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大山深处的养猪场也会得非洲猪瘟疫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农事斋


为什么在大山深处的养猪场也会得非洲猪瘟疫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非洲猪瘟是接触性传染病,肯定是通过接触把病毒带入场内爆发的。


可以把病毒带入场内的途径:

1、人:员工、采购东西、参加红白喜事。

2、车:销售拉猪车、采购车、私家车、送料车。

3、物:采购的低值、器具。

4、其他:泔水、老鼠、野猪。

春节期间,两家上市公司检测人员请假返场发现50%带毒。

目前非瘟传播主要是拉猪车销售过程带毒,其次是人员进出带毒。

但是其他方面的管控也要加强,防微杜渐,不能有一丝马虎。




防非复养


我也听山区的人说,有的个体独户在大山沟里,人也不出去赶集和买过外面的猪肉回来,开始以为是自家猪得病死的,之前也从来未传染过什么猪瘟,后来才听说是什么州猪瘟。后来又听说其他边远山沟独户也有,开始都以为天气造成的。


霜叶9975


说起非洲猪瘟大家对它都不陌生,并因为它从18年8月份首次进入我国,至今已经有十个多月的时间了。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国扑杀的生猪总数已经达到100万余头。涉事的省份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目前除了台湾,澳门没有疫情报道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先后有疫情报道发生。

根据官方报道,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生的疫情总数已经达到了130余例,在这些疫情的发生所在地,大到存栏量达到7万头以上的超大型养殖场,小到只有一头生猪的散养户。场址的所在地有的是在城市周边,有的在偏远的农村,更有一些是发生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 城市周边的疫情大家都比较好理解,毕竟人员复杂,一些养殖户在麻痹大意之下,就有可能导致疫情流窜入养殖场。

那么在深山老林里的养殖场,基本和外界断绝联系的情况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疫情发生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能在深山老林里养殖的一般多数是黑猪或野猪二代,地处的环境基本上处于半封闭状态,如果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可以尽最大的可能保证养殖场的安全,发生疫情的概率大大的降低。

但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途径非常广,防控的难度非常大,所以这个天然屏障并不是100%安全的。 一些养殖户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比较优越,所以对疫情的防控方面认识不到位,在麻痹大意之下,很容易通过车辆以及自家人员的流动将病毒携带入养殖场。特别是在一些雨天,如果车辆正好经过附近有被抛弃的病死猪的情况下,附近的雨水已经被病毒污染,在车辆经过的时候很容易将病毒沾染在车辆的底部被携带入养殖场,导致疫情的发生。

不管是散养的野猪二代也好,还是林下散养的黑猪也好,在养殖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饲料的补给,才能保证它的正常生长所需,那么在此环节就避免不了饲料运输车辆的流动,如果这些车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同样是具有传播的可能性的。就算是车辆已经完全消毒,但饲料本身是否安全也是一个未知,如果饲料中含有病毒的成分,同样会导致养殖场发病。 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速度快,耐性强,如果城市周边或农村的养殖户在发生疫情后,将病死猪随意抛弃在野外,没有做任何的无害化处理。

那么病毒可以在死猪体内长时间存活,此阶段正巧有野猪经过,是非常容易导致其发病的。野猪的活动范围非常广,一昼夜之间的活动距离会达到十公里以上,所以一旦有某一只野猪感染,排出的粪便以及猪只相互之间的接触,都有可能导致其它种群感染疫情。在野外养殖不管是黑猪也好,还是二代野猪也好,都避免不了和野猪接触,所以通过此环节也可以轻易地导致养殖场发病。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几种传播途径外,非洲猪瘟病毒还可以通过一些宿主进行传播,比如野外最常见的蜱虫,在叮咬过被病毒感染的野猪后,病毒可以在其体内长期的繁衍存活,在流动的过程中,如果再次叮咬到养殖场的生猪,同样会导致疫情的发生。蚊子也如此,非洲猪瘟病毒同样可以在其体内繁衍,在野外如果叮咬过被感染的野猪,同样是会进行疫情的传播。

所以看是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其实还是危机四伏的,如果养殖户不加强管理,平时不能严格按照防控防疫要求去操作,是很容易导致疫情发生的。 所以对比之下,比城市里面的养殖户有一定的优势,但又并不是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疫情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里也提醒广大的养殖户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存在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否则很容易因此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农事一锅烩


