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副作用是什么?

大愚若知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出肝细胞产生和分泌的胆汁,另外,胆囊黏膜上皮还能吸收和分泌胆盐,以调节胆汁成分。

虽然胆囊切除对于一些胆囊疾病来说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胆囊切除对患者来说还是存在一些影响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胆汁的储存与释放。由于胆汁是由肝细胞产生的,所以胆囊切除后,食物中的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仍可基本维持正常。但由于胆汁无处储存,不管是否需要都持续排入肠道,而当人体进食高脂肪需要大量胆汁时又排放不足,导致消化不良。

第二,十二指肠液的胃反流,胃液的食管反流。胆囊切除后,胆汁的储备功能丧失,导致胆汁持续性进入十二指肠,此时反流入胃的机会增多,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和食管炎。术后这种情况出现的还是比较多的。


第三,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增高。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对于胆管内流体压力失去了缓冲作用,导致胆总管内压力升高,引起其发生代偿性扩张,使胆总管内胆汁流速变慢,从而结石率升高。

第四,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有升高。

第五,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综上,胆囊切除对人体各方面是会有一些远期影响的,但有时由于疾病的原因,不得不进行胆囊切除术时,术后应注意饮食,定期体检,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咚咯隆咚


我98年做的切除胆囊手术。没有后遗症。但到了03年上腹部难受,打点滴一到两天就好了。到06年打点滴不管用。半个月又疼了。做比超,也看不到胆管有啥。直到11月到交大一附院做核磁共振,确诊总胆管原发性结石。就开口做的胆总管结石。到现在15年多了,啥事没有。一切都好。


芳芳佬佬


我是胃肠肝胆外科医生,切除胆囊是我们经常需要做的工作,我来大概说一下吧。

胆囊是人体调节消化的主要器官之一,一般情况下是不主张切除的,但如果不爱惜身体,使之出现胆囊结石合并急性炎症反应、胆囊颈结石嵌顿、合并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石及梗阻、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等严重情况,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让疾病能转归,只能把胆囊切除。

按大数据说话,大部分人切除胆囊后都没有明显的危害,因为切除胆囊后,胆总管会在术后的1-3个月内顶替胆囊的储存和排泄胆汁功能,实现自我调节,因此不会出现并发症。术后这1-3个月的恢复尤为重要,期间要尽量避免油腻食物的摄入。

除此之外,确有少部分人出现了一些并发症。

①Oddi括约肌狭窄与缩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此症是引起所谓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原因,表现为进食后右上腹痛,班恶心、呕吐,有时候疼痛放射至腰背部,甚至有些人觉得比做手术前还难受。此种情况可考虑在内镜下切开Oddi括约肌狭窄,让胆汁排泄通畅,症状自然消失。

②胆汁反流性胃炎:出现此种情况者,多数合并有轻至中度的食管裂孔疝,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切除胆囊后,进食后胆汁分泌排入十二指肠,食物反流时会将胆汁压缩回胃内,出现胃痛、胃胀、口苦等症状。

③肠-胆总管反流:有些患者术后检查出现胆总管、肝内胆管积气,其实是反流引起。主要是因为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可增加患胆管炎和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的风险。

④远期结石复发:因第三点并发症的原因,胆道反复感染,容易在3-5年内再次生成结石,甚至引起胆总管梗阻扩张,出现再次腹痛、黄疸等。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若有相关问题,请关注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首先胆囊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就从胆汁这个简单的角度说,它就相当于一个临时的“蓄水池”。当你吃下去东西需要消化时,它就挤一点出来给你用,所以每次不会太多。如果没有了胆囊,那胆汁就不管你需不需要都往肠子里面跑了。

所以切除胆囊后,会对身体有这些影响:

1、腹胀腹泻:

这个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对身体的“副作用”,原因就像开头说的那样,因为胆汁不停的往肠子里面流。而胆汁经常刺激肠道以后,会导致腹泻;胆汁排空不受到食物影响后,经常在需要的时候没有胆汁来消化,所以就会腹胀。

2、胆汁反流

这也是手术后常见的胃的不舒服,做个胃镜经常会发现胆汁反流性胃炎。这也是因为胆囊手术后,十二指肠液反流增多导致的,有时候还会导致反流性食管炎。

3、更容易发生结肠癌

由于胆囊切除后,胆汁中次级胆酸的含量和比例增高,而次级胆酸具有致癌或协同致癌作用,故易发生结肠癌变。大概是不切除的45倍。

4、胆管结石发生增多

由于胆囊切除后,会出现胆管扩张,这样胆汁就不能很顺畅通过胆管,容易沉积下来形成结石。

5、胆囊术后综合征

这个是因为手术以后一个叫做Oddi括约肌功能不好有关系,会出现上腹痛等不舒服,但是检查下来又是正常的。

尽管切除胆囊后对身体有这些影响,但任何手术都是权衡利弊。如果好处大于坏处,还是要切除的。

还有相关的问题,可以留言咨询。


吉米大夫


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副作用是什么?

