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消費金融的危與機

疫情帶來新挑戰,消金行業如何突圍?


疫情之下,消費金融的危與機


文 | 木子


作為2020年初最大的一起“黑天鵝事件”,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無疑對社會、經濟和產業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對於消費行業的衝擊更是不容小覷,消費金融行業亦迎來大考驗。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消金玩家普遍遭遇展業不便、逾期走高、催收困難等多重挑戰,但有部分玩家卻從危機中發現彎道超車的機會,希望由此站上發展的新起點。


疫情衝擊消費


春節假期,本來是拉動消費增長的黃金週。然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幾乎全民宅在家,包括旅遊、交通、娛樂、零售、餐飲等,都受到了劇烈的衝擊。


據商務部監測,在過去的十年裡,春節假期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從2010年的3400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0050億元。但因為疫情防控,2020年這個數據面臨斷崖式下滑。


據第三方機構估算,餐飲零售業僅在春節7天內的損失就可能高達5000億元。


與2003年SARS相比,以旅遊業為例,當年非典使得當年旅客週轉量增速為-2.3%,國內旅遊人次下降0.9%;旅遊總收入下降11.2%。目前正逢傳統的假日消費黃金週,而且疫情防控的形勢也遠比非典時期嚴峻,因此受到的影響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與2003年相比,當前我國第三產業佔比更高,而疫情對服務業消費影響較大。2019年第一、二、三產業分別佔比7.1%、39%和53.9%;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的貢獻率為57.8%。


疫情之下,消費金融的危與機


雖在第三產業中,我國的互聯網等科技行業發展迅速,許多企業也開始嘗試線上辦公,電影等傳統產業也開始嘗試線上播放,金融服務業也實現線上化,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疫情帶來的負面衝擊,但由於服務業消費產值基數大幅攀升,損失數據依然高企。


有專家表示,疫情將對第一季度經濟產生較大影響,預計第一季度GDP增速或將“破6”,可能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的一個季度。


突如其來的疫情之下,不僅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凸顯,那些消費服務業的從業者們也正面臨嚴峻挑戰。


為配合政府疫情防控,王曉勇經營的酒店暫停營業,資金壓力陡增。“目前有不少同行在向房東申請減租,但我的房東一直不好打交道,我暫未提出申請,但預計減租的希望微乎其微。”王曉勇對消金社表示,

接下來幾個月會是一段痛苦的煎熬期,堅韌地活著,就是他唯一要做的事。


疫情之下,逾期上漲


疫情大大沖擊了消費市場,對該領域的金融業務亦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其中尤以場景消費貸款最為顯著,因為場景貸款主要依附於線下場景消費,如線下教育培訓、旅遊等之類需人員聚集、流動的場景。


消金社調查發現,疫情對消金機構無場景的信用貸款同樣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我們現在都是在家辦公,線上辦公,都不敢出門。”平安普惠一位員工曹洋告訴消金社,現在特殊情況,他們在營銷推廣遇到了不少困難。“有客戶就先線上處理,沒客戶就好好在家待著。”


據瞭解,目前包括趣店、360金融、玖富數科、馬上消金等從業機構均已開始線上辦公模式。


某知名互金平臺貸款業務部門員工孔傑向消金社表示,他們並沒有選擇線上辦公,而是於2月3日開始在辦公室職場上班,借款申請可以正常進件審核,包括線下門店交易。“我們線下與客戶見面十分謹慎,必須戴好口罩,從營業情況來看,現在門店客流量跟之前相比大降。”


疫情的持續蔓延,在給消金機構業務開展帶來了不少困難的同時,據多位金融機構從業者透露,逾期也正全面上漲。這其中,有很多用戶是因為受疫情影響無法工作或生意停頓,導致收入下降或現金流被斷。


受疫情影響,黃凱的餐廳暫停營業了,這使得他目前的經濟狀況很糟糕。“員工工資、房租等費用需支出,春節前囤積的食材多半隻能浪費了,家裡還有2個孩子要養,入不敷出下,還款一時遇到了困難。”黃凱表示,他之前一直都是正常還款,現在逾期了幾天,但絕無惡意,現在他正在跟借款機構協商延期還款。


銀保監會1月26日下發的一則通知,提出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合理延後還款期限。


各大消費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出臺了不少特殊時期的還款政策,包括調整還款期限、減免利息以及對疫情嚴重的湖北地區提供專屬優先業務處理的綠色金融服務等人性化舉措。


而要有效控制逾期,便離不開消金產業鏈貸後管理的關鍵環節——催收業務的順利開展。


據美股上市互金平臺和信貸透露,在2019年對催收行業嚴打政策的影響下,他們催收的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由以前線上線下結合變成了以電話催收為主。據瞭解,電話催收也是大多數消金機構當前的主要催收方式。


而電話催收一般都是人員集中辦公,這樣防疫問題便是一大挑戰。


受疫情影響,消金社瞭解到,已有互金平臺停止了催收工作。以正在良性退出的網貸平臺京貸金服為例,2月1日,平臺發佈公告,“由於突發全國肺炎疫情,可能對平臺催收和籌款工作造成影響,具體影響暫時無法預測,一旦疫情減輕將立刻開展催收和籌款工作。”


那些還在還未暫停的的平臺該如何開展催收工作呢?


