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芯片企業淘汰賽將開打

2019年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順利落地,受理205家企業上市申請,70家企業成功上市,籌資額達到824億元,其中芯片設計企業有晶晨股份、樂鑫科技、睿創微納、瀾起科技、聚辰股份。科創板是距離國內芯片設計企業上市最近的地方,預計2020年至少有10家芯片設計企業順利登陸科創板。

在經歷了數千億投資基金就位、芯片概念股全面漲停、芯片投資預期樂觀、國產芯片行業呈現出非同一般的火熱之後,2020年將是一個轉折點,中國芯片設計企業數量將達到頂峰,芯片產業各方將回歸理性,中國芯片設計企業淘汰賽將開打。

芯片設計企業數量過多,投資很難持續性

中國芯片設計企業數量早已是世界第一,但銷售市場份額在全球佔比中仍然很低。從2010年到2019年,芯片設計企業數量從582家增加到1780家,數量增長近3倍。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魏教授介紹,2019年國內芯片設計全行業銷售額大約為3084.9億元,約為440.7億美元,在全球芯片產品銷售收入中的佔比接近10%。美國芯片設計企業則超過50%的佔比,位居全球第一。

2020年,芯片企业淘汰赛将开打

2010年到2012年,企業數量略有減少,這兩年中國芯片設計企業面臨困局:融資乏力、人才短缺、創新不足。

2015年3月中國國務院發起“2025年中國製造”(MIC 2025)計劃,促進芯片設計企業遍地開花。2010年到2015年的5年間只增加154家,但2016年比2015年增加了626家,企業數量達到1362家,一年時間差不多翻一倍。2017年芯片設計企業數量與2016年相當,但隨著中興受罰華為被禁事件的影響,資本再一次集中進入芯片行業,2018年芯片企業數量迎來新的大幅增長,比2017年增加318家。儘管2019年國內芯片行業一片火紅,但企業數量增長僅僅82家。

2020年,芯片企业淘汰赛将开打

再看企業銷售狀況,2019年國內十大芯片設計企業銷售之和為1558.0億元,佔中國芯片設計行業銷售總額的50.1%。銷售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設計企業有238家,佔13%;銷售在5000萬到1億之間的設計企業有218家,佔12%;銷售小於5000萬的設計企業為1324家,佔75%。

2020年,芯片企业淘汰赛将开打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2010年芯片設計企業已有582家,經過10年的發展,卻只有238家設計企業銷售超過1億,銷售超過5000萬的設計企業也只有456家。科創板上市門檻要求最低,市值不少於10億,最近一年盈利且營收不少於1億。通過這些信息說明有兩個可能的結果:要麼是芯片設計企業生得快死得也快;要麼是芯片設計企業成長起來很不容易,半導體行業是長征路,要成功上市需要平均10年的時間。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芯片設計企業面臨困境:有產品沒銷量,有銷量沒利潤。主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的國內芯片設計企業不超過30家。為何如此多數量的芯片設計企業,在經歷了10年後依舊沒有上市,主要原因是不盈利。

融資,成為國內芯片設計企業的硬實力,也是企業生存的方式。

隨著企業運營成本大幅增加,芯片設計企業融資也變得更加頻繁,從最近行業媒體報道的芯片設計企業融資來看,很大部分企業開始一年融資一次,而且平均每年融資金額都在數千萬以上。假設238家銷售過億的企業不需要再融資,那麼要維持1500多家芯片設計企業生存,推算下來,一年所需的投資金額至少在300億以上,且至少5年內沒有收回投資的可能。顯然,這種融資燒錢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創業人才和創業機會越來越少

不管走在什麼路上,夢想和情懷,總要有一個在心中。芯片設計企業創業要想成功,兩個都必須有。毋庸置疑,半導體行業是一條道阻且長的長征路,沒有情懷的夢想人是經不起現實的殘酷考驗的,這些創業人也將逐漸離開這條芯片創業之路。

從2020年開始,新的芯片設計創業企業會越來越少,因為任何一個企業要創業,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素:創業人才、創業團隊、創業機會,而這三個要素在未來10年內都是短缺的。

創業人才:

創業者首先要是一個創業人才,要具備一個成功創業者的特質。

隔行如隔山,對芯片方向和產品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對芯片產業鏈沒有一個完整的理解,對行業和產品未來的發展沒有一個深入的思考和判斷,那麼這個人就不是一個芯片創業人才,即使他有創業者的特質。

每個行業的創業和發展,都離不開這個行業的黃埔軍校。就像中國手機行業離不開中興通訊,培養了大量的創業人才和手機設計人才,前三大的手機設計公司創始人都是來自中興通訊。就憑此,我們都應該向中興通訊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謝。

芯片行業更注重專業性,沒有多年的行業沉澱很難成為一個創業人才。

來自網上的信息,僅供參考:中國大陸的芯片創業者,很多來自於早期幾家技術強悍的公司,例如嘉楠耘智、智雲芯、創毅視訊、得一微電子等來自於中星微電子;移芯通信、樂鑫、景略、英韌創、探境科技等來自於Marvell;ASR、恆玄科技、漢天下等來自於RDA(銳迪科);NextVPU(肇觀電子)、InFlame(燧原科技)、天數智芯等來自於AMD,還有RFMD、Trident、炬力集成等也是芯片創業者的黃埔軍校。