胆囊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性器官,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胆盐或胆汁酸的作用,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很大的帮助。


有的人认为胆囊的切除对身体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其实并不然,因为人体的每个部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切除或丧失功能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一:消化不良、胃肠胀气、腹泻

我们知道胆囊是贮存胆汁的器官,而胆汁可以帮助食物消化,特别是对脂肪的消化,一般要求胆囊炎的患者饮食清淡、少摄入肉类,避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肠胀气、腹泻等症状,但对于胆囊切除的患者更要注意饮食方面。

二:胆汁反流

胆囊切除后,大量的胆汁无处可去,会进入肠道,也会反流到胃,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这是由于胆汁上逆引起的。

三:增加结肠癌、胆结石、黄疸等疾病的患病风险,还有可能出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当然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些副作用,也会有患者出现其他情况,虽然胆囊切除有很多的副作用,但对于胆囊炎的患者胆囊功能已经完全丧失,并且为感染病灶,只要患者条件允许,均应该手术切除,可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

为了减少这些副作用,术后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注意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少食多餐、注意饮食清淡,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饮酒。

二:保持心情舒畅、适当锻炼

避免出现焦虑不安、心情沉闷等情况,术后三个月之内不建议强烈运动,可以适当的散步。

三: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对于胆囊炎患者并不是做完手术就可以了,要做到定期体检,如有不适,请及时就诊。

我们的胆囊之所以到不得不切除的地步,除了和结石因素、感染因素之外,和我们自身也有很大的关系,平时饮食不注意,还有摄入过多的脂肪、不卫生的食物、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等不良习惯。为了我们的健康,请好好改正恶习,祝您健康!


我是萧筱,从事于临床医学,经过国家级营养师培训、产后康复师培训等。想要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请关注我哦!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我。

萧筱育儿经


把胆囊割掉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随着胆囊病变发病率的增高。胆囊切除的人也越来越多。

胆囊做为身体内的一个器官,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把胆囊割掉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呢?

胆囊的作用。

胆囊的作用是储存、浓缩、排空胆汁、分泌粘液,调节胆道压力。换句话说。胆囊就是为胆汁服务的。

胆汁的作用。

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而且是不间断分泌。其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并在十二指肠内中和胃酸。成人每天的正常胆汁分泌量约为900ml左右。高蛋白饮食会使胆汁的分泌量增加。

胆囊割掉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大部分病人胆囊切除前已无功能,或已有病变发生,病变的胆囊会导致消化系统出现其它不适症状。经手术切除后,一些不适症状会得到缓解。

胆囊切除后,胆管会逐渐代替胆囊的功能。但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腹胀、腹泻、上腹部不适(以餐后明显)。

胆囊割掉后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饮食方面:少食多餐,食物的选择上:清谈、少油、高蛋白、高热量、多饮水。对高胆固醇含量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比如:动物内脏、花生米、蛋黄、鱼籽、蟹黄等。

生活方面:戒烟酒。保持排便通畅。

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评论。


机灵不太懂


胆囊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胆囊可以切除,并不代表胆囊不重要,它在人体的正常循环代谢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胆囊的作用:

1.浓缩胆汁:胆囊黏膜会吸收掉大部分胆汁中的水和电解质,将其转运到血液中,并浓缩出弱酸性的胆汁。

2.贮存胆汁:在非消化期间,肝分泌的胆汁会储存在胆囊中,不参与消化作用,当有消化需要的时候,胆汁又会从胆囊排出,同时胆汁还会有缓解胆道压力的作用。

3.排泄胆汁:胆囊可以促进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帮助消化和吸收,胆汁的排出还能去除胆道中的细菌和有害物质。

4.分泌粘液:胆囊黏膜可以分泌出粘蛋白,粘蛋白可以防止胆囊粘膜被胆汁侵蚀,让胆汁顺利通过胆囊,防止出现胆囊管梗阻的情况。

5.调节胆管压力:在胆汁较多的时候,可以维持胆管内压力平衡。

6.稳定情绪:

