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广大书法爱好者,硬笔练字都用的多大笔芯的中性笔和钢笔呢?

郑冰520


中性笔写楷书来说0.7的写着舒服 1.0的比0.7更能突出笔画的细节 当然0.7的也能突出笔画细节 1.0的不太好掌握 就像我们肉眼看月亮挺好看 用望远镜放大看月亮的坑就多了 用的笔越粗你写字的功力大小笔画粗细变化越能显现出来 所以初学时0.7的合适 中性笔我喜欢0.7红色的 钢笔写揩书不是笔杆上标着特细的那种就好 平常的就行写行书一般的钢笔也行 0.8或0.8以上的美工笔也行 钢笔我喜欢用绿色墨水 还有买墨水尽量不卖碳素墨水 比方你有几只笔有的笔好多天都不用 碳素的容易堵笔 如果功力好的人笔越粗写出的字越好 功力不好的笔越粗写的越不好看 初学时就用能写出笔画细节又不太粗的笔最好 初练时最好先用钢笔 钢笔比中性笔摩擦力稍微大点好掌握 就像你走路 穿布鞋比穿旱冰鞋稳当些 当然熟练后穿什么鞋都稳当了 突然发现现在用钢笔的少了 现在学生基本上用的是中性笔主要是用着方便 还有练字铅笔用着也不错 所以钢笔 中性笔 铅笔混着用也行 各人爱好了 以上是自已的看法有不对的请经常写字的老师指正 别误导了别人


随风飘14840


请问一下广大书法爱好者,硬笔练字都用的多大笔芯的中性笔和钢笔呢?

我想这个问题,以本人的练习的经验来说,那我就分别说说:

1.中性笔:

首先,如果是正式硬笔练字的话,我是很少使用中性笔的,一来,论手感和写感,想要顺利写出笔锋的感觉,起码要1.0以上的中性笔,才能“自然”地写出,而一般我们比较常能拿到的都是0.35或是0.5粗细的,想要练习达到“硬笔书法”的感觉,是有点困难的;

二来,国内的中性笔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质量已经不错了,但是断水、飞白、浓淡等小毛病还是层出不穷,而日系的中性笔,特别是高端的部分,是真的好写,选择的空间也很多,但真的有点贵,我日常一般每天会30-60分钟的练字,所以......

三来,真心推荐,综合性价比和稳定程度来说,吴竹的1.0的中性笔真的不错。

2.钢笔:

钢笔,是我主要练习硬笔使用的主力,手上日常练习,一般喜欢比较细、软的笔,例如白金3776的SF,可刻意调教个2000字左右,就会非常顺手了,个人感觉,无论是手感还是写感,都很舒服,粗细大小相宜,笔本身也不重,握久了不累,平均来看不算贵,除了品相有那么一丁点不稳定之外,都好,所以4星推荐;

还有一支主打硬笔书法“作品”类练习,我手上的是LAMY2000的碳素版,F尖,磨了差不多3000字才算刚好,不软不硬,写起来行云流水,由于是负压上墨,不用经常换墨,配上鲶鱼的黑暗之心,写出来十分“好看”,总之,很喜欢了,这个缺点也是品相太不稳定,真心时好时坏,需要自己亲自去试,且需要长时间磨合,所以也是4星推荐;


最后一只,属于珍藏,也是想了非常久,念了无数年,才到东京的某某堂,亲自试了三个批次,18只,才选出来的万宝龙146,黄金版SF钛尖,每每遇上比较“重要”的练习,才会拿出来写,手感,写感没话说,缺点还是真心有点贵了(想当年真的为了买下一支,吃糠咽菜,不堪回首。)这个不算推荐,值不值得是个人喜好,大家量力而行。

总结:

我认为硬笔练字用中性笔练习的话,最好使用1.0粗细的,比如我推荐吴竹这个牌子的比较稳定,写感舒适;而钢笔的话,推荐F、M尖,或者喜欢软、弹一点的就SF、SM尖,日系的推荐白金3776,欧系的推荐LAMY2000,。


长了鹿角的兔子


1.0刚开始难控制,但是效果好一点!





