝瓜胜良药”,是什么意思?

惠农网


不知不觉立秋了,三伏也过了,走过炎热夏季,初秋来了,现在在我们农村正是农活最少的时候,秋庄稼正长的茂盛,还不到收的时候,果园苹果也得一阵下树,劳动惯的农民也闲不住,正是精心种白菜萝卜的季节,小苗刚出来,可要精心管理呢,这可是我们北方冬季主打菜呢,这时家家小菜园除了幼小的白菜萝卜苗,也只有茄子和丝瓜是最常见菜,但也有人很快要把茄子都处理了,只留丝瓜,在我们农村常听一句老活“秋败茄子似毒药,秋败丝瓜胜良药”,下面梅花就来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秋败茄子似毒药”,冷眼一看你是不是吓的立秋后不再敢吃茄子了,梅花在此提醒大家哈,秋天的茄子并无毒,只要新鲜的茄子,只管放心食用。那为什么农村老人会说“秋后茄子似毒药”?那是因为过去都是露天茄子,秋天露水易集中在茄子把处,味偏苦,这是因为因为秋后气温降低,茄子中会产生茄碱,属于生物碱。深秋打霜后茄碱含量会比较高,但远不会达到中毒剂量。而且,现在很多茄子是用大棚种植的,棚内温度还是比较高的,所以茄子中的茄碱含量较低。 而且立秋后的茄子带有独特的清香,口感细嫩,因此风味比普通茄子更胜一筹,而且既便宜又好吃,只是皮有点硬,最好去皮食用。



“秋败丝瓜胜良药”,并不是说丝瓜能当药吃,只是说明秋天丝瓜更好吃,多吃丝瓜的话对身体有一定好处的。因为秋天的丝瓜比夏天的丝瓜更有价值,这个时候的丝瓜营养物质含量是比较多的,对于补充身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是有帮助的。 只有到了秋天丝瓜才进入盛产期,所以秋天是吃丝瓜的最佳时期,立秋过后的丝瓜尤其好吃,温差大且生长期长。


虽然秋天的茄子不会引起中毒,但茄子生吃可能会引起中毒。秋丝瓜的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较高,是一种药用价值及营养价值均很高的蔬菜,虽然没有令旧病复发的作用,但是体质虚寒者不宜多吃,因为它性寒。


山村梅花


这句秋败的茄子似毒药,秋败的丝瓜胜良药,是对我们人体饮食,有利于健康的话题。健康关系着我们生命基因细胞的活力,和子孙后代优质生命的延续。茄子本来是一道可口的好菜,特别是红烧和清蒸,都是我的最爱,为什么说秋败的茄子对人体有害呢?

1.秋败的茄子

秋季,温度下降,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霜冻,温度忽高忽低,茄子受损,外表即使看着完好,内部已经干瘪,发皱,多籽,味道苦涩,茄碱含量变异,甚至有些已经腐败,这种茄子,喂猪,猪都只是拱几下,不吃。如果人吃了,容易腹胀,腹泻,甚至胃痛。

2.秋败的丝瓜

秋败的丝瓜,看着干瘪,外皮粗糙。去皮后炒,烧,炖其实口感还不错,营养成分因为天气原因,更加丰富。还有甜软的味道,具有祛湿祛寒的功效,素有野人参的美誉。所有秋败的丝瓜,市场价格比夏丝瓜价格高。



3.总结

农村老人的话,都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多学习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健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避免我们少走弯路,甚至错路。



乡村生活健康大纲


在农村茄子和丝瓜都是最常种植的蔬菜,在我们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院子中种植茄子和丝瓜,我家也是每年都会种植这两种蔬菜。虽然现在已经出了三伏,但是茄子和丝瓜长的还特别的茂盛,茄子和丝瓜的共同点就是生长期特别长,一直能长到深秋,但是到了深秋这两种作物却有天壤之别的差距,比如农村俗语“秋败茄子似毒药,秋败丝瓜胜良药”,那么为什么两者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秋败茄子似毒药:茄子的生长期真的很长,在我们这里四五月份就可以种植茄子秧,一直能生长到十月份茄子才会停止生长,要比同一时间种植的其它蔬菜生长期长很多。我特别喜欢吃茄子,但是深秋长出来的茄子我并不喜欢吃,因为那个时候天气已经变冷,茄子生长缓慢,看着个头不大的茄子切开以后已经长的很老,吃起来还有点苦。之所以在农村老人会说被霜打的茄子不能吃,一是因为这个时候的茄子口感已经变得很差,二是因为这个时候的茄子中龙葵碱素含量特别高,人吃多了对身体有不好的影响。其实也并不是茄子被霜打后像毒药一样,只是这个时候茄子不管是从口感还是从营养上来说,并不适合我们大量食用。