胆囊的正常工作还能帮助人体预防和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胆囊的存在感虽然不强,但是也在人体的正常代谢中有不小的作用,胆囊其实很脆弱,有以下这些情况,就有切除胆囊的风险。

1.严重的急性胆囊炎:如果急性胆囊炎在药物的治疗后仍没有好转,病人的胆囊就会不断增大,引起剧烈的腹痛,此时就要进行胆囊切除。

2.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此时胆壁增厚,浓缩功能减退,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3.胆囊破裂穿孔、胆囊管阻塞。

4.严重的胆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等等。

胆囊切除后,势必会对人体造成不小的影响。

1.影响人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胆囊切除后胆汁失去储存场所,会直接进入大肠,导致进食消化时期所需的胆汁不足,影响消化吸收(特别是脂肪的消化吸收),容易导致腹泻、腹胀。

2.碱性反流性胃炎:胆汁的分泌缺乏规律性,会在十二指肠中淤积,逆流进入胃中,导致胃壁细胞受损,胃部酸碱环境改变,从而引发胃炎。

3.肝损害:胆囊切除后胆酸增加,会对肝有一定的影响。

4.增加胆汁成石的风险:胆汁较稀,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容易引起结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你更要好好保养胆囊。

1.少吃油腻:摄入过量油腻的食物会加重胆囊的负担。

2.少喝酒,多饮水,不憋尿。

3.少吃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4.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过度,要做到少食多餐。

5.进行适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6.保证充足的睡眠,给身体器官休息恢复的时间。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甘蔗健康


每个人都有胆囊。胆囊的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肝脏分泌的胆汁首先会被储存在胆囊,等到人体进食,尤其是进食肥腻食物时,胆汁就会从胆囊里面释放出来,同时肝脏还会继续释放胆汁,胆汁就可以辅助消化食物。


如果一个人还没开始进食,那么肝脏产生的胆汁就会进入胆囊存储起来,胆囊可以吸收胆汁中的水和无机盐,从而浓缩了胆汁4-10倍,这样目的是为了增加储存效能。当开始进食时,胆汁就能直接由肝脏及胆囊排出来,高蛋白类、高脂肪类食物会引起胆汁排放最多。


但一个人有胆囊结石并且反复发作时,医生通常会建议病人切掉胆囊。难道胆囊可以这么随便切掉么?胆囊切了之后病人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我坚信人类所有器官都是有用的,包括阑尾。但当疾病来临时,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取舍,就是权衡利弊。比如一个反复发作阑尾炎痛的死去活来的病人,直接把阑尾切掉是明智的选择,因为现有的知识告诉我们,阑尾切掉后不会明显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


那胆囊呢?胆囊的工作时存储胆汁、浓缩胆汁,而不是分泌胆汁。按理来说不会太影响消化功能,但是肯定的是,没有了胆囊,那就没有了浓缩的胆汁,但我们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时,就只能通过肝脏临时分泌胆汁来消化了,不再有胆囊分泌那部分高度浓稠的胆汁了,因为已经没有了胆囊,这一来,多少会影响患者消化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的效能。所以我们建议,胆囊切掉的朋友,最好不要经常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要适可而止,因为单纯靠肝脏来排放胆汁,可能对肝脏的负荷量偏大。打个比方,工厂生产棉袄,夏天买棉袄的人少,所以工厂生产的棉袄会暂时放在仓库,等到动态来临时,仓库的棉袄可以直接买,同时工人还在继续生产棉袄,也可以直接买,这样子能卖出去很多棉袄,效能很高。可是有一天,仓库没了,那么工厂的工人在夏天时就不生产棉袄了,等到动态来临时,才赶紧生产赶紧买,虽然这样子也能应付过冬,但是工人的工作压力肯定比之前要加大啊,得没日没夜地干才行啊。长此以往,工人会身心俱疲的。所以,我们要限制一下冬天卖棉袄的量,不要卖太多,不要生产太多,工人就轻松一点。同样的道理,我们建议切了胆囊的人,不要经常大吃大喝,不要吃过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但话说回来了,切了胆囊,还是可以活的好好的,病人不要有太大心理负担,该切的时候还是要切的。否则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结石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下一次发作可能会有胆囊穿孔都说不定,那时候再处理就麻烦多了。


李鸿政医生


胆囊是我们人体调节消化的主要器官之一,一般情况之下是不主张进行切除的,但是如果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使之出现胆囊结石合并急性炎症反应、胆囊颈结石嵌顿、合并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石以及梗阻、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等相关严重的情况,在特殊情况之下为了让疾病可以转归,只能把胆囊给切除。

随着胆囊病变发病率的不断增高,胆囊切除的人也是越来越多。胆囊做为我们身体内的一个器官,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把胆囊割掉对身体会有什么危害哪?