为什么在大山深处的养猪场也会得非洲猪瘟疫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而且这种病毒只传染猪,包括家猪和野猪,这种病毒不论养殖规模大小,无论猪只饲养环境如何,只要非洲猪瘟病毒能够接触到猪,就会导致猪只发病。

大山深处的养猪场相比其它猪场有一些优势:

1.环境相对好一些。比如空气会清新一些,比较安静。

2.人员相对会少一些,不比其它闹市地区的人员多,所以更有利于做人员的管控。

3.养猪场也会少一些,毕竟在深山养猪,各方面的交通不会很方便,所以在那里建猪场也会少,在防控传染病方面会更有利。

但是在深山养猪也同样会染上非洲猪瘟:

1.虽然人员相应少,但是同样会存在人员请假,进出场区的这种可能,只要某一点没有做到位,就会有病毒突破防线,进入到猪场,导致猪只发病。

2.猪场运行需要的饲料,需要通过外界运入,即便是在自己在场里配料,一些饲料原料,同样需要从外界运入,车辆以及外界人员的接触,也会有机会导致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到场区。

3.卖猪车。猪场的猪只出售,同样需要经过车辆运输,外部的车辆也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也是最大的一个传染途径,平时在卖猪的过程中,也有机会将非洲猪瘟病毒传进猪场来。

您好!我是兽医小卢,是一名执业兽医师,平时大家在养殖方面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私信我,相互交流,服务三农,立足养殖,有喜欢养殖的朋友也可以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养殖资讯,实用的养殖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兽医小卢


为什么大山深处会得猪瘟疫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年,农户们谈瘟色变,严重猪瘟蔓延也让农户圈里空空,损失巨大。


非洲猪瘟主要从欧洲各国引进国内,是经过那些走私偷越国境或海上运输。加上我国与国外贸易频繁,而国际运输途径要经我国20多个城市,旅客携带有熟制类病毒的猪肉出境也存在风险。随着非洲猪瘟迅速定殖蔓延和扩散,通过野猪传入的风险也极大。

笔者提到这个问题确实让人深思,坐在大山深处,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没有繁华热闹的街道,基本上与外界隔绝。这东西真有无孔不入神通广大吗?其实不然,最主要是有几个方面造成:

一、空气传播

有些人认为,非洲猪瘟主要由空气传播。大家都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抓不着的气体。如果真是空气传播,那传播速度之快,根本让人无法察觉,也无法控制风速转向,任其四处乱游。

二、接触性和间接性接触传播

自从非洲猪瘟爆发,人们对猪瘟恐慌不压于发生7级地震,但慢慢对猪瘟有一定理性认识。非洲猪瘟存在与地域有普遍差异。但有的也认为,关于猪瘟传播方式是经过直接性接触和间接性接触传播。



首先,我们要对猪瘟有一定了解和认识,经研究发现证明,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大颗粒病毒,在没有尘埃与介质的情况下很难通过空气传播。健康猪群通过黏膜进行接触性传播,继而扩散周身血液。而肌肉病毒的猪可以直接在血液中检测到病毒。

其主要为接触性接触的病毒,在淋巴结吞噬大量细胞,只要血液出现病毒,逐渐扩散到咽喉聚集。人们检测方式通常取鼻腔和口腔黏液作样品诊断。

从以上总结分析和判断,非洲猪瘟主要传播途径,应该是接触性通过黏膜液传播方式可能性大,而空气传播的方式可能性较小。

如果大山深处发生猪瘟。也许是当地村民在街上不小心买到带病毒猪瘟的猪肉,从而引起当地猪瘟病毒感染流行。


突破乌江


非洲猪瘟从去年首次传入我国以来,对养猪业造成极大损失,全国各地先后都出现非瘟疫情,特别是北方地区更为严重,云南属于高原地区,紫外线强,在很久前,非典流行全国时,云南安然无恙。在接到北方非瘟疫情后,各地开始严加防范非瘟传入,但遗憾的是,在提前预防,拥有独特地理条件的云南,偏远山区同样也发现小范围非瘟。

非瘟为荚膜病毒,起源于非洲,在俄罗斯流行20年之久,目前没有疫苗接种预防,这次非瘟对养猪业造成极大损失,特别是北方地区,山区、散户稍微好一点,到现在为止,据说河南、山东两地猪场猪只,损失超过70%,包括清场损失。

