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族篡位时有多阴狠,为何却难逃全族被灭悲惨下场?

菩萨我想对你说


看过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都有一个映像,就是司马懿是多么能干有为,只是命运所迫被逼一步一个脚印变成那个满腹阴谋、厚黑的权臣的。司马懿的形象在该剧中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成为人们喜爱的人物。历史真是这样吗?也许。司马懿的成功的确是自身努力得来的。临死前仍为魏臣的司马懿,一没弑君废立,二没分藩建国,三没要加九锡,为什么要为子孙背这口锅呢?好吧,司马懿我们就不评论,因为这中间实在是有很大的争议,但他的子孙呢?他们的行为则实在是为人不耻,虽取得个人成就的最高峰,但仍免不了被万世垢弊的历史地位。

自秦汉以来,虽然诸侯、豪强做大架空皇权的事情屡有发生,甚至觊觎九鼎的行为也并不鲜见。但是由于礼法制度根深蒂固,君权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天子”二字绝非凡尘可及。自秦王嬴政加冕皇帝后的五个世纪,天子的姓氏只更改过一次。刘邦能够让天子更姓,那也是有斩白蛇起义的“天命”所致,是自带神秘光环的。刘邦之后的几百年,天子姓刘就变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了。就像是水往低处流,四季花开一样,在人们的心目中,皇帝姓刘不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观念,一种自然法则。所以,虽然豪强如云,但也没有人敢去越雷池半步。 强如霍光、王莽、曹操者,也只是停留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层面。至于那最高的神器,他们是敢想不敢摸的。这就叫敬畏,也是游戏规则。

然而,这个规则在三国时代悄悄地发生了改变。第一个偷吃禁果的是袁术。袁术在得到传国玉玺后利令智昏,一称帝就变成了群殴对象,最后弄得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就是个笑话。第二个是曹丕,因为他有一个强悍而精明的父亲。曹操经过三十年的打拼弄得来家大业大,事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关键人家还非常理性,称王绝不称帝,留下最后半步,待时机成熟后让儿子去跨。曹丕称帝,虽然也遭遇了敌对阵营和不少腐儒的谩骂和诋毁,但大局上基本还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对于曹魏的称帝,人们出于立场不同可以骂他,但绝不会瞧不起他,毕竟人家是通过实干努力开创的一代基业。你可以不服,但不能不屑。至于司马氏的称帝,就比较奇葩,可以说打开了当时人们的脑洞,拓展了人们的认知层面。司马炎篡魏称帝,他既没有君权神授的天命,也没有实干创业的积淀,说白了就是偷,而且是监守自盗。吃相十分难看!

司马氏作为曹魏三代君主的托孤之臣,权倾天下。当权者图谋私利本无可厚非,然而其手段却十分下作: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族诛曹爽、逐夏侯玄;甘露之变,司马昭的门徒贾充指使走狗成济当街弑杀君主曹髦,司马昭庇护贾充,其目的不言自喻,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炎窃国,犹如管家赶跑主人自己当其主子,彻底撕掉了脸皮。司马氏自宣王始便奔着篡位的目的,如此手段较之汉魏受禅,不可谓不卑鄙,实为开启了摒弃礼法,不要脸公然篡位之先河。彻底把传统上伦理观价值观那套给踩在了脚下。得国不正,窃国大盗、野心家大行其道,由此,一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君不君、臣不臣的时代便开始了。之后的傻皇帝粉墨登场,八王作乱,不宗礼法、不恤君臣,争相自立,司马氏互相残杀都是开端于得国不正这一根源。西晋祚刚立国便势微,正所谓祖宗种因,子孙得果,自食恶果!





周周说古今


司马家篡魏其实也算不得阴狠,人家也是花了三代人努力

一代人干一代事,司马懿搞了高平陵政变,给司马家成事奠定基础。249年,司马懿以洛水起誓,只要曹爽投降,保曹家安稳,太尉蒋济还给他做保人。结果是曹爽放下兵器不久,就让司马懿屠了三族,曹爽的附属势力家族,也被屠了个干净,蒋济吐血身亡,气的,保人给活活气死……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继续扫除曹魏势力,像忠于曹家的王凌、诸葛诞、毌丘俭、文钦等,都被诛除,自家爵位提升为晋王爵,离代魏只差一步。特别是司马昭,他还把魏帝曹髦给干了,开了弑君先河。其实杀也就杀了,早死晚死而已,但这个司马昭敢做不敢当,为了掩人耳目,把手下成济兄弟扔出来当替罪羊……

等到司马家第三代司马炎掌权时,离最早的高平陵之变已经17年,在这十余年中,忠心曹魏的势力,基本全部被诛除干净,剩下的小鱼小虾也翻不起浪花了。266年2月,司马炎死后没几个月,这个司马炎图穷匕见,逼迫末帝曹奂禅位,完成篡魏最后一步

总得来说,司马家阴狠算不上,但隐忍真心厉害,司马懿搞高平陵政变决定篡位时,人家70岁……

至于说为什么难逃全族被灭,其实也不算全族被灭,主要是

永嘉之乱被人攻陷了洛阳,而攻陷洛阳的那支军队又搞了个屠城,这一下子,司马家死了太多太多的族人。等到316年前后攻陷长安,那么大的家族,基本上就剩下早些年五马渡江跑江南的五匹司马了

