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香菱学诗为什么不找文学修养不输林黛玉的薛宝钗,跑去找清高的林黛玉?

陶欲染


香菱学诗是先找的薛宝钗,只是宝钗没有答应。

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也不必特意告诉他们说搬进园来。若有提起因由,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这点宝钗并没有做错。

其一.宝钗居住在大观园里已经是亲戚情份,若带个人进来,是要同主人先请安问好的,这是礼数。

其二.那些话都是推脱之词,宝钗真的不想教香菱学诗。在宝钗眼里,香菱不过就是买来的一个小丫头,作诗,不是她分内之事。如鸳鸯、袭人、紫鹃、莺儿等都不学作诗,那香菱便不该起这个念头。

其三.香菱虽开了脸,明放在薛蟠屋里。可她和平儿一样,不过是有些脸面罢了。她的本份也该像平儿一样,在伺候主人的同时,帮着照管下家务,那才是香菱的职责。

其四.诗情画意,诗中自有无限情深,诗中自有缠绵悱恻,诗中自有百转千回,诗中自有柔情万种。在宝钗眼里,香菱呆呆笨笨地做个小妾便好,若真因为作诗移了情性,反而难以管教。

这些都是宝钗不教香菱作诗的理由,看上去全都冠冕堂皇,一本正经。可骨子里只因为一件事,香菱是下人,沒有理由可以像主人一样识字学作诗。

宝钗的安分随时是对长辈的,宝钗的典雅平和是对姑娘们的。

对不相干的人,宝钗冷得异常。她可以说金钏儿之死不过是个糊涂人;也可以对救过她哥哥性命的柳湘莲出走无动于衷,只关心自家仆人该请一请了,别失了礼数。

想着香菱也能明白,学诗这件事,求自家宝姑娘是不行的。

这香菱还真有几分呆气,自家主人已经委婉地提出了不同意她学作诗这件事情,可她还是对黛玉提出了想学作诗的请求。

这黛玉,原也是有几分呆气的,直接就答应了。

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黛玉对香菱进大观园来住是欢喜的。香菱寻黛玉学作诗也是有选择的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了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

没选李纨,没选探春,香菱直找了林黛玉。是对她才华的钦佩?是因她魅力的吸引?是对她为人的信任?也许这三者都有。

香菱和黛玉身上都保留了为人的纯真,这份纯真让她们为人不太圆融。在贾府有些吃亏。可也是这份纯真令他们惺惺相惜。

黛玉是清高的,可也是热情的。那份心底的纯真令她看重爱情,亲情,友情。

黛玉对宝玉是爱情,对宝钗是亲情,对香菱就是友情。

黛玉给了香菱一份建立在共同爱好之上的一友情。这份友情是平等的。这份友情,香菱此生难寻第二。

黛玉这老师当得认真:

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

首先,黛玉给香菱建立信心,说作诗不难。然后讲解诗的要领,深入浅出。非常明白。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走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接着,黛玉为香菱讲明格调规矩不那么重要,只要词句新奇为上,"不以词害意。"

因香菱喜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觉得有趣。

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之后,黛玉为香菱指出学诗的方向,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时间,为香菱选好参考书。

黛玉还会常常听香菱论诗。

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诗由景入情,几分诗意已经悄悄地走入了香菱的心底。

黛玉对香菱的考试诗《月》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众人看了都说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也许这些姑娘们只看到了新巧,她们是否能看到香菱想说又无法说出口的话?

"我的家在何处,有家才能团圆呀……"

黛玉这老师当得多好!整个为香菱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可这究竟是对还是错……


薇薇polly


你好,我是国风,关于这个问题,只用一句话来回答你!

你以为宝钗是好相与的吗?



虽然薛宝钗表面上没有对香菱有什么不敬之处,但在薛宝钗眼里,香菱不过是他们家的一个丫头,最多因为薛大傻子的关系,地位上比别的丫头高一些。但也越不过奴才的坎儿就此成为主子。只怕在他心里,最香菱的情份还赶不上常年伺候自己的莺儿!


以英莲的人生经历,看眼色过日子是她的基本,这里面的道道她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不会越礼而为!

