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上忙到凌晨是常态

在医院、社区或车站,你们是否遇过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厚厚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鞋套,戴着厚厚的面罩、护目镜、手套,近距离对病人进行询问,详细了解病人发病前后的接触史、曾经去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和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及就医情况等,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救治病患和疫情防控抢得主动权。他们就是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

我是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的黄洪波,也是流行病学调查组的一员。

上个月,我的父亲因感冒引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住院,我原本打算休8天年假照顾父亲。1月18日上午,刚休假一天的我正在医院陪伴父亲;到了中午,我接到了同事打来的电话,疫情就是命令,我毫不犹豫起身赶往市疾控中心,准备物资和资料调查惠州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对患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后,我连夜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我全程参与了惠州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疫情处置工作。

这段时间,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凌晨一两点是我们的工作常态。根据疫情的变化,市疾控中心从其他科室抽调骨干加入我们科室,我也从流行病学调查组分到疫情信息分析组,主要工作是从早上6点到凌晨2点汇总全市疫情信息,上报省、市相关部门,编写全市疫情简报、快报,做好疫情系统的监测审核工作。

我已经有很多天没有见到家人了,对于家人,我心里充满愧疚。

在市疾控中心,跟我一样坚持战斗在抗“疫”一线的还有很多,我并不孤单。

来源|@惠州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