胆囊的作用是什么?

胆囊的作用是储存、浓缩、排空胆汁、分泌粘液以及调节胆道压力。我们换一句话说,胆囊其实就是为胆汁进行服务的。

胆汁的作用是什么?

胆汁是由身体肝细胞分泌的,而且是不间断进行分泌的。而其作用是促进自身脂肪的消化以及分解。促进自身维生素的吸收,并且在十二指肠内中和身体的胃酸。成人每天的正常胆汁分泌量大约为900ml左右,高蛋白饮食会使胆汁的分泌量有所增加。

胆囊割掉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大部分的病人胆囊切除前已无任何的功能,或者已经有病变发生,病变的胆囊会导致消化系统出现其它的不适症状。经过手术切除之后,一些不适症状或许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胆囊切除之后,身体的胆管会逐渐代替胆囊的功能,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腹胀、腹泻以及上腹部不适(用餐之后或许会更加的明显)。

胆囊割掉之后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饮食的方面:少食多餐,食物的选择上面需要清谈、少油、高蛋白、高热量以及多饮水。对高胆固醇含量的食物尽量少吃或者是不吃。比如:动物的内脏、花生米、蛋黄、鱼籽以及蟹黄等。

生活方面:需要戒掉烟酒,保持自身排便的通畅。

我们按照大数据说话,大部分的人切除胆囊之后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因为在切除胆囊之后,胆总管会在手术之后的1-3个月之内顶替胆囊的储存以及排泄胆汁的功能,实现自我的调节,因此不会出现什么并发症。手术只这1-3个月的恢复尤为重要,期间需要尽量避免的油腻类食物的摄入。

除此之外,的确有少部分的人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1、Oddi括约肌狭窄与缩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此症是引起所谓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主要的表现为进食之后的右上腹痛,班恶心、呕吐,有的时候疼痛放射至身体的腰背部,甚至有一些人会觉得比做手术之前还难受。此种情况可以考虑在内镜之下切开Oddi括约肌狭窄,让胆汁排泄通畅,症状或许就会自然消失的。

2、胆汁反流性胃炎:出现这种情况者,多数合并有轻至中度的食管裂孔疝,非常容易出现胃食管的反流。切除胆囊之后,进食之后胆汁分泌排入十二指肠,食物反流的时候会将胆汁压缩回胃内,从而出现胃痛、胃胀以及口苦等症状。

3、肠-胆总管反流:有些患者术后检查出现胆总管、肝内胆管积气,其实是反流所导致的。主要是因为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所引起,可以增加患胆管炎和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的风险。

4、远期结石复发:因为第三点并发症的原因,胆道反复感染,非常容易在3-5年之内再次生成结石,甚至引起胆总管梗阻扩张,出现再次的腹痛以及黄疸等。


我们来谈谈养生


(特约回答:消化内科张医生)


胆囊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分泌、存储、浓缩与输送胆汁的功能,是胆汁生成、储存与排入肠管的通道。胆汁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体液,它不仅参与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而且参与体内许多代谢产物和内、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排泄,胆道的生理功能包含着整个泌胆、排胆及胆汁代谢等过程。


胆囊切除术后常见的副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胆囊切除后,人体无法储存胆汁,胆汁便持续不断的排入肠道;当进食高脂类食物时,胆汁便会相对不足,从而出现脂肪的消化、吸收障碍,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痛苦。


2、引发胆汁性反流性胃炎、食道炎

正常人进食后胆囊收缩使胆汁集中大量进入肠道。胆囊切除后胆汁持续进入肠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胆汁在十二指肠内淤积而逆流入胃,使胃内PH值升高,细菌繁殖,从而引起胆汁性反流性胃炎、食道炎。


3、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而胆囊切除后,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胆固醇的积累,这样就容易形成结石,也就是胆总管结石。


4、结肠癌发生率可能升高

肝脏分泌出的胆酸为初级胆酸,进入肠道后与细菌接触,而成为次级胆酸。胆囊切除术后初级胆酸24小时持续不断地流入肠道并与细菌接触,从而产生大量次级胆酸。结肠内的次级胆酸的浓度明显增高。而次级胆酸具有致癌或协同致癌作用。故易发生结肠癌。


虽然胆囊具有这么重要的作用,而且切除后具有以上所述的副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胆囊疾病患者都应该“保胆”。对胆囊疾病患者的治疗方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确定切除胆囊有利,还是保留胆囊更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