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农田如何科学施肥?应该注意些什么?

新大风歌


应当抓紧时间地里有墒,赶紧施肥,比下雨下雪撒施效果好的多,现在正是春耕施肥的好时节,望大家抓紧时间施肥







农村江海


一、春季兰花管理注重润、透、稀、的运用,注重突出“润”字,抓住“透”字,注意“稀”字,仍需“散”字。春不出,注意风与寒!

二、盆中材料水分要润湿,但一定要浇透,不可因需润湿就可过度为渍潮,这是大忌!

三、浇水时不可向苗部浇,忌潮芽,浸泡时,水须低于盆中材料面一至两公分,忌浸芽,这是大忌!

四、施肥每次要稀施,但要施足,不可乱施,防止伤苗,更要防止伤芽!一定要回水,防止伤根菌!

五、阳光需充足,但仍需散,尢其是气候凸现高温时,不可大意!春季要防止风吹,要防止倒春寒!但可在阳光充足下,在无风与微风时开窗透气。

六、花期限时要对兰花进行分类管理。对头年底上(翻)盆的兰花要施一次肥;对还没开花的兰花放在一起,喷施花朵壮蒂灵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香浓郁、花期延长。

七、对害虫的防治。如介壳虫,红蜘蛛,小蜗牛等到,不管是否发现病害,在自己兰园的四周,包括兰室中的壁墙、地面、兰株、兰盆、花架、屋顶等到处都应加杀虫。并普喷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袭。


山东大汉小六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又到了一年早春时,农民朋友们不仅要忙着播种而且还要做好施肥工作,但是,人人都知道需要施肥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正确施肥,不科学的施肥不仅不利于农田健康成长,而且还有可能直接让庄稼走向灭亡。尤其是众所周知的尿素肥,不懂讲究随意撒,后果就是毁了整片田地。比如小麦、玉米后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迟、果树旺长没花、坐不上果等不良现象。

究竟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复合肥和尿素在春季地温低转化较慢,大概需25天时间,而它的肥效达六十天左右。施用后,到了5月,小麦扬花期需要停滞生长,果树生长需要停长,葡萄也处于刚过花期不需要氮肥否则会掉粒,然而这时复合肥,尿素正好起到了肥效作用,所以果树不能适时停长,条子长的特长,这正是尿素一撒,条子一把,尿素一下,树上没花的明证。因此,合理的施肥时间、正确施肥方法、正确肥料品种、正确的含量才是正确选择。

在早春时节施肥,要注意多施用氮肥,因为氮肥是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叶绿素和酶的组成成分,在开花时节正是最需要补充这种能量的时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氮肥要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和效率期使用,不同的作物其需肥临界期、效率期不同,应区别对待,合理施用。比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铃期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早春施肥要用水溶肥,因为直接施肥很有可能会烧掉植物。在施用尿素时候也应该注意,尿素不能直接施用,因为尿素的酞胺态氮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必须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利用,在气温10℃时,转化时间需要7-10天,20℃时需4-5天,而早春地温普遍低,转化时间较长,有可能没有跟上作物的需肥临界期和效率期,不仅造成浪费,还造成后期倒伏、旺长、影响开花坐果。所以,在开春施肥时还需要科学合理施用尿素,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达到良好的效果。

1.施肥原则

  (1)根据苗情长势和冬春季冻害发生情况,分次施用氮肥,适当增加拔节中后期的施用比例;根据底(基)肥施用量、苗情、温度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科学确定追肥用量和时间;因地、因苗、因时追肥。

  (2)根据土壤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量和时间,做到水、肥管理一体化。

  (3)抓住小麦返青拔节的有利时机,及时采取促控措施,促进弱苗转化,提高成穗率;控制旺长田块,预防后期贪青倒伏。

  2.施肥建议

  (1)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的三类麦田,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第二次在拔节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

  (2)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5-60万之间,群体偏小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3)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80万之间,群体适宜的一类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尿素12-15公斤。

  (4)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80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在返青期采取中耕镇压,推迟氮肥施用时间和减少氮肥用量,控制群体旺长,预防倒伏和贪青晚熟。一般可在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

  (5)受到越冬期或返青期冻害的小麦应根据冻害发生情况追肥和灌水,对于冻害严重的要立即每亩施尿素5-10公斤和浇水,促进小麦早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

  (6)对底肥未施磷肥或缺磷田块要追施氮磷复合肥,未施或少施钾肥的建议在返青或拔节期追施氮钾复合肥;没有灌溉条件或无有效降水,可在春季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起到以肥济水的作用。

