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一个教师的岗位能以其职称的高低来定吗?

随梦735



一缕正义的光芒


影响教师的工资有:教龄、工龄、职务、岗位津贴、地方补助、职称等。职称对工资的影响略大,比重大约占20-30%。举个例子:中学一级教师的8级工资,与中学副高级的7级工资,大概差1000元。我与本单位一位老师,我们学历相同,同一年工作。我的打卡工资11000多,他是10000元。(公积金一样,绩效工资多劳多得)所以,由于职称所造成的工资高低差别,在工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

当然,这得益于我们学校公平的政策。

我们学校,不管你职称高低,谁多干,谁拿的钱就多。不干,对不起!没有!哪怕你是中层干部也没有用!

我们学校经常出现,中教一级的年轻教师年收入,比高级教师还高。甚至有好多普通一线教师的年收入高过中层!

给大家举个例子:由于我在学校担任的职务比较多,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教研组长、教改组长、市级课程基地负责人、社团指导教师、骨干教师等。我的绩效工资收入就超过了三位校长以及所有中层领导,我甚至可以比校长还要多拿2万块。

再举个例子:我校一位年轻教师,担任两个班的主课教学工作、备课组长以及其他工作。她年底的绩效是6.8万,超过了90%的领导。

原因是什么?

原因就是多劳多得!

所以,造成中小学教师工资高低不公平的原因,不在职称。而是学校的分配制度!


路边的一头牛


好多网友们可能糊涂了!教育教学岗位是以教师职称高低挂上勾的,我认为没有什么岗位是不与职称挂上勾的。大家暂且不说评上职称不上课的情况,这与提出问题毛钱关系都没有。

职称是与岗位紧密联系的,它又与评职称的指标无关。例如某校给指标评3各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的名额,那你这个学校就要来一番组织、讨论:是在哪个科岗位上进行安排!数学科高级职称欠缺,那要安排2名落在数学科这个岗位来评,如果数学科岗位没人达到要求条件则说明“人才短缺”,如果大家都很厉害了,恭喜恭喜说明人才挤挤!话说回来,因学校教育教学由于知识是有阶梯性的,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浅至深、从学生心理身体发育来说同样阶梯性明显。一个学校不可能全部教师都是高级职称,也不可能全部都是中级职称,因为岗位有差异,需要各种各样的才能(能力)。一般像完全小学,要求是:高、中、二级(现在不讲低级)的比例:1:3:3左右。

能评上高级职称,说明这个人在文凭、文化知识、和在工作审核期内的实际工作能力及业绩应该杠杠的。说到岗位教育教学上,举个例子:小学1~6年级,五六年级,学生稍大点,特别是教学内容稍深稍难点,教导处安排岗位工作,肯定要让高级职称的教师任教的,教学生毕业了,可以重复回三、四年级带上去,其他的也一样,有的二级或中级,根据他们的特长特点爱好,上不了高一级学生的课,完全可以从一年级开始带到三四年级后又倒回来。

学校教育教学评职称是要与岗位挂勾的,很多网友是不够了解的,职称一般这样: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学xx科高级教师等等。所以教育教学战线的同行工作、学习、教学都、领导管理、提高、……都是很复杂的!极辛苦的行业,是一项全国性的系统工程呢,希望家长和各位网友不要太多的去喷他们哦!


做个老实人ye


岗位是工作的地方位置。职称是专业技术的级别。(职称定岗位)无从说起啊。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一个教师的职称级别高低是否能代表他的业务水平?)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我只能说顶端精英教师很少很少的,下端不称职的个别教师也是有的,除此之外90%多的教师都是不相上下的。至于职称的评审于目前来说,义务教育阶段,有一个没学生的学校叫中心校,十来个人,他们组织评审工作。首先是竞争性的,名额限制。职称完全是(腐败,欺骗,交易,以权谋私)的产物。在这里公平正义被愚弄被欺凌被侮辱被蹂躏被玩弄被强奸。


与时间赛跑764


现在的职称和老师的工作量,工作业绩一点关系都没有,职称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愚弄了老师,讽刺了其存在的愚蠢!!!


