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哪些书是值得一生去读的?

读书散记


中华文化,精深博大。岁月流转,年代更叠,但精典史记,诗词歌赋,却是可以穿越时光,跨越年代,万古留芳。诸多书是没有时间或年代限制的。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体现在儒释道三家。仅此三家的精典就浩如烟海,源远流长。佛家的《金刚经》,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代表的精典图书传承千古,是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纲领暨精神食粮。

四书五经,四大名著,史记等诸多图书,都是值得我们一生去阅读的。





老话儿说


我很喜欢的一些书,没有新书的时候就反复看这些:

1.《简爱》,这本书高一快期末的时候看的,看了一遍以后又看了两遍,连续看了三遍。这是我看书的习惯,如果某一本书非常打动我,我就会反反复复看,会对里面的故事脉络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就能和别人聊聊这个故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英国文学,当时很感动,感觉自己就可以是里面的某一个人,这大概就是作品对于读者的唤醒吧。我后来看作者勃朗特的书信,我感觉她真的是一位心灵非常美且灵动的女性,故而她的作品非常耐读。

2.《傲慢与偏见》,作者奥斯汀。这本书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让我了解到英国社会那时的风俗礼仪文化以及女性地位,那本书给我的感觉是英国社会非常华丽和民主,各种人物的性格都非常鲜明。也是高中的时候看的,虽只看过一遍,但我对那本书一直印象深刻,它是属于可以珍藏的,如同女孩的衣柜。

3.《追风筝的人》,我非常喜欢里面的主人公哈桑。我相信所有认真读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和我一样。这本书中有童年、成长、伙伴、亲人、战争还有救赎,我只是感觉哈桑与阿米尔的童年经历就像我印象里有过的景象一样,它并未发生在我的生活中,但我总感觉它在我的生活里时时上演,让我意识到自己还是一个无比糟糕的人,我还会常想起我的童年。每看一遍都很怀念,想哭。

4.《霍乱时期的爱情》,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看完了一个漫长的童话故事。故事有点老套,可是我相信也只有马尔克斯才能把这样的故事结合当时的背景文化构写成属于自己的文学地图。这本书非常值得读者去读。看完以后,我打算去买一本英文版的收藏,虽然英文不好。

5.贾平凹的《浮躁》。这本书百看不厌,在图书馆借过几次,后来索性自己买了一本。这本书好像是贾平凹30多岁时候的作品,应该是80年代左右出的,我记不清了。我个人比较偏爱这本书,毕业论文选题就是以这本书为本,内容不做介绍了。另外他的《匪事》、《土门》、《高老庄》、《秦腔》、《三十而立》都很值得看,《老生》我在看第二遍了,因为这本书,我想去读《山海经》了。

7.苏童的书,写到这里,我都忘记他的书名了,但是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的很多作品都涉及到了香椿街这个地名,我当时把图书馆他的书基本上都找来看了,我觉得他的笔就好比神仙的眼睛,能让万物复苏的感觉。

8.《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我只看过余华的这三部作品,《兄弟》我看了一部,后来就没看了。他的书生命浓度很厚,看完了有点喘不过气,但又非常想看下去。个人觉得那三本都值得反复看,我最喜欢的是《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

9.《白鹿原》,作者陈忠实。这里面的矛盾心理的书写非常动人,我之前看电视剧《锋刃》,子生作为共产党和作为国民党的兰英住在一起,他们都心知对方的身份,但又彼此相爱,怎么说呢,看到这里就很像白鹿原中白灵和鹿家兄弟的爱情,但又不只是爱情,因为有着革命使命,那种情感就像蒙了一层尘。

10.《呼兰河传》、《生死场》。我想自从《黄金时代》的电影播出以后,萧红这位女作家才得以公众视野里正名。作为喜欢她的读者来说,还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大概很多人都不会忘记鲁迅、张爱玲,但很多人却不熟悉萧红,她是一位非常特别的女作家,尽管名利这种东西在作家故去以后再加上对作家本人意义也不大了,但是但是还是由衷希望她不仅被文学史记住,也能被普通人记住。

