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百姓的防“疫”兵——记峡山区一位社区书记的一天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峡山区郑公街道党员干部自上而下高度重视,许多人自愿放弃了假期休息时间和陪伴家人团聚的时刻,不惧风险,勇敢担当,从街道党委到基层村党组织,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郑公,捍卫着自己的家园,郑公社区党总支书记宿增田就是其中一员。

早上8点30分,是街道工作人员统一上班的时间。而此时,宿增田已经到中岭村转了一圈,——他要保证在这个特殊时期辖区各村集贸市场一切经营活动全部停止,除了提前通知到位外,还要在个别不听劝告的小商贩到来之前组织人员设置警示标志,并对已经到场的小商贩发放通知进行劝返。8点他返回到街道办事处,在门卫处经过一系列的消毒和仔细清洗后,到伙房领取盒饭,早饭他只用6分钟的时间就塞进了肚子。8点30分,按照规定所有干部每天早上要到党政办公室签到并测量体温,同时领取每天需要报送的表格、宣传材料和防护用品,各包村干部出发前统一在党委院里分散站立,他用了2分钟的时间嘱咐一遍应该注意的事项,每次出发前都不厌其烦的讲防护措施,活脱脱一个居委会老大妈的叨叨形象。“在一切都有不确定性的疫情防控工作面前,必要的叨叨是必须的,嫌烦我也得说”,他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对包村干部说。经过中岭村集贸市场时他不放心又进去转了一圈,为防止关闭市场工作出现反弹,他交代村干部要严格把守各街巷,坚决禁止一切人员进入市场。

9点10分,到达他具体包靠的前岭村村委办公室,宿增田简短的安排了一下工作,就开始汇总昨天下午到今天纳入外来管控范围人员登记表,逐一问明体温记录、计划离开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去向详细地址、交接联系方式等情况进行变更登记。所有工作信息都要通过微信向街道疫情防控小组汇报。忙完了前岭的工作,宿增田还要去其他村转转。行至前柿子园村,他发现路卡设岗人员偷偷摘下口罩吸烟,数落了一番后还是耐心的普及防护常识。农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薄弱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村干部的文化水平有限,总认为这是过度紧张,防范意识较弱,就得随时提醒。“你怎么没有给他登记测体温就让他进村了,做事这么没有原则,村里这几百号人还指望你这第一道防线哩。”又碰到一个违规的设卡岗点。转了一圈已经接近12点了,宿增田面带倦容地返回了社区。

到了午餐时间,为了减少人员大规模聚集,街道党委为每位干部配备了盒饭,自行到各自办公室就餐。宿增田迅速吃完后就开始整理上午发现的问题,并在社区微信工作群中及时通报。

13点15分,宿增田已经又在路上了。后柿子园村有潍坊市的驻村第一书记,疫情防控期间,按照规定第一书记黄永军不能到村,但是他一刻也没闲着,整天在村里的微信群里搞宣传,村民们都称他“大喇叭”,也正是因为这个“大喇叭”该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比其他村都要扎实。整个下午就这样穿梭在社区的各村中度过,不知不觉已经接近7点。宿增田一天的工作结束了,但为百姓服务的路没有终点……

记者窦浩智 通讯员 刘海霞 宋晓 编辑杨青 审核李东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