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先停火也要擊斃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如果說動物能夠左右一場戰局,很多人肯定不會信,但這卻是事實。古代就有這種情況發生,比如說當初蚩尤就是騎著熊貓征戰天下,再比如東南亞等國依靠大象來威赫敵軍。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先停火也要擊斃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而抗戰時期,那個能左右戰局的動物,雖然沒熊貓那般咬合力驚人,也沒有大象那般體型龐大,卻在傳遞戰況以及信息方面有著強大作用,那種動物就是被譽為“軍中通信兵”惡信鴿,或者說,軍鴿。

中國自古就有用鴿子傳遞信息的記錄,小到平常家中家書往來,大到張騫出使西域,以及各種戰役,都少不了鴿子“通風報信”,甚至在500多年前,還出現了一本專門記錄各種鴿子的著作《鴿經》。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先停火也要擊斃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因鴿子的獨特傳遞信息作用,1901年,日本政府曾向我國購買300只軍鴿。當代時中日關係還沒有後來那麼惡化,清政府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卻沒想到這到後來竟成為了日軍侵華時對付我們的武器之一。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先停火也要擊斃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到了1931年,日本培育的軍鴿已經達到了14200羽,並且還在不斷向德國跟比利時購買鴿子。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各國都很注意情報信息,不僅有很多間諜組織在活動,反間諜組織也不少。

眾所周知,二戰日本的情報工作做得挺不錯,甚至一度使中國元氣大傷,很多重要機密被傳了出去;後來為了針對日本的間諜戰,中國這邊在1938年時也成立了一個情報機關,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先停火也要擊斃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誰知道日本不按套路出牌,為了避免電報以及電話信號被截取,竟然開始用軍鴿傳遞信息,以及運送救命物資。當時經常有鴿子出入日本營地附近,但中國方面很少引起警惕,就連一些住在附近的老百姓們也不過是以為日本人特別喜歡吃鴿子肉而已。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先停火也要擊斃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直到位於南京的日本軍鴿管理所被人發現,大家這才明白,日本軍竟在我國領土上,悄悄建立了很多鴿舍。這下子大家終於知道那些飛來飛去的鴿子的作用了,一個個氣得不行,這簡直眼睜睜看著情報從腦袋上空溜走。不僅中國軍隊開始注意空中的鴿子,一經發現第一時間寧願停火都要將其擊斃,連普通百姓也參與進來了“滅鴿行動”。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先停火也要擊斃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對普通百姓來說,他們打不過扛著長槍短炮的日本兵,打打鴿子總沒啥問題吧?因此南京百姓們自發組成了“除鴿隊”,他們將那些鴿子當成了日本兵,一個個痛恨的不得了,什麼彈弓石子全部用上,天天盯著南京蛇山那一塊的鴿舍打。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先停火也要擊斃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只是這樣零散的打信鴿,總歸還是會有“漏網之鴿”;於是除鴿隊的隊長華榮龍想了個辦法。他偽裝成向日本兵低頭哈腰的貪生之輩,每天混進給日兵送生鮮的隊伍,偷偷在軍鴿飲用的水源中下毒。華榮龍在日兵發現之前,就趕緊搬家逃跑,等日軍發現不對的時候,軍鴿早已損失慘重。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寧先停火也要擊斃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後來南京被奪回,百姓們衝入軍鴿管理所,將裡面養的信鴿全部抱回了家,痛痛快快來了一頓“全鴿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