老杨硬笔书法


你好,初学硬笔楷书,用0.7中性笔比较易掌握笔画粗细变化,对点,横,竖,撇,捺,钩,提,折,等基本笔画,以及笔画的轻重缓急,快慢粗细,按,提,顿,挑,转,转折,出锋,入纸等笔法动作方便快捷的呈现出来,表现力强。当然如果你熟练了,用1.0中性笔表现力更强,头条号有好多书法大家都是用1.0的表现出毛笔字的笔意笔法,古朴味道十足,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感受和喜好,各人用笔不同,喜好不也同,顺手就好,够用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谢谢。我也刚刚学习,以下是手写硬笔楷书,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用0.7宝克红色。









书香学缘


写行书楷书最顺手的应该是0.7,0.5略微细了点,虽便于出锋和使转,但点画略显纤细,只能工于灵巧,而失于大气。0.7的笔对行书楷书的表现力要好一点,对用笔技巧掌控较好的话,是可以写出古朴味道来的。



但既然上升到硬笔书法,在书写漂亮的基础之上,还是要赋予作品更多的艺术感,比如点画是肥瘦、疏密要多变,结字要力求体现更多的险绝等等,在整体气韵上一定不能平铺直叙,要迭宕起伏一些才好。从这个角度考虑,中性笔写硬笔书法,还是越粗越好,长远的看,现行最粗的1.0,是硬笔书法的首选。



1.0的中性笔,再辅以垫纸垫板,将会极大拓展点画粗细变化的区间,如果下些功夫去适应运笔技巧特点,能够更为生动地表达硬笔书法的线条与力学美感,摩仿出毛笔书写的效果,特別是在点画形态的表现上有巨大优势。



写惯了0.5和0.7中性笔的朋友,初用1.0笔试写时,往往觉得墨太粗太浓不好控制,笔画的使转也不太好把握,其实这只是手生的问题,对笔的书法特点还不熟悉。要相信,能用0.5的就能用0.7,能用0.7写好字的人,就一定可以驾驭1.0,只需要稍微适应一下就可以了。

综上,我建议爱好硬笔书法的朋友,多尝试使用1.0的中性笔。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1.0中性笔习作。


抱庸詩書


写钢笔书法的话,可使用英雄牌或者永生牌系列的钢笔,直尖的写出来的笔画细变化小一些,弯尖的写出来的笔画粗细变化大一些。

如何选择钢笔?

如果是在商店购钢笔,最好多选几支试写,再根据试写效果确定购哪支钢笔,试写时看能不能写出基本笔画形态。划不划纸。出墨水是否流畅。

怎样使用保养钢笔?

写钢笔书法时,在作品纸下面要垫一本杂志,一是保护笔尖不受损,二是可以充分发挥笔尖弹性,写出粗细变化更好效果。每隔一个月把钢笔清洗一次,保持出墨水流畅。每次吸墨水不要装满墨管,有二三滴墨水即可,因为吸墨水过多,出墨水时充足,不易控制笔画粗细变化,达不到较好书写效果。

钢笔书法如何写出毛笔小楷韵味?

钢笔书法由于受书写工具限制,不能写出毛笔书法一样粗细变化较大的笔画形态。我们用钢笔临古帖小楷时,要稍弱化笔法的粗细变化对比,着重取其间架结构,神采气韵。

我们在用钢笔临古帖之前,可以用狼毫小楷先把字帖上的书法临熟,体会其点画的方、圆、轻、重粗细变化,体会其映带、呼应关系。体会其结构规律。体会其章法节奏韵律。在此基础上再用钢笔临此帖,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钢笔楷书可选择临哪些小楷字帖?

钟繇的《荐季直表》、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智永的《楷书千字文》、陆柬之的《文赋》、钟绍京的《灵飞经》等小楷字帖都可作钢笔临帖和毛笔临帖的范本。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为笔者钢笔书法习作,谢谢指正。)











神韵轩书法


你好!我是开封通许硬笔书法家协会的张老师。

一般按硬笔字帖笔画粗细来觉得,字帖笔画细用细的如0.5,笔画粗用粗的如0.7的1.0的。如果是临古碑帖,想要写出毛笔效果经验用1.0。

钢笔可以制定0.7的、1.0的笔尖,也可用美工笔(弯头)写出有毛笔韵味的效果。

另外,记号笔也可写大幅硬笔书法作品,大家可以试试看。

以下是我平时用这几种笔练写的。大家多多批评指导!











通许硬笔书法家作家


本人用中性笔练字感觉晨光中性笔稍好些当然其他品牌也是不错的这个要看个人习惯和喜好,在练习写字时0.7较为方便书写,1.0出墨量稍大艰难控制,这个也要看这多大的字。0.7在一点五厘米的格子里较为合适,1.0在两厘米的格子里较为合适。写需要看自己的控笔能力和技巧。











张世锋书法课堂


就书写习惯而言,我还是习惯于钢笔,一般用老式的英雄,3-5元一只。很老的笔了,美工笔也不错,粗细变化更明确。不过现在有些书法爱好者也在用中性笔等书写,效果宜很好。俗话说,只要功夫到家。笔只不过是一个媒介而已。



剑旭秉萧轩


个人觉得,啥型号笔,对于书写者来说就是不同的书写工具,难道不用某型号的笔就没法写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