  (7)可以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和锌肥,预防干热风和倒伏,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8)缺硫地区麦田,如底肥没有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硫基复合肥等,应在第一次追肥时选择施用硫酸铵,每亩施硫用量2公斤左右。

  (9)由于部分农户旋耕后不耙地,造成播种过深出现深播弱苗,分蘖少,苗势弱的田块建议返青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

春季开始,气温低,果树未苏醒,早春可用护树将军母液的1000倍液(500公斤)喷涂树干和树枝保温恢复果树生命指挥系统早苏醒。早春发芽前施用基肥,肥效发挥慢,对果树春季开花坐果和新梢省长作用很小,而后期又会导致树体生长过旺,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建议尽量少施基肥,多喷施叶面肥,同时可结合春灌,追施化肥,以氮磷肥为主,配合适量钾肥,喷施新高脂膜,大大提高肥的有效成分率。为促进开花坐果,结果大树应于3月上旬至4月上旬追施一次氮肥,或进行叶面喷肥,花期可喷2%硫铵、0.3%磷酸二氢钾或0.2%硼沙液。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农人阿富


我来说说。

又到了一年早春时,农民朋友们不仅要忙着播种而且还要做好施肥工作,但是,人人都知道需要施肥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正确施肥,不科学的施肥不仅不利于农田健康成长,而且还有可能直接让庄稼走向灭亡。尤其是众所周知的尿素肥,不懂讲究随意撒,后果就是毁了整片田地。比如小麦、玉米后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迟、果树旺长没花、坐不上果等不良现象。

究竟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复合肥和尿素在春季地温低转化较慢,大概需25天时间,而它的肥效达六十天左右。施用后,到了5月,小麦扬花期需要停滞生长,果树生长需要停长,葡萄也处于刚过花期不需要氮肥否则会掉粒,然而这时复合肥,尿素正好起到了肥效作用,所以果树不能适时停长,条子长的特长,这正是尿素一撒,条子一把,尿素一下,树上没花的明证。因此,合理的施肥时间、正确施肥方法、正确肥料品种、正确的含量才是正确选择。

在早春时节施肥,要注意多施用氮肥,因为氮肥是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叶绿素和酶的组成成分,在开花时节正是最需要补充这种能量的时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氮肥要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和效率期使用,不同的作物其需肥临界期、效率期不同,应区别对待,合理施用。比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铃期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早春施肥要用水溶肥,因为直接施肥很有可能会烧掉植物。在施用尿素时候也应该注意,尿素不能直接施用,因为尿素的酞胺态氮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必须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利用,在气温10℃时,转化时间需要7-10天,20℃时需4-5天,而早春地温普遍低,转化时间较长,有可能没有跟上作物的需肥临界期和效率期,不仅造成浪费,还造成后期倒伏、旺长、影响开花坐果。所以,在开春施肥时还需要科学合理施用尿素,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达到良好的效果。



湛江看这里



早春农田田间作物如何科学施肥?应该注意什么?

2月4号立春,2月19号雨水,也就是说漫长的冬季已经画上句号了,2020早春已经到来,早春的田间作物如何科学施肥,应该注意什么,我就以我们这里大面积种植小麦来说说吧!


小麦在去年秋冬季播下去的时候,恰逢几十年一遇的大旱之年,有许多小麦播下去后两个多月没有出齐苗,现在尽管麦苗陆陆续续出齐,但是,由于墒情原因所造成小麦拔节期有所延长,而且苗黄软弱,十分不利于稳产高产。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在开春气温上升后补一次水,在补水过程中将氮肥溶解于水中进行补水,但是要在阴天进行,这样不仅利于麦苗快速返青,而且利于小麦缩短拔节期。补肥量为每亩5~8斤,不提倡加大肥量追施,以防小麦头重脚轻后期倒伏而减产。


小麦的田间管理,在春节要防雨水过多导致地下水升高,造成天气晴朗过后苗黄苗枯。还要注意防虫防病,及时喷雾药剂,具体根据情况而定。

这是我的一点建议,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参与讨论,谢谢!


