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蓝桥》:从两个角度浅析电影魅力及现实思考

前言:


《魂断蓝桥》改编自罗伯特·E·舍伍德的同名舞台剧,与《卡萨布兰卡》、《乱世佳人》被誉为电影史上三大凄美爱情影片。影片在展现战争残酷的同时,还展现出了爱情的真谛。1940年5月17日,该片在美国上映,曾过获得过第十三届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最佳原创音乐奖提名;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魂断蓝桥》:从两个角度浅析电影魅力及现实思考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军上校罗伊·克罗宁站在滑铁卢桥上,拿着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记忆把他拉回到了20年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休假结束的罗伊即将奔赴法国。在滑铁卢桥上与芭蕾舞演员玛拉相识,并且两人一见钟情。罗伊要提前开拔前线,等玛拉不顾一切赶到滑铁卢车站时,火车已经起动了。玛拉因为错过了剧团的演出被开除。


不久后,罗伊阵亡的消息使玛拉深受打击,失去爱情和生活来源的玛拉,为了生存沦落风尘。她在滑铁卢车站招揽生意的时候,竟然看到了罗伊。罗伊拥抱玛拉,告诉她自己受伤、被俘、逃出来的遭遇。当罗伊询问玛拉的生活时,玛拉却难以启齿,但她深情地向罗伊表白“我只爱过你”,罗伊义无反顾地把她带往家乡。


在苏格兰的克劳宁家,玛拉感到了重重压力,她将自己的实情告诉了克劳宁夫人,并求她不要告诉罗伊。玛拉觉得自己配不上罗伊,给罗伊留下了一封信说不能嫁给他,于是离开了。


罗伊找到了凯蒂后才知道玛拉所遭遇的一切。玛拉来到滑铁卢桥上,平静地向着一队开来的军用卡车走过去。继而,人群中传来了惊叫声,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她的手提包和一只象牙雕的吉祥符撒落在地。


《魂断蓝桥》:从两个角度浅析电影魅力及现实思考


《魂断蓝桥》通过英军上尉罗伊·克罗宁与舞女玛拉间的爱情悲剧, 为观众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及传统观念对爱情的摧残。今天,我就电影中的叙事模式和象征意蕴的文化意像来谈谈这部电影魅力。在第三部分我会结合电影和实际生活,谈谈该电影带给我的几点启发。


01、《魂断蓝桥》的戏剧性叙事手法


倒叙是电影叙事的一种艺术手法,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放在前面,再依据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叙述故事的开端与经过和结果。


序幕:二十年后罗伊站在滑铁卢桥上的回忆拉开序幕。

开端

:罗伊和玛拉在滑铁卢桥上的浪漫邂逅,并一见钟情。

发展:罗伊和玛拉准备好结婚手续赶往教堂后, 牧师却以他们超过婚礼时间为由,让他们第二天再来举办婚礼。第二天,罗伊街道命令提前开拔,玛拉不顾一切送行,结果遭辞退,生活陷入窘迫。

高潮:玛拉听闻罗伊阵亡的消息让其一病不起, 沦落风尘。

结局:玛拉在爱情与现实之间不断痛苦地挣扎,最终选择自杀死亡。

尾声:尾声又将时空拉回到序幕,影片的尾声和序幕相呼应。让观众对这段爱情悲剧的原因有个重新的思考。


在叙事情节方面, 导演还运用了一个巧合,为后面的悲剧做了铺垫。 比如, 当罗伊和玛拉准备好结婚手续赶往教堂后, 牧师却以他们超过婚礼时间为由,让他们第二天再来举办婚礼。而第二天,罗伊突然被告知部队要提前开拔。这个巧合为整个剧情制造出了一个矛盾冲突,从而增加了这个爱情悲剧故事的感染力。


《魂断蓝桥》:从两个角度浅析电影魅力及现实思考


02、《魂断蓝桥》中象征意蕴的文化意象


在电影《魂断蓝桥》中, 导演采用了很多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化意象。比如,影片中罗伊与玛拉相识相爱及生离死别最重要的见证——“吉祥符”, 整个影片中, 罗伊与玛拉佩戴的“吉祥符”出现了4次特写镜头。“吉祥符”象征着平安祥和,战争场景中,把那种渴望和平想和反战情怀展示了出来。


同样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还包括滑铁卢大桥。它是罗伊和玛拉联系情感的纽带,影片中罗一伙人玛拉的初始识,以及最终玛拉丧生车轮,都是在滑铁卢大桥上。滑铁卢大桥是拿破仑战败之地, 这也隐喻了罗伊和玛拉的爱情会出现悲剧的结果。


《魂断蓝桥》通过对叙事结构和文化意像的精心设计, 让这个普通的爱情悲剧故事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让观众对战争和战火中的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魂断蓝桥》:从两个角度浅析电影魅力及现实思考


03、基于《魂断蓝桥》,我结合电影活或实际生活,谈一谈这部影片带给我的一些思考。


1、爱情不是万能的,自己要有生存能力


对于玛拉来说,爱情就是所有。 她不愿让罗伊知道自己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也不愿为此去求助罗伊的母亲;罗伊送花给她,她宁肯饿着肚子也不愿把花退给花店,去换去一顿食物;最后不得已沦落风尘,真是“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这一切都源于她对爱情有着崇高的信念且自尊要强的性格。


