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詩裡描述的《賣炭翁》,在唐朝是真事嗎?

她叫楊小颯


白居易寫的《賣炭翁》所反映的當時的真實寫照。

《賣炭翁》描寫地是唐朝唐德宗執政時期的事。

唐德宗是唐朝的第九位皇帝。唐德宗執政時期的前期政治還是較為清明的,他信任百官,改革“兩稅法",呈現出中興氣象。但後來他任用奸臣,增加收稅種類,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民不聊聲,怨聲載道。巜賣炭翁》正是通過賣炭的遭遇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作者通過對這些社會現實的描寫,對統治者進行抨擊。


本昌談歷史


顯然是真實的。且來看看這首詩,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往往是正視現實,關心民生疾苦,白居易就是一位。


一身素衣裹清秋,一雙素履踏山川,一手提筆訴衷腸,一念回首歷千帆。

相信但凡識字之人皆識白居易。其號香山居士,其文通俗易懂簡單明瞭,其人才華橫溢,即便在那個鮮馬駑衣的浪漫盛唐時代,素衣裹身的他依舊執筆揮下與盛唐不符的簡單曲調,雖說詩句處處透露出一股子的淳樸,但又有一種暖暖的親切感。被世人尊稱"詩魔""詩王"的他,確實對詩到了一種痴狂的地步。相傳古人吟詩,十年磨一字,作為醉吟先生的白居易也不例外,可先生的磨字卻又有些不同,別人是越磨越意韻深長,醉吟先生是越磨越巧,越磨越發的直白易懂。

就拿字字泣血的《賣炭翁》為例吧。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機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偏偏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官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全詩通俗易懂。首句,一位年過半百的老爺爺,佝僂著身軀,滿臉飽經風霜的痛苦與麻木,灰褐色乾枯如樹皮一般的麵皮頂著凌冽的寒風,在南山上砍材伐薪,頭上的白髮與辛苦伐薪受苦受累的烏黑指頭形成極大的反差,南山上的寒風依舊毫無人性的颳著,這個可憐的老漢凍得直打哆嗦。倘若仔細端詳,他只著一身破爛的單衣,衣服上露出了幾個洞,凌冽的寒風肆無忌憚打擊著這一把老骨頭,可老漢凍得發紫的嘴唇依舊嘀咕著這麼一句話:"老天啊,再冷一點吧,再冷一點讓我把碳賣出去,快把碳賣出去吧,我家的老婆子可憐呀,一口熱乎的飯都吃不上,我真沒用呀。"

這老漢一早就動身出發,面對著老伴的痛苦呻吟和家徒四壁的淒涼之感,老漢愁苦不已,形體枯槁的身軀拉著破爛的小木車,一步一步向城裡走去。路上的雪被老漢踩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洞,雪化作冰水瞬間腐蝕了腳底板,破馬車的車轍也深深地印在雪地之上。從早到現在,老漢滴水未沾,就連一向抗餓的老黃牛都奄奄一息,可他硬是憑著一股子心繫家庭的信念,拼命的往城裡趕。在他心中,只有到城裡,自己的碳才有機會賣出去,這樣才能掙到錢,有錢就可以救自己的老婆子,救救自己,給苦難的人生帶來一點希冀。

一想到自己只要再堅持堅持,就可以救活老婆子,老漢的腳步在加快,可就在這時,兩個公家人騎著肥碩寶馬衝向老漢的身邊,趾高氣昂呵斥老漢趕快離開,像老漢這樣窮酸破爛的人是沒有資格進城的,老漢搓了搓凍得紅腫的手指向兩位官爺陪笑,可換來的卻是一頓慘罵,老漢無奈拖著碳返回那個黑暗又無望的深淵。

《賣炭翁》直白簡短,了了數言,活化了被官府壓迫直至喪失生存希望的底層農民形象,讀之令人心生酸楚。

醉吟先生當真算得上是大家。他的詩雖簡單直白,卻處處透露出一股真情實感,像舒適的家居服般親切。正是藉助直白簡明的特點,讓更多的勞苦大眾可以體會到以詩為代表的文學,他的文學可謂是平易近人。

