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新時代下的美麗中國”——郯城縣


第一回


【導讀】《郯國故里》系列就要給大家說再見了,小編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下郯城的三個“縣轄區”。你們能猜到嗎,如果想知道的話,就請讀下去吧,給你意想不到的結果。

郯城經濟開發區位於魯東南郯城縣城西,原為郯城縣新城區。郯城經濟開發區已成為魯南新興的工商聚集區,也是最適合居住的宜居區域之一 。2003年郯城經濟開發區成立,於2006年3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規劃面積43平方公里,控制面積30平方公里;現轄13個行政村,近2萬人;2006年9月, 郯城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在轄區內行使縣級審批權限,下設黨工委辦公室、招商局、經濟發展服務局、規劃建設局、社會事務局、財政局。公安局、稅務局、國土資源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等職能部門在開發區設立了分支機構。


【投資優勢】

便利交通

郯城位於魯蘇交界、黃海之濱,處在東隴海鐵路與兗石鐵路的中間結合部位,北接物流商貿名城臨沂市,南與江蘇新沂市、邳州市接壤,東鄰連雲港市,西望徐州市。

鐵路:距哈長鐵路(哈爾濱到浙江的長興)郯城站6公里、距隴海鐵路新沂站28公里、距兗石鐵路臨沂站60公里。

公路:距京滬高速公路郯城出口5公里、距310國道(連雲港到霍爾果斯)10公里、距205國道(山海關到廣州)2公里。

機場:郯城至臨沂機場、連雲港機場各50公里,距徐州機場140公里。

港口:距連雲港口、日照港口各100公里,青島港280公里。

●基礎設施

經濟開發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1億元,硬化道路總長39公里,硬化面積80萬平方米,形成五縱八橫主幹道路框架,開挖排水溝渠52公里,綠化面積40.28萬平方米,安裝路燈670盞,架設供熱管網5000米。達到“九通一平”的標準,配套建設了供電、供水、供熱、通訊等基礎設施工程,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打造了良好的平臺,園區項目承載力顯著增強。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優勢結合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化工新材料、裝飾新材料,智慧物流和醫藥等產業。目前已有山西陽煤集團、安徽飛箭集團、浙江王斌集團、陝西絲路雲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經濟開發區。

【發展成果】

●園區產業化

下轄李莊家電產業園、廟山再生資源產業園、高峰頭機械產業園、紅花物流產業園和魯南現代化工產業園等“一區五園”,總規劃面積309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43.6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13.65平方公里。近年來,開發區圍繞化工、造紙、機械、服裝、食品加工、生物製藥等主導產業,突出區位和資源優勢,逐步建成一批產業優勢明顯,形成產業集群的企業,特別是以陽煤恆通為龍頭的化工企業,是全縣的支柱產業,發展潛力巨大。聘請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顧宗勤院長為魯南現代化工產業園執筆規劃,規劃編制完成後,將對改造和提升園區化工產業發展起到極大的推進作用。截止目前,開發區核心區累計入駐企業92家,項目144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9億元,

●化工集群化

化工產業是經濟開發區著力發展的支柱產業,魯南現代化工產業園也是開發區重點發展的園區,總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園區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已聘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顧宗勤院長編制完成,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已獲山東省環保廳批覆,成為魯南地區率先獲得批覆的省級經濟開發區。園區依託陽煤恆通化工為基礎,積極發展化工產業鏈條經濟,努力打造千億級化工園區,主要發展鹽化工、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及精細化工產業。目前園區已經形成以陽煤恆通化工為龍頭,以斯科瑞新材料、德瑞高分子等20餘家精細化工為上下游的化工產業集群。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建設化工新材料孵化器

在目前全省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打造高端化工產業基地的背景下,2017年,化工產業園區與北京化工大學研究中心共建魯南現代化工新材料孵化,利用孵化器平臺加快落後產品和項目的置換,實現落後產能的淘汰,全方位提高化工產業層次。孵化器主要以化工類研發團隊和中小化工企業為服務對象,孵化領域包括化工新材料、銀杏醫藥和環保新材料等。主要職能是為入駐孵化企業提供研發、中試生產和辦公方面的共享設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財務、融資、市場推廣和培訓等方面的服務,以降低企業的創業成本和創業風險,提高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努力打造魯南蘇北地區化工類高標準孵化中心,為魯南現代化產業園產業發展奠定科技基礎。

