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史沒有納入到《二十四史》中?

禎才公子


謝謝題主的提問。如果朋友們對《二十四史》的背景有所瞭解的話,就會大概明白為什麼清史未被納入《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當年由乾隆皇帝所謂“欽定”的“正史”。《二十四史》的內容自傳說中的黃帝起,止於明崇禎十七年。因此,在當時的歷史時期,清史不可能納入《二十四史》。

很多人把《清史稿》和清史混為一談。就目前而言,參照《二十四史》中的比如《明史》,嚴格意義上來說還不存在“清史”的概念。這是因為時至今日,所謂的“清史”仍在編纂之中,尚未面世。而《清史稿》也並不符合《二十四史》“正史”的標準。關於兩者的關係,個人覺得《清史稿》可以視為清史的未定稿。

《清史稿》由民國初年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由於歷經戰亂且編修時間過短,導致《清史稿》以清史未定稿形式刊行。事實上,編修史書是一項非常浩大且曠日持久的工程。例如,清朝編修《明史》就用了上百年的時間。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朝史書,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不少學者將其列為“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之一。

實際上,國家編修清史的工程早在2001年就已開始。讓我們期待清史早日與廣大讀者見面。

上述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喜歡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專注文化領域,探究傳統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圖。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2002年清史編纂委員會成立之後開始了新《清史》體裁體例的研究工作,到2004年為止大體確定了全書的總體框架。新《清史》由通紀、典志、傳記、史表、圖錄五大部分組成,共92卷、3000餘萬字。全書採用將《二十四史》經典體例與目前國際通用的章節體相結合的“新綜合”體進行編寫,其中通紀部分採用章節體,其餘部分採用傳統體例。

《通紀》是全書的核心,分清建立、入關、康熙之治雍正改革、乾隆統一中國、清朝中衰、外國侵略和農民戰爭、清自強運動、最後衰亡等各卷,描述清朝300年的盛衰史。《典志》描述清朝典章制度及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具體包括天文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農業、手工業、商業、外貿、交通、財政、學術、西學、詩文小說、戲曲書畫等。《傳記》部分分為22卷,包括清朝3000餘位不同階級、領域的代表人物的傳記。《史表》包括“三十一表”(實際包含35種表),在《清史稿》14種表(除《外戚表》)以外,又新設21種表。《圖錄》則是《清史》的重要創新之一,分輿地、生產、商貿外貿、軍事、民俗、建築、藝術、宗教、肖像十大類,收錄各種歷史地圖、繪畫、文物圖片以及歷史照片等。――內容摘自百度。


梧桐45582776


我覺得這個問題提的很可笑,這個問題就像在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史為什麼沒有列入中國曆代王朝史中?原因很簡單,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沒有成為歷史,而中國的斷代史修撰習慣都是本朝根據前朝官史修前朝史,這種編修的過程也是以本朝的政治觀點梳理、褒貶前朝歷史的過程,含有明確的“明正朔”即向天下明示政權更替正當性的意味。

清史為什麼不在二十四史中?因為提出“二十四史”這個說法的乾隆皇帝和他的大清朝還沒有成為歷史,就像現在不能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史歸集到中國曆代王朝史的範疇中一樣。

但清史沒有歸入二十四史並不代表中國史學界不認可清朝的道統和法統,所以清亡以後的民國年間就開始出現了“二十五史”的說法,即在二十四史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部《清史稿》。而這部《清史稿》由於主編清朝遺臣趙爾禩的病逝還是一部未完成稿,堪稱史學界的《石頭記》, 所以才稱之為《清史稿》而非《清史》,但該書由中華民國政府主持修撰,具有明確的斷代史修撰特徵,因此其政治和史學價值與《二十四史》中的其它斷代史相比毫不遜色。


楊大少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記載了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史稿》自1914年設立清史館起,編修工作歷時十四年,先後參加編寫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至1927年,主編趙爾巽見全稿已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以《清史稿》之名將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為未定本。趙爾巽在《發刊綴言》中指出,本書是“作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並非視為成書“。由於這還不是一部“成書”,故而只稱《清史稿》,而非《清史》。