任何疫病都是按照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动物这个流程来的,以云南为例,海拔高、紫外线强,本身就是抵御细菌病毒的天然屏障,但在云南的山区同样还是出现非瘟问题,绝大多数的原因要从传染源和传染途径两个方面去逐个考虑,排查。



非洲猪瘟的传染途径非常多,现在猪场对生物安全的所有具体操作流程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和认知程度。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应该从引种进猪的猪场、进出猪场的饲料运输车辆、本场员工进出猪场这三点进行具体落实保障。


和山东一位长期服务大型猪场的朋友聊天,说起一个猪场在防控非瘟时做得非常严谨,但后来还是出现了非瘟,他们怎么也想不通,然后从各个细节去排查,饮水、消毒等等,后来从监控发现在严控期间本厂员工翻墙出去。无论是回家还是出去吃饭,这很容易把非瘟病毒带回猪场。

非瘟期间,大家对生物安全已经做得非常周密而谨慎,但百密一疏,特别注意上述提到的三个关键点细节,除此以外,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增强猪只免疫力,在保证猪只基本营养需求外,添加可以抵抗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和对非瘟病毒有一定抵抗、延缓发病的添加剂。



非瘟病毒传染渠道多、传染性强、致死率是百分之百,目前没有非瘟疫苗可预防,也没有绝对作用的药品添加剂可控制。无论是在平原,还是深山老林养猪都不可掉以轻心,养猪不易,且行且珍惜!


草木七舍


“防不胜防”,可以说是当前养殖户对非洲猪瘟卫生防疫问题的理解,看到这个问题脑海中想起了前期的一次通告,2019年2月24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一养殖场中招非洲猪瘟,该养殖场是养殖野猪,存栏量为222头,发病222头,死210头,可以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非常明显。

该养殖场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它所处的环境,处于大兴安岭腹地,方圆60公里内没有生猪养殖,但就是这样自然条件优越的养殖场,同样中招了非洲猪瘟,当时消息出来时,让不少养殖户感到不可思议,更是让养殖户意识到非洲猪瘟防疫形势到严峻性。为什么在大山深处的养殖场也会中招非洲猪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养殖场进出活动的人员、车辆、使用工具等

在非洲猪瘟防疫过程中,比较难控制的就是人员的流动性,因为人的活动范围比较大,随意性比较强,在目前的情况下,养殖、屠宰等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所以其中潜在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大山深处的养殖场,无论是养殖野猪还是家猪,都需要人去管理养殖场,如果在非洲猪瘟防疫方面没有太重视人的因素,那么防疫结果是会打折扣的,进出时需要进行全面的消毒,包括人穿着的衣服,进出的车辆、使用的工具等,要在最外层把病毒隔绝起来,一旦相关措施落实不到位,那么就容易中招非洲猪瘟。关于人员方面,有个比较隐蔽的途径,比如进出养殖场的人在外面吃了猪肉,而该猪肉又是中招非洲猪瘟或者潜伏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的,虽然对人体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其潜伏的病毒却对家猪、野猪影响很大,回到养殖场活动时,病毒可能排泄出来,通过其他途径使得养殖场中招非洲猪瘟。

二、养殖场的饲料,是非洲猪瘟防疫过程中重点要注意的环节

养殖场建在大山深处,看似与外界隔离开了,有一定的环境优势,但实际上其防疫压力一样不小,因为非洲猪瘟病毒实在太厉害了,可以说有点防不胜防。对于大部分养殖户来说,有个难点就是猪饲料方面,长期养猪饲料备货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个环节很多养殖户无法辨别是否潜伏有非洲猪瘟病毒,人员、车辆进出时进行消毒,现在基本上是常识,养殖户也容易落实。可针对于饲料问题,相信不少养殖户是无能为力的,玉米、豆粕等饲料中如果有非洲猪瘟病毒,给猪吃了后毫无疑问中招非洲猪瘟的概率很大,而且还很难发现。在整个防疫过程中,个人认为猪饲料问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毕竟它是与猪关联最大的,养殖家猪或者野猪,都离不开猪饲料,只有确保猪饲料的绝对安全,才能保障养殖场的相对安全。



