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给李鸿章“文正”谥号

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叫谥号,中国人有“重死轻生”的文化传统,对于死后的名声非常重视。因此,当一个人死后,要“盖棺论定”,对他的一生进行总结评价。谥号,就是这种总结评价的简洁概括。

据有关学者考证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在当前史学界得到广泛认同。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即周厉王因为暴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被谥为"厉",自此以后产生了"恶谥"

谥号有等级之分。对于文臣来说,最高等级的谥号是“文正”。正因为“文正”是一种极高的荣誉,统治者很少将这个谥号赐予给大臣。明朝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在即将去世之际,得知自己死后将得到“文正”谥号,竟然喜极而泣。清朝在近300年时间里,总共只发出了8个“文正”谥号,分别是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除“文正”外就要数“文忠”了,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李鸿章死后被清政府追赠为太傅,谥号文忠。

为什么不给李鸿章“文正”谥号

虽然李鸿章得以跻身晚清四大名臣,是同治中兴的最大功臣,但他一系列的努力并没有带领清朝真正摆脱内忧外患,尤其是甲午战争一败,基本葬送了清朝的国运,也葬送了李鸿章之前所有的努力。放在今人的视角看,李鸿章对中国的近代化居功至伟,但以时人看来,他所有的功劳都是只开花不结果。

尽管李鸿章对慈禧极尽所能事之,然由他签署的一系列辱没祖宗的条约,让有良知国人所不耻。慈禧也不会去冒天下人不韪,用皇权去做赌的,强行授予文人最高谥号“文正”的。无论后人如何评价李鸿章:有认为李鸿章尽所能拖延大清晚灭亡几十年,是忠臣,功臣;也有认为李鸿章让大清提前覆灭等等。

不管怎样都不能否认李鸿章的历史地位,其“文忠”的谥号已经很高了。

大家是如何认为的呢?欢迎大家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