湖北大老方


近期随天气回升,小麦也会开始返青生长,因此早春小麦返青肥要注意根据苗情天气等进行科学追施。

小麦返青生长期间管理重点是促进生长和分蘖增加,利于小麦成穗,提高产量,因此小麦返青生长后对于氮肥需求量最多,生产上追施返青肥也多是通常以氮肥为主,因此对于基本苗不足,长势不好田块一般要早施重施返青肥,一般每亩需要追施尿素30斤左右,同时深施较好,没有条件进行深施的,宜在雨前或浇水前进行撒施,只是撒施要均匀,同时尿素要选用缩二脲含量低于0.5%的优质尿素,避免小麦缩二脲中毒白苗而影响生长。加之近期会普遍降雨降雪,也可以在下雨下雪前进行田间撒施,这样利于尿素吸湿溶解供小麦吸收利用生长。返青肥追施时要避免高温进行,对于土壤干旱的,还宜追施后及时浇水,以促进尿素溶解小麦吸收利用。

对于小麦生长正常田块,一般返青肥不易追施过多,避免群体密度过大,后期倒伏影响产量,多亩用尿素10-20斤进行追施,以促进生长,利于小麦大穗增加产量。对于小麦基本苗过多,叶片暗绿披散或是旺长田块,不宜在追施返青肥,防止小麦生长过旺倒伏影响产量,一般宜在小麦拔节后,重施拔节孕穗肥,以增加小麦粒数提高产量。待追肥苗情升级转化后,宜抓住晴好天气及时进行除草,有病虫害发生的在及时喷药进行防治。

总之,早春小麦追肥,宜根据小麦长势天气等选用优质肥料进行科学追施,利于小麦生长健壮增加产量。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科学施肥应注意以下问题:

1、拌种。用过磷酸钙拌种时,由于磷酸钙含3.5%~5%的游离酸,用其拌种会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所以作种肥的,应施于种子下方或旁侧8~10厘米处,做到种肥隔离。用过磷酸钙作追肥时,应开沟深施。

2、掌握好方法和浓度。地表撒施尿素和碳酸氢铵。尿素含氮量高,但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同时,尿素在转化时呈分子状态,不被土壤吸附,易随水土流失,使作物难以利用。

尿素作追肥,应开沟条施并盖土。作叶面肥喷施,应掌握好施用浓度,喷施玉米,浓度以0.8%~1%为宜,蔬菜以0.3%~0.5%为佳。碳酸氢铵地表施用,容易挥发,而且挥发的氨气会熏伤作物的茎、叶,造成肥害。正确的方法应深施10厘米左右,施后立即覆土。

3、注意肥料的互补作用。

①单施含钾化肥。硫酸钾、氯化钾呈弱生理酸性反应,施入土壤后钾离子易被土壤胶体的阳离子吸收固定,作物难以利用。所以施用钾肥应与氮肥、磷肥混用,尤其是山地、瘠薄地和新开荒地等缺磷地块,更应与磷肥混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钾肥、磷肥的作用。

②追施钙镁磷肥。钙镁磷肥肥效缓慢,供肥时效短,作追肥使用,特别在作物的生长后期追施,不仅利用率低而且效果差。所以,钙镁磷肥应作基肥并与有机肥混施,或作种肥施用。这样,肥分逐渐析出供农作物利用,肥效长,有利作物稳健生长不早衰。

4、注意拮抗作用。锌肥与磷肥混施。硫酸锌与过磷酸钙存在着严重的 拮抗 作用,二者混合施用会抑制硫酸锌的肥效,使其有效性降低。所以应将磷肥作基肥,锌肥作苗期追肥,或锌肥作基肥,磷肥作苗期追肥,才可能提高肥效。

5、注意作物的耐受能力。有些作物属于忌氯作物,如西瓜等忌氯作物,若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化肥,由于氯离子的作用致使西瓜含糖量降低,影响产量和品质,所以,施肥时,应注意考虑作物的耐受能力。



琪琪小馆


又到一年春来时,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村的朋友又快到忙碌的时候了!不仅忙着春播而且也要科学合理的施肥,但是,如何正确的施肥科学的施肥这可是关键!

早春万物复苏,冬小麦开始拔节生长,这时候水肥最重要!这时候氮肥是最重要的,可是不讲究随意撒施就会毁了一片田地!究竟什么原因能引起这样的后果呢?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早春地升温比较慢,再说天气时冷时热!老是不确定!大概得一个月才能升温,而撒下的肥料肥效时长能保60来天,到了5月抽穗期,在盲目的施氮肥就会引起拔节过长,扬花期需要调节生长!施太多的氮肥就会生长过旺影响麦粒上浆,这时候多施复合肥就会,氮肥就会补充复合肥的空缺,得以调节!

在早春一般的作物以氮肥为主!农家肥

复合肥为辅!包括很多早春的农作物和大田!合理搭配,做到科学施肥才是农作物丰收的保证!


