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是童年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利于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

朋友讲了她儿子的一件事:

她儿子的老师,在班里问同学:你们的妈妈都希望你们长大以后做什么呀?

同学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当律师,有的讲做医生,有的要去研究古董收藏,有的要做科学家……问到她儿子的时候,她儿子说:“我妈妈说,只要我快乐,我喜欢的正确的事情,都可以做,努力做好就行。”

儿子放学回来给她讲这件事的时候显出很自豪的样子,说,全班只有他的妈妈希望的是儿子快乐。

朋友说,那是因为,她深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真正快乐的时光少之又少。为此,她不希望儿子的童年就早早被压抑了,希望儿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心态以应对未来。

赏识教育,是童年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利于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

01

这不由得引起我们的再次思考:童年教育的本质该是什么?学习成绩的高低吗?多少孩子因为学习成绩的不如意被训斥、责备?多少孩子被剥夺了本该属于童年快乐成长的体验时光?多少孩子透支着自己的童年,提早应对着本该成人时才有的生活的不易?也因此,多少孩子心态紧张、抑郁、自卑,造成人格的不完整,为未来埋下诸多隐患?

李威的爸爸被老师告知:“你孩子的口算,速度比别的同学慢好多。别人5分钟能做50道,他也就做30多道,得多练练啊!”

李威的爸爸觉得很没面子,回家将孩子一顿臭数落:“你怎么这么笨!人家都做完50多道,就你这么慢,你脑子有问题吗?你猪脑子啊?还不快练去!”

孩子被吓得低头躲避,不知所措,忐忑不安地不敢说话,又不知道怎么练更好,他觉得自己很努力了啊,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做的没有别人快。被家长说了笨,那就笨啦,以后知道自己是个笨孩子了,在别人面前就更低下头好了。于是,李威越来越自卑了,唯唯诺诺的,随之而来的,同学越来越不把他当回事。

赏识教育,是童年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利于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

口算真的比别的孩子慢了,就算是事实,但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真的比让孩子失去自信、让孩子没有自尊还重要吗?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不同。学校教育的统一尺寸,总是拿最好标准对接每个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心里要有自己孩子的实际标准。承认孩子的差异,以平和心态对之,立足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保护孩子有一个健康完整的人格,这才是童年教育的根本。

我们应该坦然接受孩子的口算不那么快的事实,也不该不理智地简单训斥完事。

我们可以这样对老师说:“孩子会再努力的。老师多费心,多包涵,多给孩子指导。”

回到家,这样对孩子说:“你很努力了,爸爸妈妈都看到了。现在5分钟能做30多道了,已经有很大进步了,再练练,很快就能做40道了,还会做更多的。”然后和孩子一起练习。不批评,给信心,让孩子明白,能做多少不重要,关键是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努力

。这种不放弃努力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赏识教育,是童年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利于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

02

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诸如: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理想、价值观等)的总和。

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的认知能力的特征、行为动机的特征、情绪反应的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的程度、态度和信仰的体系、道德价值的特征等。

具有完整人格的孩子,他们: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他们更容易获得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具有这种健康心理的孩子,前提自然是具备完整的人格。

赏识教育,是童年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利于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

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人格的形成和人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研究显示,早在出生时,我们的人格特质大约40-50%源于基因。人与人的个别差异从婴儿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有所表现。

在此基础上,人格的变化、提升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达成的。而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影响,会使人格出现很大的明显差异。

香港学者针对“乐观”这一人格特质进行了一个跨文化研究,结果显示,在美国的样本中,年龄越大,会表现出越乐观的趋势;而在中国香港的样本中,则是年龄越大,乐观的程度越低。由此可见文化环境对人格影响的重要。

赏识教育,是童年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利于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

03

长期的亲密关系,会使我们的神经质水平下降,情绪稳定性更强,这是心理学研究的一致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比较高,幸福感较强,那么也会体现出随和、好相处、尽责、不神经质的人格特质。感到幸福的个体,人格更健康,表现出的人格特征也是持续向上的积极状态。

家庭因素中,家庭的经济与政治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和言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俗话说 “有其父必有其子”,就形象地说明了家庭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

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过去的整个生活历程的反映。所以,父母要在先天遗传差异的基础上,充分用好社会文化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通过不断的内化过程而逐渐形成起孩子的良好的人格特征,比如:品德、信仰、良心、自信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而这个形成的最基础的珍贵时期便是孩子的童年教育时期。

赏识教育,是童年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利于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

其中,赏识教育,则是童年教育时期,孩子良好人格形成的最佳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

清代教育家颜元这样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就是说在教育孩子时,数落他的十个错误,不如夸奖他的一个长处。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任何时候,他都期望得到父母的赏识、鼓励与赞美,这对孩子的自信心建立、人格完整的形成十分重要。

《庆余年》里的户部尚书范建之子范思哲,就是因为父亲总是看不到他的长处而经常被训斥,所以每每见到父亲畏缩胆怯。范闲发现了他的计算以及经商长处,给予机会,使其逐渐变化也懂事自信起来。这便是“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效力。

赏识,如催化剂一般,可以调动一个人的潜能,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好父母都会重视这个方法的使用,帮助孩子塑造完整的人格。

鼓励孩子相信自己,使他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力,有高度负责的自律意识,同时用各种方法来教育孩子既不骄傲自满,也不压抑自己,坦然应对生活的一切。尽管这需要花费很多心思与功夫,但终归会获得一个人格完整健康的孩子,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付出的呢?

赏识教育,是童年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利于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