再后来,司马家和士族争锋,五马渡江差不多就剩司马睿一支还能繁衍……


灵石蕴珠宝


司马懿熬死了曹家祖孙三代才慢慢的获得了权力,让其子孙登上了皇位!但是最后司马家族也灭亡了,令人好奇的是司马懿家族怎么灭亡的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司马懿死后,司马懿之次子司马昭控制朝廷,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位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曹奂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手中毫无权力,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完全是司马氏的傀儡。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承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经过精心准备,同年12月,仿效曹丕代汉的故事,为自己登基做准备。   在司马炎接任相国后,就有一些人受司马炎指使劝说魏帝曹奂早点让位。不久,曹奂下诏书说:“晋王,你家世代辅佐皇帝,功勋高过上天,四海蒙受司马家族的恩泽,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让给你,请顺应天命,不要推辞!”司马炎却假意多次推让。   而在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晋,改元泰始。   司马家族的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一个个都是高智商,玩弄权术于手掌之中,但是谁也没想到,司马家族所开创的晋朝却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白痴皇帝司马衷。


司马衷整个就是一个先天性大脑痴呆患者,著名的历史典故“何不食肉糜”就发生在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而食,许多人活活饿死。   显然无法解决他统治时期的政治困难,造成了八王之乱,司马氏自相残杀,成为他人的傀儡,最后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   八王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晋武帝司马炎在安排继任者人选上的重大失误。他在立皇太子和选太子妃问题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贾南风得以干政弄权,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   永嘉元年(307年),晋怀帝改元永嘉,大赦囚犯,废除诛三族刑。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辅政,掌握了朝廷大权。至此,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中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而在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之后“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八王之乱是其重要原因。

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廷,为晋元帝,史称东晋。东晋末年,朋党之乱,桓玄称帝,恒玄兵败被杀,刘裕篡位称帝,至此晋朝灭亡,司马家族灭亡,开始了南北朝时期…

东晋朝政局不稳,司马皇族争夺皇位时,刘裕趁机掌控了东晋朝的实权,从此成为真正的东晋朝首领。在他两次北伐后,刘裕成功篡位成为宋朝的第一任皇帝宋武帝。

 随后,刘裕对待司马氏一族的态度证明了他是汉室的后裔。在他即位后,马上下令诛杀全国所有的司马姓氏者,这样的举措是刘裕宣泄对司马氏的仇恨。司马家的后代,最终偿还了祖先的罪孽。中国有史以来被杀皇帝数最多的就是司马家。

后来在《晋书》中,李世民对这个家族的崛起做了评价,它用白话文可以概括为:“都说‘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但对于司马一族,为恶的利益是巨大的、代价是极端低微的,这一点让他们几乎无法置之度外。”


俺是耕田滴


司马懿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厚黑学的集大成者,他从三十岁出仕到七十三岁去世,历经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四个时期,最终在曹芳在位期间通过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曹魏政权,为之后司马师、司马昭逐步篡夺曹魏皇权奠定了基础,最终则是由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完成了最后一棒,彻底取代了曹魏皇权。后来到了东晋时期,司马懿的后裔晋孝明帝在让大臣给他讲解历史的时候,听到这一段,都羞愧得无地自容,把脸伏在床上不好意思面对其他人。

司马懿早期其实还好,也没有太过明显的野心。 曹丕去世时,留下四个辅政大臣中就包括司马懿,但其他三个人陈群、曹休和曹真先后病逝,只剩下了司马懿。因此,到曹叡去世时,司马懿和曹爽被任命为辅政大臣,也就是受到了曹叡的托孤之重。但一开始成为辅政大臣的时候,司马懿很快就在曹爽的逼迫之下托病不出,闭门谢客了。一直隐忍待机,终于在十年后等到了机会,通过高平陵之变,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取代了曹爽,控制了曹魏政权。

高平陵之变中,一开始司马懿只是控制了洛阳和皇太后,并没有太大优势,所以曹爽的智囊桓范建议曹爽挟持皇帝逃往夏侯玄镇守的关中,或者直接去许昌,先把皇帝安置下来,然后再号召全国,起兵讨伐司马懿。但曹爽本来就只是亲贵子弟,并没有什么特别过人的军政才能,所以很犹豫。关键时刻,司马懿让蒋济给曹爽写信,蒋济以个人名誉担保,只要曹爽放弃抵抗,接受现实,就一定能够保全身家。但曹爽投降了以后,司马懿仍然将曹爽集团诛灭三族。不久后,蒋济也因为食言,羞愧而死。

曹爽集团被铲除后,司马懿虽然已经实际控制了曹魏政权,但仍然有些人并不完全受他控制,比如征西将军夏侯玄,坐镇关中,拥兵十万,司马懿就很不放心,所以以高官厚爵引诱夏侯玄,让夏侯玄放弃了在关中的兵权,入朝洛阳。到洛阳之后,司马懿并未对夏侯玄下手,但到了司马师掌权时,因为皇帝的近臣李丰、张缉企图发动政变,诛杀司马师,以夏侯玄辅政,事情败露后,司马师以此为契机,大肆屠杀仍然心存曹氏的大臣,夏侯玄也一起被杀。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为了避祸,不得不不顾与蜀汉的国仇家恨,投奔了蜀汉。

