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請停止焦慮,除了“刷屏”,還有這些“值錢”的事要做

疫情之下,請停止焦慮,除了“刷屏”,還有這些“值錢”的事要做

2020年02月03日 | 第【619】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不能賺錢,那就讓自己更值錢--張大寬



疫情之下,請停止焦慮,除了“刷屏”,還有這些“值錢”的事要做


焦慮

昨天的文章,寫的很短,只有四百多字。

本來有很多話要說,尤其是前兩天看到某會的種種新聞,總覺得有一股氣順不下去。

一邊,是無米下鍋的前線,急需物資供應,另一邊,則是庫房裡“物品堆積如山”,卻因種種原因無法撥付。

直到昨天,才看到倉庫由專業團隊接管,而且統計造冊工作,只需要2小時就能搞定。看到這裡,似乎也是看到了希望。至少這件事情目前有所緩解了。

我想你一定也很清楚,即使現在再焦慮,也改變不了什麼。

但我想問你,自從年初一開始到今天。

你有沒有每天手機不離手,抖音微博頭條朋友圈刷到“沒有更多”?

你有沒有每一個微信群都不放過,但凡有紅點出現就忍不住要點開看?

你有沒有手裡抱著電視遙控,從1頻道翻到101,再退回來?

然後一天天就這麼過去的?

每天把自己淹沒在信息流中,無比焦慮的,就是你吧。


疫情之下,請停止焦慮,除了“刷屏”,還有這些“值錢”的事要做


心理防線崩潰

昨天我翻頭條時,看到一位一直在前線戰鬥的醫生,打電話時情緒崩潰,不少人為之動容,淚目。雖然不在一線,但也能體會到他們那種無助於崩潰。

情緒,是最容易傳染的,我們看到前方的好消息,就會跟著一起高興,看到不那麼好的消息,也會跟著一起悲傷。

而在眼下這個階段,坐在家裡那裡也去不了,每天的注意力都放在“不好”的消息上,心理負擔就會很重。

尤其是比較感性,心思比較細膩的人,更容易導致“心理防線崩潰。

所以說,病毒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沒了信心,是心理防線的崩潰,是疫情對心理健康的損傷。

比如說,有“強迫症”的人,這個時候就會不斷的洗手,拖地,打掃衛生,哪怕是剛剛清理完,也要再做一次。

病毒的潛伏期,只有14天,可心理創傷的恢復期,可能14天並不夠。

所以,在這個時候,適當的放下手機,多關關心家人,聊聊天,緩解一下焦慮,別沒被病毒感染,自己卻把自己嚇出好歹來。


疫情之下,請停止焦慮,除了“刷屏”,還有這些“值錢”的事要做


眼下,要如何選擇,怎麼做?

餐飲人都很焦慮,門不能開,停一天,就是一天的損失。對於大多數中小餐飲老闆來說,本來賺錢的春節,這一顛一倒,幾十萬上百萬就這麼沒了。

對於夫妻店,小店,無論是房租還是人工工資,都不算太多,雖難,但扛一兩個月還是可以的。

對於稍微大一點的店,幾十號員工,幾萬的房租,誰說不焦慮,不著急,都是假話。賈老闆前兩天也發生了,他們過得還算不錯,可也就能抗三個月。過得不好的呢?也許更難。

眼下,大家最關心的,無非是怎麼辦,如何做的問題。

咋辦呢?

從內,到外的調整吧,問題來了,我們只有面對,這也是最好的方式。

1、少看新聞

是的,少看新聞,每天固定半小時,看看新聞即可,除此之外,不要在各種消息上下功夫。

史蒂芬柯維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提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影響圈和關注圈”。

關注圈,是我們無法影響,無法改變,無能為力的。

例如,我們每天都在刷患病人數,確診人數等等,這些事情,我們無能為力,你我都控制不了這事情。

而影響圈呢,則是我們通過直接或者間接努力就能影響改變的。

比如,我們能做的,是不出門,自我隔離,不給社會添亂。這是我們的影響圈。

刷微博,刷抖音,都是一發不可收拾的行為,可這些信息,就是翻一整天,對你也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

尤其是在眼下這個情況,有一小部分人,專門抓住人們恐懼的心態,編造,甚至捏造一些無須有的事實,散播謠言,製造恐慌,讓人們更增焦慮。

少看新聞,少在關注圈上消耗時間,少接觸一些“垃圾”信息,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2、適量運動

“門都出不了,運哪門子動呢?”