秋败丝瓜胜良药:我家院子中种了两三棵丝瓜,天气越凉快,丝瓜结的也越多,稍微不留意便有丝瓜已经长老。丝瓜耐热性很差,耐寒性却很好,天气热的时候丝瓜长的并不好,一过了立秋,丝瓜藤蔓不仅长得飞快,丝瓜开花结果也会增多。丝瓜虽然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但是它的营养却很丰富,尤其是在深秋时结的丝瓜,不仅吃起来口感发甜,还有润肺清肺的作用。即使是已经长老的老丝瓜种,将丝瓜的皮和种子去掉后的丝瓜瓤还可以用来洗碗,做成鞋垫等等,也正是深秋丝瓜如此多的用途,才被老人们说成“秋败丝瓜胜良药”。
农村中流传的俗语都是老一辈的人们生活和劳作的经验结晶,这句“秋败茄子似毒药,秋败丝瓜胜良药”是根据茄子和丝瓜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总结出来的。你们那里有这种说法吗?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小马话三农


这是儿时阿兮常听母亲讲的一句俗话。直白的讲,这句农村俗话的点在“败”字,是指衰败抽稍经霜打的茄子和丝瓜,并不是立秋后的茄子和丝瓜就属于此范畴。所以,通俗点讲,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老秋里被严霜打过的僵硬苦涩茄子不能吃,而老秋里经严霜打过的丝瓜,却是一味好药。

阿兮个人认为,这句话还是很科学的,也符合实际生活,只不过很多人将“秋败”误以为是立秋后,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歧义而已。

1、秋败茄子似毒药

地道的农民都知道,茄子在立秋时进行修剪整枝,可以令茄子重新萌发新枝,继续开花结果,因立秋后温度还很高,秋高气爽,茄子反而更爱长,如果修剪合理,茄子产量增加三分之一或一半产量,也是很容易的。

阿兮家小果园里的茄子,现在还长得欢实着呢,茄子个个肥嫩,红烧,清蒸,热炒,凉拌,做茄盒茄饼,怎么做怎么好吃。今晚还吃的红烧茄子呢,而今天已经是处暑第二天,距离立秋早过了半个多月。

但随着晚秋到来,温度越来越低,等到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结束,也到了阴历十月中上旬,此时的茄子经历过多日严霜,叶子枯萎,还未长开的小茄子,僵硬苦涩,含有大量茄碱,多食真的会中毒,所以说“秋败茄子似毒药”,一点不虚。

2、秋败丝瓜胜良药

农村人都知道,除了嫩时当菜吃的丝瓜外,丝瓜架上留下的老丝瓜,农家人是不会赶着在秋天采摘的,一般都要继续挂在丝瓜架上,让其经历一个秋冬,等来年春天才收拾回家,敲去老丝瓜皮,露出中间的丝瓜络。而这丝瓜络,正是通络的一味良药。

谁家产 妇 乳 房 胀痛不 下 奶,直接用这样的老丝瓜络扔进炖的猪蹄或其它炖品里一起熬煮,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丝瓜络在农家人手中,用途发挥到极致,比如做鞋垫,可以制脚臭,做搓澡巾可以防治皮肤病,用来厨房中刷锅洗碗,更是环保卫生消炎杀菌,清洁效果比什么厨房洗碗巾都要好。

综上可知,农村俗语中常常蕴含着科学道理,是千百年来农人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但有些民谚老话也要辩证着去分析,理解透彻其内在含义,一旦误解出现歧义,就会误导更多人。


阿兮随笔


老人说的话,是老一辈人通过实践和精炼总结出来的,对生活中的身体健康,对人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方向都有指导意义,现在已经进入秋天了,老人就说出:“秋败茄子似毒药,秋败丝瓜胜良药”指导生活的说,我认为很有指导意义,具体怎么理解呢,我详细分析下。

农村俗语“秋败茄子似毒药,秋败丝瓜胜良药”,是什么意思?