王凌和司马懿是多年好友,司马懿还推荐过王凌升官。在高平陵之变前,王凌和其他曹魏元老一样,也对曹爽不满,寄希望于司马懿在推翻曹爽之后,将曹魏政权拉回到正常轨道上,但司马懿铲除曹爽集团的时候,大肆株连,而且只要涉及相关的人,多数都要诛灭三族,斩草除根。王凌感到自己也很危险,于是铤而走险,在淮南发动叛乱,准备举兵入朝,诛灭司马懿,废黜皇帝曹芳,改立曹操的儿子楚王曹彪为帝。司马懿舆疾出征,王凌被迫出降。

王凌本来以为以他们两人的交情,司马懿不会杀他,所以在被解送京城的路上,王凌试探司马懿的态度,向司马懿讨要钉棺材的钉子。司马懿果然给了王凌钉子,王凌确认司马懿还是不会放过他,就自杀了。即便如此,司马懿仍然将王凌诛三族,相关人等都被杀,连死了的人也被挖出来,剖棺戮尸。楚王曹彪也同时被杀,并牵连了一批皇亲国戚。之后,司马懿下令将本来分散在各地的曹魏宗室都集中到洛阳来居住,以便监视。在此期间,司马师的妻子夏侯徽本来是夏侯玄的妹妹,仅仅因为夏侯徽发现司马氏有不轨之心,就被司马师自己毒死了。

在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继承了司马懿的权力,仍然实际控制着曹魏政权。在司马师当权时期,先是发生了李丰与张缉阴谋政变的事件,司马师借机废黜了皇帝曹芳,改立曹髦为帝,以便于控制。又发生了淮南第二叛,也就是毋丘俭的叛乱,司马师也和司马懿一样,不顾当时自己已经身患重病,力疾出征,平定了叛乱。在这两个重要事件中,司马师也和司马懿一样,大肆株连屠杀,并且是尽可能的罗织罪名,将仍然忠于曹魏的势力都铲除掉,有些实际上并不是忠于曹魏,只是因为没有完全依附于司马氏,也同样被杀。

司马师没有儿子,他在平定毋丘俭叛乱之后回师的路上病死,司马昭临时被推上了接班人的位置,继承了司马师的权力。在司马昭时期,皇帝曹髦被逼无奈,只能自己亲率宫中童仆出宫去杀司马昭,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示成济在大街上公然刺死了曹髦。虽然曹髦此时只是傀儡皇帝,但毕竟和司马昭有君臣名分,即使要杀他,也只能暗下杀手,司马昭如此不顾体面,公然刺杀曹髦,这是违背当时人们的道德底线的。连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都认为太不顾体面了,跑出来抚尸痛哭,并提出了诛贾充以谢天下的要求,但司马昭只杀了成济塞责,贾充仍然是他的心腹。

此时曹魏内部已经没有什么人公然宣称自己仍然忠于曹魏了,但司马昭仍然对不是他的亲信而握有实权的人不信任,比如诸葛诞,本来是在司马懿、司马师一路扶植之下成长起来的,并且和司马氏结为了姻亲,但司马昭派人试探诸葛诞对曹魏把皇位禅让给他的态度时,诸葛诞明确表示反对,于是司马昭以朝廷的名义征召诸葛诞入朝,担任有名无实的司空。诸葛诞明白司马昭这是要对他下手了,加上有夏侯玄的覆辙在前,只能起兵叛乱。司马昭率大军出征,平定了诸葛诞叛乱,再次屠杀了一大批异己力量。

司马昭时期的另一件重要事情是派钟会、邓艾等人率兵伐蜀,消灭了蜀汉政权。但在人事安排上,司马昭层层设防,相互牵制,最后是卫瓘先和钟会上书弹劾邓艾,将邓艾扣押起来,接着钟会率兵叛乱,卫瓘利用平定叛乱之机杀死了钟会和邓艾,蜀汉已经投降的大批将士和官员、宗室等人都在叛乱中被乱兵所杀。司马昭为了防止意外,又命贾充率兵出斜谷,他自己亲率大军为后援,以防止意外,这次连贾充都担心自己只是螳螂,司马昭会不会对他下手。

皇权争夺本来历来就非常残忍、血腥,这并不奇怪,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一个短时期内通过几次大规模的政治斗争就可以解决,而司马氏从高平陵之变算起,到司马炎最后篡位,至少表面上是和平过渡,但却依然在这个过程中大肆屠杀,并且动辄就诛三族,谯类无遗,就显得特别残忍了。同时,司马懿和司马昭两人在各自掌权的时期猜忌心特别重,很容易怀疑别人是否会成为自己的敌人,所以总是故意设置陷阱,逼对手就范,且经常言而无信,充满了阴谋。

可以说,司马氏从司马懿开始到司马炎成功篡位,整个这个过程就是厚黑学的胜利。而在当时流行的忠义为本的主流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被司马氏的篡位之路彻底摧毁,以至于一些本来笃信儒家价值观的人不得不当起了装作狂放不羁、不理时事的样子以避祸,也就是竹林七贤,从而形成了所谓的魏晋风度。而司马氏家族以阴谋起家并发家,在成功篡取皇权之后,只过了短短十多年,司马炎死后才一年,持续长达十多年的八王之乱就拉开了序幕,宗室中的每个人都野心勃勃,都是阴谋家。八王之乱最后就演变成了永嘉之乱,乃至于五胡乱华。


