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籠罩在疫情陰影下的A股走出了兩日截然不同的行情。

2月3日,A股如期開市,四大股指均大幅低開,全天低位震盪盤整。截至3日收盤,上證指數下跌7.72%,深證成指下跌8.45%,中小板指下跌8.62%,創業板指下跌6.85%。除了口罩、醫藥等概念逆勢走強外,多數行業板塊普遍下跌,逾3000只個股跌停。

2月4日,A股四大股指全線上揚。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逾1%,深證成指和中小板指漲逾3%,創業板指更是漲幅接近5%。口罩、醫藥概念股領漲,在線教育、雲辦公、網絡遊戲等概念活躍,銀行、保險、高速公路等多行業回暖明顯。

然而,就在2月3日股市下跌之時,網上有大批言論開始販賣恐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大跌的同時,素有“聰明資金”之稱的北上資金通過滬港通、深港通逆勢加倉近200億元,淨流入181.89億元。

181.89億元的淨流入額也是歷史上第二大單日淨流入額,僅次於2019年11月26日的214.29億元淨流入。北上資金不僅沒有賣,反而還大買,可見外資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信心十足。

僅過了一天,資本市場的恐慌情緒就得到有效緩解。所以,大家還是要理性看待疫情對資本市場的影響,避免恐慌過度。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非典之後,中國經濟反而大幅反彈


歷史上,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最可比的大規模疫情是2003年的非典。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非典疫情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933億元,僅佔2002年GDP的0.77%。不難看出,當年的非典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比較有限的。

分季度來看,非典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二季度。二季度GDP增速為9.7%,較一季度大幅下滑了2.1個百分點。但是在三季度,隨著非典疫情的消失,經濟重回快速增長軌道。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非典疫情只是短暫影響了二季度的經濟。2003年中國經濟依然保持快速增長趨勢,全年GDP增速再次達到10%,較02年增加1.1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從行業上來看,03年非典疫情對旅遊、交通、餐飲、住宿、零售等服務業影響最大。特別是二季度,隨著“五一”黃金週的取消,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經濟大幅下滑,當季同比增長8.7%,較一季度下滑1.8個百分點。在三季度疫情消失後,第三產業經濟仍繼續下滑,直至四季度才回暖。此外,第一、第二產業均在三季度回暖。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從資本市場來看,03年非典疫情對A股的影響只持續了2周。4月15日,受疫情爆發影響,股市快速走低。上證綜指在2周內累計下跌了8.8%。4月28日,上證綜指大漲3.8%,資本市場隨即回暖。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可見,03年非典對中國經濟而言,只是一場衝擊,而不是一次經濟危機。它沒有改變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總趨勢,反而刺激了中國經濟發展。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中國經濟早已今非昔比


非典之後,中國經過17年的高速發展,GDP從2003年的13.74萬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99.09萬億元,經濟規模增長了6倍。同時,中國也從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成長為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實力大大提升。相比2003年,今天的中國經濟實力具備更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以2019年的日均GDP2783.43億元計算,春節延遲10天覆工對經濟造成的損失約為2.78萬億元,約佔2019年GDP的2.8%。但是,這個賬不能這樣算。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出現,讓很多經濟形態可以規避疫情影響。

在國家綜合實力和競爭實力大幅增長的同時,中國企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03年,中國還沒有一家科技公司進入全球科技公司20強;而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公司也只有12家。但是,在2019年,中國已經有5家互聯網科技公司進入全球科技公司20強,分別是阿里巴巴、騰訊、美團點評、京東和百度。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同時,2019年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公司也首次超過美國,達到129家,佔比25.8%。

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國家電網進入世界前五。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低於上月0.2個百分點,仍在榮枯分界線上。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此外,國家外匯儲備在2019年末達到31079.24億美元,相較2003年末的4032.51億美元增加了27046.73億美元,增幅近6倍。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隨著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的簽訂,中美貿易的緊張局勢得以緩解,為2020年的經濟持續發展開了一個好頭。對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還將中國2020年經濟增速預期上調0.2個百分點至6%,與2019年增速持平。

從經濟實力和規模來看,中國經濟具備足夠韌性抵禦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的衝擊,並維持中高速增長。2003年的非典疫情沒有拖垮中國經濟,此次新冠疫情也不可能拖垮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國家政策調控迅速準確


即使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但為了消除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機構於2月1日聯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了30條措施,計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常備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為金融市場提供充足流動性,維護金融市場的平穩運行。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2月3日,央行率先投放了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資金,確保了疫情防控期間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充裕,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同時,央行還下調了10個基點的逆回購利率,大幅提振了資本市場信心。

中國經濟一次非典搞不垮,兩次也不行

與此同時,2月3日,證監會先後暫停了期貨夜盤交易、股票質押及兩融業務,即避免了疫情對期貨經營機構的直接衝擊,又緩解了個人投資者的流動性困難。

未來,證監會還將研究和出臺對沖工具,以緩解疫情對資本市場帶來的衝擊。

所以,對於中國經濟受到的短暫衝擊,大家不需要恐慌,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參與資本市場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