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60后、70后你们好,你们谈谈,你觉得哪个年代的人最辛苦?

华哥259215991


我是50后,可以说我们家几十年的生活变迁都和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我父亲是解放初50年左右公私合营后,调到河北一个县城当会计,也是响应国家政策,60年自然灾害,父母亲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减轻国家负担到农村落户,71年左右又有一个政策知识青年到农村下乡,消除城乡差别,我们兄弟姐妹又从农村招工回城当上了工人,至到退休,可以说几十年风风雨雨两代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所以说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有苦也有甜,虽然也有不如意,但是我依然爱国,因为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杨丽萍146539012


五十年代前的人最苦!五十年代前的人经过战争、吃食堂挨饿、十年动荡、自然灾害,什么苦都吃了!我是五0后,60年小学,当时正吃食堂,大队长说,你们小孩子上学,不能吃那么多,一天给3片地瓜干。早上给3片地瓜干,早上这顿并没有吃就吃完了。中午没有吃得了,村边河沿上有棵榆树,我们几个同学就去摞榆树叶子吃。榆树叶子吃没了,我们只好摞柳树叶子吃。晚上没有办法了,父母在外干活省吃的窝窝头、地瓜干再每人吃几口。由于吃糠吃菜,最怕的就是大便,大便是解不下来的,疼得满地打滚,父母就用筷子往外掏。到了六三年,食堂己经散了,但还得没有吃的。我记得很清楚,是农历七月初七,家里一点吃的都没有了,早上沒得吃,中午母亲让我和二哥抬着一个筐子,到自留地去扒红暑去,当时扒了近三十棵还扒了不到一筐,接着把地瓜秧子也抬了来,母亲把地瓜和秧子洗了,烧了一锅,撒了点盐,这样我们弟兄吃了一天。改革开放了,分地后,粮食收多了,才不挨饿了。但是我们这辈人因时代问题,父辈是没给留房子的,我就是一直租房子,一直到86年,自己攒钱盖了自己住得房子。2O00年后,两个男孩子长大了,如果没有房子是娶不到媳妇的,所以先后又盖了两处房子。现在我们年老了,还得给儿子照顾家庭,看好孙子。虽然说很苦了,但是现在不缺吃不缺穿,是觉着是很幸福的!为什么现在年青人啥也不缺,就沒有幸福感了呢?


大海35863


我五七年生人,今年六十二岁了,我记得十一岁那年,大雪后我给我父亲买包子,因为买包子人多,我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买到包子,因为我经不住包子诱惑,走到半路吃了一个肉馅,我父亲是酒鬼,天天喝酒打我,我父亲酒足饭饱差点没把我打死。我盼望我长大挣钱,第一个先吃一顿包子,后来我长大了,结婚后突然想起来了,走到公益德包子铺拆迁了,这是我的一生遗憾。


顺利33906256


我是60后,小的时候,不愁吃,饿不着,但都是粗粮!衣服也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住的是农村的老房子,冬天冷,夏天还算凉爽,出门就靠自行车,公交车很少!虽然没有手机电视,电器只有一个白炽灯,但业务生活还是很丰富的,什么藏猫、打尜、扇方宝,淘水、逮鱼、打野仗……身体素质比现在的孩子强多了!还是很值得回忆的!


馬儿驫


50后60后70后,什么叫苦?我是农村60后,我都记事了,还穿着露儿屁股的裤子,露儿脚指开绽的鞋,我们兄弟姐妹好几个,我妈还要到生产队干活,那时农妇女一堆孩子还要养猪养鸡,给孩子做衣服做鞋做饭,爸爸生产队外派修水库,去运河清淤,进山打石头,我大了后,我爸跟我说:(我忘记了)去哪哪打石头,把我用皮袄裹着放一边,小时候我家有件羊皮袄…

谁最苦,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父母最苦,80年代后农村生活逐渐好转,父母变老了,孩子们都结婚了,有多少儿女体谅父母的不易?有多少儿女体谅父母的不易?那些没良心的儿女,总有理总有理,


我今年快35岁了


我们五十年代的人最辛苦六龄年唉饿四岁的我去山边抠葛叻瓢葛根回家在火上烧了吃,后来身上中毒感染生疮没钱去医院几年才好,上学没钱交学费,没用过新文具盒,小学没毕业就不念了,在生产队干活那年我没满十五岁,在队里干活到二十三岁后结婚,那年月结婚没房没钱什么都没有光有一个人,唉苦了一辈子,


小六子946


我觉得无论是50后还是60后,抑或70后,活得都辛苦。因为他们在生下来时,自己都是哭哭啼啼的老大不乐意出生,走人的时候也一定是别人哭哭啼啼的不愿意分开。不过,从世俗意义上讲,还是70后活得最艰辛,因为50后没脑子一辈子了,因而一切都习惯了;60后好歹还在年富力强时候赶上了市场经济的头班车,而70后属于典型的边觉悟边痛苦的那群人。


南海石57583028


要说苦50.60年代生活最苦,小的时候成长时国家困难吃不饱,穿不暖,上学时赶上文化大革命不能上学,上山下乡,远离父母亲人吃苦受累,前途渺茫,该成家立业了,又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孩子,回城后又没乘心的工作,而后下岗,上有老,下有小又没钱。现在这批人都已七十岁了,够苦吧,要说70后也很苦他们的苦不一样,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可以说在蜜罐里长大的,但他们赶上改革时代,企业被私人承包,工作无固定有很多人已被单位裁员,他们更是上有老下有少,上面四位老人需要照顾,没时间,没工作,啃老的现象已经在他们这代体现出来,嗐,哪代都不容易,生活就是这样甜、酸、苦、辣。


白子95


现在这个年代的孩子最辛苦,五,六十年代最清贫,但不悲哀,反而充满幸福感,人民的斗志昂扬,团结向上,到七十年代,我们己经温饱有余了(可能有的地方收获不如我们平原,尝有饥荒),也有了一些初级机械,在分田到户前,我们小队就有两台拖拉机(一台泰山24,一台手扶),劳动量立减。幸福指数高,社会稳定(绝对没有黑社会,极少有小偷,几乎没有刑事案件)。


Mrfarmer539


我是63年的,我不觉得我过得苦。上面有姐姐哥哥都是50后,他们比我要辛苦。真正苦的是我们的子女,也就是现在的孩子们,他们不但背负着新三座大山,还在精神上痛苦。没有兄弟姐妹,没有精神依托,看不到前途目标,承担着我们将老的负担。最重要的是没有了当家做主的心气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