萧武


司马家族以司马懿一家最为出名,司马懿可以说是集厚黑学大成者,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一直都是“利益第一,价值第二”,在司马家族篡位过程中无信、无义、无忠,其阴狠给后世起了很坏的榜样,因为道德崩坏,向心力的遗失,使的中国遭受了五胡乱华、暗无天日的浩劫,华夏的尊严第一次被践踏的彻彻底底。

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就开始装腔作势,曹操征召他入仕的时候,以风痹病为由拒绝了(这一段历史真伪和动机一千多年来也是争论不休),到了29岁的时侯,司马懿的老婆怀孕了,司马懿觉得再也装不下去了,而这一年曹操手下首席文官荀彧“刚好”推荐了司马懿,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已经是曹操的秘书,于是曹操给司马懿安排了一份好工作——陪曹丕读书。

司马懿就此开始扶摇直上,不过在曹操时期,司马懿锋芒并不怎么显露,在他40岁的时侯,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打算迁都以避关羽锋芒,司马懿劝阻说:“孙刘联盟并不牢固,孙权见刘备发展太快,肯定心里不爽,我们可以联合孙权,让他从背后捅关羽一刀。”


这条计策被采纳了,随后关羽败走麦城,孙刘联盟瓦解。第二年曹操过世,司马懿主持葬礼。曹丕即位后,司马懿成了曹魏军队的副总司令,此时魏武一代的名将尚有存留,司马懿还是没机会领兵作战。

曹丕死的时候,任命司马懿、陈群、曹真、曹休四人为辅政大臣,具体工作就是曹真负责对抗蜀国,曹休、司马懿负责东吴,陈群留在中央,曹叡这个“政治天然呆”的少年在上任后表现出过人的政治天赋,再加上曹休、曹真等还在世,司马懿还没表现出什么野心,而这一阶段司马懿虽然远离中枢,但他在关西一带培养了属于自己的军事势力,为他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懿在擒斩孟达时,为了抢功,八日行军一千二百里,而朝廷命令他配合曹真伐蜀时,两个月行军不到五百里,曹真没等到司马懿的部队,最后因暴雨在伐蜀路上出现严重的非战斗减员,伐蜀计划中途而止,曹真郁闷而死,司马懿被调往西线,领郭淮和张郃等将抵抗诸葛亮的北伐。


阻击诸葛亮北伐,司马懿的战略是坚守为主,被众将多次取笑后,司马懿也按捺不住,结果被诸葛亮教育了一下怎么打仗,蜀军粮尽回师的时候,司马懿命张郃追击,张郃死于诸葛连弩之下。此后司马懿继续对抗诸葛亮北伐,诸葛亮终因常年的鞠躬尽瘁拖垮身体,在五丈原病逝。

司马懿59岁的时侯,辽东太守公孙渊反叛曹魏,自立为燕王,魏明帝曹叡派司马懿率军征讨,司马懿破城后,屠杀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还把尸体堆积成金字塔状以炫耀武力。

景观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继位的是他年仅八岁的养子曹芳,这一年司马懿60岁,和曹爽一起成了托孤重臣。几年后两人出现了矛盾,68岁的司马懿又装起病来,这一次装了两年,开始了扮猪吃老虎的把戏。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和他几个担任御林军将领的弟弟跟随魏帝曹芳出城祭拜魏明帝高平陵的绝好机会,以司马师豢养的三千死士为基础,发动政变,接管了御林军,得到太后诏书,罢黜曹爽。



可皇帝还在曹爽手中,若是曹爽带着曹芳到许昌,就能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于是司马懿反复诅咒发誓,以人格担保曹爽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太尉蒋济给曹爽写信,曹爽经过一夜的思考,交出皇帝投降,他没想到司马懿根本就没有人格,豪不犹豫的将曹爽一党全部夷灭三族,不久后,蒋济因觉得失信于曹爽,自责忧愤而死,司马懿食言而肥、滥杀无辜的卑劣性格暴露无遗,此为无信无义

此后曹魏政权尽归司马家族,司马懿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里处心积虑的谋划着司马家族的千秋大业,全然忘了曹魏对他的信任和恩赏,司马懿可以说是极度的功利主义者,他所代表的是人性阴暗的一面,在他的眼里全然没有忠信仁义这几个字。

司马懿死后,他的长子司马师接过棒子,他是司马家族最辣手无情、最难以捉摸的人,司马师的发妻夏侯徽是曹魏的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和曹真之妹德阳公主的女儿,司马师与这个发妻关系很好,生有五个女儿,然而在青龙二年(234年),这一年诸葛亮病逝,司马懿却依然保住了兵权,并且对曹魏西线部队建立了独一无二的影响力,司马师肯定参与了其中的机密运作,聪明的夏侯徽此时已经发觉了司马家对魏国不忠的迹象,还没等她作出抉择,心狠手辣的司马师就将她毒杀了。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前一夜,司马师依然美美的睡着觉,还打起了呼噜,而司马昭却担心的整晚睡不着,连司马懿都不禁配服司马师深沉的心机。政变成功后,曹爽一党中有不少人与司马师交往甚密,司马师却全然不念旧情,杀光他们全家。