與二十四史不同,《清史稿》是滿清遺老編的書,而非後來人編的,所以不能算正史。按照編《明史》的習慣,先作出一個稿,再由國家審定後當正史發佈,但中華民國沒有審核通過。

在1929年12月,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易培基在研讀了《清史稿》後,卻發現《清史稿》中大肆頌揚前清,詆譭民國,實乃居心叵測,故對其編纂人員抨擊道: “彼輩自詡忠於前朝,乃以誹謗民國為能事,並不顧其既食周粟之嫌,遂至乖謬百出,開千百年未有之奇。”

他給國民政府行政院遞交了一份請示,請示中稱: “其體例文字之錯謬百出,尤屬指不勝屈。此書若任其發行,實為民國之奇恥大辱。”

國民政府的便在第六十三次國務會議中,決定全面封禁此書: “(《清史稿》)所有從前已經發行者,應一律嚴禁出售。”

清史稿的館長趙爾巽,本就是前清遺老,曾歷任清朝的巡撫、尚書、總督之職,在武昌起義後,亦曾參與過破壞革命的保皇運動。參與《清史稿》編纂的其他人員,也多為清朝舊臣。其中《宣統皇帝本紀》兩稿的作者,瑞洵和奭良,都是滿洲旗人,感情上為清朝說話,站在了民國的對立面了。



當時清朝的檔案尚未清理,修史者只能根據原國史館中的稿件和有關史籍,不能直接利用原始檔案,故價值較遜。 《清史稿》成書時,國民黨的北伐軍即將入北京,倉猝付印,未能對全書統一修改和認真校勘,故史實、人名、地名、年月日的錯誤遺漏比比皆是。

趙爾巽在《發刊綴言》中指出,本書是“作為史稿露”的“急就之章”,“並非視為成書”。

《清史稿》雖然是名義上的中央政府修的,但1927年後國民黨根本不承認北洋政府 ,稱他們為軍閥,這樣正統性就打折扣了。再有這部書沒有定稿,後續工作沒跟上,就成了一部殘缺史書,加上政治立場有問題,變成民國的禁書了。


非常道畢延河


為什麼清史沒有納入《二十四史》有如下幾點原因。

第一,《二十四》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當朝不入史,清朝當時還未結束。一般都由後人編入前史。

第二,直至民國推翻清朝統治後,民國雖然推翻了清朝,但是當時局勢相當混亂,在北洋政府倒臺後修史的專家組沒有經費延續下去,最後只保留了粗糙的稿件,後來乾脆直接用清史稿命名。

第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意味著封建王朝統治結束,而清朝又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國人屈辱史,更重要的是,也沒有後繼者來做這個事情。





裸奔的筆尖


我們中國最讓人自豪的是什麼?有人說是四大發明,也有人說是萬里長城,還有人說是悠久的文化。要說四大發明,反而是歐洲人將它們發揚光大,最後開創霸業;卻說那個長城,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無用之物”;當然還有文化,有精華,糟粕也不少,其實歐洲文化也歷史悠久。


要說這世上有什麼東西最值得中國人自豪,我覺得是我們綿延留長,不曾中斷的歷史,從商朝開始,記載完整,傳承有序,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要說中國歷史的焦點,自然就是“二十四史”了,也就是二十四部記錄了中國曆代朝代的史書,也被稱為正史。

隔代修史

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史記》,司馬遷記錄了從上古時代到漢武帝時代的歷史,雖然其中許多內容並不靠譜,一聽就是神話故事,但也無愧為中國史海的開端。

東漢的班固總結西漢滅亡(被王莽篡權)的教訓,並且認為自己所在的大漢已經是一個新時代,所以編寫了《漢書》,班固開創了中國正史的傳統:隔代修史。也就是當一個朝代滅亡了,由繼任的朝代來為這個朝代進行總結,比如《宋史》是元朝編的,《元史》是明朝編的,《明史》是清朝編的,新朝代的人收集各種資料,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編完一部正史,比如說《明史》的編造從籌辦到完成,花費了60年的時間。