在漫长的等待当中,玛拉以为自己是在坚守爱情,但是却连自己和好友基蒂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没有考虑。在我看来,拥有爱情也要面对现实,除了坚贞不渝的爱,更需要的是生存。


相比起玛拉,基蒂就是个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的人。她同样很善良,为了玛拉和剧院经理闹翻;为了给玛拉治病,基蒂选择去卖身;在罗伊回来的时候接受玛拉回到他身边。她让玛拉求助罗伊,求助罗伊的母亲,因为她明白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基蒂懂得取舍,懂得权衡。


爱情是美好的,但是它不能给人所有,面对现实有时甚至会不堪一击。所以说,一个人在恋爱里最好的状态就是:即使需要等待也依然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即便他选择离开也能勇敢面对,等待更好的人。


《魂断蓝桥》:从两个角度浅析电影魅力及现实思考


2、真正的爱情从来不以相配为界限


影片中,身为舞女的玛拉与家世显赫的罗伊社会地位相差悬殊,在克劳宁家族的舞会上,周边的人就开始讥讽她的身份。

“她跳的真漂亮。”

“她本行嘛。”

“克劳宁家的男人全被这些当众脱衣服的给迷住了。”


罗伊叔叔向玛拉展示了克劳宁家族的荣誉,以及无意间透露了当地人对门第观念的重视;罗伊的母亲也称想给自己儿子找一个完美的妻子,这些无意间的话语都加深了玛拉的不安,她开始有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玛拉觉得如果自己沦落风尘的事情败露,会给罗伊以及克劳宁家族无地自容。她不愿让心爱的人蒙受耻辱,于是毅然离开了罗伊,走上了滑铁卢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电影通过玛拉之死,反映了真爱无法打破世俗的偏见,无法与社会的普遍观念相抗衡的现象,借此对世俗的门第观、价值观进行了有力鞭挞。


玛拉觉得自己配不上罗伊,她凭借着个人想法去定义罗伊最在意的东西就是什么。可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呢? 金银财富,社会地位岂能代替内心的充实和情感的满足呢?


杨幂和黄轩演的《翻译官》中,杨幂饰演的乔菲生病了,她爱程家阳,所以选择不告诉他。甚至假装跟他哥哥谈恋爱来伤害他。


因为爱所以伤害,因为我爱你所以必须离开,那只是一种自以为深情的说法,都是从自己的主观意念去揣测对方的内心,并没有去感同身受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 看似伟大无私的做法,其实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无知。


即便在相爱的路上有各种阻拦,如果你连和爱的人一起面对这些障碍的勇气都没有,你又怎么好意思说你对他(她)是深情款款,爱慕至深呢?两个人有多相爱,就请多努力,就有多大勇气。


所有能因外界的任何因素分开的情侣,都是因为爱情的深度不够,真正的爱情从来不以相配为界限。


《魂断蓝桥》:从两个角度浅析电影魅力及现实思考


3、不懂寻求帮助和控制情绪,就无法掌控人生


罗伊家境殷实又有显赫的地位,他对玛拉专情又体贴,哪怕是身在前线也时刻惦记着玛拉,并且还让自己的母亲去看望玛拉。


那个时候玛拉已经失业,她得知要和未来婆婆会面时,还一度认为,她和基蒂处境可以有机会改变了。


当玛拉在咖啡厅等候罗伊的母亲克劳宁夫人见面时,事先到达的玛拉却意外从报纸中得知了罗伊的“死讯”,她顿时感觉天旋地转,心被重击了一下。


后来在面对克劳宁夫人时,玛拉开始变得情绪不安、语无伦次,罗伊的母亲多次问及她怎么了,她都没有告知实情,这让克劳宁夫人恼怒不已,以为玛拉是个不懂礼仪教养的女孩,于是愤然离开。


如果玛拉能及时和罗伊说出自己失业后的情境,或者能在咖啡厅里及时和罗伊母亲说出实情,那么她的命运也许就不会变得像后来那样的凄惨。


因为玛拉缺乏及时寻求帮助的能力,遇事不懂控制情绪,最终把抓住那根能让她和好友基蒂境况转好的稻草的机会错失了。


那次约会之后,玛拉的生活贫困潦倒,大病一场,好友基蒂卖身为她买药。玛拉脆敏感、悲观的性格换来的是生活无尽的劫难,她的人生也因此走向了黑暗。


《魂断蓝桥》:从两个角度浅析电影魅力及现实思考


一次在车站等公交车时,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流着泪在候车。正当我好奇发生什么事的时候,那个男孩子也看到了我,他抹了抹眼泪走过来对我说:“阿姨,这是我的校牌,我今天把公交卡弄丢了,我没钱坐车,你能给我两个硬币吗?”当时我给了孩子四个硬币,我怕他转车时把硬币弄丢了。


在我看来这个孩子非常勇敢,这个孩子就是一个会及时控制自己情绪,懂得寻求帮助的人。懂得及时求助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人生中难免会有坎坷,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客观积极地去面对,遇到困境时都能拥有向人求助的能力。


结语:

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性格即命运。玛拉的性格悲剧让她在各种矛盾冲突中,没有勇气去勇敢面对,她选择了毁灭。愿每个人既能遇到爱情,也能积极潇洒地独自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