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兰海战中英国军舰发射的那颗鱼雷是靠什么动力在大洋上游弋了半个多世纪的?

无敌大飞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奶奶个熊,萨沙就被这个故事骗了十多年。

小时候在科幻世界杂志看到这个鱼雷的故事,当时觉得神秘的不得了,人都看傻了。

忽悠小朋友的人,真该杀啊!

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我摘录一段:1916年5月31日日德兰海战爆发。双方互射了上百枚鱼雷,几乎都没有击中目标。大部分则是在燃料耗尽后沉入海底。不过有一枚鱼雷却与众不同,它不仅没有撞向敌人,更没有沉入海底,而是展开了56年的环游世界之旅。这就是“日德兰鱼雷”。

日德兰鱼雷离开日德兰海面后,于1920年到达法国加来海峡,当时曾引起人们的一片恐慌。

1920年6月,它进入北大西洋,美国的“克罗马林号”军舰发现了它。

到1928年很多船员在神奇的百慕大地区见到了它。随后,它又多次出现在美国海面,美国的两艘军舰曾围堵过它并试图用反鱼雷武器打掉它。但当时天气极差围堵没有成功,神秘的日德兰鱼雷又消失了。不久,它又出现在委内瑞拉海面。

1942年12月7日,有人见过它游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

1946年8月,日德兰鱼雷穿过苏门答腊海峡时当地渔民发现它已锈得很厉害,表面附有很多海螺。美军闻讯迅速赶来,但它又不见踪影了。美国舰队几乎把太平洋搜遍了也没找到它。以后它又幽灵般的出现在非洲东海岸。

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它进入了大西洋,一名瑞士医生曾在巴西的亚马逊河拍下了它的照片。60年代它又周游世界各大洋,继而游向内海,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尼亚加拉瀑布,在刚果河口,在法国卢瓦尔河源头,人们都曾见到过它。直到1972年它才销声匿迹。算起来,它已在世界各地的水面上遨游了56个年头,真是神奇至极。

其实,今天看来这简直是骗小孩的胡说八道。

原因如下:

第一,鱼雷的射程是有限的。

鱼雷无论使用什么能源驱动,射程都是非常有限的。

一战时期的鱼雷,有效射程也就几百米而已。鱼雷不是木板,木板可能几十年都在水面上漂浮。

超过射程后,鱼雷能量耗尽,就会停止前进,随后肯定就是沉入大海了。

就算是今天发明了一种使用核动力的鱼雷,它也不可能持续航行56年,最多10多年就要能量耗尽了。

如果真的有这种鱼雷,唯一的解释是,这是外星人制造的。

第二,什么样的螺旋桨能够用56年?

不要说一战时期,就算今天,谁能制造出螺旋桨可以持续使用56年的鱼雷?

就算美国也绝对没有这种能力!

谁都知道,抛去高速转动的损耗不谈,海水本身也是极有腐蚀性的。

普通金属在海水泡56年也烂掉了,更别说还要时刻高速运动。

第三,鱼雷能够经过巴拿马运河?

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巴拿马运河是需用通过允许后,打开船闸进入运河河道,才能通过。

这是因为太平洋和大西洋存在水位差,只能这么做。

所以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只必须先抛锚排队,然后缓慢通过。

那么问题来了,这枚鱼雷难道有人工智能,先是停下来同船只一起排队,然后才经过船闸进入运河?

第四,鱼雷能进入尼亚加拉瀑布?

同样道理,谁都知道尼亚加拉瀑布是内河,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水道,和大洋根本是不通的。

鱼雷进入尼亚加拉瀑布,恐怕得从天上飞过去。

还有很多。

一般认为,这是90年代某水平很烂的作者为了骗稿费,胡乱编造的一篇小文。一些杂志不加分辨,随便就刊登出来。

就像《爱情买卖》这首歌一样,据说作词者是架不住朋友面子,帮助朋友救场,花费2天时间草草写了歌词应付差事。没有想到这首被誉为“农村重金属““”农业摇滚”的歌,竟然因为粗俗易懂的歌词突然大红大紫。

当时胡编日德兰鱼雷的那个作者,也没想到这个小文能影响好几代小朋友吧。


萨沙


日德海战鱼雷的故事流传已久,而且传的“有鼻子有眼儿”。故事中提到,在日德海战中,英国军舰“陆普斯”号曾发射了一枚鱼雷,这枚鱼雷虽没有击中目标,却在世界各大洋中游走了10万千米,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才消失不见。虽然故事很离奇,也很有噱头,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会清楚这个故事根本就是以讹传讹的谣言!