重疊的史書

二十四史並不是一個朝代一部史書,在二十四史裡,經常出現一個朝代,一個人物重疊出現的情況。

首先是南北朝,南朝的、宋、齊、梁、陳和北朝的北魏、北齊、北周都各自有自己的史書,這7套史書都在二十四中,此外,二十四里還有《南史》和《北史》,記錄了南北朝時代,所以有重合。

二十四史裡最大規模的重合出現在唐朝,唐朝滅亡後短暫出現的後晉時代編纂了一部《唐書》,等到了北宋時代,宋仁宗覺得這本《唐書》編纂得亂七八糟,就下令重修一本,所以又有了一套《唐書》,後晉這套被叫做《舊唐書》,宋朝這套被叫做《新唐書》。

而記錄短暫五代的歷史也在宋代被修過兩次,有《新五代史》和《舊五代史》,此外,也有一些內容在正史中有所重疊,比如東漢末年的歷史,東晉的歷史,明史和清史重合的時代等等。


沒有清史?

二十四史的最大陷阱就是最後一部是什麼?二十四史的最後一部是《明史》,其中並沒有《清史》,那麼,《清史》去哪了?

按照中國的歷史傳統,中華民國推翻了清朝後,《清史》的編纂任務就落到了當時的北洋政府頭上,而北洋政府也在1914年啟動了《清史》的編纂工程。歷經14年,到了1927年,《清史》大致有了一個原型,被稱為《清史稿》,然後北洋政府就倒臺了。眼看成書無望,清史館乾脆直接將《清史稿》出版了。

由於《清史稿》的編纂者中有許多清朝遺臣,所以後來的南京國民政府認為這部書弘揚滿清統治,就把它徹底否定了,但由於時局動盪,日本侵華,南京國民政府沒有重修《清史》。

《清史稿》不能算是定稿的正史,只能算是一個半成品,其中有許多史料有嚴重問題,而且並沒有經過嚴格校對。

《清史》在大陸的重新修訂是在2002年以後,國家啟動了清史編纂工作,不過這部書什麼時候定稿發行,還不得而知。


清風明月逍遙客


簡說:1,自古為前朝修史,如宋修《五代史》《新唐書》,元修《金史》《遼史》《宋史》,明修《元史》,此時元朝尚未亡,殘留北亞,之後又存國數百年。清修《明史》。按理應該民國修《清史》,可以從袁世凱開始,也可以從蔣中正開始。但是民國已亡,過了百年,當事人不存,共和國如果修史,一來只適合修《民國史》而非《清史》,二來經過內戰和動亂,如今缺乏人證物證和史料,所以修不得。2,民國是有《清史》的,但當時修史的人資料也不全,且存在較大的主觀意識,因此在修史史存在不少謬誤和偏差,因此只是個草稿,沒有仔細整理,故名《清史稿》。後來就是內戰,結束後就是動亂,打砸搶燒批鬥,經歷或瞭解清史的老人多已死亡,而舊書多焚燬,至今,中國人已經失去了校對《清史稿》的所有條件。所以,《清史》不可能再問世,而《清史稿》終生只能是草稿。我們有生之年,可以慶幸《民國史》不至於消亡。


我欲修仙帝國凌天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是經乾隆皇帝欽定,合稱“欽定二十四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即:《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清代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沒有被後來統治者修訂,還是原始稿,故稱為《清史稿》,現在也有二十五史之說,加上了清史稿。


孤狼嘯月31600808


清史稿一來未完成,二來本身立場不客觀,存在許多問題,三是帝制已經被推翻,修史自唐宋以來就是王朝證明自己合法性的手段,到了民國沒有這種需要了,四是則是因為二十四史的文筆體例都是一脈相承的反應的兩千年來的傳統史觀,在當代新思維層出不窮的時代,再出一本傳統史書不合時宜了,就算再出《清史》也很難用文言的方式了。


小白老師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