說到這裡,總想談談我對文字的看法。如今社會上很多自稱是知識分子的人,整日苦思冥想挖字扣字,但他們的文字又不是像醉吟先生一這樣,為了讓更多的人接觸文學,而是想借此提升文學的門檻,脫下那層家居服,給文學穿上一身考究的西裝,徹底擺脫大眾的標籤,走上小眾的殿堂。可文學本身真的如此嗎?醉吟先生憤怒的指責道:怎麼會?文學本就是人人共享之物,倘若真成了那小眾的囊中之物,那文學會失去多少的真情實感呀!

真正的知識分子應當是一手提筆,一手扶心,下筆有力道,心底無陰影。既看得到大眾所見之物,又聽到事件背後每一位主人公的心聲。他們的文字有了溫度,有了人世間的溫暖和煙塵味,不再高不可攀,這樣才是真正的知識分子,他們的任務比起故作高深之人重要得多。這樣的知識分子所創造出來的文化價值遠超所謂小眾所創的。

真正的知識分子當如香山居士,一身素縷足以慰風塵,一壺小酒足以解清愁,雙手一揮,那就是半個盛唐。


每天讀宋詞


非常感謝悟空問答,平民之宴繼續為你解說白居易那些經典往事。

《賣炭翁》是白居易現實主義詩風的偉大傑作。這首詩的題注為“苦宮市也”。


根據史書記載,中唐時期,飽受宮市剝削壓迫的老百姓是大有人在。這首詩歌就是通過賣炭翁被掠奪的其中個別案例,反映了名為宮市、實為掠奪的普遍社會現實。

那麼,賣炭翁這個形象是真實形象還是作者虛構的呢?應該說,白居易是在來源於生活真實的基礎上,發揮了藝術想象,加工創造出這個典型形象的,它有生活原型,卻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讓我們來看看生活原型。


韓愈所著《順宗實錄》卷二:

嘗有農夫以驢負柴至城賣,遇宦者稱“宮市”,取之,才與絹數尺,又就索“門戶”,仍邀以驢送至內。農夫涕泣,以所得絹付之,不肯受,曰:“須汝驢送柴至內。”農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後食。今以柴與汝,不取值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毆宦者。街吏擒以聞,詔黜此宦者,而賜農夫絹十匹。然宮市亦不為之改易,諫官御史數奏疏諫,不聽。

“順宗”就是唐順宗李誦(761年1月8日―806年2月11日),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適長子,唐朝第十位皇帝。

我們通過比較詩歌《賣炭翁》與《順宗實錄》史實記錄,可以明顯看出三點不同,也是詩人創作《賣炭翁》的三個特點。

其一、炭和柴相比,更來之不易,更凝結著勞動人民的血汗,寄託著勞動人民的希望,因而通過賣炭翁的遭遇,就更便於有力地表現“苦宮市”的主題。


其二、假如詩人按照《順宗實錄》所記的真人真事去塑造賣炭翁的形象,以打了宦官、得到賞賜結束全詩,那就削弱了“苦宮市‘的主題,降低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所以,把生活原型進行藝術改造是為了更好的突出主題。

其三、歷史著作只要如實記錄宮市掠奪人民財物的過程就夠了,不需要創造人物形象,而寫敘事詩卻不然,是需要創造出感人的藝術形象的,白居易就是通過肖像、語言、動作等描寫刻畫、塑造人物形象。

總之一句話,能夠稱得上名家名作名篇的經典作品,都是有它真實的生活原型的,離開了社會民眾這個源頭活水,任何作品都經不起歷史和時間檢驗的。

平民之宴解讀古典文學為己任,多謝關注!


平民之宴


千真萬確!