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世界海战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大编队交战。虽然英德双方参战的军舰有很多,但我翻遍了资料也没有找到“陆普斯”号参战的记录,而且也没有任何权威资料提到了这件“奇事”。既然连故事主人公都给搞错了,那它十有八九是后人杜撰出来的谣言。

从军事角度来看,这则故事也存在着巨大的漏洞。虽然现代鱼雷的发射方法有很多,但在一战时期,鱼雷发射都采取的是自航发射的方式。所谓的自航发射就是指鱼雷自带动力推荐装置,依靠自身的动力攻击目标,那么鱼雷的射程最多也不过几千米。超出最大射程后,鱼雷的燃料就会渐渐耗尽,那它又如何跑了十万千米。这就好比一辆汽车,如果让你开车跑个几百公里,那肯定没问题,但如果让你开车环游世界期间还不许加油,那你一定会认为对方是疯子。

另外一方面,我个人非常好奇那些自称遇到这颗鱼雷的人是如何认出它的,鱼雷身上又没贴着“我来自日德兰海战”的标签,这些人怎么就如此肯定它来自日德兰海战,而且他们所看到的鱼雷又是同一颗呢?即便这颗鱼雷真的游了这么久,那它的表面就没有生锈?在海水里泡半个多世纪都没烂掉,那我不得不佩服英国人的防腐技术!谣言止于智者,这种故事我们听听就可以了,大家千万别当真!


战情解码


这估计又是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地摊文学杜撰的谣言

谣言的描述,1916年5月31日,在著名的英德日海上德兰海战中英国战列舰普鲁斯号发射了一枚世界上最富传奇色彩的鱼雷,它被发射后并没有击中任何目标,而是开始长达半个世纪的海上漫游。据说1920年它曾到达法国加来海峡,并引起人们一片恐慌,1942年又有人见它游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1946年这枚鱼雷穿过苏门答腊海峡时当地渔民发现了已经锈迹斑斑的他,正当美军问询赶来时,它又神奇的消失了。甚至美国舰队几乎把太平洋搜遍了也没有找到他的足迹。后来人们先后在巴西的亚马逊河口、非洲刚果河口,乃至法国卢瓦尔河河口都见过他的身影。直到1972年它才销声匿迹,至此这枚鱼雷已经在海上漂浮了半个世纪之久,堪称奇迹。

这枚漂浮半个世纪鱼雷的谣言可谓是漏洞百出

第一个漏洞就是发射这枚传奇鱼雷的英国战舰普鲁斯号并不在日德兰海战中的战斗序列中。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派出了柏勒罗丰级战列舰(无畏级战列舰改进型)三艘,柏勒罗丰号、华丽号、勇气号,巨人级战列舰两艘,巨人号、大力神号,海王星号,猎户座级战列舰4艘,猎户座号、帝王号、征服者号、雷电号,铁公爵级战列舰4艘,铁公爵号、马尔伯罗号、本邦号、印度皇帝号,阿金库特号战列舰,圣文森特级战列舰3艘,圣文森特号、科林伍德号、前卫号,乔治五世级战列舰4艘,乔治五十号、百夫长号、大胆号。阿贾克斯号,爱尔兰号,加拿大号,并没有普鲁斯号这个名称

第二个漏洞就是巴拿马运河有船闸,像长5.5米的鱼雷这种较大的杀伤性武器,是不可能通过船闸而不被人发现,所以这枚鱼雷不可能悄无声息的经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

第三个漏洞就是通过外网根本搜素不到任何关于这枚号称日德兰鱼雷以及普鲁斯号战舰的任何信息。所以这则在国内广为流传的消息很有可能是国内不知道哪里杜撰出来的谣言。


小油瓶侃历史


等一下我有件事情必须要做一下。

???????

