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暫無明確療法”協和專家解讀第五版新冠診療指南

補充“暫無明確療法”協和專家解讀第五版新冠診療指南

2月3日,國家衛健委發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指南(試行第五版),相較於第四版,新版指南補充了“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刪除了“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後病情較重,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等內容。該如何理解新版指南中與公眾相關的內容,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教授、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在讀博士林鈴做了解讀。

●傳染源

第五版指南補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解讀:此處提到的無症狀感染者並不是某些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後永遠不出現症狀,成為行走的隱匿帶毒者,而是指感染者在出現症狀前的潛伏期也有可能傳播病毒。近期即將出現返程潮,所有民眾在返回工作地點後,建議居家隔離一個星期,並於返程途中做好個人防護。

●易感人群

第五版指南刪除:“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後病情較重,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保留:“人群普遍易感。”

解讀:對於一個既往未在人類中出現並流行的病毒來說,人體內並沒有針對該病毒的特異性免疫,人體只有在接觸之後才可能產生諸如抗體、特異性細胞毒細胞等針對該病毒的免疫,所以新冠病毒是人群普遍易感的。就像我們每個人出生後都接種乙肝疫苗一樣,這屬於被動免疫,當體內有保護性抗體的時候,未感染者接觸乙肝病毒就不會感染。

●臨床表現

第五版指南在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基礎上補充:“咽痛”可為少數患者的伴隨症狀。

解讀:指南中提到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表現為發熱、發力、乾咳。如果個人出現發熱,並伴有流涕、鼻塞、咽痛,也不要過於擔心自己是否被感染了新冠病毒,這種情況多數是普通流感病毒感染。首先可自我回憶近期的流行病學史(如在高發地區是否與發熱的患者接觸過,或在人流密集地有無個人防護等),其次結合年齡和基礎疾病進行判斷,如果無基礎疾病的年輕人,建議自行在家休息並於體溫超過38.3℃時口服退熱藥治療。

第五版指南首次補充:“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或可加用利巴韋林注射液。”並強調:“要注意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相關腹瀉、噁心、嘔吐、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同時要注意和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

解讀:在新版指南中,各方專家統一了一個明確的意見,就是目前針對新冠肺炎暫時沒有明確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對於近期網傳雙黃連、克力芝(即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瑞德西韋等藥物均未在臨床中開展試驗研究,其有效性仍待確認,民眾千萬不要擅自囤藥或服藥。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