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鸡娃,时间管理是关键

寒假快过完了,涵涵的一些作业还有2-3页,我又开始思索时间管理的问题了。

现在的小孩想要好好学习,资源真心挺多,各种好书、好音频、好的在线课程,层出不穷。

但是再牛掰的娃,一天也是只有24小时,如何管理时间,是个大问题。

科学鸡娃,时间管理是关键

当了7年妈了,分享我的一些小经验。

1懂得取舍,才更明智

生怕错过好书,是每个老母亲都会有的心思。

涵涵上一年级之后,我买了很多配套的不配套的练习册。

所谓配套的就是那种同步教辅,比如黄冈小状元之类的。

不配套的就是跟教材无关,但是按年级来分的,比如《高思学校》、《举一反三》之类的,属于提升某一学科专项能力的。

买完了之后,我发现上学后,做完老师规定的作业,再加上练琴和阅读之后,留给做课外练习的时间并不多。

于是,这些教辅就变成了,时间充足的时候做做配套的,时间不充足的话,先雷打不动地完成阅读和运动训练,孩子想捏捏粘土、玩玩剪纸、搭搭积木,尽情满足,不会因为这些课外的而占用她放松的时间。

不配套的打算留在寒假集中完成。

当寒假每天做一点点的积累过后,你会发现当初担心做不完浪费的心情,完全是多虑,当然买多了很多还是会做不完。

比如:我买了高思、举一反三、美国小学生数学游戏,新加坡数学等等。一寒假都从头到尾做完肯定不可能的,所以就是让孩子自己选上两套,其余的爸爸来根据题型,做做筛减。

根据孩子的兴趣下学期买的时候,就不需要全买了。

2战略目标要清晰

相对于数学这种,有些问题你讲一个小时,孩子年龄小就是不能明白的学科。

英语和语文就很少有这个障碍。

当孩子进入小学后,中英文里面有一项能够自主阅读的话,你会发现很省时间。

而实现自主阅读,肯定离不开学前的积累。

不否认朋友圈里刷屏的6岁前学完小学数学是牛娃真的存在,但大多数孩子,还是要根据客观规律来鸡的。

学龄前做好了阅读,孩子识字量大,不仅能自己读书,解放大人,让我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对学习上也是有推动力的。

比如,能够自己读题,读完题能够很快明白意思。

再比如,看图说话不需要费大劲,等等。

所以,同样是鸡娃,做一些长远一点点的规划,走起来会很轻松。

3让小目标成为习惯

我们的大脑是天生抗拒改变的,如果目标足够小,小到不可思议,那你的潜意识不会觉得受到了控制,也不会害怕开始,也因为足够小,边际效应递减的速度也足够慢,会慢到你几乎察觉不到。

就像《微习惯》一书的作者,当他写下每日健身计划的新年愿望后,第一天就失败了,于是他改变策略,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哪怕有时在被窝里才想起来,翻个身就能完成。

两年后,他不仅拥有了梦寐以求的身材,把微习惯策略运用于写作和读书上,同样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鸡娃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微习惯策略,比如,每天读3分钟英文绘本开始,很多分级读物,3分钟就可以读完一本,坚持一段时间,就算你给她一本需要6分钟才能读完的,娃也不觉着困难了。

寒假在做阅读理解训练时,我也采取了微习惯策略,每天读3篇。

科学鸡娃,时间管理是关键

完成每天的小目标后,涵涵自己在后面划个小对勾。看着对勾越来越多成就感会越来越强,也就越读越想读哦~

而且一开始认为好厚的一本书,原来随着时间的积累,读完并不困难,这样的认知有助于她以后再开启一本新书哦~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先从众多好的资源里面取舍出要完成的目标,同时目标要长远一点点,想想后面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眼下完成目标的同时,为后面做好准备,然后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以时间为坐标,逐一击破,就能向前一大步。

很多时候

我们缺的不是资源

不是方法

而是

脚踏实地地开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