魯南現代化工新材料孵化中心積極服務化工類企業及相關高科技人才,與北京化工大學、齊魯工業大學等專業院校合作,搭建與院校合作的橋樑,積極打造“產、學、研”為一體,培訓、實訓、孵化一條龍的綜合性孵化器。同時,積極引進“國家千人計劃”等專家學者入駐孵化器,為園區發展提供堅實的科技基礎。目前園區內引進的人才主要有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張亮、張樹林教授,北京化工大學金君素教授、李建偉教授、姜志國教授。

●推進化工產業轉型升級

另外,孵化中心還積極建立企業孵化輔導師團隊,開展創業孵化培訓,邀請資深創業輔導師,為入駐園區的初創企業提供“一對一”的跟蹤指導,全程幫扶企業發展,提高創業成功率。目前入駐的創業導師主要有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張亮教授,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匡餘華教授,齊魯工業大學魏英勤教授。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下一步,新材料孵化器將重點建設和完善企業孵化服務體系,圍繞培育發展鹽化工、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及精細化工產業,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成長性企業;制定更加優惠的扶持政策,提升入駐企業孵化成功率,並實施動態管理和退出機制;培養高水平、高素質、高層次的孵化服務團隊,營造扶持孵化良好環境,實現化工類企業孵化器向專業化、產業化和效益化方向的轉變,為建設國家級企業孵化器奠定堅實基礎。

到2020年,力爭入孵企業50家以上,累計畢業企業30家以上,努力將園區孵化器打造成為國家級孵化器。到2020年,園區基礎設施完善,一批重大項目落戶,高端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和創新集群基本形成,產業研發能力顯著增強,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建成一批有重要影響的技術創新中心和研發基地,成為全市化工類產業、產學研合作、技術孵化基地和輻射區。園區落戶企業不低於100家,產業規模實現產值1000億元以上,上繳稅金30億~50億元以上。


第二回


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位於郯城縣西南部,開發區管委會駐地新村距縣城24公里。東臨港上鎮,西隔沂河和重坊鎮相望,南毗江蘇省邳州市,北依馬頭鎮。開發區轄25個行政村(27個自然村),4.2萬人,總面積36平方公里。

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南毗徐州,東視連雲港,北依臨沂,西靠棗莊。膠新鐵路、205國道、310國道臨邊而過,京滬高速公路郯城縣馬頭出口距開發區駐地僅8公里,臨沂濱河大道直通於此,交通便利。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歷史沿革】

1984年析港上公社設新村鄉。轄27村委會,有20自然村。

2011年撤銷新村鄉併入重坊鎮,並設立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

【名勝古蹟】

官竹寺:據新村鄉官竹寺碑載:“唐朝武德右府參軍尉遲敬德重修官竹寺”。據此,該村約建於隋朝,始稱官竹寺。因當時村莊緊靠沂河岸邊,遭洪水沖刷,河床東移,遷至今址重新建村,故改名新村。官竹寺原為全國108寺之一,供奉的神佛數量僅次於蘇州寒山寺。當年寺內殿宇輝煌,暮鼓晨鐘,煙靄繚繞,松柏參天,雲鶴隱現,香客芸芸。據當地老人講,寺內原有9棵古松,號“九女松”。現僅存5棵,樹幹古拙勁拔,雖飽經滄桑,仍不失俊秀之氣。散落各處的數座古碑,記載了古寺歷史滄桑。

官竹寺遺址以北,一株枝葉茂盛、高大偉岸的銀杏樹傲然聳立。據史書記載,該樹栽植於西漢永光年間(公元前43至前39年),高37.6米,胸徑2.24米,冠幅為20.1×29米。樹為雄性,地名機構命名為新村白果樹。此樹聳天矗立,巨影婆娑,為全國雄性銀杏之冠。樹的最下邊一枝,由當年官竹寺僧人嫁接了雌枝,今果實累累,令觀者稱奇。