热心不如行动


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说岗位与职称无关,宿舍管理员一节课没有.可以上职称.领导层不代课或象征性代一两节课可上职称.还有上了高职的十分之九·八已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哪高职工资.干比初级还初级的工作.这是什么制度?你能说不打击大多数人的极积性吗?!一劳永逸的职称能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吗?一劳永逸的职称制度本身就是错误的,奖励机制才是最正确的。


汤山泽仁


不能一概而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职称与实际水平能力的差异不是很大,拥有相对较高职称的教师还是基本能够胜任相对岗位工作。一无是处的教师,实事求是地讲,也评不上高一级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但这决不等于拥有高一级职称的教师就完全具备了与这一职称相匹配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育能力。这与职称评定的条件和职称评定的机制有关。

职称问题之所以多次被提及而无政策性结论,唯恐此项工作还有待遇进一步商榷。希望通过集思广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职称评定会回归提升教师治学能力上来,回归到有助于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热情上来,回归到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上来。


避暑山庄来客


教师放弃职业操守,去追求高含金量的职称,这不仅扭曲了教师的灵魂,还误导了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更严重的败坏了社会风气,使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丧失了做人的道德理智及信念,这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普度生灵


教师的岗位是不能以职称高低进行分配或安排的。现在的教师职称多数都是按资历评定的,职称高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一定强,职称低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也不一定弱,所以应该视情况合理安排老师的岗位。

社会上对教师的声讨声络绎不绝,比如说课堂不讲重点补课讲、收授家长红包、无故辱骂、殴打学生等,其实这些都不属实,社会上的人对老师误解颇深,实际情况与之相反。



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下,特别是高中学校对教学质量非常重视。常常会进行周考,月考,模拟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考试,考试后学校都要召集全年级教师进行考试成绩分析会。大会上教务处要将各学科考试的平均分、上线率、排名和分数段统计表发给每一位老师,在大会上将考试成绩进行通报,对考得好的老师及班级进行表扬,而且考得好的老师有的还能到好的地方高就。而考得差的老师就惨了,学校会让他们及班级进行原因分析和反思总结,若连续几次都考差的老师将调去上副科,不能上主科的课。这是很伤自尊的,也是很严重的。大多数各种职称的老师很舍命,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

如今我们应该重视的是,有一部分老师为了评定职称,加上虚荣心极强而挤占各学科时间,让学生将精力几乎全部耗费在他所教的那一门学科上,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使自己从教普通班升任到教重点班,从镇上调到县城,从县城调到市上、省上的重点中学教学,享尽无限风光,其实这些都是以牺牲学生和其他老师为代价换来的,令人唏嘘。

希望相关部门重视和禁止一部分老师为了职称,为了个人虚荣,不顾学生学习规律,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几乎全部耗在他所教的那一科上。有的老师为了争取考第一名,根本不管其他学科,这对学生来说,危害极大,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常拖堂。

有的老师不仅平时占用了太多课余时间,打破了各科学习时间的平衡,而且上课拖堂严重,占去学生上厕所和课间休息时间,使学生身心疲惫,下一堂课的教学受到严重影响,也给学生和其他老师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和伤害。虽然他这一门学科成绩很好,但也牺牲了其他学科的时间。所以评定教师的优秀与否,不能只看学生考试成绩,应综合评判。

二、布置作业过多

高中阶段课程多,每门课程都必须有一定的作业量,但是实际情况是有的老师为了自己的荣誉疯狂留作业,让学生晚上一、两点钟还在做他那一门学科的作业,这样导致孩子偏科,负担重,甚至厌学。而且这一部分老师很厉害,学生非常惧怕他们,所以学生只做他教的学科作业,让其他学科的老师没有办法教学。有的学生在上其他学科的课堂上,还在做他的学科的作业。让人感到非常头痛。老师们遇到这样的搭档,是会非常无奈和痛苦的,学生的一生也会随之毁掉。


三、下发试卷过多。

限时考试训练有好处,但有一部分老师每天都印几张卷子,使学生不得不把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课、通用技术课、理科的非高考科目历史、地理、政治都用来做他那一科试卷。甚至让学生不得不中午午休、下午晚餐空余时间做试题。虽说这一科成绩很好,但这些科的成绩是以牺牲学生综合成绩和牺牲其他科任老师的荣誉为代价的,实在不可取,他会让所有的学生和老师绝望。

四、脾气古怪、刻薄自私

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晚上加班很晚也做不完某些老师的作业或成绩考差了拖了平均分,往往会找班主任大吵大闹,要求严惩学生,要求请家长,罚扫地,罚写几千上万字的检讨,闹得鸡犬不宁。他们能让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及学生精神分裂,使老师们内耗严重。


其实,好老师应该师德师风好,业务能力强,待人谦和,心底善良,处处为班集体和学生好的老师,好老师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好老师能让学生真正喜欢和尊重。这样的老师才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社会各界都欢迎这种老师,他们与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都很融洽,能积极配合各科老师共同把班级搞好,这样的班集体的学生大都能在高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学生也易成才。
最后,我希望政府注意这些问题,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禁止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防碍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为,禁止教师们内耗的恶劣行为,让老师及学生们能轻装上阵,愉快的学习和工作!


独寒老师


现在教育系统大部分以职称高低挂勾,工资更是以学历评定,硕士生和大学生同时进校,教学质量不分上下,工资不同,应俱时并进,教育系统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