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给孩子贴标签,是真的懂孩子的行为吗?

谢吟枫


给孩子贴标签,就是反复地、片面地以某种特质来形容一个人,或是把人归于某个类别。

大人不要随意给自己的孩子贴标签。提出″标签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贝克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更倾向于成为标签所框定的那种人。

把标签分类,可以把标签分成正面的和负面的标签。正面标签未必会起正面的效果,如被贴上聪明标签的孩子,一旦遭遇失败,他会因为贴上的标签变得不安,害怕自己令人失望。所以生活中总是倾向于做容易成功的事,不敢挑战。而负面的标签会让孩子像受到某种诅咒似的,向着标签的方向发展,如被贴上胆小标签的孩子,往往也认为自己胆小,所以总是不敢轻易尝试。

有些标签能够鼓励孩子付出努力,看到自己的成长。比如说孩子是″勤劳的小蜜蜂″来引导 孩子认真学习、勤奋生活。

随意贴标签很难做到客观评价孩子的行为,因为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他身上的特质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建议大人适当发挥标签的正向作用,慎重贴标签。


才智宝贝学堂


别给孩子贴标签。

因为小孩子对来自大人的评价和目光是异常敏感的。

记得我读小学五年级时,有次数学考试前,老师强调:"题目都是以前做过的,听过课的就一定没问题。”结果成绩出来,全班有二十几个人考了100分,而我因为粗心只考了92分。数学老师给我扣上了“粗心”的帽子。

这个分数让我难过,但老师的一句话:我就知道你这个粗心的女生是考不到100分的。更让我羞愧和沮丧,就这次考试让我自信心全无。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考不到100分”成了我内心的一个魔咒。只要一考试,我就担心这句话会应验。结果越是担心,就越是考不好。

看到自己的预言应验,"阅人无数"的数学老师更是一次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讽刺和挖苦我:“聪明有什么用?学奥数有什么用?这么粗心,还不是考不好!

我一度真的以为,自己就是个粗心的小孩,真的永远拿不到100分了。

幸运的是,六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了解我的情况之后,他只是很耐心地跟我讲了一句:“你这么聪明的小孩子,一定要把题目好好读仔细了。”

在这样的信任和鼓励下,“考不了100分”的阴影慢慢淡去,小升初志愿我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当地最好的中学。

在升学考试中,我终于拿到全班唯一一个100分,这件事才算完全翻了篇。

那个给我贴标签的数学老师一定没想到,在这段再平常不过的童年经历里,我会因为他的几句评价,内心曾掀起过滔天风浪。

别让标签限制了你,也别用标签定义孩子,在一段关系中,力量比较强势的一方,对另一方做出了某种认定,弱势一方会在内心不断去强化强势者的认定。这就是“贴标签”的可怕之处。

因为小时候的经历,所以当妈后我对于给孩子“贴标签”这件事,格外警惕。儿子小时候非常内向。家里人直接给儿子贴了“胆小”的标签。

每当家里人说儿子胆小时,我都会非常不客气地了回去:不要再跟我提这个词了,他一点都不胆小!

我和全家人强调,绝对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说他“胆小“内向”之类的字眼。背着孩子也不可以说。

为了不让儿子被标签困扰,我和老公还采取了行动,带他去完成一个个挑战,做运动、学知识、交更多的朋友……这些行动让儿子不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现在儿子变得非常开朗活泼,他完全就像换了一个人!

父母的爱和接纳,让孩子坦然面对被贴标签。可现实是,就算我们自己能避免给孩子“贴标签”,但我们不能阻止外界给孩子“贴标签”。所以我一直给孩子传输的信念是: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妈妈都觉得你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始终要有保持自我的勇气。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但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不应该定义他未来就成为某一种人,更不应该让他们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人生选择。

孩子不需要任何标签,他只需要爱和接纳,从而成为最特别的自己。


绵羊妈妈


关于父母给孩子贴标签的情形,大致分为以下3种:

01、正向标签。

如果父母给孩子贴的是“勤奋”、“努力”、“有爱心”、“乐于助人”等正向标签,则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品格,并不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 这一类标签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父母大可不必担心。

02、负面标签。

如果父母给孩子贴的是“胆小”、“害羞”、“懒惰”等负面标签,就会对孩子形成不好的影响。孩子可能会真的这样看待自己,并且表现出与之相应的行为,也会导致周围人以同样的眼光看待孩子,如果这种行为不断地得到强化,就会成为孩子的牢固印记。所以,这一类标签一定不要随意给孩子贴。

如果孩子确实很害羞,我们不应该对别人说:“我的孩子很害羞。”而应该说:“我的孩子现在觉得有点害羞。”这样说给孩子传递的信息就会变成某一刻的行为或感受,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标签或者会发展成孩子的一种特质,如此,孩子就有了更多的行为自由,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

03、僵固标签。

如果父母给孩子贴的标签是“聪明”、“有天赋”等与生俱来的标签,这一类标签虽然表面来看是正向的,但是却会让孩子因为害怕失去这种评价,而变得不愿意探索与冒险,形成一种僵固的认知思维模式,最终会导致孩子因为不求上进,而逐渐失去积极的标签。所以,这一类的标签也要慎用。