【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

山東省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是聞名全國的“銀杏之鄉”,國內最大的銀杏苗木生產、培育基地和銀杏葉、果集散地,現有符合國際標準的銀杏採葉圃1萬畝、銀杏苗木培植園15000畝、銀杏盆景園600畝、銀杏結果園4400畝。年產銀杏幹葉6000餘噸,銀杏乾果150萬公斤,年交易銀杏苗木5000萬餘株,年出園盆景10萬餘株,銀杏系列農產品及其淺層次加工產品發展到20多個品種(銀杏開心果、銀杏茶、銀杏枕、銀杏被等),產品銷售收入達10.6億元,形成了目前全國最大的銀杏果、葉、苗、茶、盆景及技術等六大市場。有“天下銀杏第一鄉”的美譽;具備產業化、規範化、標準化的生產規模;被中國特產之鄉推薦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銀杏之鄉”。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以沿沂河堤壩分佈的古銀杏林帶為中心,

南北2000餘米,東西600--1000米,為國家4A級旅遊區,有樹齡百年至千年以上的銀杏樹近20000株,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數量最多、樹齡最長、品質最優的古銀杏園林,是中國農業文明史上仍然活著的具有代表性的一處文化遺產,具有深厚而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重要的科研經濟價值和顯著的生態價值。

●老神樹

銀杏是裸子植物門銀杏綱(目)中繁衍至今的唯一生存種,素有“活化石”之稱。新村銀杏栽培歷史悠久,據考證,境內銀杏藝植,始於西漢永光(公元前43-48年)年間。新村銀杏古梅園內,原官竹寺遺址的一株古銀杏,據調查,樹高37.6米,胸圍8.2米,樹冠覆蓋面積0.85畝,已有3000餘年歷史,堪稱縣內的“銀杏之王”,是全國最大的銀杏雄性。古銀杏前有座高大的“銀杏王”塑像。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銀杏古梅園坐落在全國銀杏之鄉——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是山東省首家農民公園。新村銀杏栽培已有1500多年曆史,擁有“世界第一銀杏雄樹”——3000歲的“老神樹”、亞洲最大的萬畝古銀杏林、國內第一家以銀杏為主題的省級森林公園——郯城古銀杏森林公園,

●溫泉小鎮

地熱資源開發帶動新村旅遊騰飛:新村地熱井水溫55攝氏度,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水質全國第二僅次於江西宜春溫泉水質。由山東省地礦投資集團、珠海天沐集團和郯城縣人民政府三方合作投資5億元進行開發建設。該項目也是縣委、縣政府2016年、2017年的重點項目,項目一期於2017年10月正式營業,目前二、三期在建。

●廣福寺

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是銀杏文化、古郯文化、佛教文化的集中地。擁有魯南蘇北地區最大的佛教聖地——唐代108寺之一的廣福寺,擁有古郯八景中的兩景——“紅崖古梅”和“沂水春帆”。新村古銀杏森林公園以古樹、古林、古村詮釋了“中國銀杏之鄉”的豐富內涵和“古”、“秀、”、“奇”的景觀特色

在古銀杏後面拾級而上,一尊據說是全國最大的彌勒佛泥塑雕像,慈顏善目,笑口常開。園內有座廣福寺(又名官竹寺),始建於北魏正光辛丑年,即公元521年,歷史上多次重修,是郯城縣內最為古老的一座寺廟,廟內有大雄寶殿、觀音殿等建築,香火旺盛。2011年廣福寺擴建項目一期工程大雄寶殿和天王殿已建成向遊客開放。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潔白的雕花護欄、五彩繽紛的廊簷,雄偉的大雄寶殿在冬日的陽光中,在蔚藍的天宇下,顯得氣勢輝煌。殿內,香菸繚繞、佛唱聲聲。三尊金碧輝煌的佛像寶相威嚴、俯瞰眾生,令人肅然起敬。天王殿內共有彌勒佛、韋陀天將等六尊佛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廣福寺擴建項目由廣州弘法寺投資7000萬元興建,計劃分3年完成。擴建後的廣福寺景區將成為佛教文化、銀杏生態文化相結合的一大亮點工程。廣福寺後面是“八卦陣”,許多兒童在裡面玩轉嬉戲。園內塑像眾多,有唐僧師徒、尉遲敬德、薛仁貴、梅花仙子,還有巨龍、大象、十二生肖、長頸鹿、斑馬等, 惟妙惟肖。

