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韩信》剧情解释:可给现代人的“当头棒喝”

 有本领的人,就有志气,没有本领的人,就不会有志气,这人类天然的常理,韩信就是其中有本领的一个,他具了真实的本领,自然有志气,不肯向人家低头伏笑了(明显地讲他至少也有些骨气),因为他,才会使我们年迈花甲的萧相国,说破唇,跑远路,挨肚子,其实萧老他也是个架子根大的相国,虽然在他独自道白中说:“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感到掌领三军的人才凋零,可是一见了文韬武略的韩信,他又摆起他的相国架子出来了。

 韩信不能说他看人不起,见相国,用“大礼参拜”,徧徧会遇到萧何兀自不同的,说一声“罢了”就算了事,连搀也不搀,自然要动了“初出三年天下无敌”的韩信气了,一声回来,小流氓般的韩信,只用几句话,来上一个比喻,就说得萧老迷花眼笑,随即照口佩般,马上起立补礼,也许因为他赞佩韩信过深了,才肯耐心连保三本,挨肚子,跑远路,连在舞台上演出也足足要花二小时的功夫!

《追韩信》剧情解释:可给现代人的“当头棒喝”

周信芳之《追韩信》

 高祖刘邦,他忘却自己是一个亭长出身,靠醉酒斩了一条蛇,什么“赤帝子”,“白帝子”一来,仗他的洪福,居然称孤道寡,瞧不起人来了,口口声声说,韩信“出身微贱”,其实“英雄不怕出身低”,乞食漂母,受辱胯下,只要他自有本领,与国家军纪的大事,有什么关系呢?

 “货卖识家”,萧相国倒底年纪上了身,晓得韩信是个了不得的人才,千方百计,连保三本,后来韩信居的官职小,无从施展他的“才”,“能”,负了他一番弃暗投明的苦心,便毅然而逃,他逃的用意,便是留下诗句,给萧看了,追赶前来,顺便把书然呈上,这么一来,还不失英雄本色,用心之周到,“令人可敬哪”!

 追到后,什么“三生有幸”,“山高水深”,“忍饥挨饿”,萧何说了一连串的好看话,还打不动韩信的心肠,跪下来求,再来一个“不看萧何看生灵”,才使韩信把书信呈上,这时萧何一见比得宝都欢喜,可见当时汉王的重张良,在萧何肚样也明白的。


《追韩信》剧情解释:可给现代人的“当头棒喝”

高百岁之《追韩信》

 追了回来,还不能算事,在金殿上,哭了半天,他不早把书信呈上,比不得韩信故意,他是忘记了的。该死的汉王,还是固执成见,咬定牙关,说“出身微贱不肯重用”,那末,萧何只有依了对韩信说的话,“回转故乡”了,谁知事有凑巧,把帽子一掀,书信在内,的确“险些忘了大事情”,汉王见是“张良先生”的真笔,好容易!马上宣韩上殿,拜为大将师,你急他不急了,萧何喊一声“且慢”,要停歇三天,高搭将台,再叫刘邦吃斋,沐浴,这一幕追韩也吿终了,其实我想最好叫汉王衣冠端整,罚他向韩信磕三个响头,方可了事。


《追韩信》剧情解释:可给现代人的“当头棒喝”

周信芳之《追韩信》

 最后,我们看完了这一出戏,会发生不少感想,韩信具有的真实能耐,不靠人家,可给现代人的“当头棒喝”,以现在一般人专靠人家,凭荐信,做舅子的人看了此戏,能不懊煞?还有萧何能“食人之禄,忠人之食”,如此沉着忠人的精神,也堪作世人的模范。不过后来,韩信仍会死在汉王手里,也是当时萧、韩两位所想不到的。

 此剧为周信芳所编,可谓周到,有人说近于外江派,似亦有理。

(《戏剧旬刊》1936年第2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