11.方方的《风景》,有一次同学在看,我就拿过去翻阅,是短篇,它是以一个已逝的人的视角来穿透整篇内容,它的字数不长,所以我当时就读完了。这篇小说不仅仅视角独特,且文风清晰,细节具体,因为这篇小说,我后来去找了她其他的书,她的《祖父在父亲心中》也很耐读。

12.迟子建的《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我觉得她的文字里有一种蒙古风光的辽阔美,既大气又清新。

13.张炜的《古船》。这本书的文化意蕴很独到,夹杂着苦难和悲戚,象征着人生的常态以及某种难以逾越的力量。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一本书中,有人读字,有人读句,也有人读气。我觉得这种说法很有意思,在那种环境里,还有这样通透的语言。

14.老舍的《四世同堂》,这本书充分反映出作者自身的品格与格局。如果想了解三四十年代的故事,大概能从中寻出一些端倪,但是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家常又有着浓烈情韵,老舍的《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都非常不错,但我更偏爱《四世同堂》。

15.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我看的时候感觉像武侠小说,这本小说很长,但作者的叙事能力很强,读起来很有趣,但又不是那种普通市侩的文学,我去看过赵薇版出演的《京华烟云》,因为是先看书,书本先入为主,总觉得书出彩很多。另外他的《豪门》也看过,要了解一个作者,一般先通过读作品开始。

16.汪曾祺的作品。我只记得他的《受戒》,还有另外记得名字的不确定会不会打错字,所以就不赘述。他的小说文化底蕴深厚,且有作家自身的情怀,融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我一直希望我自己能写出那种隽永、冗长、细腻但日常的文字,我觉得这种境界很难,所以要多思多行。他的作品都可以看。

17.《长恨歌》,作者王安忆,王安忆很擅长写弄堂生活与女性心灵,《长恨歌》是她的很不错的长篇,另外《流逝》、《街灯地下》、《小鲍庄》、《悲恸之地》、《隐居的时代》、《酒徒》中短篇也都很好。我以前看她的书觉得还挺喜欢的。

18.《阿黑小史》、《寂寞一点》。作者沈从文。其实他的小说不只有《边城》不错,他的一些小文都写的朴实且生动。我很喜欢他的小文和记录的日常。

19.《老海棠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作者史铁生。我觉得读他的文字整个人都会浮上一层气息,像云一样,干净遥远,能洗涤内心的那种况味,说不清楚。

20.张抗抗的《作女》。当时为其中的一些语言着迷过,“这个大都市里的独身女人,像大商场晚间打烊时的珠宝黄金柜台那样,把自己隔着玻璃一道道上锁。”就像当时看王安忆的《长恨歌》,里面说道,江鸥飞翔,是没有岁月的,要的就是这没有岁月,不是地老天荒的一种,而是五十年的流萤。以前看到这些,会很着迷。

21.《情书》。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小说,我以前看的时候不知道它是一个剧本,那本书它好似一个青春流动的过程,没有完美的结局,它所意图表现的也并非是对少年时代的盼望与追忆,他契合一部分人的成长,某一个片段和现实的经历相似。

22.《穆斯林的葬礼》。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这本书能够让人对于回族人民的信仰与坚守产生敬畏与尊重,最重要的是会理解,我觉得生活真的容易产生很多分歧,民族、种族或者性别之争,都能作为一种争议而长存于这个世界上。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情感容器,专门盛放怜悯、包容和爱。

23.《平凡的世界》、《人生》。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路遥作品的珍贵之处是质朴、厚重、谦和以及好读。以至于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人读过来都会有所思悟。西北这块土地大概很养人,出土的作家都十分有说服力的。