三、养殖场周边的蚊虫、苍蝇、水源等传播介质

在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中,一些常见的传播途径现在基本上都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别人犯过的错误也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可有些地方是养殖户难以把控的,比如养殖场周边的蚊虫、苍蝇、水源等。如果该蚊虫在中招非洲猪瘟的猪上叮咬过,大概率会携带有非洲猪瘟病毒,再飞到大山深处的养殖场,与里面的猪有一定的接触,不知不觉就可能感染上了非洲猪瘟,而其中传播的介质就是蚊虫、苍蝇等。所以在卫生防疫方面,保持养殖场干净卫生是必要条件,得想办法把蚊虫、苍蝇等隔绝开,里面不出现蚊虫、苍蝇等,同时外面的蚊虫、苍蝇不能进养殖场。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水源,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肯定是离不开水的,如果水中含有非洲猪瘟病毒,那么也很容易中招。

四、补栏时猪仔可能本身携带非洲猪瘟病毒

对养殖户来说,养猪是离不开猪仔的,再大的猪也是从猪仔慢慢长大的,目前猪仔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养母猪进行自繁,另一方面是通过购买外面的猪仔。如果想长期在养猪行业有所作为,适当补栏是必不可少的,在补栏过程中,猪仔的来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自家养殖场里的母猪繁育出来的,相对可控些,但如果是从外面购买来的猪仔,那就不好说了。一旦猪仔本身携带有非洲猪瘟病毒,那么无疑是引入了不可控的因素,由于非洲猪瘟本身有一定的潜伏期,猪仔感染该病毒时,前期可能并没有表现出相关明显症状,通过肉眼观察很难发现,等补栏引入时,出现了相关症状,到那时就已经晚了,所以养殖户在补栏时,也得了解清楚猪仔的来源,对于来路不明的一律不引入,同时还应及时进行上报,让上面来查清来源。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可能携带有非洲猪瘟病毒,一旦少数猪感染了,那么整个养殖场都得遭殃。当前生猪价格稳步上行,多地生猪价格突破8元/斤,正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后期生猪价格大概率会逐步走高,突破10元/斤也正常,养殖收益也在逐步改善。但养殖户补栏情况却不理想,原因就是担心中招非洲猪瘟,一旦中招了,意味着前期的付出将难有回报,损失会比较大。个人认为在相关疫苗未投入使用之前,养殖户时刻得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跟风养殖,卫生防疫方面的相关投入也得重视,形成综合方面的防疫体系。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大山深处的养殖场也会中招非洲猪瘟,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微尘微视界


为什么在大山深处的养猪场也会得非洲猪瘟疫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国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出现东北地区首列发生非洲猪瘟以来,快速在我国蔓延,给我国生猪生产带来很大的打击,很多养殖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养殖户说我们的猪在大山里面,没有跟外界来往养猪场来往,怎么也会得非洲猪瘟呢?


非洲猪瘟是不和别的病毒性疾病并进行传播的,它有各种各样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播,有的养猪户也进行了防控,但是就没有把细节做到位,,它可以通过非洲的病毒就是鸟类带到全世界的,怎么说呢,它就可以让,天上飞的,路上走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不管你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是非洲猪瘟,你没有进行防疫防控,就有机会感染病毒,有的养猪户,预防做得很到位。海陆空消毒无一死角。

2,前面做好了消毒和防疫工作,这还不够,非洲猪瘟还可以通过玉米豆粕等饲料进入大山里的养猪场,是需要饲料来喂的,而饲料却是通过玉米,豆粕,麦粕等一系列饵料加工的,是不是要运输工具呢,那么运输工具也可以携带病毒传播,带到大山深处的养猪场。



3,有的养殖户认为,饲料可以传播病毒,交通工具也能传播病毒,那么我不去买饲料,我的交通工具,就没有的病毒了,我去倒酒店饭店,酒楼的剩饭剩菜来喂猪,这样多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了,可能是没有传染源 ,但是也别忘了很多蔬菜和肉类。也是大部分是进口。所以说只要养殖猪的。一旦上了规模,就避免不了和外界接触联系,所以大山再深也躲不过。


很多养猪户认为自己的猪场在大山深处,和别的猪场相隔很远,猪比较安全的,非洲猪瘟病毒来不了,有一种这样侥幸的心理,只要一旦和外界有接触,就会给自己的猪场带来传染的可能性,大山深处的养猪场现在做的事,需要也和一般的养猪场一样,科学消毒,等措施来杜绝非洲猪瘟的病毒传染。