当得知傀儡皇帝曹芳想要以夏侯玄取代自己的消息后,司马师将想要发动政变的李丰、夏侯玄、张缉诛杀,夷灭三族,废曹芳为齐王,本想立彭城王曹据为帝,郭太后坚决不同意,这位郭太后一直与司马家合作愉快,对国家根本没什么责任心,不同意立曹据的原因是曹据是她的长辈,如果立了长辈为皇帝,她这个侄媳妇就不好当太后了,所以郭太后要求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师也就同意了。


正元二年(255年),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反司马师,司马师亲自领军平叛,毋丘俭败亡,文钦逃奔吴国,毋丘俭与文氏两家留在魏国的都被杀死,而司马师在征讨过程中,遇到文钦之子文鸯袭营,司马师本来眼睛上就有瘤疾,遭此惊吓,致使眼睛震出眼眶,司马师在受了一段时间罪后,活活疼死,终年48岁。

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昭将次子司马攸过继给他,而他的政治遗产都让司马昭继承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满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曹髦在跟三个心腹说完这话后决定发动政变夺回政权,然而其中二人跑去向司马昭告了密,意识到被出卖的魏帝曹髦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几百人去讨伐司马昭,因为天子的身份,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的军队都吓的逃走了,此时太子舍人成济问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就是为了今日。”然后成济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把皇帝刺了个透心凉。这种当众弑君的恶劣行为使得以后的晋朝再也不敢提倡“

”字,只敢言“孝”!

曹髦死后,司马昭立了曹奂为帝,将篡未篡之际却病死了,他的长子司马炎接过他的位子后,在司马昭死的这年十二月(265年)就逼迫曹奂禅让,代魏称帝,国号晋。

司马炎因为长子夭折,就立了次子司马衷为太子,这个司马衷是个智力低下、有名的大白痴。司马炎在44岁那年灭吴成功,晋朝也成了大一统的国家,然而司马家族德既不堪,对天下也是有罪无功,偶得天下就腐败不堪,王恺石崇相互炫富,晋武帝司马炎还亲自参战,帮助王恺。

司马家族杀完外人自家内部还要互相吞噬,八王之乱把天下折腾的乱七八糟,西晋从266年司马炎篡位到316年被北方蛮族灭亡,才短短的几十年,司马家族跑过长江继续醉生梦死,成立了东晋。

三国时期虽然没有大一统,却没有胡虏敢在华夏那么嚣张,晋虽一统却是无论在人事还是政策上都是极大的倒退,以致发生了持续几百年的乱世,老百姓又受了几百年的苦。

在晋明帝听完王导述说司马懿是怎么创业怎么诛灭有名望的人,以及司马昭杀高贵乡公曹髦的事,晋明帝掩面伏在床上,说道:“若如公言,晋祚安得长。”司马懿的后人听到先人的事迹也是羞愧不安,所不忍闻者。


历史红尘


司马懿上位的原因很简单,是通过隐忍和长寿干掉了所有对手,并且通过假装演戏骗过了所有人,最后伺机政变夺取了曹魏政权,也是一个狠毒的对手。

司马家族的篡位时通过“高平陵之变”完成的,从“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也成功的夺取了曹氏家族的权利,但司马懿的夺权之路也充满了欺诈!

最初曹爽对于司马懿也是充满了提防,夺了司马懿的权之后也没有对司马懿进行人身迫害,只是不让他继续的参与朝政。

可是司马懿对此却丝毫的不领情,只是在

暗中继续的积蓄自己的力量。

可是曹爽是宗室出身,在上台之前并没有很多的磨练,对于处理朝政上也没有太大的理解。

不仅如此,还在对于蜀汉的战争中吃了败仗,还得罪了一批曹魏元老,司马懿这才抓住了机会。

因为这时候的司马懿也只有三千死士

,力量是并不足以抗衡曹魏力量,这时候司马懿可以依靠的也只有曹魏的元老。

这时候的曹爽本来也可以有翻身之力,但司马懿也知道什么是攻心,不断的派出元老们说降。

曹爽本来还可以逃出,然后借着皇帝召集各地的兵马打回去,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那些劝降的大臣。

司马懿

派出劝降的大臣也都是位高权重一言九鼎的人,很快的就获取了曹爽的信任,他觉得就算不相信司马懿,这些大臣都还是可以相信的。

于是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司马懿,回去安安心心的做一个富豪,可他没有想到,他已经成为了案板上的肉,任司马懿宰割。

司马懿很快就把曹爽给杀了,担保人也对于司马懿有了不满,但司马懿也爽快的直接“卸磨杀驴

”,各个大臣不是被气死就是被调走,再也没有人约束司马懿。

之后的淮南三叛就是针对司马家族的,后期的司马家族也直接干脆的出尔反尔,搞起了人道毁灭,不仅将老主子一家全部毁灭了,连那些大臣也不放过。

这样不讲信用,出尔反尔,出卖盟友的司马家族也很快就尝到了自己的苦果。

司马家族统治后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前前后后持续了16年,西晋最终在动乱中被匈奴人攻破了洛阳与长安,晋怀帝被杀,是

第一个被少数民族灭亡的中原政权。

西晋被灭之后,司马懿的后代有建立了东晋,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重要地区用大族作镇将,很容易形成割据的局面。

这样大族割据的局面也很容易形成谋反,所以整个东晋时期最多的就是谋反。

东晋末年,布衣出身的刘裕把握了当时东晋最强战斗力的北府兵,北伐到了黄河,对司马氏也进行了斩草除根,最后司马氏也成为了古代唯一一个被灭族的皇族!

