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迟到》,如何面对未来趋势,快人一步

读完了《谢谢你迟到》,作者是三度普利策奖得主托马斯弗里德曼,他还有一本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不过我并没有读过,我读过另一本书叫做《每天工作四小时》,受到的就是《世界是平的》这本书的启发,把工作都外包出去,而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的事。也曾听有人效仿,可是最后因为数据泄露而差点锒铛入狱。

有些书是有时效性的,过了这个时间点再去读,意义就会大大削减,有些甚至会变成误导。

书的开头说的是现在生活节奏太快,没有时间暂停下来仔细思考。因此利用他人迟到的时间,成为了可以仔细思考的契机。而我们走得再快,哪怕跑得再快,我们真的可以追赶上时代发展的速度吗?作者给了我们一份指南。


《谢谢你迟到》,如何面对未来趋势,快人一步

一、超新星

书中提到的一个新概念就是超新星,其实超新星就是我们所说的云计算,之所以称云计算为超新星是因为正是由于云计算的出现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就像书里说的,“我们可以让大海捞针变为一种常态。”

云计算能够快速的处理大数据,这让我们的购物方式,娱乐方式,出行方式等等变得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因此而催生了一种新的模式——共享经济。Airbnb的创始人举过一个例子,“美国有8000万只电钻,平均每只的使用时间只有13分钟,每个人真正需要自己买一只电钻吗?”答案自然是不需要。事实也证明,出租屋和出租车都可以利用这种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而未来,通过超新星的强大计算能力,我们以前觉得是笨办法的办法都会变成最有效的方式,因为能够将每一个个体考虑在内,对于每一个人进行定制化的服务。

二、终身学习

由于超新星的出现,让处理大数据变得更加方便,人工智能有了赖以发展的基础。这当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处,可是这也给许多从业人员带来了恐慌,因为机器会取代他们,导致他们失业。

作者告诉我们,成功的唯一办法就是维持动态平衡。

所谓的动态平衡就像你在下行的电梯往上跑,你只有不断地奔跑,你才能跟上脚步不被淘汰。现在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许多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不再需要了。我们的父母那一代人,学了一个手艺就可以保证一辈子的饭碗,现在这种情况不会再存在了,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会被无情的淘汰。

对我们的教育来说,我们需要重塑从教育到工作到终身学习的整个流程。学校应该尽量与企业紧密合作和联系,确保学生所学习到的技能是企业所需要的。只是时代变化的脚步实在太快,能否及时地调整以应对变化,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对企业来说,招聘的要求应该从技能变成质量的考量。技能的需求随时可能改变,那么员工本身的素质就变得极为重要。企业需要通过培训来重塑员工,让员工得以在快速迭代的工作环境下,跟上脚步,创造价值。

对我们自己来说,我们需要像自己创业一样,把自己作为一家公司来经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不断发展和创新自己。以前的社会迷恋高学历,可是现在这一套不管用了,高学历只能代表过去的成绩,未来会怎样,还需要重新开始考量。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现在谁也不能依靠某一阶段的胜利就笑到最后,或许现在才是更加公平的时代,考验的是长期的耐力。我们希望我们能比我们的父母过得更好,我们的父母似乎利索当然地就能做到,而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

作者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以后科技+情怀的工作会更加容易获得高薪。“机器正在自动处理很多事情,因此具备软技能,通晓人情味,知道如何补足技术的短板,这些能力至关重要。”

三、全球变暖

这个主题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

我问他是否听说过”气候变化“?

恩蒂阿耶说:”我们曾在电台里听到过,但我们见证了气候变化。“

而我们呢?未曾见证,但是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这是完全不同的经历。对他们来说,因为全球变暖,导致了土地干旱,导致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追寻那一丝生机。从一个无序的世界,去到另一个战乱中的无序世界,以求有点滴希望去到有序的世界——欧洲。从叙利亚或者尼日尔到利比亚,再寻求机会逃入欧洲。

有个难民这样说,“当你连为生病的母亲买一片阿司匹林的钱都没有就不要去计算概率了,只管上路。”

其实,我们也未必可以独善其身,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难民涌入欧洲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也会影响到进出口等等,其实这都是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事件,只是我们离源头太远,不知不觉。

全球变暖远远没有我们所想的只是热一点而已。我们现在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会影响到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我们下一代的,我们下下代的,而且对地球上的全部生命都是如此。

我们应该有主人翁意识,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家庭里,也包括我们的国家,甚至是世界,我们的一言一行所能影响的远不止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四、多元化

作者是一个犹太人,而在他求学时所住的社区,诞生了许多有名的人,有犹太人也有非犹太人,包括电影导演,参议院,副总统等等等等。作者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的社区足够多元化,足够包容。

多元化一词,我在十几年前就见过了,只是没有留下太过深刻的印象。第一次深刻印象是在读达里奥的《原则》,他对多元化有着极致的追求。因为他认为只有多元化,才能帮助他避免思维盲区,做出最佳决策。

本书作者也认为,之所以这个社区能够培养出这么多杰出人才,也是源于那是一个包容且多元化的社区,容纳犹太人、黑人、白人、拉丁裔、亚裔等等,这样子能够培养一种多元化的思维,能够更加开放的看待问题,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就像作者解释的,“多元主义意味着不以孤立的视角看待我们之间最深的分歧,甚至是宗教信仰的差异,而是以相互联系的方法看问题。”只有碰撞才能产生最好的想法。

要达成多元化并非易事,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信任。而信任的建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现在中国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薄弱了,就算身处人群之中,也依然有人感到无尽的孤独。这是我们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网络的发展所带来的衍生品。

毫不夸张地说,互不信任所带来的成本已经成为了商业活动中最大的成本。

我们现在正遭遇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发展极为迅速,可人类治理的发展却没有跟上;环境破坏导致地球的健康正面临到临界点;政治以及气候的原因,导致世界流动的增大,无序世界正在并入有序的世界。

我们站在这样的拐点,要将视野放得更远,不仅要不断地奔跑,还需要往正确地方向奔跑,那我们就需要是不是停下来思考,以免南辕北辙。

慢慢来,比较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