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在家待着,家里人总是闹矛盾怎么办?

大家有没有发现,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一家人每天待在家里大眼瞪小眼,是一件非常容易出现家庭矛盾的事情?

这是因为什么?又如何处理和解决呢?

一、一直憋在家里会出现诸多家庭矛盾

老在家待着,家里人总是闹矛盾怎么办?

1、家庭成员之间的恐慌会互相传染。

比方说一大早起来,有一个人突然大叫:“天呐!昨天晚上这个数字涨了这么多呀!这可怎么办啊?疫情看着更严重了。”

然后家里其他人马上打开手机说:这怎么办呢?这样下去这样不行……

2、由于过度焦虑而出现的大量矛盾。

如戴不戴口罩的争执,洗不洗手洗几遍的争执,要不要出门溜达的争执等等……

3、人际距离过近而引发的持续不断的紧张感。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人际交往的关系是这样的:

亲密距离:15cm-44cm。(只限于恋人和夫妻)

熟人距离:46cm-122cm。

社交距离:120cm-370cm。

公众距离:370cm-760cm。

有一个经典的比喻很恰当:人就像刺猬,离得远觉得冷,离得近觉得扎,过近的距离是会引发焦虑的。

孤独和独处是不好的,但能给人带来慰藉。

每个成年人都是这样,我们一方面需要亲近感,另一方面也需要距离感,我们需要一定的归属感安全感,希望得到别人的希望支持和爱,又想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这两种需求看起来是截然相反的,但这两种需求其实是贯穿我们一生的。

当我们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完全依赖于父母。

2岁左右我们开始尝试跟父母分开,但又不敢离父母太远。

到了青春期,我们非常想离开父母,所以就出现了叛逆期。

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就离开了父母和家庭,一个人踏上人生的旅程,所以我们需要跟另外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

所以当我们长成成年人之后,我们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是不断变化的。

在疫情阶段,我们的人际距离变得没有变化了,不多元了,我们天天都跟家里人待着,时间长了我们就会焦虑,因为独处的空间被剥夺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其实都是在亲密关系和在独处的时间里慢慢完整的。

4、旧有矛盾的爆发

原本就存在的一些矛盾,由于被隔离在家,这个矛盾就被放大了。如婆媳关系、夫妻争执、教育理念等。家庭成员之间从来做不到好好倾听,沟通不到位,憋在家里之后就会更容易吵架。

5、内疚的情绪

家中责任越大的人,内疚的情绪越重。其实内疚感是特别无力的感觉,越是内疚就越做不好任何事。内疚感是心理能量层级中,内疚感是最低的能量状态。

6、老年人特别容易产生内疚和恐慌

相信大家在新闻里都可以知道,感染这次肺炎的大多数是老年人,所以有些老人就会特别担心自己给家人添麻烦,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万一自己染病,家人会不会不管我?”的恐慌。所以老年人的内疚和恐慌是更多的。

三、改善家庭成员关系的6种方法。

老在家待着,家里人总是闹矛盾怎么办?

1、要更理解家人的情绪。

人在经历一些自然灾害时,会有的一些心理创伤应激反应,是相对比较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但是在疫情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了解一些,就能够更加的理解自己,也能够更加的理解家里人。

心理创伤应激反应:

①否认。

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在我们中国人身上呢?怎么会在我们湖北省爆发呢?我们小区怎么还有感染者呢?其实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因为太害怕,所以否认危险的存在。

②愤怒。

“幸存者内疚”引发愤怒。其实我们每个人至少目前为止,都是此次疫情的“幸存者”,这是看到一些如混乱的管理、救灾物资的去向和分配、国难财等等一些负面新闻,此时我们产生的愤怒便是由“幸存者内疚”引发出的。

③讨价还价。

面对疫情,我们突然觉得似乎什么都做不了,便会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祈祷和交换,如用xxx来换疫情不爆发等等。

④抑郁与哀伤。

因为铺天盖地的疫情消息而产生的不自信、不信任、恐惧、悲伤等,会逐渐进入一个濒临抑郁的状态,但是也有一些小伙伴他的心里自愈能力较强,所以他的抑郁和哀伤的阶段会比较短。

⑤接受。

接受了疫情、接受了长期在家待着、接受了目前灾害正在发生,我们正在全力的救助和解决,这一切真的正在发生,我现在全然的接受它。

⑥重建。

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重建自己的心理秩序。包括家园的重建、自己健康的重建、家庭关系的重建等等。

在灾害事件当中,对于心理创伤应激反应是有易感人群的,就是女人和老人。他们的经济来源比较少,社会资源比较少,对应急事件的情绪处理能力差,在家中承担照料者的角色,或原本就有心理障碍。所以,疫情期间,多多地给他们一些理解和体谅吧。

2、从自己做起。

让生活正常和有序起来,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不要把注意力全放在疫情上,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3、尊重家人的情绪。

不要强迫家里人和你一样正常有序,不必保持家庭成员的一致性,不要在这个时候做家庭的监工和警察,尊重接受每个家人的情绪反应。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就可以改变家人了。

4、设立家庭共同时刻

长久在家待着期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设立一个家人可以一起参与的运动游戏,或者一起做家务、谈心等等。

5、帮助家人重拾生活

帮助每个家庭成员找回生活的乐趣和目标,前提是他想,千万不要冷嘲热讽。

比如说家人要现在开始减肥,或者现在起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在家里。他自己想这么做,你不要去嘲笑和奚落他,并且帮助他、鼓励他去完成。

6、睡前聊天

一定要注意是睡前,睡前是特别重要的一段时间,在睡前关心一下每个人今天的感受,今天你觉得怎么样?今天吃饭怎么样?身体状况怎么样?今天是不是看了很多疫情的消息?心里难不难受,关注家人的感受,好好跟家人说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