悲惨的程度比起当时司马篡位的时候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是在历史中,司马氏家族也是一个被打上耻辱的词汇。


三书青史



司马家族凭借阴谋诡计篡夺曹魏政权,得国不正,子孙后代多是昏庸无道之君,导致五胡乱华,所以最终难逃全族被灭的悲惨下场。

首先,司马家族的政权不是自己打下的江山,而是凭借阴谋诡计,篡夺了曹魏的政权。

不像三国魏、蜀、吴他们的基业都是曹操,刘备,孙权孙坚一步一步,辛辛苦苦几十年奋斗出来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家族的政权凭借阴险的手段所得,为人所不齿,得国不正。

其次,最重要的是,司马家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王朝。

晋朝建立以后,没有任何繁荣昌盛的气象,没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反而出现“八王之乱”,天下大乱,导致五胡乱华,差点让汉族亡国灭种,所以司马家族算得上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司马家族凭借阴险手段建立晋朝,但是没有给天下带来长治久安,反而引狼入室,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其最终被灭族的悲惨下场也是不值得同情的。


花开花落缓行客


中国古代王朝的帝王姓氏人口在后世一般会越来越多,譬如,刘、李、赵、朱等,可是晋朝司马氏这个姓氏人口自东晋灭亡后,人口越来越少了。

420年,58岁的刘裕取代东晋王朝,第二年他命令自己的手下毒死晋恭帝司马德文,司马德文不愿意服毒,只好用被子闷死了他,从此拉开了屠杀司马氏家族的大幕。

江南地区司马氏皇族几乎被灭绝,其他姓司马的人也难逃劫数,没有死的纷纷改姓,司马氏改为司、同、冯等姓氏,留在北方的少数司马氏未改姓,到现在为止司马姓的人口也就几万人而已。(刘裕像)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是阴险、狡诈、恶毒的代名词,为了建立自己的政权不择手段,超出了绝大部分人的道德伦理底线。

司马懿特别能忍耐,曹操、曹丕、曹睿在世时他和他的家族都不敢暗地里训练死士,不过也有了架构。曹芳即位后,司马懿这个两任托孤大臣应该是曹魏最值得信赖的大臣了,在他失去权利后就开始秘密策划夺权,到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师已经训练了3000死士,可谓蓄谋已久。(司马懿父子剧照)

高平陵之变后,曹爽及其家族在其他人的撮合下才投降,不能杀曹爽一家,这时达成的协议。可是司马懿出尔反尔,很快将曹爽诛灭三族,不讲信义。此后,司马师、司马昭陆续通过平复曹魏拥护者的叛乱,借故诛杀了很多世家大族,代之而起的是拥护司马氏的家族,反对者基本被清除,没有后患。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擅自废立曹芳、曹髦、曹奂等人,并让手下杀了曹髦,废为庶民,臣子废皇帝,和世俗所遵循的礼教背道而驰,可谓是卑鄙手段用尽。

晋武帝司马炎觉得司马氏再这样搞下去,到自己的晋朝灭亡时子孙肯定没有好下场,于是乎废帝曹芳、曹奂都没有被杀,而且都封了爵位,可他们差不多是光杆司令了。(司马炎剧照)

司马炎的想法不错,可是他的后代先是白痴司马衷做了皇帝,导致“八王之乱”,把天下搞得一塌糊涂,生灵涂炭,接着少数民族灭亡西晋,很多世代居住北方的人背井离乡迁移到江南,司马氏的王朝给人民带来的是无穷的灾难。

其实司马懿父子阴险狡诈、杀人无数也不足以让司马姓氏被灭,主要是他们的后代祸国殃民。刘裕灭掉的是皇族,手下人和普通百姓则是直接想灭掉司马氏这一姓氏,看来自上而下都对司马氏掌握政权不满,被全体百姓针对了,不给司马氏翻身的机会!


穿越再现彼岸


很烦这些所谓的司马家族全族被灭、司马懿后代全族被灭的提问,问问题出现麻烦先翻一翻史书再问好吧,《晋书》、《宋书》和《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宋武帝刘裕下令把司马家族灭族的事情,野史笔记也没有。所谓司马家族全族被灭完全在子虚乌有的。

刘裕杀了东晋最后两个皇帝和东晋的一些宗室成员,这是事实,但并没有把司马懿的后代全部灭族。稍微翻一翻史料就会知道,司马家族和司马懿的后代仍然有很多人活得好好的

。南北朝统一后,隋唐宋元明清这些朝代,几乎都可以发现司马家族和司马懿的后代身影,只是名气没那么大而已。

扯远了,回到问题本身。司马家族篡魏立晋的全过程,历经三代四人,即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和司马炎。在这四个人中,司马懿、司马师都曾对曹魏宗室大开杀戒,而司马昭更是有弑君之举。只有司马炎比较温和,没怎么杀人。实际上司马炎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宽和的皇帝,加个之一也行。所以要说司马家族谋篡时的阴险罪恶,大概要数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司马懿灭曹爽三族,夷王凌三族,诛曹操之子曹彪

