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令国人遗憾的一大宝物,日本获取后竟然成为亚洲第一!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思想先驱,同前者一样,他们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与尊重,而他的著作更是间接导致了日本的崛起。

晚清最令国人遗憾的一大宝物,日本获取后竟然成为亚洲第一!


▲鸦片战争复原场景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打响,大清王朝的沉重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堂堂的天朝上邦被远渡重洋的蛮夷打败,并被迫向一个万里之外的撮尔小邦割地赔款,无论是颜面还是国家都损失惨重。这场战争就像是一个响亮的耳光,既打痛了大清,更惊醒了无数有识之士。他们悲哀地发现,“天朝上国”只是一厢情愿的迷梦,这个世界已经彻底变了。他们像婴儿一样打量、认识着这个世界,其中就有湖南人魏源。

晚清最令国人遗憾的一大宝物,日本获取后竟然成为亚洲第一!


▲湖南邵阳魏源半身像

魏源,字默深,是湖南隆回县人。一开始,他只是一个老实读圣贤书以求步入仕途的普通书生,但鸦片战争中清朝的悲惨下场刺痛了他的爱国之心。义愤填膺的他怀揣着报国之志,将书卷抛下,投身于两江总督裕谦麾下,担任其幕僚。在辅佐这位主战派将领和到前线审问战俘的过程中,他为大清对外部世界的一无所知而深感震惊。每个人都在天朝迷梦中酣睡,既没有正视外部世界的兴趣,更没有承认自身不足的勇气。

晚清最令国人遗憾的一大宝物,日本获取后竟然成为亚洲第一!


于是魏源决定做点儿什么。他的好友林则徐提出了一个建议,并诚挚鼓励他编写一部独一无二的书籍,以求收到振聋发聩的效果。之所以说这本书独一无二,是因为这部书不像其他书停留于表面,而是详细介绍了各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状态,还用大量篇幅记叙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出了诸多新颖的战略战术。在这本书的序言中,魏源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此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按理说,魏源没有留洋经历,一辈子也没踏出过国门,更不是沿海居民,编撰这本书是否有闭门造车的嫌疑呢?这一切都要感谢林则徐。之前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时,为加强对洋人的了解,曾特地组织了一批文人对《四洲志》和《澳门月报》等资料进行翻译整理,此时他便将这些珍贵文献全部交给了魏源,这就成了后者著书的第一手资料。此外,魏源还先后引用了70多种中外史家著述和14种史籍。

晚清最令国人遗憾的一大宝物,日本获取后竟然成为亚洲第一!


▲《海国图志》中的欧洲地图

经过宵衣旰食地辛勤劳动,魏源仅用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海国图志》的编撰。在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的1月,该书的50卷于扬州正式付梓。这本书的刊行,在那个时代犹如平地惊雷,为无数愚昧懵懂的国人打开了一扇窗户,将全世界呈现在他们眼前。更难得的是,为了让国人更易理解此书的内容,他将艰难晦涩的内容写得深入浅出,还配有八十余张珍贵的插图,可谓是图文并茂。

令人遗憾的是,清廷从上到下对这本书都没有丝毫的兴趣,反而从《海国图志》刊行之初就进行了攻讦批驳。许多官员将该书视为洪水猛兽,斥为异端邪说,他们无法接受“蛮夷”们比天朝强大的事实,更无法忍受文中对清朝的批评与对西方的赞美。官员们主张将该书付之一炬,普通读书人也觉得此书无用,因而不屑阅读,更不愿意领会其深刻内涵。所以这本书在印制1000册后,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晚清最令国人遗憾的一大宝物,日本获取后竟然成为亚洲第一!


▲导致日本国门大开的“黑船事件”

日子还是像往常一样过着,清朝也没有任何改变,这本书似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尾。以鹫津毅堂为首的日本文人在寻找抵御西方的办法时,无意中得到了这本书,还没彻底读完就如获至宝。于是在那片刚被美国敲开大门的土地上,人们掀起了学习《海国图志》的热潮,他们急切地抓住一切机会对世界进行再认知。

晚清最令国人遗憾的一大宝物,日本获取后竟然成为亚洲第一!


▲位于杭州九曜山方家峪的魏源墓

对那时候的日本国民来说,《海国图志》不只是及时雨,更是一根救命稻草。它让无数日本人知道了本国与西方的差距,更坚定了他们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信念。日本之所以会发生“明治维新”、之所以能战胜清朝和沙俄,和这本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小国凭借中国的书打败了它长期学习的榜样,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讽刺,发人深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