24.三毛的作品。我记得以前念高中的时候中午不睡觉,买了一本她的作品集,很厚。每天看一到两个故事,然后午觉完的路上就把看了的故事说给同行的人听。可能我没有说好过任何一个她写的故事,但她的很多故事都会打动我。我记得她在某一个故事里有一个这样的情景,是在国外的时候,她偶遇了一个老人,老人应当是一个艺术家,但十分落魄,大概没有人知道他,记得他,那个国家好像很贫瘠,她那时候生活并不富裕,她要了老人的一个作品,好像是泥塑(不记得了),然后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老人了,她似乎还觉得很不够。而且他们似乎还有语言障碍。我能感觉到她内心的那种抱歉,而非仅是怜悯,她对于人的尊重可以从她写的很多故事中窥见出她是那种真正内心高贵的人。所以,即使在一些人眼中她作品中的文学表现力度还不足够,但这并不影响她在读者心里的地位,以及她作为一个写作者本身所有的努力姿态与良好品格。

我觉得少年时候形成的价值观一直在改变,随着时间,随着经历,随着阅读的丰富,包括曾经喜欢的、而现在不再回头喜欢,只有感激是持久的。生活虽然艰辛贫瘠,但好在有那些故事相伴。学生时代所发生的事情已经过去,那些故事中的角色也已经开始模糊,而人还在长。

任何书籍都是在当时的时间里对人产生精神之力,时间久了,就会遗忘。但书籍永远是能长伴人的物品,因为久了它可能就化成人的仪态、礼貌和谈吐。其实我不赞同说每天一定要读多少页书,一年就能读多少书这种建议,因为读书是主观的,你看到喜欢的书可能会愿意当天就看完,看到不喜欢的就可能只是随便翻翻,如果读书不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规定就会丧失过程的那种美感,可能还很痛苦。


奔跑的蜗牛ok


毛选

他告诉我们怎么学习,怎么求知,怎么调查,怎么写报告,怎么协调一些能协调的力量,怎么拉队伍,怎么带队伍,怎么打天下,怎么砸烂旧世界以后建立一个新世界。

总之,毛的一生波澜壮阔,他写的东西可以带领我们继续前进。



志飞咨询


岁月流转,一定要了解一点经济学。我分享一本《国富论》[英]亚当·斯密 下面是关于我自己的读后感和优秀部分的节选。

《国富论》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综合在一起的书。本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它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因为,该书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资本主义国家的当权者及经济学家必读的经济学“圣经”、强国富民的西方经济学“圣经”。

对于当权者、经济学家、商人及制造业者,若想了解行业最深处的一些规则及动向,都应当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书,定会受益匪浅。目前自己作为一个从商及制造业主来讲,此书让我知道财富是什么构成的、看懂了财富从何处来到哪里去、如何累积财富增加资本以及西方各国在经济方面走的哪些路分别取得的成功与失败......这些难得的经济学完整架构和理论,还有西方各国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不仅使自己对劳动生产力的思维逻辑更加清晰,同时也作为了我在未来从商道路上不断摸索、探求财富的地图。

内容构架:

一: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及劳动产品自然分配的顺序

(论劳动分工、论引起分工的缘由、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论货币的起源及其功能、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论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论劳动工资、论资本利润、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不同而不同、论地租)

1、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2、 财产为人们直接提供的权力,是购买力,是一种对于各种劳动产品的支配权。

3、 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工资、地租、利润

4、 市场价格高于自然价格的程度的大小,要依商品的短缺程度及竞争激烈程度的大小而定。(商品的供应者都会隐瞒变动的情况以减少新竞争对手,例如细分行业的巨额利润)

5、 谷物的价格不仅随需求的变动而变动,还随着上市的商品量的巨大而频繁的变动而变动。

6、 一个独立工作的人,既是雇主又是工人,诚然可以同时得到资本利润与劳动工资。

7、 对靠工资生活的工人的需求,自然会随着国民财富的增加而增加。

8、 国家繁荣的最本质的标志,就是居民人数的增长。(在停滞增长的国家,不可能有极高的工资)

9、 丰厚的劳动报酬,既是财富增长的结果,又是人口增加的原因。

10、 不是在社会已经达到极致富裕的时候,而是在社会处于进步状态并日益富裕的时候,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最幸福、最安乐。停滞状态是索然无味的状态,而退步状态则是可悲的状态。

11、 劳动的货币价格受2种情况支配,一对劳动的需求二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价格

12、 利息率下降,利润一定随着下降,反之......