魏明帝临终前,遗命由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曹爽是大将军曹真的儿子,他在入驻中枢之前,资历和威望都非常浅。他的名望远不如司马懿这样德高望重、战功卓著的元老。

刚开始辅政时,曹爽和司马懿相处不错,曹爽论资历和威望,都差司马懿太多,而司马懿是四朝元老。所以他对司马懿很尊敬,有什么事也会找司马懿商量,两个人相安无事。后来曹爽在心腹何晏、丁谧、邓飏的撺掇下,大肆排挤司马懿,司马懿见状就装怂,远离朝堂,避其锋芒。

曹爽执政时,胡作非为的行为,把朝廷搞得一团糟,引发了很多曹魏重臣的不满。于是司马懿趁曹爽陪同曹芳外出城郊祭祀魏明帝高平陵时,突然发动政变,一举拿下曹爽,彻底翻盘。

高平陵之变侥幸成功后,司马懿言而无信,对曹爽及其亲信大开杀戒,灭其三族。虽然曹爽确实是咎由自取,但司马懿却不问青红皂白,把许多无辜的人也牵扯进去,让那么多无辜的人丧命,确实非常阴毒。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从曹魏谋臣,化身曹魏权臣,取得了曹魏的执政权,执掌曹魏。司马懿把自己的亲信都提拔到重要位置上,有谋朝篡位之意,引起了有些人的不满。征东将军王凌,联合自己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企图废掉司马懿,立曹操的儿子楚王曹彪为帝。但是还没行动,令狐愚就病死了,王凌只好单独行动,可惜时期还未动手,就被司马懿棋高一着给平定了。

司马懿拿下王凌后,逼王凌自杀,并把王凌和令狐愚暴三日,参与政变者均诛杀三族。随后司马懿又逼楚王曹彪自杀,他的亲属遭到流放。

从曹爽到王凌,司马懿对政敌心狠手辣,从来都是灭三族这样的酷刑,就算是曹操的亲儿子,司马懿也照样敢杀。所谓阴狠,大抵如此。

司马师废立皇帝,灭李丰、张辑、夏侯玄等人三族

司马懿死后,他的嫡长子司马师继承了他的政治遗产,以抚军大将军的身份,继续执掌曹魏。司马师执政时,以铁腕手段治理曹魏,他还大权独揽、架空曹魏,此举引起了忠于曹魏的朝臣的强烈不满。

254年,中书令李丰联合光禄大夫、皇后张氏的父亲张辑等人欲动政变,推翻司马师的统治,并以太常夏侯玄为替代司马师执政。

但是这场政变,还未发动,就被司马师扑灭了。李丰行事不密,被司马师事先侦知了。司马师先下手为强,先后收捕了政变的重要参与者李丰、张辑、李韬、李冀、夏侯玄、许允等人,随后把这些人悉数杀害、灭族,无一漏网之鱼。司马师通过扑灭这场“难产”的政变,对忠于亲近曹魏的政治势力进行了大清洗,基本上肃清了朝廷中反对司马家族的势力。

不久,司马师又废掉皇后张氏和皇帝曹芳,迎立曹髦为帝。废立皇帝,往往是权臣谋篡前的一个重要信号。在平息这场政变的行动的前后,司马师通过一系列的强力措施,有力地震慑了异己,彰显了自己的权威。不仅使得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进一步稳固,也使得司马家族对曹魏朝廷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司马家族篡魏立晋之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司马昭弑君

司马师执在淮南平叛时,因眼疾发作而病死于许昌。司马师临终前,把权力移交给弟弟司马昭。司马昭接过司马师的衣钵之后,开始了自己的篡权夺位之路,继续掏空曹魏。

公元255年,朝廷晋升司马昭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入朝辅政,剑履上殿。司马昭没有接受。

公元256年,朝廷晋升司马昭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里,加九锡,假斧钺,名号大都督,带剑穿履上殿。司马昭没有接受。

公元258年,朝廷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置晋国。司马昭没有接受。

公元260年,朝廷再次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司马昭没有接受。

公元263年,朝廷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晋位为相国,加九锡。司马昭接受了。

公元264年,朝廷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王,加九锡。司马昭接受了。

以上是司马昭的篡权之路,从大将军一路晋升到晋王。司马昭的计划是,先让曹髦当几年傀儡皇帝,待到时机成熟时,他再“安排”曹髦禅位于他。

司马昭谋朝篡位之心,昭然若揭。曹髦不甘心当一个傀儡皇帝而后被废掉,在发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怒吼。他毅然决然,亲自提剑讨伐司马昭,他带领一群基本没有战斗力的队伍,前去讨伐司马昭。

曹髦在司马昭府邸前,遇到了司马昭亲信贾充的队伍的阻拦。曹髦声称要讨伐有罪之人,敢有抵抗者灭族,镇住了兵士。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就是为了今天,你还在犹豫什么?”于是成济上前用长矛刺死曹髦。