枣乡纪事


你好,感谢提问。

春季到来,如何做好春季小麦的施肥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这一关键时期的生长。那春季小麦该如何施肥?如何管理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春季小麦的施肥管理技术。

(一)适时划锄、镇压

划锄不但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灭草等效果,还具有促弱苗转壮、壮苗稳健生长等作用。各类麦田都应锄地。划锄时要注意因地因苗制宜。对晚茬麦田,划锄要浅,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尤其是对“土里捂”麦田,更要在早春趁墒及早浅划锄,以防止土壤板结,影响小麦出苗;对于旺苗和徒长麦田,应进行深锄断根,控制地上部生长,变旺苗为壮苗;对盐碱地麦田,要在“顶凌期”和雨后及时划锄,以抑制返盐,减少死苗。划锄要注意质量,做到划细、划匀、划平、划透,不留坷垃,不压麦苗。拔节前力争划锄2-3遍。

春季镇压可压碎坷垃,破除板结,弥封裂缝,使经过冬季冻融疏松了的土壤表土沉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有利于养分水分的吸收利用,减少水分蒸发。因此,对整地粗放、坷垃多板结的麦田,可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若土壤疏松或板结时应及时镇压,以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作用;对旺长麦田在起身期镇压,可抑制地上部生长,起控旺转壮作用。镇压时要注意压干不压湿、不压冻、不压盐碱地。另外,镇压要和划锄结合起来,一般是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的作用。

(二)分类管理,科学施肥浇水

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特点,春季麦田管理要重点搞好返青、起身、拔节期的肥水管理,在今年雨水较充沛的情况下,也要早准备、早动手、适时浇好返青水,麦田第一次浇水的时间应掌握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5℃时开始为宜。浇水应先浇旱情严重的,再浇墒情好的;先浇壮苗,后浇弱苗;先浇沙壤土,后浇土壤粘重的麦田,盐碱地麦田应后浇。高产麦田的壮苗和旺苗,要在返青期进行控制,不施肥浇水,防止群体过大,徒长倒伏。

施肥要分类进行,对底肥充足的一类苗,返青期以控为主,于拔节期亩施标准氮肥30-40公斤。若群体过大,要在3月底4月初喷施15%多效唑可湿粉(40-50克/亩),防止后期倒伏。对群体适中,个体健壮的二类麦田,应在起身期亩施标准氮肥40公斤。对于晚茬麦田,春季管理应以促为主。在墒情适宜条件下,一般早春不宜浇水,应在搞好划锄的情况下,因苗进行肥水管理。在浇返青水的同时亩施标准氮肥20公斤左右,拔节期追施30公斤。

(1)对于苗量较少、个体较弱的麦田,尤其是没施基肥或施肥不足麦田,应在小麦返青期趁墒开沟追施氮肥,追肥量可占总施肥量的20%-30%左右,拔节期前后结合浇水追施氮肥,追肥量可占总施肥量的30%-50%。

(2)对于冬前苗量较足的晚茬麦田,若播种时没施基肥或施肥不足,则应在返青期追施和拔节前后追施氮肥;若施肥较足、土壤肥力较高时,则可在起身至拔节期追肥。

(3)对于“土里捂”或“一根针”麦田,在早春及早浅划锄、保证苗齐苗全的前提下,应在起身期前后结合浇水施肥,追肥量可占总施肥量的50%-60%。

以上就是春季小麦施肥管理技术的介绍,小麦种植户们可以参考以上施肥管理的技术,结合实际的种植情况,科学地进行施肥。





乡下曹十一


着播种而且还要做好施肥工作,但是,人人都知道需要施肥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正确施肥,不科学的施肥不仅不利于农田健康成长,而且还有可能直接让庄稼走向灭亡。尤其是众所周知的尿素肥,不懂讲究随意撒,后果就是毁了整片田地。比如小麦、玉米后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迟、果树旺长没花、坐不上果等不良现象。

究竟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复合肥和尿素在春季地温低转化较慢,大概需25天时间,而它的肥效达六十天左右。施用后,到了5月,小麦扬花期需要停滞生长,果树生长需要停长,葡萄也处于刚过花期不需要氮肥否则会掉粒,然而这时复合肥,尿素正好起到了肥效作用,所以果树不能适时停长,条子长的特长,这正是尿素一撒,条子一把,尿素一下,树上没花的明证。因此,合理的施肥时间、正确施肥方法、正确肥料品种、正确的含量才是正确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