1、儿时记忆。

在小时候,夏天烤烟的时候,就是烤茄子的最好时候,去地里摘两个茄子,不敢摘多,摘多了怕父母骂,摘到茄子后,回家去整一点盐巴,把茄子破开放入盐巴,把茄子放入烤烟的炉子里, 10 分钟左右,美味出炉,馋得流口水, 现在不管怎么吃,总是找不到儿时那感觉了。

2、秋败茄子似毒药。

茄子在农村种植广泛,在4月份,几乎每家都会种上几棵,是一道很好的蔬菜,可以炒吃,炸吃、煮吃,夏天味道很好,喜欢吃的人很多。到进入秋天了,茄子也要挖了种其他的蔬菜, 但茄子杆上会还有几个茄子,茄子杆上的这几个茄子,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要了, 也不拿回去喂猪,问了村里的老人,才知道入了秋以后的茄子,不能吃啦,这个时候的茄子不但吃着味道苦,还有点辣嘴,更重要有的这时的茄子吃了会上火,对身体不好, 所以我们这里说的吊梢茄子没人要。

3、秋败丝瓜胜良药。

丝瓜也是夏天生长好,但到了快入秋时,有的丝瓜会开反季的花,到了秋天结出丝瓜,老人就告诉我们,这个时候的丝瓜吃了味道好,而且败火, 可以多吃。

总结

老人说的话,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秋天的茄子不能吃,秋天丝瓜可以多吃,对身体健康有利,对身体好。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点击关注我,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欢迎交流、讨论!

以文温暖三农


在农村中,茄子和丝瓜都是最常见的蔬菜,很多农民都会当成家常菜,它们的口味十分的美味,让人吃了后就会爱上,当然这种独特的美味也是有时间期间的,在秋天打霜后它们就会逐步的凋零败落,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 茄子有着多种烹饪的方式,可以进行烧汤、红烧、清炒、烧烤,每种都能够感受不一样的食材口味,因此在农村中家家户户都会种植上一些,吃不完的大家还会拿到集市上卖掉。



不过在茄子中有一种茄碱的成分,说白就是龙葵素,这种东西的毒性很大,对大家的身体有影响,还会让神经中枢被麻痹,也会有恶心呕吐的病状。 在夏天的时候,茄子正在旺盛的生长期,此时的水分比较多,茄碱的成分并不是太多,因此对人体的影响并不是太大,而如果是到了秋天的时候,此时的水分已经少了很多,而茄子的颜色也会变得更深,而茄碱的成分相比会更高一些。 不过如果茄碱含量为0.2-0.4g,那就会导致毒素的出现,而如果是紫色的话,可达到0.6mg的含量,这样一来自然是不会中毒的,只是它的食用口感降低,且营养也会减少,因此茄子吃起来的口感不是太高。



而丝瓜作为一种营养成分多的植物,可以呵护大家的健康。而在丝瓜老了后,依旧有非常高的营养,比如说丝瓜瓤可以起到刷碗的效果,它在中药上也可以起到活络筋骨的效果,还可以治疗妇科性的疾病。

在秋天吃丝瓜,可以让肌肤更润泽,也可以美白,因此才有了这个俗语。 这句话虽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还是有很多道理的,大家咋看?