在這兩年芯片行業形勢一片大好,要錢給錢要政策給政策的行情下,有能力想創業的人都出來創業了。當前具備創業條件,有強烈創業慾望但還沒有創業的創業人才已經鳳毛麟角。

創業團隊:

集成電路產業,人才是第一資源,而芯片設計人才是芯片設計企業的核心資源。芯片困境之根本是人才缺失,人才缺失之根本是缺少能培養大量芯片設計人才和高端設計人才的企業平臺。

企業的競爭,最後也是團隊的競爭。中國芯片設計基本上是從零開始的。2000年幾乎看不到中國大陸芯片品牌,2005年市場上有了中星微、展訊、杭州士蘭、珠海炬力等一批新興芯片設計企業,但數量也不過幾十家。通過10年的發展和積累,中國培養了一批有經驗的芯片設計人才,因此2010年芯片企業數量迅猛增加至582家。又通過5年的人才培養,2016年芯片企業數量翻翻,相當於一個公司又孵化了一個新公司。這也是中國芯片設計企業發展為何不如意的地方,剛要有成績,又出去重新起爐灶,整個研發速度就慢下來了。

到今天,要組建一個有設計經驗的芯片創業團隊已經很難了,通過高薪挖人,或者從市場招新人,對創業公司來說都是不可行的。創業公司沒有時間去磨合團隊和培養新人,只能是找到大家彼此熟悉又互相認可的人組成核心創業團隊,才有機會把公司做成功。

創業機會:

時機,成就創業。創業機會往往也是可遇不可求。中國芯片產業20年前幾乎是一片空白,經過20年的發展,頗有建樹,但仍然很弱,中國芯片市場需求80%以上要依靠國外進口。因此,這給了國內芯片企業創業很大的機會和空間。

市場對國產芯片也敞開了大門,給芯片創業提供了巨大機會。以前,客戶怕使用國產芯片,擔心性能不穩定,品質沒保障。現在,客戶積極國產替換,國內芯片設計能力提升,晶圓封測產業鏈成熟,品質有保障。中國芯片設計企業正在複製中國手機設計之路,當時的手機設計公司有幾百上千家,到如今不過百家。但芯片行業不同於手機行業,專業性更強,技術要求更高,技術迭代更快,資金消耗更大,對資本和供應鏈依賴性更強。

然而,中國芯片設計創業機會將越來越少,現在哪一個市場方向和芯片產品方向都有一堆的公司在做。芯片行業,做不到數一數二基本上沒有機會,甚至連活下去都難。新的芯片設計創業企業融資也會越來越困難,因為同樣的產品規劃融資計劃書投資人已經看過七八家了。

投資人對項目投資將逐漸理性,地方政策支持也更謹慎

這兩年國內芯片企業感受到了資本的熱情,最明顯的體會是錢好拿、估值高。這個變化的推動力主要來自政策和市場。政策方面是國家大力支持和科創板的誕生,市場方面是中國大陸成為近1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增長最快的地區,未來五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0%,遠超全球平均3%-5%的規模。

早期芯片投資是不太被人看好的,投資成本高,回收週期長,更多是高風險低收益。科創板的出現,讓早期投資芯片企業的資金有了新的退出渠道,也讓投資人看到新的希望和機會。於是,激情的一幕出現了,每家芯片創業企業把登陸科創板作為企業的奮鬥目標,為了儘快實現科創板上市,芯片企業快速地拉昇估值以及通過各種方法增加營收,以滿足上市要求。

隨著投資人對芯片產業和芯片創業的逐步瞭解和深入,對項目的認知和評估也逐漸理性。5年內能登陸科創板的芯片設計企業預估不到10%,從下面科創板上市條件就可以看出:

1、“市值+淨利潤”標準:市值不少於10億,連續兩年盈利,最近兩年扣非後淨利潤累計不少於5000萬;或者市值不少於10億,最近一年盈利且營收不少於1億。

2、“市值+收入+研發投入”標準:市值不少於15億,最近一年營收不少於2億,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佔最近三年應收合計比例不低於10%。

3、“市值+收入+現金流”標準:

市值不少於20億,最近一年營收不少於3億,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累計不少於1億。

4、“市值+收入”標準:市值不少於30億,最近一年營收不少於3億。

在目前科創板受理的企業中,82%的企業選擇“標準一”。從申請科創板IPO的情況來看,能滿足上市條件的芯片設計企業實際上很少。在投資人的支持下,把市值做到10億不難,把年營收做到1億也不是太難,最難的是盈利,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盈利越來越難。

接下來,一些芯片企業會選擇“標準二”,把市值做到15億,把產品線拓寬,加大銷售隊伍,把年營收做到2億以上。最近大家看到很多芯片企業的估值大幅飄升也就不難理解,也許這是芯片設計企業登陸科創板的捷徑,但投資人的風險加大了很多。