13、 利润减少是因为,一商业繁盛的自然结果,二资本投入比以前更多的自然结果

14、 轻视危险和奢望成功的心理,在青年人身上最为活跃。

15、 保险行业的投保人只支付危险的真实价值,即只支付他所期望的最低保险价格。所以很不有人借经营保险生意发大财的。

16、 新行业的工资大都高于旧行业。

17、 以小本经营起家而发大财的人在城市很常见,在小镇和农村却寥寥无几。100:1的比例

18、 劳动的乐趣完全在于劳动报酬的获得,谁能最早享受这种乐趣,谁就最早对劳动感兴趣。一个年轻人长时间不能从劳动中得到丝毫利益,自然就会厌恶劳动。

19、 设立同业工会及其规则,目的在于通过限制自由竞争防止价格下降,从而防止工资及利润的下降。

20、 大多数的普通人虽然那么羡慕自由,但从来不了解什么是自由。(英格兰百姓一百年里,一直甘愿压迫而不图补救)

21、 在一切的改良中,交通改良是最有效的。

22、 一个国家的人口,不与衣服和住宅材料所能供应的人数成比例,而和其食物所能供给的人数成比例。

23、 对于大部分富人来说,财富的乐趣主要在于炫耀财富,而自己具有别人求之不得的财富的决定性标志时,就算是最大的炫耀。

24、 矿产品和它对其他同类矿山的优越程度成比例。

25、 食物不仅构成世界财富的主要部分,而且使许多其他财富之所以具有价值的因素,是食物的丰富。

26、 有些货物 如牲畜、家禽、猎物等,它们的价格相对于谷物来说的低廉,却是其贫穷和野蛮的力证。

二:论资财的性质及其积累和用途

(论资财的划分、论作为社会总资财的一部分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支出的货币、论资本积累或化生产性或非生产性劳动、论贷出取息的资财、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1、 提供收入或利润的资本方法:一、使用资本生产,制造或购买物品,然后出售以取得利润为流动资本。二、改良土地,购买机器和工具,或无须进一步流通即可提供利润的东西,为固定资本。

2、 总收入除去维持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费用,其余留给人民自由使用的便是纯收入。一国国民的真实财富的大小,也不取决于其总收入,而取决于其纯收入的大小。

3、 构成工人真实收入的,是货币的价值。

4、 银行的活动增进国家的产业,不在于增加国家的资本,而在于使无用的资本变为生产性的资本。

5、 战争失败,敌军占领首都,维持纸币信用的金银也落入敌手。这种情况,通常的商业手段完全失去了价值,除了物物交换和赊购,就不能有所交易。

6、 国内货物的流通:一、商人彼此间的流通。二、商人与消费者间的流通

7、 任何一种部门或分工如果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竞争,竞争越普遍,就越对社会有利。

8、 由于缺少对勤劳的充分奖励,所以懒惰。

9、 资本占优势的地方,勤劳就是主流;收入占优势的地方,懒惰则占上风。资本增加,是由于节俭;资本减少,则由于浪费和措施不当。一个人节省了多少收入,就增了多少资本。

10、 浪费者却不量入为出,蚕食了资本,使这样基金改为他用。

11、 一个国家每年所使用的货币量,取决于每年在国内流通的消费品的价值。

12、 浪费都是公众的敌人,节俭都是社会的恩人。

13、 增加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价值:一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