惠农圈


茄子和丝瓜是母亲的菜园子里每年的常客。

母亲的菜园子从春天到秋天,一直随着季节常换常新。春天里的韭菜,小葱到夏日里的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西葫芦等,一个夏天都有新鲜蔬菜。快到伏天的时候,因为豆角避伏不长,母亲就拿掉豆角换种丝瓜,立秋之后就逐渐有丝瓜可以吃了。


所以呢,我们对“秋败茄子似毒药,秋败丝瓜胜良药”这句俗语深有体会。

秋败茄子,秋败丝瓜说的是立秋之后,被霜打过的茄子和丝瓜。同样是霜打过的蔬菜,结果却是十分不同。



茄子是夏季时令蔬菜,营养价值丰富。常吃可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夏天的时候确实还是一种美味,蔬菜就吃一个鲜嫩!秋天霜打过以后茄子的口感却会非常柴,里边容易结籽儿。而且农家人们认为霜打过的茄子所含的龙葵素(就像土豆里的龙葵素)含量会比较高,人们容易上火,对眼睛不好。所以才有了秋败茄子似毒药的说法。其实,说它是毒药有点过了,龙葵素的含量要达到一定的警戒值才能对人体构成危害。霜打过的茄子其实也没那么严重。



丝瓜是近些年来备受人们喜爱的蔬菜。丝瓜汁可以收集起来美容。丝瓜可以清炒也可以肉炒,特别是秋天里的丝瓜味道更加甜美,嫩滑。常食丝瓜可以通络活血,还可以治咳嗽和便秘,而且还可以败火。丝瓜老掉不能吃了,还可以晒干了洗碗用,它具有天然的杀菌去油污作用,所以才有“秋败丝瓜胜良药”的说法。

作为农民,感觉真的是太幸运了!吃蔬菜可以吃到新鲜应季的蔬菜,一年四季一块菜园子全部搞定了!如果你有条件,也可以遵照“秋败茄子是毒药,秋败丝瓜胜良药”的俗语来应季蔬菜,否则的话,能买到什么就吃什么其实也不碍事儿了,只是一些口感方面的差距而已!


村姑说村事


农村俗语“秋败茄子似毒药,秋败丝瓜胜良药”,这是过去,季节供应蔬菜一个特色。

茄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椭圆形,花紫色,果实倒卵形或长圆形,色紫,亦有浅绿色或白色的,是普通的蔬菜,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从初夏到深秋,气温逐渐降低,虽然茄子仍然可以开花结果,但果实的大小、品种、口感,已然大有不同,没有了以往水嫩的滋味,随着而来的是一种比较轫的口感,看似委嫩的茄子,但切开之后,会发现里面是一肚子的老籽。

霜降左右的茄子,体内还会蕴含茄碱,有一定的毒素,虽然含量很小,但大量的食用也是很有危害的。虽然没有那么夸张,这个季节的茄子还是要少量为佳。

丝瓜,农家院子时常见的植物,墙头、屋角挂的很多,过去等待完全干后,用来洗锅刷碗,现在人们用来当菜吃,由于丝瓜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清炒丝瓜可以清凉败火,疏通肠道。霜降以后,特别是经霜打之后的丝瓜,味道吃起来还会更佳,吃起来带有一丝丝的甜味。

这是昼夜温差较大,丝瓜体内的糖分累积更多的原因造成的,深秋时候的丝瓜,不但味道更佳,营养也是极其的丰富,吃起来清清爽爽,而且对于身体极为的有益。

现在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大量瓜果蔬菜,反季节种植,几乎四季都有供应,想吃就买,只要口袋装钱就行。


德雨50926495


最近,住村东头的六阿婆跟邻居们聊天,大声说:“过秋的茄子不能吃了,还是多吃点丝瓜”。因为咱农村有俗语说的是,“秋败茄子似毒药,秋败丝瓜胜良药”。这怎么说呢?

在农村老辈人当中,除了各种农事,一年四季吃什么怎么吃也是有俗语的。跟随着这些饮食俗语,人们就清楚地知道四季的吃食了。

“秋败茄子似毒药”:秋后的茄子,真的像俗语说的有毒吗?