【發展歷程】

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銀杏種植面積達20平方公里。1993年秋,首屆中國郯城銀杏節在這裡舉行。

1999年3月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評為著名“中國銀杏之鄉”;為全國江北最大銀杏苗木銷售市場。

2003年萬畝銀杏園旅遊區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

2005年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新村鄉先後成功舉辦了三次國際銀杏節和數屆銀杏學術研討會。銀杏文化碑林、廣福寺、銀杏科普博物館等景點正在規劃建設中。

2008年11月,“新村銀杏”被國家農業部核定為農產品地裡標誌,12月,“老萬畝”銀杏園又被省林業廳評為“省級森林公園”。

2010年9月19日隨著拍賣師手中拍賣槌“咚”地一聲敲響,9月19日上午,在郯城縣新村銀杏古梅園內3000歲銀杏雄樹一一一老神樹下,這棵“銀杏王”的果葉採摘權在10萬元的起拍價基礎上,以32萬元的價格被成功競拍。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2011年被省林業局命名為“銀杏之都”。

2014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5年被評為“全國最原生態景區”。

2017年9月份被省政府公佈為全省第二批49個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之一,“銀杏溫泉小鎮”國家地理商標已授權使用。

【榮耀王者】

近年來,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先後被評定為“全國農業開發先進鄉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全省十大魅力鄉鎮”、“全國優質銀杏生產基地鄉鎮”、省級古銀杏森林公園、“山東銀杏發展基地”、“新村銀杏”原產地,省級銀杏溫泉特色小鎮,擁有省級著名農產品商標——“老神樹”等5個著名品牌,聲名遠揚。


第三回


馬陵山景區管理委員會位於郯城縣城東北17公里,地處兩省三縣(郯城、臨沭、江蘇東海)交界處。2010年由臨沂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副縣級管理單位—馬陵山景區管委會,為郯城縣委、縣政府派出機構,是副縣級管理單位。全面負責馬陵山景區的旅遊資源保護與管理、規劃建設和旅遊開發工作,南北走向的馬陵山,因其形狀與奔馬而得名。馬陵山縱跨馬陵山系南北56公里,面積186平方公里,郯城馬陵山景區規劃面積28.9平方公里,海拔184米。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景區北起郯城縣泉源鄉段宅村,南至紅花鎮孫塘村。覆蓋郯城縣泉源鄉、郯城街道、高峰頭鎮、紅花鎮四個鄉鎮(街道)30個行政村、2個國有林場、1個鄉有林場。管轄3個社區,14個自然村,3132戶,1.2萬人,包括清泉社區(包括司家村、卸甲營村、山裡趙村、裂莊村、集子村五個村),五棵松社區(包括南泉村、穆柯寨村兩個村),馬陵山社區(包括王家村、肖家村、黃圈村、前城村、後城村、河疃村、社子村七個村)和九道灣林場。根據開發建設需要,景區先期直接管轄1個鄉有林場、3個社區、9個行政村(14個自然村),面積40平方公里,景區人口1.3萬人。其餘林場和村莊由景區和相關鄉鎮(街道)共同管理,以後按照開發進展分期納入景區直接管理。


【歷史淵源】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馬陵山,亦作馬嶺山,在山東臨沂東南九十里,與郯城接界,南抵江蘇之宿遷,狀如奔馬,南北綿延數百里(實為百餘公里),山口嶄然中直,宛如斧劈,相傳為大禹所鑿。

沭河自上游而下,直抵山口,勢如建瓴。山口之西,衝成深淵,旋折而南以入於海。分支西流注沂(沂河)甚急,禹(大禹)築合以堰之,明季毀臺,取石建城。沭水西行,直搗郯城北關,衝白馬湖。

