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哪知世事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乐府·长歌行》)“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年纪大的人常常爱搬用这些经典的诗句一遍又一遍地勉励十来岁的儿童努力进取。其用意自不待言,而效果常常不能如愿。原因何在呢?

  我以为,原因就在于年长的人犯了“对牛弹琴”(不含恶意,借用无妨)的错误。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是他54岁时所作。岳飞的《满江红》是他30多岁时所作。这些勉励晚辈的话语无一不是“白了少年头”的人,有了亲身的经历和体验之后,才发出来的心声,无一不是只有过来人才能发出的感叹!而“白头”“老大”,在十来岁孩子的心目中太遥远了,简直遥不可及。他们做梦也体会不到“白头”“老大”时是个啥滋味,他们只知道偎依在妈妈的怀抱里,沉浸在甜丝丝的母爱里。

年少哪知世事艰

  因而,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遍遍地叙说着“白头”人经历过的艰难世事,叙说着“白头”人的感叹,岂不是“对牛弹琴”?不更事的少年儿童听到这些话语,内心无法产生真正的触动,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无动于衷”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陶渊明小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说:“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而他到老年时才恍然大悟,叹道:“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可见,对晚辈子孙的劝勉务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务须适应一定年龄段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牛弹琴”是徒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