我是@百合妈妈读心理,育儿达人,多平台签约作者,我只写有温度的育儿文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赞赏!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合妈妈读心理


带宝宝出去玩,常常有些“热心”人士看到你家宝宝的表现,会随意的评价,给孩子贴标签,“你家宝宝有点小气呀,给我家孙子玩一下都不行”、“一条小狗都怕成这样,太胆小了吧”。真是让人郁闷又内伤,当下口拙的你,还不知道怎么反驳。

虽说这些评论孩子听听也无妨,因为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只听到好的声音,但大人们随意评价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关于标签这件小事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贴标签效应”,“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标签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例如,一个女孩儿剪了短发,被说像“假小子”,以后她可能会经常留短发,来“印证”大人对她的评价;大人越是说某个孩子淘气,他就有可能越来越淘气;大人越是说某个孩子胆小,孩子就可能越来越胆小。

我们简单地将孩子归到某一类别上去,无形中给了孩子一个暗示:其实你是这样一个孩子。而后孩子的行为很可能都会往这个点上靠拢。因为在孩子的眼里,大人的话都是对的,大人就是权威。

你对孩子的评价很可能是片面的

很多时候,孩子只是在某种行为、某个时间才会有这样的表现,但是大人对孩子的评价,却常常是概括性的。

比如,看到孩子某次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就当面说孩子“小气”;看到孩子和大人顶了一次嘴,就评价孩子“不听话”;如果孩子一时调皮捣蛋,就直言不讳地告诉孩子“你是个顽皮的孩子”。

仅仅因为孩子一次两次的表现,就断定孩子是这样的人,未免也太片面了吧?而你对他随手贴的标签,除了让孩子很不爽、越来越小气之外,并不能引导孩子往你期待的方向前进。

正面的标签,就一定是好事?

很多从小被贴上“懂事”标签的孩子,可能会过于考虑他人的感受,而忽略自己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看,正面的标签其实也有反作用。

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下子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我们也免不了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某些评价,这该怎么办?

1、只评价事件,不评价人

例如孩子在饭桌上很挑吃,可以悄悄告诉孩子:“大家都很喜欢吃鲈鱼,要给其他人留一点。其他菜也很好吃,你也可以尝尝。”

2、抓住机会,让孩子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如果一个孩子常常表现得很粗心,但是有一次表现得很细心了,抓住这个机会告诉他:“这个游戏需要很细心才能完成,原来你可以做得这么好!”

3、 保持客观和耐心

孩子的行为个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因为孩子一两次的表现,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一个“XXX的孩子”。你看到的仅仅是一面而已。保持客观和耐心,你才能看到孩子不为你所知的另一面,这样孩子才有机会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分享一个适合学龄前儿童用得识字软件【猫小帅学汉字】,家里或者身边有适龄儿童的话可以去下载一个试试哦,这里面有丰富的童话故事,还有有趣的冒险任务,孩子可以和喜欢的童话人物一起学习汉字,不知不觉中对汉字产生兴趣。

更多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嘿呦喂哦


虽然还没小孩,但觉得很多父母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强加给小孩,其实也是在让小孩实现自己没能做到的和想做的,我不希望我的小孩有过多的压力,我不想给他她贴上任何标签,我只希望他快乐的做自己,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蔡晓盼


你好,我是轩爸育儿Baby,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每个孩子的性格总会有差别,总的说起来就是要么安静一点,要么活泼一点,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然而,就偏偏有很多的家长喜欢给自己孩子“找毛病”,安静一点说是太内向,活泼一点说是多动症,父母对孩子的担心是可以理解,但是强行给孩子贴上标签,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我们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犯错,感觉自己怎么教都不会的时候,不防深呼吸,或通过走动等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避免冲动之下对孩子发火,说出刺激孩子自尊的话语。如果真的在冲动下没忍住对孩子说了过分的话,一定要在冷静后第一时间给孩子说声对不起,要记住,给孩子道歉没什么丢人的。

②孩子出错,就事论事,对于“缺点”不放大

一时的错误并不是孩子的全部,当他们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就对此事来说,学会就事论事,把焦点放在具体的事情上,通过教孩子怎么改善,怎么处理这些问题,让孩子明白之后碰到类似事件怎么做才是对的,而不是将孩子的不足上升到对他个人打击,极力的贬低指责孩子,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③别人夸赞孩子的进步,我们不应过度“谦虚”

有些孩子家长在别的家长夸赞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会选择故意说孩子哪方面不好,以向外人表示“谦虚”。也想着以此来告诉孩子不要自满,更加努力,虽然家长这样做的本意是想让孩子往好的方面发展,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仅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还会给以他们不好的心理暗示,反而起到负面作用,对于孩子的进步,我们应该给予表扬。

④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做正面鼓励

孩子出生时候就是一张白纸,你给予他爱,他就能学会爱,分享爱,将爱传承。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们学会积极看待自己,并且作为家长的我们平时要多注意孩子,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记住孩子那些具体的、真实的、做的好的时刻,等到他表现不好的时候,就把那个时刻拿出来鼓励他。

孩子的承受能力和判断能力绝不是一蹴而成的,而且认知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影响。

如果父母经常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就会固化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形成对他们的负面暗示。如此一来,后悔的一定是我们,痛苦的将会是我们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