隨著投資人逐漸迴歸理性,芯片企業融資會越來越難。創業者要守住初心,不能把上市作為企業的最終目標,而是為達到最終目標選擇了上市這條路。

現在芯片創業企業離不開地方政策支持,很多優惠條件還是很給力的,一個地方政策支持有升級,其他地方也會相應跟進。雖然看起來地方扶持政策多了,優惠條件更大,但實際上地方政策支持變得更謹慎,也更規範。過去,一些地方只要創始人有不錯的行業背景,在當地註冊一家芯片公司就可以拿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錢花完了又換一個地方重新註冊。現在,這種創業機會沒有了,如果項目評估通過,可以拿到啟動資金,政策支持也是分階段去給,把錢真正落實到產品研發上。過去那種輕輕鬆鬆拿地方錢創業的機會一去不復返了。

供應鏈支持是關鍵,市場爭奪殘酷化

除了面臨芯片研發技術挑戰,國內芯片創業企業還面臨兩大挑戰:供應鏈支持和市場爭奪。國內芯片設計企業創業難度增大。

供應鏈和市場是芯片設計企業的左右手,要從競爭中獲勝,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供應鏈本來不是問題的,芯片設計企業多了就成了問題。以前市場上幾乎看不到國產芯片品牌的身影,採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就能切入市場,產品能用但價格是國外產品的50%。隨著國內芯片行業的發展,這一招不管用了,最後只能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跑。

供應鏈支持是芯片企業勝出的關鍵:

1.新的芯片創業企業已經很難得到供應鏈支持

目前的晶圓廠和封測廠基本上都是滿負荷運營,在短期內都不會有所改善。對於新的芯片企業導入,開啟了嚴格的篩選,資源的有限性讓芯片創業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供應鏈,導致芯片企業的研發和生產都很被動。同時,投資人也會重點關注芯片創業企業的供應鏈資源,對芯片企業融資也造成影響。

2.成本和交貨成為芯片企業競爭最重要的因素

現在同質化產品競爭很普遍,成本優勢變得非常關鍵。通過設計拉開成本差距是很難的,更多的是依靠供應鏈。供應鏈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同樣的產品七八家芯片設計企業在一個地方做,卻都在市場上拼殺價格,於是供應鏈廠商會有選擇性的支持一兩家,從而拉開了成本上的差距。在晶圓生產、封裝測試供應鏈上,芯片企業是沒有太多選擇的,1000多家芯片設計企業都集中在那幾家生產廠商,因此這個成本差距有可能直接決定芯片企業在市場上的生死。在交貨上,獲得的支持也是不一樣,進一步加速了芯片企業的淘汰。

市場爭奪殘酷讓芯片企業越來越被動:

1.如果技術上拉不開差距,只能不斷地降成本

中國芯片設計行業,只有個別的細分市場和產品領域形成了頭部效應,技術上拉開了距離。絕大部分的芯片領域還是處於混戰時期,誰都有機會勝出,誰都可能被淘汰。在技術上拉不開差距的情況下,為了守住市場,只能通過降成本來打價格戰。因此,芯片企業不得不投入研發力量和資源去做降成本的工作,縮小芯片DIE面積或者簡化應用電路,導致無法集中資源進行新產品開發,技術迭代進展緩慢,面臨低層次重複,最終被淘汰。

2.市場過度競爭讓芯片企業過多關注和加大銷售投入

國內芯片市場短期內一定是惡性循環,市場推廣難,爭奪訂單難,過度的市場競爭讓芯片企業不得不加大銷售投入,廣攬銷售人才,進一步加大市場惡性競爭。目前的現狀,甚至讓創始人和研發人員認為產品賣不出去,銷售做不起來,是自家公司銷售人員不給力,因而對產品研發方向和產品定位產生誤判,進一步導致公司越走越偏,結果只能是被淘汰。

3.營收增長難度加大,盈利變得更難,上市時間拉長

登陸科創板成了一些國內芯片企業的追求目標和救命稻草,為了早日登陸科創板,芯片企業大幅提高企業估值,頻繁大量融資,然後高薪挖人,招兵買馬,希望快速實現科創板登陸。但在這個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裡,芯片設計企業的年營收做到1億也不容易;即使大舉投入做到了1億,盈利卻變得更加難,芯片企業消耗資金也更大;如果上市時間拉長,資金就面臨風險,搞不好就倒在了上市的路上或者門口。

結語

國內芯片設計企業將全面接受市場化洗禮,新一輪淘汰賽吹響在即。創業路上,不論成功失敗,創業者都值得尊敬。在芯片之外,人生的風光依舊旖旎無限,靜看歲月深處,那天,那月,那年,我們不負韶華。

正如布萊士•帕斯卡說的: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在這裡,把同樣的話送給所有芯片企業創業者:給芯片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芯片。

因為這次疫情,芯片企業的未來不確定性更高。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211期內容,歡迎關注。

美國三大射頻巨頭的殊途不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