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假口罩、標現貨但遲遲不發…電商6000多店鋪被罰

賣假口罩、標現貨但遲遲不發…電商6000多店鋪被罰

疫情期間,電商企業接連出重拳治理平臺內違規的商家。

2月4日,拼多多“抗疫工作組”公佈了疫情期間平臺醫療衛生商品管控治理情況。自1月23日至2月4日20時,因涉嫌臨時調價、虛假髮貨和商品質量等問題,拼多多已在商品的上架前後累計攔截及下架了超50萬件商品。

賣假口罩、標現貨但遲遲不發…電商6000多店鋪被罰

拼多多平臺清退並全額賠付消費者的商家名單

根據平臺與店鋪的商事約定,對涉及虛假宣傳和蹭關鍵詞的超過6000家店鋪採取限制商品發佈等處理措施,關閉清退超過40家店鋪。

拼多多“抗疫工作組”組長傅正表示,在口罩供需失衡的情況下,為避免消費者利益受損,平臺已針對疫情相關醫療衛生商品啟動特殊預案。在店鋪的全部已售商品中,一旦發現貨不對版、嚴重質量瑕疵等問題,拼多多將對該店鋪同批次商品的全部訂單進行自動全額退款,不需要消費者發起任何申請。

傅正表示,“特殊時期的應急預案,首先要激勵和確保商家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急需的醫療保障商品,在這一基礎上,平臺要升級治理規則以保證商品質量,維護消費者權益”。以口罩為例,傅正表示,從平臺用戶搜索量數據估測,疫情期間中國消費者日均口罩的需求量短短兩天內就達到上億規模,與實際產能相比,中間存在著大量供需缺口。

據瞭解,電商行業面對此種供需短時間失衡的情況,慣常做法是“邊審核資質上架,邊嚴格治理”,即先保證消費者“買得到”,再通過嚴格的治理手段來確保“買得沒問題”,出現了問題及時解決問題,“該下架下架,該退款退款”。

本輪疫情發生之前,拼多多已經要求醫療類用品經營商家必須具備相應資質,提供商品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生產和經營許可證。疫情爆發後,拼多多對醫療類用品經營商家進一步加強管控,運營人員密切跟蹤商家庫存及發貨情況,保障商品質量。同時,平臺會隨時監控商品售後數據,並對重點商品進行抽檢。

傅正介紹,平臺端的抽檢主要由拼多多“抗疫工作組”對商品及訂單進行單獨審核,並進行以每個SKU為顆粒度的抽檢。如發生貨不對版等客訴問題,拼多多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賠付,同時對相關店鋪進行嚴格處理。

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20時,拼多多已前置攔截異常漲價口罩類商品75977次、下架5276件商品;前置攔截疑似假劣口罩類商品30566次、下架495439件商品;處罰涉及虛假宣傳和蹭關鍵詞店鋪超過6000家,關閉、清退40家店鋪,並將相關線索同步給政府執法部門。在整個疫情期間,拼多多已累積協助全國16個地市公安機關,從源頭打擊口罩類商品的假冒偽劣問題。

阿里也出重拳處理製售假冒偽劣商品,涉嫌哄抬物價、標註“現貨充足”“立即發貨”等不實服務承諾、但實際不能履行的商家將被永久關店。

2月5日,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發布“關於疫情期間從嚴從重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公告,要求所有商家在嚴控商品質量的同時,平臺將持續對相關違規商品和賣家一律“零容忍”。對涉嫌假冒偽劣、哄抬物價、虛假宣傳等違規問題的商品和店鋪,平臺將從重從嚴查處打擊,同時階段性地公示違規處罰名單。

賣假口罩、標現貨但遲遲不發…電商6000多店鋪被罰

對於口罩等各類防疫用品,阿里巴巴將持續運用技術手段、模型算法,嚴查涉嫌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等違規問題的商品和店鋪,發現一家、查處一家。

賣假口罩、標現貨但遲遲不發…電商6000多店鋪被罰

阿里封店商家名單

對於在排查過程中發現的違反國家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情況,阿里巴巴將及時上報線索,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依法對問題商品和店鋪進行嚴厲打擊,不僅平臺內處理,更要讓違規者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

對於涉嫌哄抬物價、虛假承諾(如通過商品主圖牛皮癬標註“現貨充足”“立即發貨”等不實服務承諾、但實際不能履行)等違規情況,阿里巴巴將依據平臺規則處以限流、屏蔽、下架相關商品直至永久關閉問題店鋪等處罰措施,嚴禁此類影響消費者體驗的行為。

疫情期間,淘寶網優先由經評估貨源充足且服務能力強的賣家發佈口罩類商品。賣家如果有充足貨源並能確保快速發貨的,可以聯繫阿里小二,審核通過後,口罩類商品可以正常發佈並展示。

據瞭解,截至2月4日,阿里永久清退15家涉嫌銷售問題口罩的店鋪,其中5家被移送執法機關。

趙述評/文

部分圖片由企業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