14、 吃饭铺张的浪费和后者的区别,如果一个人在装饰房屋、购买家具字画等方面觉得财力不济,他就可以立即改变习惯。在别人看来,原因不是财力不济,而是心愿达成。

15、 国家禁止收取货币利息,只会助长高利贷的进行,因为债务人不但要支付使用资本的代价,还要补偿债权人所担的风险。

16、 利息超低,土地售价越高;利息越高,土地售价越低。

17、 资本的四种用途:一农场主,二制造者,三批发商,四零售商

18、 一般批发贸易可分三类:国内贸易、消费品的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

19、 转口贸易是艺品的国民财富的自然结果和象征,但不是国民财富的自然原因。它所交换的,是世界各国的剩余生产物。

3、 论各国 财富的不同增长

(论财富的自然增长、论罗马帝国衰落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受到的抑制、论罗马帝国衰落后城市的兴起与发展、论城市商业对乡村改良的贡献)

1、 为什么都愿意投资土地,而不愿意投资制造业及对外贸易?商人的资本容易遭遇意外冒风险;而地主的资本,却固定在土地上,再安全不过了;制造商的资本又比对外贸易安全。

2、 土地肥沃,产生了制造业;而制造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

3、 在资本尚未落在地面上成为建筑物,成为土地永久改良物以前,没有一点可以说属于某一国。战争与政治上的变革,很容易使以商业库恩惟一来源的财富趋于枯竭;而通过比较可靠的农业改良而产生的财富则比较持久。

四:论各种政治经济学体系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论限制国内能生产的货物的进口、论对贸易差额于我不利的国家的货物进口施加的特别限制、即使从重商主义的原则看这种限制也合理、根据其他原则这种特别限制也不合理、论退税、论资金、)

1、 使国家和人民富裕起来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一为重商主义,二重农主义。

2、 货币是交易媒介,又是价值尺度(交换商品价值)

3、 使国家富裕的两大手段,一限制出口(高差税),二奖励 出口(退税或奖金)

4、 当一国出口的价值大于进口价值时,就出现贸易顺差,外国必须以金银偿还,从而增加国内的金银量。反之,当进口价值大于出口价值时,出现贸易逆差,减少国内的金银量。

5、 人们需要货币不是为了货币本身,而是为了货币所能购买的物品。

6、 出口贸易的目的:把消费不了的土地和劳动产物的剩余部分输出国外,换回所需要的其他物品。

7、 贸易好处:由于开拓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就鼓励他们去改进劳动生产力增加他们的年产物,从而增加社会的真实财富和收入。

8、 政治经济学的目标:一尽量减少供国内消费的外国商品的进口,二尽量增加国内产品的出口

9、 如果突然撤销高关税与禁令,廉价同类外国货物将迅速涌入国内市场,我国成千上万人民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资料就会顷刻失去。

10、 奖金的效果:鼓励轻率的冒险家去经营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业,政府发给的丰厚的奖金根本弥补不了他们的损失。

11、 如果某一种制造品是国防所必需的,那么给予奖金来维持未必不合理。

12、 退税和奖金的区别:出口时的货物形态与进口时保持一致的货物所得的津贴叫退税;改变了形态,名称也改变了,则收奖金。

13、 奖金的趋势不是破坏各行业间的自然平衡,而是使各行业尽可能臻于完善。

14、 采矿的计划不仅不能补偿开矿的资本和普通利润,而且会把资本和利润亏空。

15、 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一优良土地丰富,二按自己的意愿处理自己的事 (+人才)

16、 因为享乐用品价格高的话,数量便减少,生产所得的价格较低,生产便减少。这是一种障碍。

17、 最有利的资本用途,是能够维持最大量的生产性劳动和最能增加土地劳动年产物的用途。

18、 没有一个国家自动放弃过任何地方的统治权,不管这个地方是怎样难统治,不管它所提供的收入与其所千万的开支相比是怎样微不足道。这种牺牲虽然往往符合一个国家的利益,但总会损害一国的威信。

19、 (协会/组织的好处)人们所以要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主要是为了取得重要地位。