为什么要打七个问号呢?其在日本动漫里面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比如说七龙珠,七宗罪,七个葫芦娃……

好吧,其实就是打顺手了,打了七个问号,为什么要打问号呢?这个东西其实正常人稍微有点儿脑子,就不会相信这玩意儿是真的。

日德兰大海战里面的鱼雷飞了几十年,在海中航行这么久,还有那么多目击者,最后都没被抓到,这个东西的难度不亚于你航空飞行人员,在天上宇宙飞船出了问题,被迫跳伞逃生(而且没有求生舱的那种)结果还能够安全降落在地面,这个概率差不多。

一战的时候,那个鱼雷都是自己携带的动力,而且一战时期的鱼雷技术还特别的落后,怎么讲呢?就是命中率有点坑爹有的鱼雷就算是直接撞击到了目标,也有可能不爆炸。

不是说这鱼雷没有命中目标就可以一直航行下去,而是他海上不是只有那个军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礁石浅滩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只要鱼雷撞见任何一个,它就直接就停下来了。

而且一站的时候,那个蓄电池讲句实话,比咱们今天用的五号电池差不到哪儿去,互赞咱们把五号电池聚能环的那种塞在空调遥控器或者是电视遥控器里面,你用个一段时间你也得换掉啊,因为电力不够了呀,这个鱼雷你航行个几十年,这么大的体积,这么大的重量,而且这么危险,靠着这个东西你巡航几十年,你这得消耗多少能量?这个能量全靠那个字发的动力进行维持吗?那这得是个核电鱼雷吧!

而且说实话,如果在战场之上丢失了一枚鱼雷,(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作为军方人员铁定是要把这枚鱼雷给找到的,为什么技术参数啊?必须得要这个东西,美国人这一点做就做的比较好,在战场上就算没有爆炸的鱼雷,他也得调查清楚这鱼雷为什么不会爆炸,这个鱼雷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不爆炸,一些东西都得从小事上做起,国的军舰丢了一枚鱼雷不去管了,这是什么道理?万一这枚鱼雷误伤友军怎么办?到时候这账怎么算?

而且谣言有的时候以讹传讹就有点夸张了,鱼雷的速度大家也都清楚,普通的军舰做一下规避动作也可以把鱼雷直接给规避掉,而传言之中这个鱼雷在面对金舰导弹,机枪等等一系列的东西的追击之下仍能安全脱逃,你这东西的速度都能赶得上核潜艇的,别做鱼雷了好吧!

比如说各种各样世界各地出现的鱼雷传说,你别说这些地方会不会有出现鱼雷的这种可能性,光出现于雷之后的解决措施就不如下传说之中的人那样那么慌张,最起码一套应对流程总归是有的,一个个的慌的跟孩子似的,拜托这些地方的海关难道都是孩子在上任吗?

所以说这种谣言听听也就完了,图一个乐真要把它当成现实,你这是嫌自家钱多吗?


漩涡鸣人yy


首先,让我们了解了解鱼雷的推进机构:

一战时期的鱼雷主要靠压缩空气推进,射程有限,一般只能航行一千米左右(本人未全面了解),不可能出现游弋半个世纪的怪异情况。

其次,鱼雷的螺旋浆靠高速旋转推进战斗部前进攻击敌舰。一般的舰船时行时停,螺旋浆过个几十年不更换都是不可能的,何况一直全力推进的鱼雷。

最后,这个故事中的鱼雷穿越尼加拉瓜大瀑布的片段更为怪异。众所周知,尼加拉瓜大瀑布是内河瀑布,要让鱼雷穿越大陆的阻挡,无异于飞行(雾),所以这也是一个致命的硬伤。

最后再提醒大家,地摊文是万万不可相信的,请大家合理选择文章阅读。


反迷你大队4号


随波逐流,靠大洋的洋流


刘保俊4


靠忽悠的动力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