在我们当地农村,人们吃茄子都以立秋为界,立秋后的茄子一般不吃或很少吃了。茄子的生长期较长,茄树在南方秋后还能结出不少茄子,但是立秋后的茄子即使长得再漂亮,吃起来的口感也是差强人意。

可以说,在各种长到秋后的尾茬蔬菜当中,茄子是味道变化最大的一种。跟立秋前相比,秋后的生茄子切开后变色发黄的速度更快,茄子煮熟后吃起来还会有麻舌头、辣喉的感觉。

秋后的茄子这种不好的口感,其实就是农村俗语所说的秋茄毒,即“茄碱”。茄碱学名龙葵素,对人体胃肠道有刺激性,如果不小心食用后,会导致恶心呕吐,严重的有可能麻醉人的神经中枢,导致中毒。

通常,秋后的茄子茄碱含量较高,因此才有俗语说的秋茄毒。在农村,偶尔会有人把秋茄切开后用清水侵泡后再煮食,据说是能减少涩味和麻味。然而,科学证明,茄碱不溶于水,如果吃到麻味且苦涩的茄子,最好不要轻易食用为好。

为什么又会有“秋败丝瓜胜良药”的说法呢?

跟茄子类似,丝瓜也是生长期和结瓜期都较长的蔬菜,立秋之后,气温降低,天气更为凉爽,昼夜温差加大,丝瓜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反而结瓜更为密集,口感也更好。

秋季空气干燥,在“秋老虎”之下,人体容易燥热,而丝瓜本身味道清甜脆嫩,秋季多吃丝瓜有清热去燥火、健脾开胃的作用。因此,便有了俗语“秋败丝瓜胜良药”的说法。

总之,农村的饮食俗语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道理。但是,很多俗语都有它的地域性,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科学理性地看待这些老俗语即可。


田园漫记


农村俗语“秋败茄子似毒药,秋败丝瓜胜良药”,是什么意思?

明天就是处暑了,立秋不到秋,处暑才是真正的暑消秋至的阶段。处暑之后,天气更加凉快,秋意也更浓。作为农村人,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拥有自家的菜园,自己喜欢吃什么菜都可以种上一些,既绿色健康,又方便便宜。但是,这个季节却是菜园的空缺期,除了南瓜、冬瓜之外,其他菜都已经下市了。农村俗语“秋败茄子似毒药,秋败丝瓜胜良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一、为什么秋败茄子似毒药呢,秋败之后茄子不能吃吗?

什么是秋败呢,就是打过霜之后,一霜万物败也正是这个意思。这个阶段,也是各种新鲜蔬菜下市的时候,当然现在有蔬菜大棚,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各种蔬菜。之所以说秋败的茄子不能吃,是因为过季的茄子当中还有龙葵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茄碱的物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是何物,就是土豆发芽之后产生的物质。

都知道发芽的土豆不能吃,那么秋败的茄子自然也是不能食用的,因为都含有有毒的龙葵素。

但是,实际上食用过多才会产生影响,正常400㎎以上才会致人有明显的中毒反应,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死亡,而一克干茄子最多含有0.8㎎龙葵素,换算成新鲜茄子500克茄子不过有25㎎龙葵素,想要致人死亡的含量得吃多少茄子呢。所以说,秋败茄子有毒是事实,但是并不至于使人中毒的程度,除非真的吃的太多。

二、为什么秋败丝瓜胜良药呢,秋败的丝瓜真的那么有营养吗?

丝瓜的营养丰富,也是农村菜园当中的常客,几乎每家菜园都会有丝瓜架,都会种上几颗丝瓜,夏至至立秋前后正是丝瓜大量上市的时节。丝瓜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所以说养分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农村都有吃丝瓜活络化瘀的功效,也是夏季清淡饮食的代表。

其实除了丝瓜的营养成分之外,这句俗语更多的表达老百姓对丝瓜的喜爱。在炎炎夏季,摘下几根丝瓜,或清炒或做汤,都是最佳的选择。有时候,做了一锅鸡汤或者鸭汤,放上两根丝瓜,立刻可以解除油腻,变成既有营养又有食欲的夏季美食。所以,正由于丝瓜本身的影响,以及清凉的口味,才会有丝瓜胜良药的说法。

综上所述,农村俗语本身用通俗的需要,表达深层次的道理,有时候为了加深传播效力,往往会有夸张的说法来形容。这句俗语就是在表达什么季节吃什么,什么东西都不可贪的意思,也将食物本身含有的内在表达出来,更是体现老百姓的喜爱与否。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