許多年前,小可曾經讀過一篇類似考據的文章,應當是作者曾經做過陳寅恪先生的學生,在課堂就此詩和陳先生進行了相互論證,並受到了啟發。其文大意為《賣炭翁》中所寫的細節與唐朝長安佈局和民生形態完全相同。

比如“伐薪燒炭南山中”中的南山,即終南山,在長安以南。

比如“市南門外泥中歇”中的南門,是賣炭翁打算一開南城門進入東市,迅速賣掉炭,以避免進入宮市(強買之地)被宮中宦官所勒索,東市東領興慶宮,西接平康里,附近多是權貴之家。

比如“黃衣使者白衫兒”,這個黃衣使者是宦官,“白衫兒”就是歷史中的“白望”,指太監徵用了一些潑皮和無賴,他們為了易於辯識,統一穿白色衣服。

比如“回車叱牛牽向北”,經陳寅恪等幾人的考證,是要向西而行,經過東市外大街,然後向北進入大明宮外的望仙門。

比如“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同樣在史書得可以得到印證,宮市中的宦官強買,而只是給對方几尺絹而已。

許多詩歌是可以和歷史進行印證的,比如安史之亂期間,歷史書上的記載只能精確到某一年,但查杜甫詩卻可以查到事件發生順哪一月。

說到此處,想起一則笑話,有一次宋真宗問大臣,唐朝時的酒價是多少錢啊?沒有人能答得上來,這時大臣丁謂回答說一斗酒大約是三百錢左右,宋真宗問你是怎麼知道的?丁謂回答說,臣讀杜甫詩,記得有一句“速須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這價格未必是對的(其實是虛指),但丁謂的急對卻傳為美談。


亦有所思


確有其事。先來看看《賣炭翁》寫了些什麼?

賣炭翁苦宮市也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唐朝給人的印象,常常是國家安定、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人才輩出,總感覺白居易寫的這種“欺行霸市”的行為不可信。其實,這首詩用非常寫實的手法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狀。這首詩記載的事情大約發生在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8世紀末至9世紀初),也就是中唐以後。

“宮市”是指皇帝以及皇宮所需要的物品專程到市場去採購的這麼一種行為。如果它遵從你情我願、公平交易的規則,也就不會出現《賣炭翁》這首詩。皇宮所需要的物品最初有官員專門負責,但從天寶末年開始出現宦官代為採買的現象,而且隨著“安史之亂”的發生,因為“護主有功”,宦官的勢力越來越大,到德宗貞元末年正式改由宦官為宮市使,負責到市場上採購宮中物品。這些人仗著權勢,強買強賣、橫行霸道,象賣炭翁一樣,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到市場上交易,一旦遇到了他們,他們便會以“宮市”為由,壓低市場價格,強行買走東西,這種行為表面上是“買”,實際上是“搶”,勞動人民無可奈何。

韓愈也有一篇文章寫到宮市之惡。題目叫做《順宗實錄·宮市》。據他記載,宮市行為最為惡劣的時候,主事的宦官派出百餘人到長安的繁華市區去打望,隨時尋找可以搶奪的物品。最初官員主事的時候,買東西還會念一念文書,後來文書也不念了,來人直接說“皇帝要的物品”就以極低的價格拿走了。往往價值數千的財物只給幾百塊了事,相當於只給市價的三四折。韓愈還記載了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跟《賣炭翁》極其相似。講的是一位農夫把柴用驢馱到市場上去賣,遇到宮市,只得到幾尺絹,這還不夠,來人還要向他索要把物品運回宮中所需的“腳力錢”。農夫悲憤而泣,便說我絹也不要了,給你們吧。但是來人不接受,說必須要你的驢送入宮中才行。農夫說我有父母妻子,還等我賣了柴才能吃得上飯,現在如此這般,我只能死了。於是,他把來人狠狠地打了一頓,民打官,這還得了?他當然被官吏抓住了,並且報告給皇帝。皇帝的處理辦法是,下詔書開除了這位官員,賜給農民十匹絹。從現象上來看,皇帝似乎對“宮市”行為也極其不滿,但是問題在於,這件事情之後,宮市行為卻並沒有得到禁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且讓歷史去評說。


楊曉豔寫作


有其事而後有其傳!


用戶6804826924946


多虧他是在唐朝,如果是現在,賣炭車可能早就被城管沒收了!


財經耕耘客


這個問題神探福爾摩斯也無法探明,再說文學作品有必要求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