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聖孟子以民為重,被趕出文廟,書籍也遭刪毀

文廟之中只供奉了孔子孟子兩位聖人,但是待遇卻天差地別,為什麼孟子從古至今全不受人待見,孔子卻大受推崇,論語被奉為經典,孔子不算成功的個人經歷被拍成電影,而孟子幾乎已被遺忘,孔子一直被供奉於文廟之中的,而孟子卻還被請出了文廟。


亞聖孟子以民為重,被趕出文廟,書籍也遭刪毀

明朝初年,朱元璋初得天下,知道自己出身行伍,想在聖賢書中尋求治國之道,統一文人思想,鞏固王朝統治,在翻看{孟子}時,孟子書裡的內容激怒了洪武皇帝,孟子的“民為本”思想使朱元璋感到如芒刺在背。眾所周知,孟子有句名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亞聖孟子以民為重,被趕出文廟,書籍也遭刪毀

通過這些話,就不難了解他為什麼與孟夫子結下深仇大恨了。因為孟子的民本思想,不拿皇帝當回事,而把老百姓看的更重,這些都惹怒了朱元璋,他詔告天下,說孟子的不少言論“非臣子所宜言”,居罷免了孟子千百年來在文廟裡受群儒朝拜的資格,下令將孟子逐出文廟,不得配享,併發狠說,諸大臣“有諫者以不敬論,且命金吾射之”。


亞聖孟子以民為重,被趕出文廟,書籍也遭刪毀

後來經大臣拼死勸諫,朱元璋又請回了孟子的牌位,。但又覺得這口惡氣沒出來,二十年後他想來想去,命令翰林學士劉三吾“刪孟”,共砍掉孟子原文85條,只剩下170多條,編了一本《孟子節文》,規定科舉考試,不得用已刪的條文命題,這才算了了此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