帝遂帅僮仆数百,鼓譟而出。文王弟屯骑校尉伷入,遇帝於东止车门,左右呵之,伷众奔走。中护军贾充又逆帝战於南阙下,帝自用剑。众欲退,太子舍人成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前刺帝,刃出於背。王闻,大惊,自投于地曰:“天下其谓我何!”-《汉晋春秋》

听闻曹髦遇害,司马昭大惊失色,瘫坐在地上说,“天下人该怎么看我。”司马昭请陈泰过来商量。陈泰说要杀贾充以谢天下。司马昭当然不会处理贾充,只能处理成济。

虽然曹髦之死,纯属意外,但是司马昭显然是脱不了关系的。司马昭政治手腕不够高明,连一个傀儡皇帝都控制不住,以至于让傀儡皇帝当众死于司马昭部下之手,司马昭难脱罪责。

当然话说回来,司马昭相较于司马懿和司马师,算是非常温和的了。除了被误杀的曹髦,和后来被钟会教唆杀害的嵇康,司马昭没怎么杀人。毕竟司马懿和司马师已经把反对司马家族的人杀得差不多了,司马昭显然不适合再继续大开杀戒,他的任务是收拢人心,让大家都支持司马家族谋朝篡位。

刘裕为何对杀害东晋皇室成员

东晋末年,天下大乱,北府兵将领刘裕乘势崛起,最终篡夺了东晋江山。很多传言说刘裕篡晋立宋后,把东晋皇室成员,也就是司马懿一脉在东晋的后代全部处决。这显然是子虚乌有,根本没有过的事。

东晋最后的两位皇帝晋安帝和晋恭帝,确实是被刘裕所杀,另外刘裕还对东晋宗室中一些有才干的人,也进行了剪除。所以,晋恭帝确实杀害过司马懿的后代或者说司马家族的人,但他并没有下令把司马家族灭族,而是有针对性的杀了司马家族的一些人。所以所谓的司马家族全族被灭,当然是带节奏的话。

刘裕称帝时已经58了,他的长子刘义符才16岁,刘裕担心自己死得过早,而刘义符过于年轻,无法控制政局,让刘宋江山很快落于他人之手,于是先替自己的后代扫除障碍,杀了晋安帝和晋恭帝,再剪除一些东晋宗室成员。刘裕这么做,当然是为了稳定刘宋政权。

东晋是典型的士族门阀政权,士族拥有很大的能量。刘裕非常忌惮士族的力量,一方面他担心士族出手夺了刘宋的江山,一方面担心士族拥立司马家的人复辟,索性杀了晋安帝和晋恭帝。既可以震慑士族,还可以断绝士族拥立司马家复辟之念。

权衡利弊之下,综合这两方面的考虑,刘裕对晋安帝、晋恭帝和一些宗室成员痛下杀手,也在情理之中。稳固刘宋政权,是刘裕杀害晋安帝和晋恭帝、宗室成员的根本原因。为了让刘宋江山稳固,杀两个退位皇帝和一些宗室成员,对刘裕而言,是当时最恰当的选择。


袁卫宇


其实曹魏篡汉也是篡,司马篡魏也是篡,都没什么两样,算是“天道有轮回”吧。可恶的是曹丕把司马懿当做自己“把臂托孤”,司马懿却装疯卖傻,转身就血洗了曹家宗室。

实际上,换个角度看问题,司马家以这种方式改朝换代未必就是坏事。毕竟,这样的改朝换代,不需要发生大规模战乱,不需要兵祸连天。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有人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连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多数的改朝换代,都是经过连年战争,死伤无数才能达成。那样真的就是“道义”吗?必须是经过战场厮杀得来的皇位才是“得位正”吗?

东汉巅峰时期的5000多万人,到了三国后期仅剩下1500万。死了的人,比活着的还多。秦朝末年的楚汉争霸,同样让平民百姓明不聊生、生灵涂炭。汉朝立国时,社会经济都被打烂了,连几匹同色的马都凑不齐。

五代十国的战火不断,为了皇位,军阀割据混战,他们厮杀的钱粮从哪里来?充当炮灰去送命的壮丁哪里来?还不是压榨剥削平民老百姓。

靠杀戮起家的帝王,是百姓的噩梦

历史喜欢记载帝王家事,老百姓的血和泪谁去关注?或许,战死沙场几万人或者几十万人,对于冷血帝王来说,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跟象棋棋盘上丢了几个过河卒子没什么区别。

但是战死沙场的每一个无名卒子,身后或许是一个家庭的坍塌。几十万战死的士兵背后,是几十万个家庭的家破人亡——有人关注过这些无名小卒的死活吗?

更应该关注平民的生存

“杀一是为罪,杀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方为雄中雄。”

这是我们无形中被灌输进脑子里面的想法。仔细反思,我们发现这个思想太可怕了——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开始无形中认为,杀人越多的刽子手越是英雄。

碰到过一个论调:“成吉思汗比赵匡胤杀了更多的人,所以他更伟大。”——成吉思汗辉煌是无数无辜者的累累白骨撑起来的,他的辉煌只属于他——跟别人没关系,我们不应该认为他是伟大的。

同样道理,现在有个杀人犯,不停杀人,一直杀到几个亿,是不是可以成为英雄?

相对于血流成河的战争,赵匡胤这样的篡位者,虽然名声不好,但是留个平民百姓的是太平——乱世人不如太平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