同样,香菱通过平常的观察,已经非常清楚林黛玉的为人,深知她傲人而怜下,清高而不轻贱,亲人而不弃人。所以,才会拜托林黛玉这些事情。


倘若她拜托薛宝钗。以薛宝钗的性情,谁知他会不会来一句:一个低等的下人,还想学这些高雅的玩意儿?是不要脸呢?还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但林黛玉绝对不会这么看人,在林黛玉的心里。天下人皆一般为人,只有人兽之分,没有贵贱异同。所以不会瞧不起生平可怜的香菱!


国风1974


香菱是薛蟠的妾,薛蟠被柳湘莲胖揍,为了遮羞做生意去了,香菱便被薛宝钗要去做伴,香菱原是十分羡慕大观园中的雅趣雅意,这一进大观园也算是称了心意。




香菱进大观园,本是抱着学诗的目的,她想请教的第一个老师便是薛宝钗,但是,当香菱说出请薛宝钗趁着这个工夫,教给她作诗时,被宝钗婉拒了:

“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也不必特意告诉他们说搬进园来。若有提起因由,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正因为薛宝钗拒绝了香菱,香菱在见过众人之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时,她便到潇湘馆去寻林黛玉,并且请求黛玉好歹教给她作诗,而黛玉也非常支持,并且开玩笑地要香菱拜她作师,答应教香菱作诗。当香菱担心黛玉会腻烦时,黛玉却安慰说:

“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从香菱学诗一诗,我们可以看出宝钗的外热内冷与黛玉的外冷内热的不同的性格特点。


萍风竹雨123


员外看小陶认同了第一答主的观点,想是心中已有了答案,本不想多说,但今天在红学上打了一圈儿,话有点多,就有点收不住的感觉,啰嗦几句。

《红楼梦》主题很重要,若认同这位答主的论点,是钗黛的争胜负,无疑是讲红楼是一场爱情保卫战,那也太狭隘了。

员外一贯坚持红学金丹论主题,香菱学诗表面是学诗,内在却是学丹道,你看学了一大顿诗,就为了引出那三首《咏月诗》,咏月是假,咏丹是真,有机会员外给红迷们解解那三首,那可称为丹髓诗,不懂丹道的人,哪能知道其中的意思?

那么香菱为什么不跟宝钗学?而跟黛玉学呢?员外以五形来略说一下,宝钗为金象,黛玉为木象,这个没疑问吧,香菱也为金,丹道是以金配木,所谓金公木母也,哪有以金配金的道理!金木相配以后,就炼出金丹,也就是香菱所咏之月。《红楼梦》中讲香菱写诗都写呆了,写诗能那样吗?这明显是讲丹道呀!哈哈,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员外以前解过香菱学诗的这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讲是丹道,很多人不懂攻击我,真是"不知腐鼠成滋味,猜疑鹓雏竟未休",无可奈何,只能一笑了之。


十八员外


书中说了呀,薛宝钗不主张女孩子做这些事情,关于女生,她的思想基本上就是那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

薛宝钗她反对女孩子读太多的书,不然会移了性情、变了德行,而应该把心思放在自己该做的正事上,也就是嫁人生孩子、做一些针黹女红。

至于女孩子学读书作诗,因为她没办法明确否定,所以只好采取轻描淡写的态度,借以委婉地表达否定之意,实际上,我认为,还是以此来设法突出她自己胜过林黛玉,因为后者偏偏就是在这种“才情”上是她无法超越的。


TeaC


看过红楼的人都知道是香菱先求教宝钗教她做诗,宝钗不愿意教香菱还说她得陇望蜀,意思是你一个侍妾能跟我住进大观园就不错了还要学做诗?香菱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去找黛玉,黛玉不嫌气香菱的身份教她做诗了,从这一点来看黛玉比宝钗强,香菱会做诗后宝钗又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诗呆子。


Dami3


宝钗对香菱学作诗是反对的。对黛玉湘云教香菱都有微词,她当然不会教香菱,香菱也无法向她学。


风林559


因为薛宝钗不好吃!薛宝钗是掌管权利的厉害角色!下面的人没有吃的!自然跟整天哭啼的林黛玉了!林黛玉只懂哭啊!我不是林黛玉!林黛玉好吃!你们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