馬陵山歷來為軍事要地,是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戰國時期齊魏之戰,孫臏勝龐涓於此。黃巢起義的傳說,韓世忠抗金的故事,在群眾中廣為流傳;一九四六年十二月的宿北大戰,陳毅元帥指揮部就設在風景區內的三仙洞內。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旅遊資源】

馬陵山位於郯城縣境內,呈北東15°,走向綿亙48km,有大小山頭164座,因狀如奔馬而得名。馬陵山以其特有的清雅靈秀之姿、豐富的地質遺蹟和諸多名勝古蹟而馳名中外。古人贊其曰“山色靄靄,世外洞天;清流潺潺,人間勝地。”青山隱隱,古道悠悠。漫步“龐涓溝古戰場木棧道”,流連“恨谷崖、上馬石、龐涓被射處、點將臺、箭眼石、龐涓墓”等景點,品味歷史遺蹟,追憶先古遺風。還有“老虎崖”的傳說,“一步跨億年”的神奇,孔聖人登高遠眺的地方……多處保存良好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是生態旅遊待開發的“處女地”。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馬陵山景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山水相依,渾然天成,抬首即景,風光無限。百里沭河,生態優美,景色迷人,是國內少有的溼地景觀,被權威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灕江”。馬陵之戰,孫龐鬥智,馬陵古戰場凝聚了《孫子兵法》的兵學智慧,馬陵山上發現的古化石極為豐富,珍貴而罕見,有中生代柏樹化石,大片碎枝葉化石群,有大面積的鴨嘴恐龍化石群,有新生代大象化石、鹿化石、犀牛化石、熊化石等,故馬陵山有“天然博物館”之稱,2007年被山東省批准為省級地質公園。地質公園附近地質遺蹟,主要分佈於附近面積80平方千米內,因存在構造形跡、地質剖面、地質地貌、金剛石產地、恐龍足印化石、地質災害等遺蹟。眾多山溝山澗環繞,隱伏寺廟戰場居中,入此既覺為世外桃源,又難捨 尋古一夢。被遊客親切地譽為“天然氧吧”。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此山,留下了“鍾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幾分”的詩句,形象地讚美了馬陵山的瑰美,被譽為“第一江山”。

【旅遊規劃】

●打造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沭馬風景旅遊區和縣委、縣政府關於加快馬陵山景區建設的指示精神,已初步確定了“3—5年內把馬陵山開發為初具規模的古代軍事文化旅遊風景區”的目標和“在海內外知名度較高的東方古代軍事文化旅遊勝地”的長期目標,正在進行規劃設計。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景區黨工委、管委會在調查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沭河古道郯城段景觀規劃方案和馬陵山景區總體規劃建議方案:馬陵之戰遺址公園、馬陵古鎮和新農村生產生活區三大主題區。以沭河古道、馬陵古道為軸線,規劃建設九道灣樣山景區、馬陵山溫泉度假村、清泉寺森林公園、馬陵古鎮、齊魏馬陵之戰古戰場遺址公園、黃圈生態休閒度假區、王家生態休閒度假區、老虎崖攀巖自駕遊營地、麥坡世界地震地質公園、黑龍潭望海樓風景區等景點,藉助全市建設沭馬風景旅遊區的有利契機,把景區打造成為集兵學文化、地質奇觀、生態休閒為一體的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那是“文看三孔,武看馬陵”,此言誠不欺。

一、溫泉度假村

馬陵山溫泉度假村佔地500畝,建四星級洗浴、餐飲、會議、住宿為一體的綜合休閒度假區。在自然中尋找健康,美麗的自然、簡單的生活、清新的空氣 、叮咚的泉水,不由得勾起人們對自然生活的憧憬和嚮往。中華傳統的養生秘訣,結合現代理序技術,將為遊客找回真正的健康生活和心靈享受。一號地熱泉井已投入使用位於沭河西岸、景區裂莊村南村北,水深2000米左右,井口出水溫度45度以上,每井日出水量300立方。

