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在企业:谋局不过人心

悟在企业:谋局不过人心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企业的核心理念都变成了墙上的文化或嘴上的文化,虚浮于半空中。企业文化如何落地几乎成了所有企业的难题。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所著《影响力》中有这样一个例子,A、B两国战争期间,A国有许多战俘被关在C国管理的战俘营里。


A国很快发现,B国喜欢用严刑拷打来迫使战俘顺从,但效果并不好。而C国对待战俘的方式明显与B国不同,他们采用“宽大政策”,让这些“受过训练,除了自己姓名、军衔和编号之外,什么也不会说的、信仰坚定的”A国士兵改变了固有的观念和做法,变得与C国合作程度极高,积极配合C国获取情报,相互揭发、彼此监视,甚至公开谴责自己的国家。


这些战俘都是训练有素、信仰坚定的军人,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


战争结束后,A国的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研究,最后得出结论:C国利用了“承诺和一致性” 原理,实施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复杂的心理策略,一点点改变这些战俘的行为和想法。


他们的心理策略步骤是:


一、利用“过门槛”效应的心理承诺


先从很小的要求开始,由小积大,让大家逐步接受。譬如,C国人经常让战俘做一些态度温和的反对A国,支持和平的陈述。


例如,一旦战俘认可“A国并不完美,也有失业等问题”,审讯员就让他谈一下看法:A国具体有哪些地方不完美?战俘作了阐述后,审讯员又让他列一张A国的“问题清单”,并签上名字。


之后,又让他跟其他战俘组成小组,讨论自己的这张清单。列表者在讨论中自然会维护自己的立场——“毕竟,你自己也相信这些问题,对吧?”再后来,他们又要求他写一篇讨论后的扩充清单,更详尽地探讨A国存在的问题……


二、营造舆论氛围


C国将这些不同小组署名的“问题清单”让战俘相互传阅,并张贴在战俘营,而且还用广播向整个战俘营播报这些内容和署名者。


三、利益驱使让部分人主动改变立场


C国知道战俘迫切地想告诉家人自己还活着。但是,邮件发出前要经过审查,符合规定后才能寄出,为了顺利寄出,战俘们不得不在内容中穿插支持C国的言论。


四、让战俘公开承诺自己的立场


一个人的立场越是公开,就越不愿意对其做出改变。


C国在战俘营中组织征文活动,通常,获奖的文章都确凿无疑地站在支持C国的立场,但个别赞美自己祖国,附带评论C国存在的一两处问题的文章也能发表,这就削弱了战俘的部分抵触心理,激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并且通过发放奖品的方式提升战俘的参与热情。


战俘们为了有更大的得奖胜算,就必须寻找C国值得称赞的地方,大家自然而然地把基调调整到倾向C国的立场。无论获奖与否,这些文章都变成了一份完美的“承诺”。


五、让战俘为自己的承诺负责


虽然,奖品只是几支香烟、一些水果,但在战俘营里却有不小的吸引力。其实C国完全可以设置更大的奖项,比如保暖衣物、行动自由等。


理论上讲,更大的奖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赛,可是C国为什么这么“小气”?社会科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人只有在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压力时做出的承诺,才会发自内心地负责。而优厚的奖品和强大的威胁都属于外力,以后改变立场时就会变成借口—— “只是贪图那份大奖罢了”。


六、将承诺落实为行动


一个人的行为与信仰,光靠嘴说是不够的,而书写本身就是行为之一。因此,C国要求战俘把A国的问题、对C国的赞美等写下来,如果不愿意思考这些问题,抄录也行,包括征文等,道理也一样。

研究表明,只要人们把承诺写在纸上,就会出现神奇的效果:他们真的会照着写的去做。而且一旦写出来,就有口难辩了。在其他人看来,书写者因为相信才会写下来。心理学的试验证明,哪怕明知道对方并非出于自愿,但仍会相信其写下来的立场。


七、增加过程的难度


据心理学家统计,为承诺做出的努力越多,对承诺者造成的心理影响也会越大。也就是说,越难获得的东西,人们往往会越珍惜。


以训练残酷著称的西点军校为例,他们每年大约招1400名学员,而报名者的数量往往多出10倍,看他们的22条军规,就能感觉到学校管理的严格程度。在这所被称为“兽营”的学校里,不仅训练严酷,学生的淘汰率也高达38%以上。


但每一个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学生,都心怀感恩并对学校充满敬意。显然,战俘经过思考后的书面承诺比口头承诺要付出更多努力,而征文的内容,更是需要参与者绞尽脑汁地思考。


八、贴上“标签”


人一旦在无要挟或胁迫下选择了某种立场,便会产生维持它的动力,并立刻感受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


★一方面,内心的压力会迫使人将形象与行为保持一致,并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然后建立一套自圆其说的系统,并按承诺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另一方面,外界的压力也迫使人将行为与形象调整一致。因为,言行一致的人给他人的印象是理性、可靠、值得信赖;反之,会被视为浮躁、多变、不靠谱。因此,C国需要的所有内容,都要求战俘公开承诺并署名,目的是给当事人贴上“标签”……


C国利用有效承诺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公开、主动并付出一定的努力。先从较小的承诺开始,通过以上系列措施,让这些战俘的战争观念、政治信仰发生根本性地转变。


如果将这些心理策略应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上,也应该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譬如,可以先从讨论问题入手,找出与核心理念符合及相悖的行为;然后,通过有奖征文等活动让大家写下这些内容,并将其归纳、整理,和宣誓照片一起张贴在宣传栏,再通过星级资格评定贴上“标签”,建立反馈纠偏系统;最后,结合评级、晋升等相应的考核机制,将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促使员工的行为与企业提倡的理念保持一致。


目前盛行的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其本质也是利用了同样的原理。人们面对这些需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一旦公开做出承诺,内心会产生言行一致的愿望,并在外界的压力下,迫使自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承诺的有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