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邊有很多農村土地,為何還那麼“擁擠”?

過去這些年,大家普遍有個印象,就是中國是因為人多地少,所以城市規劃非常密集。但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我們拿北京舉例: 北京轄區面積1.6萬平方公里,而實際建成區面積2000平方公里左右,土地開發率僅僅12.5%,比以土地開發吝嗇著稱的香港的25%還低。

如果與香港的對比不夠直觀,我們還可以拿北京與東京、洛杉磯這樣的國際大城市進行比較。

北京周邊有很多農村土地,為何還那麼“擁擠”?

從衛星地圖上看,東京建成市區大約是北京的4~5倍。而北京即使除去山區,仍然有7000平方公里平原。在北京和廊坊之間有大量的農地。

北京周邊有很多農村土地,為何還那麼“擁擠”?

我們印象中的北京城很大,都有五環、六環了。人口爆炸,土地資源緊張……這些令人緊張的說辭,讓我們感到北京的土地上不能再塞人了。

然而和美國洛杉磯巨型城市圈相比,北京這點建成區面積簡直就是嬰孩一般。

北京周邊有很多農村土地,為何還那麼“擁擠”?

發展到今日,中國建設用地佔國土宜居面積比例也依然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甚至低於很多發展中國家。

其實,北京的土地很多,人人住別墅都不是問題。

北京按2500萬人計算,如果人人住小洋樓需要2500萬*30/0.5% = 1500平方公里。這個住宅區也只是1/10不到的北京轄區面積。完全可以像東京一樣讓多數家庭住獨棟的房屋。但是實際上,北京現在絕大部分土地還是處於農村狀態,哪怕市區已經擠破了頭。

那為什麼,我們要把自己的城市變得這麼擁擠呢?

眾所周知,北京的房價在全國是出了名的高。根據資料顯示,2004年之後,北京住宅土地供應大幅度減少,這是房地產價格飆升的根本原因。

近些年來,北京的流入人口不斷增長,但北京周邊農村土地的供應卻增長緩慢,完全無法平衡房價增長的趨勢。

北京周邊有很多農村土地,為何還那麼“擁擠”?

有些人說,因為城市發展佔用了“大量的耕地”,必須加以阻止,否則我們就鬧饑荒。歷史上,中國一直是一個農業國,饑荒的噩夢離開我們並沒有多久。所以我們對糧食安全問題,一直很關心。

隨著城市的發展,農民種地的收入不如在城市裡打工的收入,因此在農村從事農務的勞動人口大量減少。據統計,中國每年消失6萬個自然村,許多土地無人耕種,被拋荒野草叢生。

為了保護耕地,我們的政策就限制了城市向外擴張,這也就促使了城市用地的緊張局面形成。

從城市自身的發展來看,目前北京的交通、教育、醫療、供水等皆呈現嚴重的“過壓”狀態,且仍在加壓中。

北京周邊有很多農村土地,為何還那麼“擁擠”?

如果無限制的增加土地供應,必將繼續把目前這張城市發展之餅攤大。在現在中國的科技條件和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下,堵車、汽車尾氣汙染、高房價等大城市病將會變得更加嚴重,從而加北京大大城市病的病症,影響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

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騰飛,而面向國際的大城市屈指可數。為了帶動全國整體經濟的發展,政策將更傾向於促進“城市均衡發展”。在集中發展大城市的同時,也要兼顧緩解我國中小城市持續衰落,要把資源向中小城市傾斜,控制大城市規模。只有這樣,整個國家的發展才是全面而健康的。

再加上北京的高房價,如果一旦放開土地供應,很可能會戳破房地產泡沫,造成不穩定的潛在隱患。為了在穩中求發展,政府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開農村土地供應。

種種原因,導致了北京等大型城市擁擠的現狀。對於這種“中國特色”的城市擁擠現象,你怎麼看呢?

在農村老家做什麼賺錢?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