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似扶蘭人啵?"差點取代普通話的湖南方言,到底有什麼魅力?

據說,當初票選我國通用語言的時候,湖南婁底雙峰荷葉方言以一票之差輸給普通話。雖然湖南話沒有被選為國語,但是很多湖南人不免感到慶幸。至於為什麼,那當然是因為婁底雙峰荷葉方言太難了!很多外地人有疑問說,湖南人為什麼聽不懂湖南話?這是因為湖南方言實在是太多樣了,用"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語"來形容都毫不誇張。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幾座城市之一,湖南一直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而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總是忠實地反映著當地的歷史與文化。而古代交通不便、各地多民族聚民、外來移民等諸多因素又讓湖南的方言發展出了眾多支線,使得湖南成為了方言最複雜的地區。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湖南話!感受一下湖南方言的魅力。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語

上大學的時候,曾經去非遺館採訪過一位來自邵陽的老手藝人,採訪過程中,老人家全程說的都是方言,即使同行的小夥伴們都是湖南人,但還是沒有一個人能完全聽懂老人家的話,無奈之下,我們只能將採訪過程中的聲音錄下來,回去找邵陽的小夥伴翻譯,沒想到,邵陽本地的小夥伴聽起錄音來也磕磕絆絆,經常會有聽不懂的詞彙。這一次的經歷,也算是讓我真正感受到湖南方言"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語"的奇妙之處了。

長沙作為湖南的省會,是很多外地人瞭解湖南的第一個城市,也是絕大部分湖南其他城市的朋友們的首選工作城市,而且在湖南衛視何炅、汪涵等主持人的帶動下,讓很多從未來過湖南的外地人瞭解了這一說起話來像唱歌的方言。

長沙人的性格也完美地體現在了他們的方言上,總讓聽者感覺站在自己對面侃侃而談的是一位帶有一絲痞氣,渾身又散發出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正氣,還能感受到一點凡事皆雲煙的灑脫之氣的年輕伢子。

說起湘潭,很多外地人腦子裡浮現的第一印象,應該除了毛爺爺就是滿大街的"湘潭鋪子"了。

而湘潭方言比起長沙就更加豐富了,基本上一個村與村之間都存在許多差異,而其中的湘鄉方言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兩個古語之一,很多字的發音和口型與普通話都有天壤之別,根本無法在普通話裡找到同音字替代。

不過要說最難懂的湖南話,那肯定還是文章開頭提到的婁底雙峰荷葉方言,經常讓很多外地人聽到婁底話誤以為是韓國話,婁底方言是湖南方言中最為純正、最不接近官方的一種方言,而其又屬新華與雙峰兩地最甚,哪怕是湖南本地人聽了都會一頭霧水。

湖南方言的發展

位於華中地區的湖南,憑藉其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發展出了自己獨有的歷史文化。而湖南方言詞彙向來以其鮮明的獨特性、傳統性、多樣性、形象性等豐富而動感的特點向外地人傳達著湖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湖南方言又稱湘語,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話、贛方言、客家方言和湘南土話、鄉話等尚未確定歸屬的方言。據往年數據統計,湖南方言是世界使用人口數排名第33位的語言。

而其方言的多樣性又與湖南古代交通不便、且各地多民族聚民、外來移民眾多等諸多因素是分不開的。

湖南地域廣闊、人口眾多,而且四面分別接壤了鄂、渝、川、桂等地,與各地官話相連。湘語湖南方言在與各種不同語言的長期不斷接觸和碰撞中,受到了巨大沖擊和與日俱增的滲透。而因為地區和所接受的語言的不同,滲透程度及所造成的影響不同,所以各地方言也漸漸變得不同。

而且,因為古代戰亂天災等原因,許多來自廣東、福建等地的客家人也輾轉遷徙至湖南,帶來了他們的客家語言,也對湖南部分地區的方言造成了一定影響。

影響至今,便形成了湖南"十里不同音,白裡不同語"的方言特點。

湖南多樣的方言也在某種程度上展現了湖南多樣的文化,而這些文化是歷史賦予我們湖南人最珍貴的瑰寶。而保護湖南的歷史文化,並傳承下去,是我們每一個湖南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日討論:你是湖南哪裡人?對於現在身邊年輕爸媽都教孩子說普通話,而不說方言的現象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