二、馬陵古鎮

馬陵古鎮北接九道灣樣山風景區,西接清泉寺森林公園,東北接清泉寺水閘景觀橋、黃圈生態度假區,南部接齊魏馬陵之戰古戰場公園,是景區將重點打造的樞紐中心區。古鎮規劃佔地約1200畝,規劃建設清泉社區、古鎮商業區、休閒度假區、生態別墅區等項目。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三、九道灣樣山風景區

九道灣樣山風景區位於沭河西岸,北於臨沭接壤,規劃總面積約3000畝,面積333公頃,主要依託優質的環境資源與山林景觀資源,規劃建設前導廊道、服務基地、九道驛站、山地休閒綠道、果園、山林露營地、天然氧吧健身場等項目,將山地休閒運動、農事體驗、山林野營等現代時尚旅遊活動引入景區,最終將本區域打造成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農事體驗為一體的山林休閒景區。

景區內山巒起伏,九曲盤繞,溝澗縱橫,花果飄香,境內有箭眼石、龐涓墓等著名景點,建設有景點碼頭一處,建設高端生態度假區。以農業生產過程、農村風貌、農民勞動生產場景吸引遊客,使遊客親身體驗農村生活、享受農業風光、欣賞農家風情。九道灣休閒度假區分為休閒農場、觀光農園、觀光漁場、假日花市和市民農園五個部分。

四、清泉寺森林公園

清泉寺森林公園位於馬陵山北段,東至沭河東岸,西至窟窿溝西側,北至跑馬嶺水庫北側山脊線,南至清泉寺南側鄉村道路。是在清泉寺林場基礎上,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的省級森林公園,公園始建於1993年,是在清泉寺林場基礎上,經國家項目規劃總面積約4000畝,規劃建設:馬陵山古道遊覽區、清泉寺遊覽區、田園風情區、拓展運動區、雲門湖遊覽區、彩林山谷區、濱河運動休閒區、濱河度假接待區、沭河遊賞體驗區。

五、老虎崖攀巖自駕遊營地

老虎崖攀巖自駕遊營地位於沭河東岸老虎崖景點區域,總面積約600畝,依託老虎崖崖體氣魄之勢,沭河之流的俏麗唯美,規劃建設集泊車、攀巖、購物、食宿、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攀巖自駕遊營地,為自駕車愛好者提供自助或半自助服務,具有特定主題。

六、橡膠壩水上世界

以已建成的清泉寺橡膠壩所形成的南北長約3公里的廣闊水域為依託,打造水上樂園、陽光沙灘等景點。主要規劃建設遊船、歡樂噴泉、超級造浪池、離心滑道等水上項目,建設沙灘康體區、沙灘遊樂區、綠化隔離帶等,將此地建設成集游泳、賞景、娛樂、休憩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七、黑龍潭望海樓風景區

黑龍潭望海樓景點位於馬陵山景區最南端,距郯城縣城東南10公里,全區南北長3公里,總面積有4000餘畝,規劃佔地約900畝。主要景點有黑龍潭、望海樓、孔子登臨處、小三峽、由 吾洞和細石器遺址等,將按照景區總體規劃進行整體開發。郯城縣大尚莊東南2.5公里的山巔上,突起一峰,形如石樓,即是望海樓。孔子周遊列國,至郯拜師郯子時,曾登石樓望海,故稱”望樓雲影“之勝。 由吾仙洞在大尚莊東1公里處的馬陵山鴿子澗,在北岸陡壁上有兩個石洞,東洞東西寬3.25米,南北長2.9米,東壁上刻有八仙過海,西壁上有飛鶴乘人,洞內東西北三面都有一米寬的石臺,稱作“石床“,相傳是由吾坐禪睡覺的地方。據考證該洞最早開鑿年代為新石器年代,距今已有萬年,列為三級保護。細石器遺址主要分佈在黑龍潭南側,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代詩人前往遊覽都有詩文載入史志。清乾隆十三年太戊辰科進士王恆到此遊覽,賦"海樓雲影"七律一首:

