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關係中,弱勢群體是醫生還是病人?

就是不要你


醫患之間,本應是團結合作,共同去戰勝疾病的戰友。醫生是靠優良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病人是靠樂觀的心態和積極的配合。所以,彼此不能用強勢、弱勢來簡單界定。

但在現實中,對疾病的治療,醫生是內行,患者是外行;醫生可作決定,患者只能接受(或後果自負地不接受)。醫生對疾病的診治畢竟處於主導地位,患者是把生命託付給醫生、把治好疾病寄希望於醫生的。只要醫生認真負責、盡心盡力地做了,患者及其家屬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對責任心強、醫療水平高的醫生,是會深懷感激之情的。有些醫生之所以成為名醫,正因為是有被他診治過的患者及其家屬,逢人便口口相傳而出名的。所以,作為一個醫生,真正做到“醫者仁心,敬畏生命,救死扶傷,服務人民“是非常重要的。像吳孟超、鍾南山等這樣的好醫生,人民群眾是太需要了。

醫生95%以上是好的和比較好的,他們是一心一意想幫助患者治好疾病、解除痛苦的。即使有的醫術還不夠高超,但是能盡心竭力的,這是主流。但也不排除個別少數醫生的醫德醫術是均不盡人意的。數年前,我妹夫在廠裡被人無意相撞,仰天倒在水泥地上,且後腦勺著地。廠醫立即把他送到我市最好的三甲醫院。急診室一名年輕醫生讓他去做CT,結果認為是腦震盪,讓他在急診室觀察一晚,就讓我妹妹同他回家。誰知當晚我妹夫劇烈頭痛、嘔吐,第二天一早便又送往該醫院,到了醫院又做CT,發現是嚴重腦出血,立即送進重症監護室。我妹妹這時才立即給我打電話,我趕到醫院,找到該醫院副院長、腦外科X主任。Ⅹ主任到重症監護室看了病人和CT報告,跑出來對我說:”你們怎麼不把病人早點送來,現在有點來不及了。"我說:“病人前天撞倒後立即送到你們醫院急診了,急診室醫生讓他觀察一晚便要我妹妹同他回去了。”X主任遺憾地告訴我,病人馬上送到醫院急診做一次C丅,不一定能查到問題,必須每過幾個小時再做一次,便可以作正確診斷了,年輕醫生太沒經驗了。於是他立即跑回重症監護室,用最好的藥和最大的努力進行掄救,但已迴天乏力,我身強體壯的妹夫,在不到3天時間內,40多歲的年輕生命便沒有了。我可憐而善良的妺妹,沒有爭沒有吵,面對這樣的現實,只得認命了,只得憑一己之力,把孩子慢慢拉扯大。根據X主任的判斷,事實非常清楚,如果急診室的醫生經驗豐富一些,或者責任心強一些,我妹夫是完全可以掄救過來的,至少可以保住一條命。

在這件事中,我也保持了剋制。當時作為市人民代表的我,曾向市衛生主管部門建議:醫院急診室,一定每天要安排一名經驗豐富的醫生值班;醫院一定要加強對醫生的醫德醫風教育,把沒有責任心的醫生要堅決排除在醫院門外。


玉堂行佛人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中,除了老弱病殘之外,不存在弱勢群體,更不存在以身份為標誌的弱勢群體,只有在道德崩潰,信仰癱塌,價值觀紊亂的社會才會出現真正的弱勢群體。

在這樣的社會中,任何人都可以憑藉自己的職業優勢,成為強勢群體,其它人在面對他們時都是弱勢群體,在醫生面前,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腰纏萬貫的大佬,都是弱勢強體,在賣面的面前,無論是房產大佬,還是引車賣漿者都是弱勢群體,在老師面前,無論學生家長是老闆,還是農民,也都是弱勢群體。

強勢者可以憑藉自己的職業優勢,來為自己謀取利益,他們可久把弱者群體當做任意宰割的羔羊,賣醋的可以欺騙賣醬油的,種菜的通常不吃自己種的菜,賣肉的可以將不好的肉賣給賣面的,醫生可以為教師治病,但醫生的孩子也要上學,醫生和教師也都要吃肉,於是所有人都生活煉獄之中。

