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0年,國際原油為何進入了熊市,下跌空間有多大?

淡淡禪風


一、自2019年10月底以來,國際油價一改震盪上揚走勢,進入單邊暴跌模式,2020年1月10日美國WTI原油期貨市場價格下跌,報59.12美元/桶,跌幅為0.47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報65.03美元/桶,跌幅為0.29美元。其中,紐約油價更是連續12個交易日下跌,創造了歷史上最長連跌紀錄。

本輪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主要原因如下:

1、伊朗原油供應好於預期。去年10月份,伊朗原油出口約為150萬桶/日,較5月份下降了90萬桶/日左右,但好於市場普遍預期的100萬桶/日以上水平,也讓國際市場大大鬆了口氣。

2、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國家增產明顯,去年10月份上升至3290萬桶/日,沙特和俄羅斯原油日均產量分別高達1067萬桶和1140萬桶,均創下近年來的新高。而美國原油日均產量已達1160萬桶,比5月份日均增加45萬桶,遠超市場預期。全球三大產油國美國、俄羅斯、沙特的原油產量上升令國際油價承壓下行。

3、歐佩克預計2019年全球對歐佩克的石油日需求量為3150萬桶,比上月預測減少了25萬桶。更糟糕的是,歐佩克目前的產量將造成136萬桶/日過剩產能,供大於求的情況將進一步惡化。


二、2020年油市的開局不容樂觀,截至1月31日收盤,美、布兩油均較1月8日錄得的高位降逾20%。與此同時,做空石油的交易正在激增,截至1月28日的一週,對沖基金做空WTI原油的頭寸增加了52%,為2018年8月以來最大增幅。 

2月3日上海原油價格下跌,主力合約SC2003跌幅為8.01%,人們擔心亞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經濟及原油需求造成的損害,如果事件繼續升級,油價可能進一步下跌。估計全球石油需求在2月每天減少260萬桶,在3月減少200萬桶/日。

氣候問題也將對原油需求產生影響。隨著2020年國際海事組織的限硫措施出爐,氣候問題逐步被置於一個關鍵的位置,隨著市場對於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呼聲越發高漲,可能會一定程度上削弱原油需求。


三、日前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總裁哈夫塔爾表示,利比亞原油產量可能在數日內跌至7.2萬桶/日,該國此前產量為120萬桶/日。利比亞石油產量的大跌緩解了油價暴跌的風險。當前利比亞的民兵領導人封鎖了石油港口,但同時哈夫塔爾也在爭取與中央政府達成和平解決方案。一旦和平協議達成,則意味著可能每天有大約100萬桶的石油重新流入市場,這將使油價進一步下跌。


四、國際能源署(IEA)2019年8月9日下調了2019年和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理由是全球貿易爭端給市場蒙上陰影,導致經濟低迷,石油需求增長放緩,繼續向下修正的可能性比向上修正的可能性更大。該能源機構當時預計2019年石油需求增長將達到每天110萬桶(b/d),2020年將達到每天130萬桶(b/d),分別向下修正去年10萬桶/日和今年5萬桶/日。


五、2020年國際原油供應過剩的情形將持續,價格反彈前景不容樂觀。

  業內普遍預期,2020年國際原油供應過剩還將持續。去年9月,摩根大通預期,2020年世界原油市場供應過剩量達60萬桶,儘管歐佩克較長期內限制了大量的原油供應,但減產計劃還需深化和增加,這實際反映出國際市場需求基本面的疲軟。沙特、伊拉克、尼日利亞等國並未嚴格遵循減產協議。另外,俄羅斯獲得了減產豁免。且巴西、挪威和圭亞那等地的多個油氣項目投入生產,2020年世界原油市場仍將處於過剩週期中。估計2020年一季度,世界原油市場仍將有70萬桶/日的供應過剩,普遍預計2020年國際原油供應過剩的情形將持續。


紅牛財經一號


事實上國際原油不是從2020年開始就進入了熊市熊市的基礎,在2019年就已經鑄就,未來1~2年之內,國際原油市場還可能保持一個低迷的狀態。

要知道國際原油市場為什麼持續低迷,首先我們要回到2009年,看頁岩氣革命為原油市場帶來的結構性轉變,隨著美國頁岩氣革命成功,更多的頁岩油和凝析油進入了國際原油市場當中,對原油價格產生了壓制。煙油產能逐漸增大,最終國際油價從145美元一桶的高點幾乎腰斬,達到了70美元一桶左右,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頁岩油和凝析油的產能更加增多,讓國際油價進入了在60美元左右波動的區間。