只要電話在手,在家辦公似乎也是一種選擇。但有催收從業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金融機構尤其是持牌機構目前對催收要求十分嚴格,例如所有設備不能有外接口,以保證數據不洩露,這樣的話事實上很難做到在家辦公。


面對這種情況,有部分金融機構採取的是催收員戴口罩上崗,而除了加大辦公室的消殺保潔及通風換氣,為避免人群聚集,機構只安排了部分員工上崗,而且基本每一排工位只坐了一名員工,留足空間以預防病毒交叉感染風險。


疫情之下,消費金融的危與機


一位銀行的催收負責人表示,“我們現階段在開展一部分催收工作的同時,也在根據債務人實際情況分類制定現金清收、盤活、重組等清收措施,為疫情結束後第一時間入戶催收奠定基礎。”


“危”中“機”何在?


事物皆有兩面性,危機也是促使行業加速升級的契機,如1928年美國金融危機,催生了連鎖超市;2003年“非典”時期,誕生了阿里巴巴等一批線上零售……如今,這場疫情中也是“危”中藏“機”,消費金融行業或將產生新的機會和變革。


疫情來襲,線下培訓機構因面對面的特點而損失慘重,在線教育則迎來擴張的良好機遇。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1月29日表示,“不能面對面課堂上課,我們就搭建雲課堂,讓孩子們在家也能開展學習。”教育部擬於2月17日開通國家網絡雲課堂,供各地學校組織學生開展網上學習。


為提高用戶黏性,在線教育平臺也會與外部金融機構合作,共同設計教育分期產品。以在線青少兒英語培訓平臺VIPKID為例,其既可以通過微粒貸支付,也可以通過持牌消金機構招聯金融的產品進行支付。


此外,百度旗下度小滿金融目前已和新華教育集團、山東藍翔、達內科技等多家教育培訓機構達成合作。海爾消費金融也先後與正保教育集團旗下中華會計網校、TutorABC等機構聯合推出了在線教育分期產品。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疫情也是金融機構線上風控能力的一次檢驗,那些大數據風控水平高,能為那些客戶提供多維信貸風險評估、視頻面籤等大額信貸的全流程線上服務的金融平臺將佔據更大市場空間。


“區別於一般主打小額的線上平臺,藉助不斷完善的大數據風控系統,我們純線上的借款額度目前也能做到20萬/筆以上,滿足了部分用戶的大額借款需求。”一家大型借貸平臺員工向消金社表示,大額信貸業務行業慣例是需要線下走訪核驗,但金融機構服務線上化乃大勢所趨,他們公司接下來會精減線下業務團隊,發力人工智能模式,讓業務更加高效、便捷、智能。


疫情影響下,人們收入和現金流受影響,貸款需求事實上也正在加大,但平臺風控部門多半會選擇攔截申請。畢竟在借款人還款能力下降的背景下,金融機構自然更加謹慎小心。


有媒體近日報道,因疫情防控,銀行客戶經理與風控人員無法上門核實企業實際經營壓力,風控部門認為部分行業經營性貸款存在逾期風險而不敢放貸。


在某互金平臺從事借款業務的孔傑向消金社表示,在近期增加的借款申請中,找到那些暫時遭遇困難但本身資質不錯的客群,滿足他們的需求,支持度過難關,這何嘗不是進行業務拓展的機會。當然,這對平臺的風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疫情防控給不同行業帶來的考驗不一,但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用不了多久我們便能從特殊時期恢復常態。”孔傑說道。


中國社科院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斌接受新京報採訪時稱,疫情這隻突然冒出的“黑天鵝”,只是短期突發事件,暫時增加了經濟運行的波動,但拉長時間看,它不會對中國經濟有太大影響。


這次疫情的出現,在壓制短期消費的同時,也為長期剛性需求的爆發創造條件。仍以2003年非典為例,其對中國當年消費衝擊較大,但疫情平息後消費增長恢復也很快,並在2004年再創新高。


再寒冷的冬天也總會結束,再遲到的春天也終將會到來。對於那些樂於擁抱變化和迎接挑戰的玩家來說,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他們變得更強,也才能化危為機實現彎道超車,走向下一個新起點。


注: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