我知道,這確實是個問題,但並不影響你在家裡活動活動筋骨。

比如,日本清掃學習會的創辦人建山秀三郎,著有一本書,叫做《掃除道》,他倡導“掃除道”精神,凡事徹底,感恩惜福。

踐行掃除道,不僅僅能讓家裡煥然一新,有新氣象,同時,修身養性,一遍都幹了。

比如我就經常在壓力大,煩躁的時候,選擇清理雜物,尤其是長時間沒用過的東西,拿出來翻一遍,把那些不用的東西清理掉。這也是一種壓力釋放的方式,你可以試試。

3、做近期的計劃

上面說的兩個方法,都屬於調整內心的方法,先將情緒水平調整好,在做事情,才不會覺得亂。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計劃未來半年的現金流。

參照此圖

疫情之下,請停止焦慮,除了“刷屏”,還有這些“值錢”的事要做

做出未來半年的現金流量表,這張表格做好,這半年的財務狀況就算是清晰明瞭了。

然後,看看這個缺口怎麼補,這些錢可以從哪些地方來。

疫情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走,我們都無法掌控,我們都是“被通知者”,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計劃和準備。

就像今天,因為信心的喪失,股市大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逃離日,而對於口袋裡有貨,提前做好準備的人來說,這就是入場的機會。

就像這種千股跌停的大跌,一定會出現,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市場上就有一批人,口裡揣滿了錢,就等著這一天的到來,他們就能做到“別人恐懼,我貪婪”,等大多數人信心恢復的時候,他們在分批賣出,一年,或者幾年就賺著一波就夠了。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做足準備吧。

4、應對危機三板斧

計劃做完了,接下來呢?

這三板斧送給你

①、斷臂求生保命的時候,玩的是手起刀落的狠,不夠狠,想走捷徑,想取巧,就很危險。

②、開源節流能保住性命,哪怕是“苟延殘喘”活下來,再談開源節流。

③、等待機會能夠穩定的活著,要做的就是等待機會的到來。


疫情之下,請停止焦慮,除了“刷屏”,還有這些“值錢”的事要做


開工OR不開工

假期延長了兩天,從今天起,大家都開始了線上辦公,這也算是開工了。

但各地都在隔離,很多店人員暫時無法到位,可能在15之前都無法營業。

但對於比較靈活的小店,夫妻店,有些老闆已經開始上崗了。

有人說他們“死愛錢”,這種時候還上街賺錢去,真是瘋了。

我覺得,話不能這麼說,首先,房租也是錢,本身過年已經休息了十幾天了,再休下去,這都是實實在在的虧損。錢的因素不可能不考慮。

其次,吃飯也是剛需,這個需求是有的,甚至是很硬的。就像麥肯系的很多店,從疫情開始到現在,一直在營業。如果沒有了他們的逆行,有多少人可能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尤其是在這個時期還值班上崗的人們。

無論開門,還是不開門,都不算錯。

如果要開工,那就一定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一定一定要安全第一。只有保護好自身的安全,這樣的付出才有意義。

不開門的,在家好好守著,參照上面的幾條建議,把身體養好,把計劃做好,做一個有準備的人,隨時等待機會的到來。

無論如何,疫情一定會過去,困難也一定會過去。

雖然,眼前可能無法賺錢,但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好好投資自己,多讀書,多學習,在影響圈內,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算不賺錢,也要讓自己更值錢,等待機會的到來!


在線辦公,一定會比面對面辦公的效率低,那麼,掌握合適的溝通方法,就能“搶”回來一些時間,提升一些效率。

所以,前兩天我錄製了這套課程,18句要訣,幫你提高微信溝通的效率。

掃碼下方購買課程

戳下方卡片,帶走課程


我是大寬,餐飲諮詢顧問。每天一篇原創文章,幫助更多的餐飲人賺到更多的錢。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你可以把今天的內容分享給他,或許你能幫到他。

深度學習 | 充分支持 | 深度鏈接

加入2020年付費讀者群 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