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区分开艾叶和茵陈吗?艾叶能吃吗?

老爸的茶


春天正是挖野菜的时候,很多朋友兴致勃勃来到田间地头,可是一眼望去,全是绿油油的小野菜,到底哪个能吃,哪个不能吃呢?瞬间懵圈。

今天,老爸的茶,带大家去实地拍摄,看看茵陈和艾叶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看颜色和叶片大小,茵陈发白叶子小,艾叶发绿叶子大。


大家请看我实地拍摄的图片,上图就是茵陈,又叫白蒿,叶片发白,有白色绒毛。

再请看上图,这是艾叶,虽然也是丛生,但是叶子明显比茵陈大,有点儿像芹菜,颜色也发绿。


第二,闻味道,茵陈有野蒿的香味,香味浓。而艾叶则是一种暗香,香味淡,但是越揉越香。


茵陈和艾叶几乎同时发芽,都有什么吃法呢?

两者吃法比较相似,以艾叶为例,常见有以下几种吃法。

1,凉拌。清洗,过水,加上蒜泥,香油凉拌。



2,炒鸡蛋。野菜炒鸡蛋乃是标配啊。


3,包饺子。艾叶可以榨汁和面包饺子,也可以和肉剁馅儿包饺子。

4,做馒头,窝头,青团。


4,煲汤,炖汤。

以上是几种常见吃法。

朋友们,你们还有什么更美味的做法吗?


老爸的茶


到了春天,许多植物和杂草都已经发芽了,这个季节在农村有很多的野菜可以吃。例如题主所给出的两种,艾叶和茵陈,这两种植物在幼苗期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下面来看看如何分辨吧。

1、植物学分类

题主所说的艾叶,就是艾,又称艾草、香艾、艾潇、艾蒿等。在植物学的分类上艾草是菊科,蒿属,艾草种的植物。

茵陈,是茵陈蒿的幼苗期,茵陈蒿又叫白蒿。在植物学上茵陈是菊科,黑芝麻亚科,牛至属,茵陈种的植物。

有一句话“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拿来当柴烧”,说的就是白蒿,在三月份幼苗期叫茵陈,此时的茵陈可以食用也可药用,到了4月长大了就是白蒿了,白蒿一般就没有吃了,可以药用,到了5、6月份,白蒿就没有价值了只能当做柴烧了。

2、艾叶和茵陈如何分辨

艾叶和茵陈两者的叶子和形态是不一样的,之所以大家不容易分辨是因为没有在一起对比,大家在野外也很难见到两者生长的一起的,所以就分辨不清了。

这是幼苗时期的形态,茵陈的叶子比较小,颜色有些发白。艾草的叶子是比较大,是绿色。

然后,下面这张图,是长大后的形态,长大后也很容易分辨。

3、艾叶和茵陈的功效

除了形态不同外,两者的功效也是不同的。

(1)艾草

艾草在中医上用来调经,止血,理气和安胎,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在我们平时用途当中,艾草在端午节放在家中可以辟邪,另外艾灸用的也是艾柱也是用艾草制作的。

(2)茵陈

茵陈具有散热发表的功效,可以由来治疗感冒,中暑,腹痛,腹泻,小儿积食等。茵陈也是非常美味的野菜,春天经常有人采集来食用。

艾叶和茵陈大家能分得清楚吗?


一柯花草


艾叶和茵陈是有区分的。艾叶的叶子很大,一般长大农历五月以后就开始收割。幼苗时的艾叶可以蒸菜吃,蒸的时候放点小麦粉拌匀在上锅蒸熟,在把大蒜辣椒捣碎放点盐香油美味的蒜汁就做好了,夹点蒸好的艾叶往蒜汁蘸一下那味道到嘴里美极了😄这时小编的口水都流出来了。艾叶可以杀菌止痒的,夏天小孩被蚊虫叮咬了可以摘点上面的叶子揉揉抹在叮咬处,很快就会好了。也可以把艾叶晒干点着熏蚊子🦟,小孩洗澡时放几颗艾叶在里面杀菌止痒,总之艾叶的作用很多很多。正月茵陈二月蒿,这是农村人都知道的老话😄,就是农历一月的时候叫茵陈到了二月就变成蒿子了,今年我还和我婶婶一起挖了好多茵陈,不过现在茵陈很少很不好找,茵陈晒干后可以泡茶喝对肝脏很好,还可以治疗刚出生婴儿黄疸,茵陈也可以蒸着吃,但是很难找我们一般都晒干泡茶喝了,到了二月气候暖和了茵陈长大了就变成蒿子了,幼苗时的蒿子可以做成蒸菜,也很好吃的,是不是觉得小编气候个大吃货😄


珊姐的生活


艾叶:温经止血药。其味辛、苦;其性温;有小毒;其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内服外用皆可:外用煎汤洗有祛湿止痒之功;制成艾条艾炷熏灸体表穴位能煦气血,透达经络。内服用量3一9克。

茵陈:利湿退黄药。其味苦、辛;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的治疗。亦可内服外用。内服剂量6一15克;外用煎汤熏洗。

艾叶和茵陈一温药一寒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