而且頁岩油本身的產能潛力還有很大,只不過成本相對高一些,因此當國際油價接近70美元之後,會有更多的產能釋放從而壓制國際油價使國際油價很難突破70美元。這種壓力讓歐佩克國家的減產協議對於原油市場的影響變小了,在以往如果油價偏低的話,歐佩克國家能夠通過減產來抬高油價,但現在減產就是把歐派克的市場份額轉手讓給頁岩油企業而已,因此可以說油價高企的時代已經永遠結束了。

短期來看,從2019年開始全球的經濟進入了下行週期,遠期的需求低迷對油價形成了壓制,使油價很難出現大幅度的升高。雖然一些地緣政治因素,比如說美國和伊朗的衝突以及沙特油井遇襲事件,都讓油價短暫的拉昇,但是這樣的油價上漲都最終成為了短期的影響,而沒有一直延續下來,現在全球經濟下行速度仍然在維持,衰退還沒有出現,因此可以認為油價的持續低迷還沒有看到曙光,未來1~2年之內,油價可能陷入長期的低迷狀態。


諮詢師天生


2019年12月19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發佈的《2020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稱,2019年,在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速明顯下行的背景下,石油需求僅增長90萬桶/日,創2011年以來的新低,布倫特原油均價為64美元/桶。

到2020年,大批新建煉廠的投產和船用燃料油低硫化的趨勢,將拉動世界石油需求增加110-120萬桶/日,略好於2019年。

《報告》指出,儘管油價處於相對低位、資本的撤離抑制了美國頁岩油產量的增速,以及歐佩克等國擴大減產,但巴西、挪威和圭亞那等地的多個油氣項目投產,2020年全球原油市場仍將處於過剩週期裡。

美國頁岩油氣產業的發展,正成為影響各大機構預測的關鍵因素之一。

憑藉著頁岩油氣產業的增長,美國實現了能源獨立,還成為原油淨出口國。在沙特等產油國堅定減產意欲抬升油價的時刻,美國、巴西等國持續增產,持續搶佔市場空間,圭亞那等新油氣區塊的投產,也影響著國際市場的原油供應。這些都將在2020年成為潛在加劇供應過剩的因素。


河南平凡哥


單從數據來看:一是供需充足,二是全球經濟增速緩慢。但是放眼未來,從整個人類文明發展方向來看:環保,新能源是大勢所驅,所是原油下跌空間很大。


娛樂號小


商品價格根本上由供需決定的。原油走入熊市根本上是因為全球原油供應充足,需求預期減少造成的。1月21日,IMF公佈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在報告中,IMF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3%,此前預期為3.4%;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4%,此前為3.6%。地緣政治方面,隨著伊朗和美國緊張局勢降溫,原油前期的上漲勢頭戛然而止。加上IMF的報告影響,市場預期加重了原油下跌走勢。近期,中國爆發的疫情,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來說,更是嚴重打擊。對大宗商品尤其是工業品來說,需求在短期之內大幅下降。原油作為工業社會的血液,自然走熊。原油價格何時止跌回升,取決於中國疫情的發展情況。疫情對社會經濟運行影響很小的時候,原油的需求就回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了。


水刃先生


主要是武漢肺炎讓中國推遲開工開學,道路上車門稀少。石油少了最大的消費者,不跌才怪事。


晟晾


短線看好像供需造成的…事實上一切價格是由資金推動造成的…戰爭恐怕是最大原因…原油只是在大箱型中振盪…六月底完成振盪做底過程…大方向仍看多頭…數據是騙短線投機客的…長線仍會上漲…下半年向上突破


我家天天妞妞


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原油下跌,低點應該不會低於45美金,目前60美金以下的原油都是因為伊朗等國家對外匯極度需求,才低價出售而拉低世界原油價格,美國頁岩油成本要50多美金,沙特財政平衡需要80美金。原油在中東局勢和平之時,價格預期漲到70多美金。


無盡苦行


全球氣溫上升比較嚴重,溫室氣體的影響讓人們越發渴望新能源的替代,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擴大,燃油車的市場會逐漸減小,石油的衍生產品會逐步被替代,需求降低所以人們對原油的未來不看好,就像現在的煤炭一樣會有一天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