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单了吗?岳父母宴请了吗?正月十一“子婿日”

​一、子婿日

脱单了吗?岳父母宴请了吗?正月十一“子婿日”

农历的正月十一叫“子婿日”,也就是岳父母宴请女婿的日子,又称炮龙节、紫姑日,是春节期间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泉州民谣云:“……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十三吃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台湾过年也有相似的说法:“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仔返来拜”。


脱单了吗?岳父母宴请了吗?正月十一“子婿日”

“子婿日”的来源历史悠久。在古代,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在初十吃了一天后仍剩下很多,所以正月十一这天娘家会邀请女儿和女婿回家,利用这些祭祀过神灵的美食招待他们。民间称之为“十一请子婿”。

古代,出嫁的女儿已不是自家人,所以平常不能无缘无故擅自回去,大多数地方的习俗是在大年的初二女婿和女儿一起回家,给岳父母拜年。女儿回娘家要准备礼品,称为“伴手”,台湾叫“单露”。娘家兄弟有小孩的,则要另备红包。

脱单了吗?岳父母宴请了吗?正月十一“子婿日”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女婿俗称“娇客”,备受岳父母宠爱,因此到了正月十一的时候,岳父母往往会备下丰盛的美食佳肴再次邀请自己的女儿女婿来家里吃饭,作为女儿女婿正月初二回家的答礼。女儿女婿回来时必须由娘家的哥哥或者弟弟提前出门迎接,以此表示娘家人对女婿的敬意和重视。

脱单了吗?岳父母宴请了吗?正月十一“子婿日”

雙波《子婿日》诗云:“十一迎子婿,婿来翁欢愉。天地剩馔杯盘冷,厨房忙新席。杀鹅又宰鸡。举杯邀明月,浓情佳节叙。饮韵成诗令行酒,权作上元夕。”

当然,今年情况特殊。女婿们千万别忘了明年正月十一让自己的岳父母加倍的宴请哟!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一代代延续和传承。不管何种风俗,归根结底,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家庭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二、炮龙节

脱单了吗?岳父母宴请了吗?正月十一“子婿日”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是广西宾阳的炮龙节,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都夹道相迎,燃放鞭炮,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故称“炮龙”。炮龙在铺天盖地的爆竹中左右翻腾起舞,给每户人家叩头送福。这时有人会伺机“钻龙肚”,就是从龙的肚皮下穿过去。传说钻了龙肚好运连连,能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炮龙节历史悠久,2008年6月宾阳炮龙节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紫姑日

脱单了吗?岳父母宴请了吗?正月十一“子婿日”

农历正月十一是“紫姑日”,紫姑是民间传说中的司厕之神,最早见于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大意是紫姑是一男人的小妾,遭到原配的嫉妒,结果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中国古代重男轻女,女性地位低下,而民间认为紫姑代表了封建社会中受压迫的女性,所以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

脱单了吗?岳父母宴请了吗?正月十一“子婿日”

四、吃烙合子

另外老北京这天有吃烙合子的习俗。古人都是一个正月在过年,每天都是不同的节日,并且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老北京有“不出十五,都可拜年”的说法:腊月三十之前叫“拜早年”,正月初五之前叫“大拜年”,正月初五即“破五”之后叫“拜晚年”。在大年前后这几天因各种原因未能向亲友和故交拜年的,赶紧“拜个晚年”,也不失礼数。所以把元宵节前的四天作为“拜晚年”的时段。古人认为,“十”是“齐备完美,周而复始”的美好数字,在十之上再加一个“一”,意思就是新的开始。烙合子的“合”与“和”谐音,吃合子寓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平安幸福!


脱单了吗?岳父母宴请了吗?正月十一“子婿日”

五、上采日

传统习俗中福州人有在农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一送灯的习惯,一般是外公外婆送给外孙、外孙女。其中正月十一日被称为“上采日”,寓意迎春纳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