20、 保证垄断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使产物不超过市场的需要

21、 (从政)“我无意诋毁东印度公司职员的一般品格,我所要谴责的是政治组织,是这些人员所处的地位,并不是这些人员的品格。他们行为正符合他们的地位;大声斥责他们的人,自己也不见得做得更好。”

22、 消费是一切生产的惟一目的。重商主义似乎不是把消费而是把生产看作一切工商业的终极目的。

23、 君主应尽的义务:一保护社会,使之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每个人,使之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司法机关);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公共设施。


高密菜刀博物馆


最值得一生去读的书,不是四大名著,也不是世界名著,是岁月流转中篇篇文章读不尽!章章情节化难策。

一生本身就是一部书,这书又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去读。读好读歹,在天在时,在对在错,又在勤在隋。只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了。

上学所读的书,应该是在"人之初"时学习的基本知识。毕业后踏入社会才是真正读书。读书时过程不仅是知识中来到学习中去,还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很多人恐怕还不知道(更包括我)想读懂一本书是多么的难!

曹雪芹穷及一生也只读懂了半部(前八十回。据说后半部就续写走味了)。“雪芹死后,家中所有只是琴剑在壁,迭稿零残。一二好友,鹿車送葬,埋葬了这位旷代的天才,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作者”。

想想值得一生去读的书,就会感到悲凉,但同时也自然是,升华。


老荷666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一生值得反复读的5本书有哪些,最值得看的经典好书是什么,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有哪些值得读的书

《理想国》作者:[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重要对话录、一部典型的大综合的著作,涉及到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心理、社会、家庭、宗教、艺术等等诸多问题,而且语言颇富文学色彩,充满了思辨哲理,细细品味,余香四溢。《理想国》是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震古铄今。我们要认识当代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就需要追本溯源,了解西方古代的政治文化思想,而《理想国》正是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一个源头,是留存下来的第一部反映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专著。

《围城》作者:钱钟书。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围城》是钱钟书撰写的一部“新《儒林外史》”。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描写了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百态。《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升沉起伏为主线,在历史的背景下描写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主人公为追求理想和事业,为完善自身素质所发出的蓬勃不息的命运意识。看了《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经典小说。作品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与柯林斯。伊丽莎白、简和莉迪亚是贝内特家五个女儿中的三个姐妹,而夏洛蒂则是她们的邻居,也是伊丽莎白的朋友。男主人公达西与宾利是好友,且与威克姆一起长大,而柯林斯则是贝内特家的远房亲戚。

《老人与海》人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

2有哪些经典好看的书

《追风筝的人》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年幼的时候做过一些让自己今后感到羞愧的事,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随自己一生,让你只能低着头去看它。可是时光不会掉头,自己尽力的弥补,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拯救呢?

《挪威的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希望你可以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呆过。

《情人》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早上烟火


【道德经】【易经】【毛泽东全集】以及一些名人传记,文学著作,个人专业领域的书籍等。



彭先生的杂货铺


其实要论我看过的书,说上百本不为过。

很多书就是记住几句话或者一个观点。初期还想推荐给你高大上的书,显示逼格的,但仔细回想一下,这些书都不够影响一生,只是影响一时,或者影响一些专业。

真正影响我一生的,是我在小学三年级得到的一本《上下五千年》。对于我构建历史观非常有帮助,让我更好的理解了人,以及中国人背后深刻的基因。

所以,我推荐能构建历史观的书,趁早看。



飞雪寻梦


《道德经》,道家要人清心寡欲。《论语》儒家让人进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革故鼎新,谦逊为本!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知荣辱变换,知得失有常!《曾国藩家书》耕读传家,《曾国藩日记》进德修业!


孔竹kongda


四大名著(从小爱看《西游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少年时代《水浒传》嫉恶如仇的侠肝义胆,青年时代的《红楼梦》渴望拥有宝黛般的纯真爱情,壮年时期的《三国演义》职场拼杀,智慧之光)晚年?再看一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