只有重建道德和信仰,以及良好的價值觀,讓所有的人都能各安其位,讓所有的人都能遵守職業道德,改變金錢萬能的價值導向,才能讓人與人之間產生基本的信任,有了這種信任就不會再有強弱之分。


沉醉的文人


在醫患關係中,弱勢群體當然是患者了,不用爭論。生命是最重要的了,誰有病不想求爺爺告奶奶託關係找個好醫生把病看好。現在每一個病人都知道有些病是治不了的,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極端的病人去暴力傷害醫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互相的信任。造成醫患之間互不信任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醫院過度商業化。現在病人去看病心裡都有疑惑,花這麼多錢都是應該的嗎?最不應該商業化的就是教育和醫療。是時候該改變了!


在路上luuu


本來就沒有啥強弱之分,細緻入微的年代,親如一家的關係,啥強不強的,都好的如鄰居,如自己家人…患者尊敬醫生如神靈,怎麼會出現強弱…

最近這幾十年,開始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住院已經成了非常可怕的事兒啦,必須住夠多少天,不然不讓出院…必須做各項檢查,哪怕是你剛做過…錢在醫院已經不值錢,騙醫療保險的錢,已經不是秘密了,公開的讓人無奈…

好的大夫還有,也還有人為他們為自己喊冤,患者呢?冤不冤呢?

我厭惡病人家屬打醫生,可當我錢沒帶夠,醫生無動於衷…母親死了…我真的想上去掐死那個女醫生。幾個月後,該醫院請我幫忙,我對院長講了這個真實的過程。他說:最瞎的醫生讓你遇上了……二十多年了,這一幕誰能讓我遺忘?

醫患關係的緊張,賴誰呀?


洛陽車人


醫患糾紛中,醫生是弱勢群體。

汽車撞了人,無論什麼原因,駕車人是弱勢一方。

很多人認為自己花了大量醫藥費,病治不好,甚至走了人,就是醫生的責任。

很多人不瞭解,現在雖有先進設備,但不能百分之百判斷準確,就是世界頂級醫院也辦不到。

醫患關係最讓人詬病的是醫藥費太高。一個心臟起搏器數萬元,可以買IO檯筆記本,或者1O臺5O寸高清電視。一個牙齒千多,甚至上萬元。

可以肯定地說很多器材成本遠低於醫院開出的價格。

也承認醫生的技能也是價值,也應在費用中體現。但也不能高得太離譜。

遍地都是牙科診所,價值法則決定其存在,利潤太高了!

有些疾病屬於不治之症,醫生要明確告知家屬。該放棄治療的就應放棄。該保守治療的,就不要大量用藥。

普及醫學知識很有必要,可以有效減少醫患糾紛。

安樂死是文明進步的表現,應該大力提倡。


辛福先


我只知道,醫生說要多少錢,患者就得掏多少錢,不然不給你治。掏再多的錢也會讓患者走著進來,躺著出去。患者治死了,斷氣的時候讓你出院,因為患者親人已經簽過字畫過押!千萬別找醫院的責任,因為那樣就違反犯了法律,也許會坐牢。所以最好還是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少去醫院任人宰割。你們說到底誰是弱者?


籠池鳥魚


毫無疑問:病人,這是常識。信息不對稱、資源不掌握、病情不瞭解,更重要的是,病人天生就是弱者。


鳥瞰之憶


因為沒送紅包、,患了垂體瘤、,到瑞金醫院做手朮時把我分泌激素的功能全部搞掉,害得我每天服二種激素藥,終身服藥。象這樣醫生是否弱勢群體???


363876


進了醫院,病人就是隻認人宰割了綿羊,剪毛,就剪毛,搧蛋就搧蛋。醫院說了算,鈔票任他們算。病人,醫院誰強,誰弱,我們不變來評判。


遠宏232


病人,己體會,在醫院手術過程中被加500元麻醉連家屬都不知情,(原全麻700元),天曉得醫師加了沒?2009年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