荆楚阳哥


人医医人,兽医医人类。 关注兽医发展,维护民众健康。

非洲猪瘟起源于非洲,自首例报道至今已近百年历史,虽说还没有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但随着认识深入,接触性传播的特点让我们感觉他无法传的那么快,处于深山内的猪场人少猪稀、病毒望尘莫及,但事实证明,自2018年8月份该病传入中国以后,短短半年时间长江南北、大河上下无一逃过该病的魔爪,全国已经沦陷。处于大山深处的猪场虽说总体状况好于平均值,但部分猪场也遭受了沉重的损失,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有天灾也有人祸。

大面积的非洲猪瘟发病属于天灾,想要独善其身太难,就发病规律来讲,各地的发病情况差异还是蛮大的,部分地方在非洲猪瘟发病敏感期还能划出无疫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就拿深山中的猪场来讲,由于山峦叠嶂、绿树成荫、水静风轻形成了天然的防护屏障,加上周边饲养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等较少,确实发病率偏低,但也不是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毕竟引种卖猪、生产必需品(饲料、疫苗、兽药等)购入、日常生活社交往来也都给病毒带来了机会,深山中的猪场发病这方面原因占据了主要位置,实属人祸。

2 不速之客。

家养猪不是非洲猪瘟的唯一攻击目标,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就是野猪,这也是深山中猪场特有的、必须面对的潜在威胁。病毒感染野猪,或死亡、或带毒,都给非洲猪瘟病毒以维持生命和扩增数量提供了机会,虽说这些因素不能与猪场中的猪直接接触,但在周边被病毒污染的情况下,短距离的气溶胶、生物传播媒介都能把病毒带入猪场,持续小剂量的感染比较大剂量一次性感染对猪场的危害更加严重。

3 疏忽的养殖管理。

深山中的猪场依靠天然优势,病原不易传入,发生疫情的几率比较低,往往会轻视猪场的管理工作,当病原初步传入时没有及时消毒杀灭,人员物品流动部分猪开始感染,如果对显现症状猪或少量死亡猪忽视,当病原进一步扩散时,疫情已经发生。


唠男养殖慧


不请自来!

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那么,若问自然屏障相对较好的深山老林养猪场,为什么也会染上非洲猪瘟病毒呢?我想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场主他本人最为清楚了。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咱们还是先从非洲猪瘟疫情是如何发生的说起吧!



我们知道,疫病的传染有三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动物,三者缺一不可。

首先,对于非洲猪瘟来说,猪和野猪是非洲猪瘟的易感动物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次,就目前而言,已被查明我,国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途径:即一是通过接触或采食受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物品而经口传染;二是通过昆虫吸血而传染;三是短距离内的经空气传播等。



最后,我们再来看此病的传染源,听我介绍完传染源,您就有可能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对于非洲猪瘟而言,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这一点想必大家都认可。其实,除此之外,它还有众多潜在的传染源(也可称其为隐藏着的传染源),而这些潜在的传染源,往往是该病的主要传播者,但却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那么,具体都有哪些呢?分别如下:


1、 泔水,也称为潲水,如果泔水中含有非洲猪瘟病毒,就有可能传播疾病;

2、 来自疫区的冻肉、内脏、污染的火腿肠等肉制品以及其他猪副产品;

3、污染的河水、地表水;

4、携带病毒的野猪;

5、运猪车、饲料车等来访车辆;

6、被污染的血浆蛋白粉、肉骨粉等饲料原料;

7、 员工、销售等来访人员;

8、 钝缘软蜱寄生虫传播;

9、 沾染了病毒的鼠类、飞鸟;

10、 沾染了病毒的生活品、邮寄品等等。


看了这些因素,您还觉得您的场固若金汤吗?其实,对处于深山老林里的养猪场,看似与世隔绝,但只要有人类和动物们的活动,就有可能使疫病得以传播,如带毒野猪的光顾,携带病毒的飞鸟活动,采食了来历不明的餐厨剩余物,以及含有猪血浆的饲料等等,都有可能让猪群感染该病。所以,此时场主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回忆一下,看究竟是那一环节出了问题,以便日后很好的指导生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