"山峰削壁壁成樓,樓勢穿雲最上頭,

人去海天波渺渺,山街人影日悠悠,

煙明九點乾坤靜,翠挹三山曉夜浮。

似為餮霞凌絕頂,乘風疑是在瀛州"。

八、麥坡世界地震地質公園

麥坡世界地震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郯城縣馬陵山景區麥坡村東馬陵山西坡。遺址坐落在郯廬斷裂帶之上, 是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現如今世界上僅存兩處,國內唯一,是為大地震後數百年至今仍未過活躍期的自然奇觀,被中國地震局正式批准為國家級典型地震遺址。郯廬斷裂帶是縱貫我國東部地區的巨型斷裂構造帶,它對我國東部地區的地質發展起著重要的控制作用。郯廬斷裂帶的山東部分稱之為沂沭斷裂帶,而馬陵山區則是沂沭斷裂帶出露最好、各種構造形跡齊全的地段,規模壯觀,內容豐富,保護完好。馬陵山上新構造運動形跡發育。馬陵山西側的紀莊斷裂與窯上斷裂是國內少見的第四紀活斷層,紅色土壤為新生代,黃褐色為中生代,兩種顏色的土壤一線之隔,年代相差超過億年,從中間的斷裂面上漫步而過,可實現“一步跨躍億年”的神話。麥坡世界地震地質公園佔地1050畝,建設有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地震體驗館、景觀塔、景觀棧道等景點。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九、齊魏馬陵之戰古戰場遺址

齊魏馬陵之戰古戰場遺址公園位於馬陵山核心區龐涓溝,是公元前341年齊魏馬陵之戰決戰地。1993年即被批准為 省級國家森林公園,現有林地3萬餘畝。1992年,來自海內外的100多名專家學者經實地考察和學術討論,認定齊魏馬陵之戰戰址即在此處。遺址地貌存留良好,特別是獨龍澗(又名龐涓溝)為馬陵戰場核心區域,內有恨谷崖、上馬石、龐涓墓等眾多名勝古蹟,而且山深林密,地形複雜,為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陳忌問壘》文中所述“隘塞死地”。

2001年, 馬陵古戰場被中國軍事科學院定為中國古代軍事科學教研基地。古戰場遺址公園於2010年6月份開始總體規劃,2011年3月初開工建設,總面積2085畝,公園規劃面積為3000餘畝,規劃的景點已基本建成。主要是圍繞古道的歷史、文化、故事、生態,在保護的基礎上,規劃完整的遊覽路線,建設入口廣場、孫子孫臏紀念館、中國古代軍事文化博物館、兵學書法廣場、孫臏指揮塔、軍事主題遊樂園等,使遊客充分體會兵學文化的奧妙,感受跑馬道的古道遺風。公園主要景點有:濱水廣場、孫子孫臏紀念園、馬陵之戰博物館、百將書法碑林廣場、誘敵景觀廊道、木棧道、孫臏指揮台。

據考證,《郯城縣誌》載有明代李先芳的詩,此詩亦可證馬陵山之戰發生於此。

迥合長堤衛水秋,滿懷黃葉荻颼颼。

居人近指馬陵道,遺磧遙傳瓦屋頭。

昔日孫龐曾決勝,只今草木尚含愁。

不知七國皆迷地,猶自停車弔古邱。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十、郯城馬陵山地質公園

以馬陵山為主體,由紀莊新構造運動遺蹟景觀區、清泉恐龍足印化石景觀區、老虎崖斷崖景觀區、麥坡斷裂景觀區、黑龍潭-望海樓丹霞地貌景觀區、金雞嶺鑽石景觀區6個景區組成。公園規劃總面積196km2。馬陵山區地質遺蹟豐富。


第四回


【結語】

世俗的紛擾,生活的瑣碎使人精疲力盡,選擇改變,並非經過深思熟慮,當你下定決心準備出發時,最困難的時刻就已經過去。那麼請隨我們一起,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吧!郯城馬陵山地質公園,這裡的風景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小結】小編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沂蒙人瞭解有限,還有不足,不喜勿噴,還望海涵。

偶有巧合。

創作不易,

禁止抄襲。

《郯國故里》番外篇:一縣轄三區郯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