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为何没有战胜儒家?道家的存在即是推翻儒家的存在

先秦中国文化的文化超越突破,使得人从社会中走出来,追求不依赖与现实社会的终极价值。因此我们说先秦诸子百家对中国文化的塑形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只看成为后世官方文化的儒家,另一大宗道家也是如此。


道家为何没有战胜儒家?道家的存在即是推翻儒家的存在

图为道家学者养身静气修道练身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庄子的话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这表明儒道两家的人生关注点都是现世,不以注重现世的彼岸天国为思考人生意义的出发点。

道家和儒家一样,高度重视个体的自觉,如何在现世实现人生价值,过好自己的一生。儒家强调,君子追求道德完美,获得乐莫大焉的生命意义。道家认为,人只有足够的智慧认识到天道继位自然,就会自觉地选择渡过自己家的顺其自然的人生。因此,从文化的超越事业上看,重现世和靠自己这两点,儒道两家是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道家不能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政治主流呢?对比分析儒道两家的思想结构,可以看到道家主张全面否定儒家的价值。

道家为何没有战胜儒家?道家的存在即是推翻儒家的存在

道家虽然与儒家文化内容差异大,但两家鼻祖老子和孔子却深有源源


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个体意志指向善,善具有确定的价值,对应着一组礼仪规范,人追求道德目标就应该遵守这些规范。道家否定儒家,首先是根本否定任何确定的规范。

《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说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则。往复循环,没有规则、变化无常才是道。其次,道家认为任何确定的规范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也就是道家的第一个观点,即反规范。

道家为何没有战胜儒家?道家的存在即是推翻儒家的存在

常道的意思不是今日的普通道理,而是作为整体理解为恒常不变的意思


儒家认为普遍之好的善对应着确定的道德伦理规范,道家以顺其自然来否定这种善。老子也讲善,但对善的理解与儒家完全不同。在道家眼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有确定内容的善,善是自以为聪明的人造出来的。儒家提倡的那些道德礼仪,不过是因为“大道废,有仁义”。

老子以水的品性来讲善。他说,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争利,安处众人讨厌的低下地方,差不多可以说水最接近道。在老子看来,要做到善,应该如水那样任其自然,而不必可以探问追求什么是善这个问题。任何价值都是人施与对象的主观判断,因人而变,无所谓确定的好与坏。

道家认为不存在什么确定的价值,因此,符合道的正确态度就是听任自然,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就是道家的第二个观点。

道家为何没有战胜儒家?道家的存在即是推翻儒家的存在

道家学派讲究修道深入自然,因此其修炼场地多在深山之中


儒家讲的道德是向善的意志对应着一套行为规则,道家先否定了善是具有确定内容的善和特定的行为规范,进一步还要否定对道德的理解。道家也讲“德”,但道家的德性没有指向,任其自然的无为。老子说:上德之人不以德为德,才是有德;那种德性差,害怕失去德而刻意追求德的人,才是无德。

道家认为,符合老子所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德,表现在“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也就是道家的第三个观点,即以无为来否定向善的意志。

道家为何没有战胜儒家?道家的存在即是推翻儒家的存在

道家讲究无为,因此道家修道讲究清净,在自我的隔绝中顺其自然地修炼


道家三个主要观点,第一是反对既定规则,第二是价值的好坏不断向反面转化,第三是无为,否定向善的意志,不要有任何执着,它们由否定儒家而来的。道家对儒家的全盘否定,可以解放人的精神,使人由谨小慎微的德性我转为自得其乐的情意我。​


但是应该看到,按照道家的主张,除了有可能适应于鸡犬相闻的群居社会外,显然不能作为建立大而复杂的大同社会理论基础。因此,道家只能作为儒家的反思批判者而存在,而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正面价值和基础。

道家为何没有战胜儒家?道家的存在即是推翻儒家的存在

孔子被封为万世师表,儒家也成为中国官方传统文化


道家虽然没能成为中国传统的官文化,但能流传两千多年之久,说明其自身必有其他早已消逝的其他杂家不可企及的文化内涵。

讲儒家和道家的关系,需要注重两点。其一,从文化的超越视野来看,虽然道家的情意我是否定儒家的德性我,但其超越视野和儒家一致,仍然是个人在现世的精神追求。道家主张的无为、是深处此世但不干预任何事物的观赏逍遥。

儒家作为正面的基本价值存在,道家作为否定儒家的价值存在,二者共生。有儒家就一定会有道家。全盘否定儒家一定是回到道家,这种共生现象贯穿在整个中国文化的传统中。所以道家文化是作为儒家文化的补充,也是中国人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智慧之源泉。

道家为何没有战胜儒家?道家的存在即是推翻儒家的存在

奥运会表演者穿着道教服饰进行儒家著述学习就是二者融合的完美反映


其二,在中国文化的演变中,道家作为否定儒家的存在,对儒家理论的提升,对融合外来文明——如印度佛教,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功能。

先秦道家否定儒家而主张的相反价值,只要有反规范、情意我、无为这几个方面。老子和庄子否定儒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老子强调无为,更多地表示否定本身,而庄子的自然则指向否定的内涵。东汉末期由于对汉代儒学价值的逆反,道家价值成为新的道德追求,这是儒学演化的内在动力,演化正是沿着老子无为与庄子的自然两个不同方向所展开的。后来魏晋玄学和南北朝佛教的传入和流行正是源自与此。

道家为何没有战胜儒家?道家的存在即是推翻儒家的存在

唐朝时期官方政府大力引进佛教文化,佛教吸引力空前一时


道家是对儒家文化的全盘否定,给出另一种人生的意义,但是从道家和儒家的关系可以看出,任何一种超越突破的文化,给定一个明确的人生意义的价值取向后,批评和否定这个价值方向的主要思想,也属于这个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