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节日,不同的心情——“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思佳客•癸卯除夜》 宋(吴文英)

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

同样的节日,不同的心情——“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在除夕守岁的时候,我创作了这首新词,用来送旧迎新。又是新的一年,自己的双鬓又添了许多白发。

从前美好的生活,踪迹难寻。已经好几年了,春节都不在家中。可是,为了梦想,我还要漂泊在外,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乡!

虽然正值新春佳节,可现在的我,却生活潦倒。没有心情换洗衣服,想赊点酒独酌守岁,却也只是一个奢望!可怜的我,只能望着窗外的梅花度过这漫漫除夕之夜。

大年初一早上,一觉醒来,旁边仍然是那盏照明用的隔年孤灯;而外面,却飘来人们酒醉后喧嚣的声音。

同样的节日,不同的心情——“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注释】

(1)思佳客,词牌名,即《鹧鸪天》,首见于北宋宋祁之作,至晏几道填此调最多。《词谱》卷十一说:“宋人填此调者,字、句、韵悉同”。因贺铸词有“化出白莲千叶花”句,故又名《千叶莲》,又因其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故又名《半死桐》,又名《于中好》、《思越人》、《看瑞香》、《第一花》、《禁烟》、《翦朝霞》、《骊歌一叠》、《锦鹧鸪》、《避少年》、《鹧鸪引》、《醉梅花》。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下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

(2)癸卯:公元1243年(宋理宗淳祐三年)。根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当时词人四十四岁,尚在苏州。

(3)十年:是计整数,并非确数,其实词人从公元1232年(宋理宗绍定五年)到苏州仓幕,至公元1243年(癸卯年)已有十一年了。

(4)醉哗:一作“翠华”。

同样的节日,不同的心情——“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